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史记》之太史公家谱 -- 天煞穆珏

共:💬349 🌺187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为啥“太史公”“不得与从事”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闲。

    • 家园 【原创】高祖刘邦

      写《史记》,说到项羽,张良,韩信等人的话,都离不开高祖刘邦,所以还是要从头先把高祖刘邦说清楚。

      看完《高祖本纪》之后,俺的感想便是:刘邦的天子之位,是他应得的。

      无论是他的优点还是被人垢病的缺点,都非常合适的帮助他获得了天子之位。对于刘邦这个人来说,他的缺点也是他成为天子的助力。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刘邦又叫刘季,是刘累之后。他们这个家族是别食邑於范,士会之裔,留秦不反,更为刘氏。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刘邦鼻子高挺,脖子长,胡须留的又漂亮,应该是个很男人气的大帅锅。而且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传说赤帝体为硃鸟,其表龙颜,多黑子。这刘帅锅就有如赤帝再世。这世间普通人若有生得相像,都会被人拿出来对比一番,更何况刘邦与赤帝长得有相似之处,自然朋友间开玩笑时也会说道说道的。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这世间什么样的男人会受人爱戴?不就是像刘邦,宋江,李广这样‘喜施’之人喽。像宋江是山东及时雨,李广呢,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馀年,家无馀财,终不言家产事。高祖刘邦也是这样,一天到晚不事生产,拿着钱和一帮狐朋狗友吃喝玩乐,而在这些狐朋狗友当中,怎么也会出现一两个愣头青,愿意为刘大帅锅鞍前马后,这就是基本的人脉啊。家里人肯定也是觉得刘邦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会给他败家把家产败光,所以在他成年后,就让他出去当官,为泗水亭长,应该就是现在农村的村长,城市里的街道办主任的职务。但高祖却是:

      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

      好酒好色,在古代都不算缺点,这样的人,反而能吸引很多登徒子依附,前呼后拥的,招摇过市的。就算是现代社会,在男人的世界里,好酒好色只怕也不算缺点,只不过不好再像古代那样嚣张而已。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这句话,已经看出刘邦胸有大志。有的时候一个人就算是吹牛,也不见得就敢说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样的话,但刘邦就毫不在乎的说了。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 “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 “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如此不要脸之言,如此轻慢的行为,说得做得理直气壮,这样的人在这个世间也是很少见的。有这个贼心也不见得有这个贼胆,去做这样很有可能会被人放狗或用棍棒打出来的事情。可见刘邦确实是有不同常人的地方。而且这里说到萧何也很意思,他的眼光还不如吕公,居然说刘邦: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有的人,纵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没有远大眼光,也就注定只能为臣,不能为君。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原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後人至,高祖觉。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其实斩白蛇的真相应该是这样的: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诸从者日益畏之。那条大蛇很有可能是一条大白蟒蛇,张着血盆大口,吐着蛇信要吃人的样子,一般人肯定不敢近身。刘邦要不是喝醉了,只怕也不敢持剑杀它,这就跟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一样,要是武松没喝醉,只怕也不敢上山打虎。这样一条大白蟒蛇被刘邦一剑就斩成两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然是很服他的。至于中间那一段什么白帝子,赤帝子的事情,应该是后来刘邦要造反,拿来造舆论的宣传稿。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正所谓人不要脸,则天下无敌。刘邦也真够看得起自己的,祖龙觉得东南有天子气,刘邦居然就以为是说他自己,自个儿就逃难去了。可是逃难也不好好逃,还要做怪,若依无神论者的观点,吕后能找到他,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他自己留下线索,二是吕家派人一直照顾着这个姑爷。至于说他头上有王气等等,都可以看成是刘邦后来要造反,拿来造舆论的宣传稿。总之不管这世间有没有鬼神,在一千多年前老百姓还很迷信的时候,刘邦将要成为天子的事情就凭着这两件事建立起来,赤帝代秦的传说,开始在这万里江山流传。这两件事为他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诸从者日益畏之/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刘邦应该是在解散囚徒之后,就真正兴起了造反之心。可见他是个有很强的行动力的人。因为陈胜,吴广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起义的。但很明显刘邦为人就精明多了,他并没有马上就抄家伙带着一帮人去拼命,而是回来做了很多前期的宣传工作。从萧何当年的眼光来看,早期的宣传工作应该是刘邦一手操办的,萧何并没有怎么帮助过他。一千多年前的人,还是很相信天命的。既然刘邦身上有灵异闪现,自然会觉得他或许真是真龙天子降世呢,自然对刘邦日益畏之,个个归附,都想跟着他在这乱世之中求个好出身呢。而这些人当中,自然包括后来建立大汉朝的纵多贤臣猛将。除了迷信的原因之外,刘邦本人也确实有足够的本钱将这些人留在身边,围绕着他创下不世功勋。前面的喜施是笼络人心的基础,而心怀大志则是做大事必要的条件,斩白蛇和头有王气的舆论宣传出笼,说明他心思细密之余有很强的行动力。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

      这一段像不像清末民初之时,各地抚督纷纷剪掉辫子,摇身一变成为民国将军的历史?

      在这种时候,刘邦正式出场开始他征霸天下的天子事业。号召他人起来闹革命的那段话,说得直白动人,应是出自高祖本人之手。

      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这段话说得最好的是‘择子弟可立者立之’。明明是别人求刘邦过来救人,他却丝毫没有把自己当老大的意思。

      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原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後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於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这段话太史公曲笔一张,就把一千多年前的一帮知识分子的嘴脸写出来。为什么萧何等人会让刘邦做老大?是因为他们害怕此事不成,会被秦朝诛九族、所以才让给刘邦,好让他做那被枪打的出头鸟。而刘邦自己前期的舆论宣传,在此次事件中开始显现威力,以致于刘邦谦让了数次沛令的位置,居然都没有人敢接这个棒。不管是文人的小算盘,还是普通人的迷信,总之此次事件,大获全胜的是刘邦。

      后世之人,多认为刘邦没什么才能,但刘邦怎么会没有才能?明显他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他自己打下来的。那时候的萧何,都还谈不上和他真正同心同德呢。其后便赤旗漫卷,踏上了革命的征程。而在这段革命的道路上,他渐渐成为与项羽相提并论的最大的两股武装力量之一。有时候,人不必完美,只需要比别人好一点,所获得的机会就大很多。下面这一段话所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当是时,秦兵彊,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原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

      刘邦为何能够成功?其实说复杂可以很复杂,说简单可以很简单。就是因为天下苦秦久矣,时势需要一个宽大长者来治理天下。而项羽虽然是一世英雄,但所做所为却是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与暴秦无异。这个时候的天下人心已经做出了选择,虽然当时,刘邦还没有击败项羽。此时的刘邦,天时,人和已有,就差最后的地利了。

      刘邦的军队向西走到高阳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郦食其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

      高祖刘邦不是贵族出身,所以平时的行为举止肯定有很多不雅之处,但是他还真是个听劝之人。能听从劝告的人多不多?曹操身边谋士也很多,也有自恃才能不听人劝的时候。而且刘邦还不是说只信任某一个人,只听某一个人的劝。而是很多很多人的话,他都能听得进去。除了上面郦食其要他袭陈留,得秦积粟的例子之外,还有很多很多例子,比如下面这些:

      张良谏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後击,彊秦在前,此危道也。”於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更旗帜,黎明,围宛城三匝。

      南阳守欲自刭。其舍人陈恢曰:“死未晚也。”乃逾城见沛公……沛公曰:“善。”

      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啗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遂围汉王。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项王不听。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於是项羽乃疑亚父。亚父是时劝项羽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辞老,原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而死。斋

      汉王之出荥阳入关,收兵欲复东。袁生说汉王曰:“汉与楚相距荥阳数岁,汉常困。原君王出武关,项羽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荥阳成皋间且得休。使韩信等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未晚也。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破楚必矣。”汉王从其计,出军宛叶间,与黥布行收兵。

      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用张良计,於是韩信、彭越皆往。

      刘邦为何能听从那么多不同的人的劝谏,其实是因为他自己有非常强大的正确决断力。后世很多人说刘邦不学无术,其实是因为长久以来,对人才二字理解的没有现代人深切。刘邦是个非常出色的组织型领袖人才。他是不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他就像一个出色的美食家,一个优秀的影评家,不会做菜,不会拍电影,但是只要他下筷品尝一个食物,只要他认真看一部电影,他就能品味出食物的好坏和电影的优劣。在行军打仗当中,有很多的计策不是他想出来的,但是他有从众多的计策当中选择正确的,对他,对军队有利的计策的强大决断力。对于一个做大事的人来说,对于一个做领袖的人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点。他们在商议一件事情的时候,肯定不会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大家都在营帐里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意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谁的意见真有用呢,那就很考验领导者的智慧了。

      项羽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汉王坚壁不与战。是时彭越渡睢水,与项声、薛公战下邳,彭越大破楚军。项羽乃引兵东击彭越。汉王亦引兵北军成皋。项羽已破走彭越,闻汉王复军成皋,乃复引兵西,拔荥阳,诛周苛、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斋

      ,走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脩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益收兵赵地,使韩信东击齐。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

      刘邦夺韩信兵权一事,被很多人非议。但是这件事说明他其实是个懂得掌控自己命运的人。在平时可以听从他人的劝谏,但是在危急时刻,他相信的是自己的能力。这件事也再一次展现了他非凡的行动力。必要时刻绝不拖泥带水,当断则断,不断则乱。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 “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能得天下,确实如高起,王陵所言,但也一如他自己所言,那说明什么呢,说明刘邦心如明镜,有眼光,会看人,会用人。这样的人,不做人主,难道做人臣?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後,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这一段,可以再一次看出刘邦有眼光会看人,会用人。一个人,喜施,心怀大志,心思细密,有眼光,会用人,有决断力,有行动力,懂得掌控自己命运,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人,不能为人主吗?太史公这篇《高祖本纪》可谓又红又专,如果只看本纪,高祖形象非常高大,绝对可称得上是伟光正。但是看过《史记》的人都应该知道,太史公下笔,都是一分为二,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会写到,而高祖刘邦的不堪之处则是在其他人的传记中透露出来的。就如同在《高祖本纪》里,太史公用四个字‘文吏,自爱’便写尽知识分子的嘴脸,在那一刻,其实读之让人寒心。危难来临,自己缩在一边,要另一个人挺身而出,但功成之后,却个个都认为自己功劳最大,不把那个当初挺身而出的人放在眼里。好在萧何和曹参不是这样的人,但这世间,太多人是这样的人。

      最后说一句,太史公的笔,很公正。孔和尚在《国文国史三十年》当中对太史公的批评太轻率了。

      • 家园 刘邦的政治遗嘱实在是太强了!

        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定三代相!确定吕后不用考虑陈平周勃之后的事了--断人生死啊!

        而且有“安刘氏”的说--潜台词就是刘氏会有不安之事,须待周勃安之!

        谁会使刘氏天下不安呢?就是吕后啊!

        为什么吕后会使刘氏不安呢?因为汉惠虽然成年可性子太孱弱啦!

        为什么明知儿子孱弱老婆强悍不杀了老太婆呢?因为儿子压不住那些骄兵悍将从龙功臣们啊,只好留下老太婆压制他们!

        那干脆杀光他们呢?那天下就没人帮忙镇守啦,再出个陈涉刘三什么的还是要丢天下,《大风歌》可就白唱了。那时不要说科举,连察举都没有,只能从红二代红三代中选择人才啊。

        所以最后只能安排下一个互相制衡的局面,既有太后垂帘又有大臣辅政,难得还完全按他的设想彻底实现了

        --看看后代皇帝们,不管哪个都没有这么复杂又能完全照办的:

        汉武帝留下几个辅政大臣杀了昭帝他娘,还是弄成霍光独大--好歹事儿干得不错;

        刘备留诸葛亮李严双辅最后只剩一个顶用(其实就是专权了),差强人意吧--话说老刘家这个遗传还真是厉害,虽然有点一代不如一代的样子,或者是人心不古,大臣们一代胜一代狡猾不忠?。。。。

        最后一代,清朝开国的辅政四大臣最后只有鳌拜专权君臣火并;咸丰倒是弄了个两宫垂帘八大臣辅政的复杂局面可惜几年就一场火并玩完。

        就是毛主席留下的身后事,最后也成了一团糟,完全没老流氓这么完美的按自己意图实现的景象!

        刘邦这个呢?

        --三代宰相作为辅臣之间没有争权独大的;

        --和垂帘的吕后之间也没有发生火并。

        --但在吕后死后吕家有夺权危险时,第三代将相合作,一举拿下吕家归权刘氏。

        --而且没有居心叵测的立少年皇帝,而是立了刘邦的成年儿子刘恒。

        --事后周勃也没费太多麻烦老老实实回自己的封地去安享晚年,得以善终。

        可以说,除了“完美”二字,实在没有别的话可说。

        不比不知道,一比之下,才真正叹服刘三真不愧“沛公乃天授”的评价!

        通宝推:光明守护者,
        • 家园 刘邦薨时有能恰会算的张良在啊,老毛薨时杨至成死了已经将1

          刘邦薨时有能恰会算的张良在啊,而老毛薨时杨至成死了已经将10年了哦

        • 家园 这段话基本是编造出来的

          刘邦死前和吕后对话,居然人事安排丝丝入扣,连周勃都提到了。这种私密的谈话,吕后难道会泄露出来?

          《史记》的文学成分很多。像这类密室谈话之类的描写,当小说家言就好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周勃之流为自己政变找合法性而伪造出来的。

          通宝推:all4fun,
          • 家园 这个不一定,

            这个世界上,奇人怪事多了,只是你不能见到而已。

          • 家园 怀疑太史公,是要有依据的。

            史胆,史识,史才。一个编的谎言要让太史公采信,没那么容易。

            没发现甲骨文前,没人相信太史公的商朝世序。甲骨文一出都闭嘴了,只能说明在太史公的时代,相关资料是存世的。后来无数次的官方档案被兵灾火灾文灾才逐步散佚。

            包括楼下怀疑所谓皇帝私密谈话的,忘了古代有起居注这个东西--皇帝老儿和哪个女人睡觉都要记下来备档的,说的话被记下有什么奇怪?何况是即将不讳之际很可能是遗言的时候--这东西只是对外保密而已--在唐太宗之前甚至对皇帝本人保密--但太史令是有权查阅的。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中国古代史官的节操,还是值得人尊重的。

            • 家园 太史公的春秋笔法多了去了

              比如说李陵。

              很多人认为李陵投降后,汉武帝就立刻杀了他的全家,最后逼反了他。这主要是《史记》的记载。这里,司马迁耍了个春秋笔法。《史记》中说: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照司马迁的这种写法,汉武帝完全是昏君,不分青红皂白就屠杀无辜。

              问题是,汉武帝开始并没有想追究李陵的家人。《汉书》中的记载为我们补上了这段细节: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

              后闻陵降,上怒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糵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初,上遣贰师大军出,财令陵为助兵,及陵与单于相值,而贰师功少。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

              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李绪本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降,而单于客遇绪,常坐陵上。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卫律为丁灵王,皆贵用事。卫律者,父本长水胡人。律生长汉,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匈奴。使还,会延年家收,律惧并诛,亡还降匈奴。匈奴爱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

              《汉书》中说得明白,汉武帝当时不但没有追究李陵兵败投降的责任,反而还派了公孙敖带兵去接应李陵,想将他用武力救出来。这应当说是相当对得起李陵了。这个军事行动自然无法成功。公孙敖还报说李陵投降后在为匈奴训练士兵。

              公孙敖的这个情报后来证明是错误的,为匈奴训练士兵的是另一名降将李绪。但在当时有俘虏口供为证,自然不由汉武帝不信。这才导致汉武帝杀了李陵满门。当然,我们现在可以认为汉武帝是滥杀无辜。但在汉朝出征大将的妻子父母儿女本就是人质,法律如此。汉武帝此举只不过没有法外开恩罢了。事实上,在当时连打败仗的情况下,如果汉武帝不杀李陵的满门,大将战败投降资敌反正家里也不会有事,则纪律就将完全崩坏了。

              而李陵在匈奴虽然之前没有为匈奴练兵,之后却成了匈奴的高参。和投降匈奴的卫律一起为匈奴出谋划策。更在后来率三万骑兵追击汉军,在浚稽山与汉军会战九日之久。(《汉书。匈奴传》:“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

              至于李陵后来拒不归汉,一方面像他自己所标榜的“归易耳,恐再辱,奈何!”另一方面,李陵留在汉朝的直系亲属都已经被杀光了。而他在匈奴又有了妻子儿女,而且地位崇高。他回到汉朝最多不过一毫无实权的关内侯,在匈奴却是掌握兵权的右校王,有自己的部落徒众。又怎能轻易割舍?

              对比之下,张骞在匈奴多年,匈奴也给与同李陵平级的待遇。可是张骞不忘使命,多次出逃。最终逃回汉朝。苏武和李陵同在匈奴。可是苏武却坚贞不屈,绝不投降。最终终于回到故国。这样的气节,又怎是李陵可比?

              司马迁的“史胆,史识,史才”在牵涉到自己受腐刑的因果时,又在哪里?

              上古的帝王世系,司马迁要造假的可能性很小。毕竟当时的史书很多。而牵涉到汉朝历史,他能不能做到对阉割了自己的皇帝的祖宗公正就很难说了。采信一下周勃之流的说法也有可能吧?好比现在的不少“公知”不是一开始说三年自然灾害里饿死了几百万,后来加码到几千万,现在说上亿的都有了么。

              • 家园 你没觉得你自相矛盾么?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照司马迁的这种写法,汉武帝完全是昏君,不分青红皂白就屠杀无辜。

                史记记载的,是李陵娶了匈奴女人“且贵之”,这就是投降的明证了,和李陵是否训练匈奴士兵无关。按律法杀了他一家。怎么是“昏君,不分青红皂白就屠杀无辜”?

                但在汉朝出征大将的妻子父母儿女本就是人质,法律如此。汉武帝此举只不过没有法外开恩罢了。事实上,在当时连打败仗的情况下,如果汉武帝不杀李陵的满门,大将战败投降资敌反正家里也不会有事,则纪律就将完全崩坏了。

                你自己就否定了“昏君”论。没觉得自相矛盾么?

                至于所谓春秋笔法,史记所有的纪传都是在别人的传记中记述相关事件时再指出各本人传记不载的糗事,这只是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道德观体现,传统而已。

                而牵涉到汉朝历史,他能不能做到对阉割了自己的皇帝的祖宗公正就很难说了。
                太史公对高祖可谓褒奖到无以复加,“殆天授”都记下来了,还要说“不公正”的话,你打算怎么说啊?

                好比现在的不少“公知”不是一开始说三年自然灾害里饿死了几百万,后来加码到几千万,现在说上亿的都有了么。

                拿太史公和“公知”并称的,恐怕足下是第一个吧?

                • 家园 您的“逻辑”真是“强大”啊

                  史记记载的,是李陵娶了匈奴女人“且贵之”,这就是投降的明证了,和李陵是否训练匈奴士兵无关。按律法杀了他一家。怎么是“昏君,不分青红皂白就屠杀无辜”?

                  这段话的重点是在“且贵之”吗?司马迁后面说的“[RED]汉闻[/RED],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才是重点啊。

                  《汉书》里把杀李陵全家的前因后果说的极为详细。而在《史记》里司马迁却只用“[RED]汉闻[/RED]”两个字轻轻带过。敢情他老兄在汉武帝面前拍着胸脯给李陵打包票那个过程全没发生过?敢情汉武帝就是在“听说”的情况下,连实证都没做就杀了李陵满门?

                  而且根据《汉书》的记载,单于招李陵作女婿还在他刺杀李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之后。所以司马迁知道李陵娶了匈奴女人“且贵之”时已经对前因后果一清二楚了。那么司马迁既然连几百年前古人的私房话都能写得不厌其烦,那么他为什么这段亲身经历却只用两个字来代替,难道不是为了误导读者?

                  关键问题在于,不管司马迁以前怎样为李陵辩护,李陵就是叛国了,而且是铁板钉钉。所以司马迁也只好含糊其词。

                  • 家园 追本索源吧。扯多了杂草无意义。

                    你最先回帖,主要怀疑刘邦遗嘱的私密性,认为不会被透漏所以可能是编造或周勃伪造。

                    我认为有起居注记录,这对史官来说不保密,所以司马迁能记下这话不存在疑问,从而否定编造/伪造说。--这是对你上贴的主要部分。引申出司马迁的人品节操可以信任。

                    你不再讨论上述矛盾焦点--遗嘱可信性,转而纠结司马迁在李陵一事上的表现和记录。并以此事推论太史公有可能贬低汉高。

                    我回复隐恶扬善为尊者讳为贤者讳是史记的一贯风格,不存在单独厚谁薄谁的说法。而且对高祖本纪楼主和我的理解都是司马迁对他评价够高了--当然你可能理解不同,这个可以存异。

                    你继续纠结李陵一事应该怎么理解。我手头没带史记,但相关事件我记得在苏武的传记中还有记述,其他传记中还有没有记得不清楚,好像汉武本纪中也有吧?史记中对同一件事中同一个人的褒贬,是分在不同地方记录的,只集中火力对一篇,肯定不全面。

                    就此打住。大家各自保留意见好了。

                    • 家园 那么您举证吧

                      你最先回帖,主要怀疑刘邦遗嘱的私密性,认为不会被透漏所以可能是编造或周勃伪造。

                      我认为有起居注记录,这对史官来说不保密,所以司马迁能记下这话不存在疑问,从而否定编造/伪造说。--这是对你上贴的主要部分。引申出司马迁的人品节操可以信任。

                      呵呵,您说汉朝有起居注,言之凿凿。那么请您把汉高时期的起居注拿出看看吧。

                      拿不出来吧?您可别以为我在刁难您。事实上,没人能把汉高时期的起居注拿出来。盖起居注一物起自汉武帝的《禁中起居注》。但这本书本身已经不传,现有的是后人托伪。而现有的《起居注》最早是东汉,记的也大多是宫廷琐碎,和唐以后发展成熟的《起居注》不同。

                      中国古代设有左史和右史。这两位的确负担这“记言、记事(行为)”的责任。但问题是这两位可不是事无巨细都跟在帝王身边。就好比那个“太史简”和“董狐笔”。前一个在君主被杀的时候可没跟在身边。后一个说“赵盾弑其君”根本就是根据最大受益人来作的推断。

                      像刘邦和老婆说了哪些私房话,基本就不是这两位能听墙根听到的。

                      所以看历史,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用董狐的方法,看谁是最大受益人了。

        • 家园 【讨论】汉初稳定的真实原因

          具体的原因,哪是楼主说这么简单。等我接着写《中国通史》的两汉部分,你就知道了:)

        • 家园 这些话真的假的?会不会太史公添油加醋?

          这种话又怎么会让太史公听到?表怀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