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之 满都海 -- 任爱杰

共:💬60 🌺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棒!

      今天才把这个系列看全了。

      长见识!

    • 家园 这么说来,明朝是元朝的一个附属国?
    • 家园 好文。也为王越一叹。。。
    • 家园 【原创】附录 2: 明将王越

      附录 2:明将王越

      任爱杰 著 (作者保留版权)

      我几天前说到满都海可敦之死的时候提到了这位北元的绝代巾帼英雄可能死于明将王越对北元的一次袭击。这里干脆再说一下这位王越。

      王越,字世昌。史书上说他身材高大,多力善射。景泰二年(1451年)中进士。据说在廷试的时候,忽然刮起一阵旋风,他的答卷被风卷去。眼看就要落榜,他居然在剩下不多的规定时间内再写好一份考卷。其人之聪明可见一斑。

      王越中进士后开头到陕西出任地方检察官(御史)。到天顺初年,才当上山东省纪委主任(按察使)。天顺七年(1463),大同军区司令(巡抚,都御史,提督军务)出缺。经人推荐,王越接替了这一职位,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对北元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本来属于二线防御基地的大同,宣府,延绥一带成了抵抗北元入侵的最前线,经常遭到北元的攻击,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到严重的破坏。王越到任之后立刻修缮武器甲胄,训练士兵,修理堡寨,鼓励农业和商业,把大同防区重新建设了起来。

      成化三年(1467年),明朝发动对北元的征讨。王越成为此次远征的参谋长(赞理军务)。据说他曾与主帅仇永帅千人出巡,骤然与敌军遭遇。仇永想要逃走。王越制止住他,叫士兵列阵自保。敌人怀疑有伏兵而迟疑不敢进攻。对峙到黄昏之后,王越令所有的骑兵下马,衔枚鱼贯而行,自己则率骁勇殿后,借着夜色掩护从容撤退到五十里外的明军城堡。事后他对仇永说:“我方一动敌人就会追击,这就谁也活不了,只好不动声色来迷惑他们。撤退的时候下马步行,我们的行动的声音就小了,不容易惊动敌人,这才可以逃脱。”

      老实说,这个故事里王越显得智慧过人,其实反映了当时明军战斗力的低下。两人所遇到的敌军人数估计不会超过明军的人数,不然早就冲杀过来了。可是被封为抚宁侯的仇永的第一个反应居然是逃跑。而王越的反应也只是如何逃才能保住性命而已。

      明军的战斗力如此,这次战役当然无功而返,正好北元忙于内斗,向明朝请求通商(入贡),于是征讨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大概是王越保存实力有功的关系,到了这年秋天,他又兼任宣府军区司令(巡抚,提督军务)。

      有了差点丧命的经历,估计王越充分认识到了军队战斗力的低下是致命伤,所以在他直辖的两个战区内加强了士兵的训练。到了两年之后的成化五年,王越终于有了展露头角的机会。

      当时的河套一代属于明和北元的边境。河套水草丰美,但是由于明朝前期对北元的主动进攻,北元不敢南下,河套遂成为真空地带。几乎没有人烟。土木堡之变后,北元开始对河套地区进行渗透。到成化五年,北元开始大规模进入河套地区放牧。于是延绥告急,朝廷命令王越增援。

      王越率领本部至榆林,遣游击将军许宁出西路龙州、镇靖诸堡,范瑾出东路神木、镇羌诸堡,而自与中官秦刚按榆林城为声援。许宁在黎家涧,范瑾在崖窑川与大败北元军。右参将神英又在镇羌破敌。北元只好撤退。

      王越以为获得了胜利于是在第二年的正月收兵。不料才回到偏头关,北元又去而复来,延绥再次告急。兵部劾越王越擅自收兵。这是杀头的罪名。幸亏皇帝赏识他,免了他的罪过,命令他带兵屯驻延绥附近待机。北元以一万余骑分离五路入塞,王越命令许宁等将其击退。

      是年三月,明朝决定彻底解决扰边不止的北元阿罗出部。这次的领兵大将又是抚宁侯仇永。王越为其副手。从前面的故事看,恐怕实际指挥的是王越,而不是纨绔子弟仇永。双方在开荒川决战,阿罗出大败。明军乘胜追击至牛家寨,阿罗出被流矢射伤。王越这次立了大功被升为上将(右都御史,从字面上翻译是总检察长。但是这个职位在明朝对于领兵大将来说实际上是荣誉性职位。凡是领兵的文官都要加兵部侍郎和御史头衔,以表示他们只是暂时性的领兵。这也是明朝以文官领兵防止武将专权的措施之一。所以只好翻译成上将。不然现代人很难理解为什么立了军功却升总检察长。)。

      借这个大胜的势头,明朝决定大举进攻北元。王越深孚众望,威震边疆,于是第二年他被任命为西路方面军司令(总督军务,专办西事。)专门筹备西征事宜。但是可叹的是中央虽然口头上要西征,却口惠而实不至。王越手下可用之兵不过万余,又分散防守。而北元的军队却有数万。在这种情况下,王越自保不遐,哪里还有力量西征。

      读史至此,有人或许会奇怪头一年击破阿罗出部的兵力哪里去了。明朝实行的是卫所制。简单来说,这是一种世袭兵制。士兵的家庭世世代代为士兵。平时耕种田地,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战时则临时编组,委派将领率领。这种制度看着不错。其实承平数代之后,士兵往往只知道种田,而不懂打仗。而临时委派的将领往往是文官,不懂军事。以这种军队出征,正是盲人骑瞎马,怎能不打败仗。王越久在西北,手下的军队训练有素,又知人善任,这才能够取得胜利。可是他手下的直属兵力还是有限的。遇到大规模的战事还是要从别的卫所调兵。头一年击破阿罗出部的兵这时大多复员了。而没有皇帝的命令,谁也不敢调兵给他。这样他的西路方面军司令只是个光杆司令而已。

      要说明朝中央不调兵其实也是不够准确的。事实上明朝中央为了西征调动了近八万人。但是这八万人不归王越指挥。王越却要为整个防区的安危负责。这就造成了边区明军云集,北元却如入无人之境的奇怪现象。其后明朝中央终于认识到没有统一指挥的问题。于是在名义上又将军权集中起来。可是军权并不交给王越,而是交给武靖侯赵辅,并封赵辅为平虏将军。这样,同一支军队却出现了两个最高统帅。明朝和宋朝一样,怕武将造反,所以对有能力的大将又想利用,又不放心,遂搞出这种叠床架屋式的指挥系统。

      同一时间,北元则对明朝采取骚扰战术。每当明朝好不容易理顺了指挥关系,大军慢吞吞得行动起来的时候,北元立刻撤退。而一旦明军收兵,则北元立刻去而复返。如此反复数年,明军名义上的主帅也换了三个,不但没有剿灭北元的进攻,北元的攻击却越来越频繁,河套地区也逐渐被北元完全侵占。王越由于熟知边事,一直当着他的光杆西路军司令。其间他被中央诸大臣控告欺君罔上,隐瞒北元的实力,于是双方斗了个不亦乐乎。

      就在政治斗争形势对王越渐渐不利的时候,命运却意外得给了王越建立不世功勋的机会。

      成化九年(1473年)九月,深入河套的北元可汗满都鲁、太师比加思兰等部将老弱留在红盐池王廷,大举深入,直抵秦州、安定诸州县。王越探得消息,认为是北元主力尽出,后方空虚,是消灭敌人的天赐良机。于是率领直属部队出战。部将许宁、周玉个率五千骑兵分左右两路,出榆林,逾红儿山,涉白盐滩,两昼夜疾驰八百里,奔袭北元王廷。

      将至目的地的时候,暴风大起,沙尘翳目,诸军胆怯。这时一个老兵说道:“这是天助我也。去时迎风,敌人不易察觉。胜利收兵时如果碰上回来的敌人主力,则其处于下风。乘风击之,还有不胜的道理!”

      王越立刻下马拜这个老兵为团长(千户)。于是士气大振。王越把兵力分为十翼,每翼千人。亲自率两翼突击北元大营。北元留守部队措不及防,大营被攻破。几乎全军覆没。满都鲁等饱掠归,发现根本之地被毁,妻子畜产已荡尽,只好相顾痛哭。由于这次战役,北元再也无法在河套立足,被迫迁向远方。河套危机就此解除。

      王越获得如此空前胜利,明史上的记载却说他只擒斩三百五十人,获驼马器械无算,焚其庐帐而还。这个战绩未免过小,而且如此大的战役只杀了对方三百五十人也令人无法相信。相信这是明朝的史官认为他是汪直一党而故意减少他的功劳吧。

      这次大胜相当于汉初卫青,霍去病击破匈奴王廷。可是卫青,霍去病能够继续攻击匈奴,王越却连追击北元残军也办不到。卫青,霍去病得胜归来,立刻能够投入制定下一次作战计划。王越得胜归来却立刻要面对险恶的政治斗争。

      表面上,王越因为这次大胜而升了官,名誉职务升到了太子少保,实际职务则升到了西北战区司令(三边总制)。但是其实他的实际权力却是下降了。而纪功郎中张谨、兵科给事中郭镗又弹劾他为前任平虏将军刘聚滥杀冒功一事胡乱上奏。

      功大而赏薄,又为朝廷猜忌,王越于是只好自称有病,交出兵权,回到中央当他的总检察长。回首前尘,他终于体会到“朝里有人好做官”的必要。于是开始结交朝中的权贵。而当时皇帝面前最大的红人就是主管西厂的特务头子大太监汪直。

      明朝是一个太监当政的朝代。自明成祖朱棣以降,对太监无不信任有加。而太监中固然有刘谨,魏忠贤那样祸国殃民的家伙,却也有如郑和这样的英雄人物。

      正史上对汪直的评价一直不高,虽然没有把他和魏忠贤一起列入阉患一类,但也认为他是乱政之人。不过如果我们仔细读一读汪直的事迹的话,就会发现汪直其实并不象史书上说的那么坏。

      汪直是瑶族人,出身广西大藤峡。1456年,大藤峡瑶人首领侯大苟率领瑶、僮族人民万余人起义,修仁、荔浦、力山、平乐等地的各族贫民纷起响应。攻打郡县,出没山谷。这场起义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被右副都御史韩雍镇压下去。1466年,大藤峡瑶、僮人民再次起义大藤峡起义军七百余人,在侯郑昂率领下乘夜攻人浔州府城及洛容、北流两县。明廷又命韩雍继续镇压。思恩、浸州、柳州、宾州等地人民起而响应,四处袭击明军,并发展到广东的钦州和化州。起义一直延续到1472年,才彻底失败。

      汪直就是在这次起义中被俘的瑶族儿童。明军对于被俘的少数民族的一贯政策是“俘获贼属男妇幼小堪用者养侯,老弱不堪者变卖。”不论是养侯还是变卖其实都是把俘虏变为奴隶。而被“养侯”的方式之一就是被阉割,送入宫廷,成为太监。

      所以,汪直在明朝诸臣和史官的眼睛里除了是传统的会“乱政”的太监,还是出身有问题的叛逆之后。

      不过,明宪宗倒是很喜欢汪直。明朝的皇帝对大臣极不信任。他们唯一信的过的是时刻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太监。所以往往派出太监监视大臣们的行动。由于汪直聪明伶俐,明宪宗就派他主持特务机构西厂,监视大臣们的行动。汪直出马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扳倒南京镇监覃力朋。

      明朝实行食盐专卖。覃力朋却依仗权势在进贡回来时装了一百多船私盐。沿途又骚扰州县。武城县缉私队长(典史)向他盘查,覃力朋殴打典史,打断了他的牙齿,又射死一人。汪直查访到这件事後立刻逮捕覃力朋论斩。覃力朋后来疏通关节后得以幸免,而明宪宗则由此认为汪直能够发现奸臣,秉公执法,于是对他更加青睐。

      汪直此后屡兴大狱,不过杀的倒也均是有罪之人。但是既然身为特务头子,主要任务又是监视百官,自然的不到百官的好感。很快内阁大学士商辂与万安、刘??、刘吉等上奏其扰乱朝政,要求杀掉汪直。在群臣的压力下,明宪宗不得不稍稍压制汪直的权力。但是不久之后就又恢复其全权。

      汪直从此与百官势不两立。他首先从有宿怨的兵部尚书项忠下手,让言官郭镗(就是前面诬告王越的那位)、冯贯告发项忠违法。项忠遂被免职。牵连所至,以前告发汪直的大学士商辂,左都御史李宾,尚书董方、薛远及侍郎滕昭、程万里等数十人均被罢黜。而王越与其素来友好,遂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兵部尚书)。

      汪直当时年纪还轻,而他对于军事有浓厚的兴趣。他的亲信陈钺劝他出征北元立边功巩固自己的地位。汪直深以为然。于是在他的主持下,明朝又一次转入对北元的进攻。他多次自任监军,同王,陈二人共同率领大军出击。

      对王越来说,虽然他已经是国防部长,又得到了朝廷的全力支持,但是消灭北元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几次出击都不能捕捉到北元的主力。反而招来北元的反击。幸好这时北元也忙于内部的统一。满都海可敦正带着幼小的达延汗东征西讨,无暇对付明朝的挑战。

      时间很快走到了成化十六年,王越已经 56 岁了。就在他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建立功勋的时候,命运又一次对他展现了笑容。

      是年三月,王越率二万人赴榆林防御北元。途经大同时,探听到北元的王廷在威宁海(今集宁南黄旗海)。王越立刻率军夜出孤店关,先过猫儿庄,兵分几路,直趋威宁海。时风雪大作,天地昏暗,王越纵兵掩杀,再一次杀散北元的王廷。而这一次他几乎得到他的目标,北元的可汗达延汗。(明史上说这次袭击是攻击亦思马因太师部,对照蒙文史料不确。应为袭击达延汗。)可是命运似乎又总是把送到他手中的东西夺取。这次,达延汗逃脱了。而北元美丽善战的满都海可敦则有可能死在了这一次袭击中。

      对于这次战事,明史中记载的更加简略,只说王越生擒幼男妇女171人,斩437级,获马驼牛羊六干余。完全看不出大胜的痕迹。

      第二年,汪直失宠,被贬到南京。王越被算作汪直一党,被剥夺一切荣誉和职务,被流放湖北安陆。当宣旨的钦差来到时,王越万念俱灰,几乎自杀。后来见敕命中有从轻发落的话,这才打消了念头。

      此后十年,王越被软禁在家。他的罪名在明孝宗登基时被赦免了。不过一直到弘治七年(1494年),他才被重新启用。在此期间,北元被达延汗统一,明朝再也没有机会击败北元了。

      三年后,北元再度进攻甘肃,朝廷无人能够抵挡。这时王越以 73 岁高龄再次被任命为西北战区司令(三边总制)。王越以老病之身再度出征,于第二年攻破贺兰山后的北元基地。北元不得不再次向北收缩。

      于是历史又一次重演。王越在朝中的支持者太监李广(不是汉朝的那位)倒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言官们又有了一次表现他们的忠贞的机会,纷纷上书攻击王越为李广一党。王越老病的身体再也经不住这次打击,忧愤而死。

      王越死后,明朝再也没有主动出击的能力。达延汗也不再有可与之匹敌的对手,遂大举入塞。明朝从此陷于与北元无休无止的战斗中,直到双方都筋疲力尽,被新兴的满清先后消灭。

      明朝并不是没有良将,从王越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甚至被传统史书目为天生奸佞的太监也不但不一定是良将的制肘,反而有可能支持良将建功立业。可是,明朝的制度已经不容许良将建功立业。相比之下,王越还算善终。其他想要建立功勋的良将如袁崇焕者的下场可就没有那么美妙了。

      最后摘录一段王越和内阁大臣们关于汪直的对话。

      内阁论罢西厂,越遇大学士刘吉、刘??于朝,显谓之曰:“汪直行事亦甚公。如黄赐专权纳赂,非直不能去。商、万在事久,是非多有所忌惮。二公入阁几日,何亦为此?”??曰:“吾辈所言,非为身谋。使直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为?”越不能对。

      刘吉、刘??之流一句“使直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为?”真正是明朝廷臣的写照。为了让公卿大夫有事可干,汪直当然只好“行事不公”,而王越也只好成为公卿大夫不断攻击的对象。而明朝的国政就在这种无事忙的内斗中腐朽了。

      元宝推荐:雪个,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问号代表的字是“珝”

        刘吉、刘珝之流一句“使直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为?”真正是明朝廷臣的写照。为了让公卿大夫有事可干,汪直当然只好“行事不公”,而王越也只好成为公卿大夫不断攻击的对象。而明朝的国政就在这种无事忙的内斗中腐朽了。

        每次看到类似的文字,总想到近代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建立一个独立而不受文官政府掣肘的军部不是没有道理的。

        • 家园 这个是铁老大多次改版的恶果

          铁老大多次改版后,我发的很多老贴中的生僻字,例如刘珝的“珝”、癿加思兰的“癿”都给转成了怪字和标点符号。呵呵。

          另外说一句,日本那个不受控制的军部其实并不高明。不过是幕府的现代翻版罢了。只不过日本国家小,处于对外扩张期,所以问题还看不出来。等到真的和强大的外敌干了,就灰飞烟灭了。

          • 家园 中国的军人太憋屈,日本的军人太跋扈

            两者中和一下就好了。

            好像西方列强这点做的比较好。平时文官政府控制全局,战时放手给武装部队的军人,只是在战略方向上加以引导。

      • 家园 明朝言官其实并没干什么实事,就象东林党人,除了标榜自己清明,

        在国家大事上,没什么作为。只要是以清明自诩的,就引为同类。很多时候,不管对错,就为了个名声而已。

    • 家园 【原创】3。 附录 1:满都海之死考异

      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之 满都海

      任爱杰 著 (作者保留版权)

      附录 1:满都海之死考异

      对于满都海之死,我其实只有一些根据史书中已有的线索得出的推论。要证实这个推论,必须有详细的年表才行。

      研究蒙古历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详细的纪年。成吉思汗以前的历史固然模模糊糊,脱欢帖木耳退出北京后的历史也是一团糟。

      北元的历史主要记载在《黄金史纲》和《蒙古源流》两部原始史料里。问题是这两部史书都是六分真实,三分神话,一分喇嘛教。而且互相冲突。《蒙古源流》多用干支纪年。但是用其中的干支年发生的事件来对照汉文史籍的年代却往往对不上号。当然,书中的干支纪年或许是译者加上去的也不一定。

      就以达延汗即位的年代来说就众说纷纭。《蒙古源流》里说他活了80岁,死于癸卯年。从1400年到1600年间共有三个癸卯年1423,1483,1543。根据明史的记载,小王子(由于北元连续几届都是幼主即位,太师掌权,明朝遂将北元君主一律称为小王子)达延汗在弘治元年夏(1488年)奉书求贡。很显然这个癸卯年是1543年。1543减去80是1463年。一些史书上强调说满都海比达延大25岁。而满都海生于公元1448年(正统十三年)。如果巴图蒙克7岁即位,则满都海是32岁。应当是1480年。但是如果按照《蒙古源流》的说法,1480年时巴图蒙克已经17岁了。《明史。鞑靼传》中,直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还有“小王子亦乘隙为寇,犯宣府赤城。”这个“小王子”是巴图蒙克达延汗还是他的孙子博迪台吉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更加流行的说法则是达延汗生于1474年死于1517年只活了44岁(《阿勒坦汗传》)。即位时只有6岁而已。按照这个说法,到巴图蒙克进入青春期,有生育能力的时候(假设为12岁),满都海应该是37岁。满都海为巴图蒙克生了8个孩子。有些书上认为是4对双胞胎。有些书上认为没有那么多双胞胎。这些孩子中的最早一对应该在1486年后出生。

      但是这并不是没有问题的。《黄金史纲》和《蒙古源流》都记载了满都海怀着阿勒楚博罗特和瓦齐尔博罗特这对双生子(这二人的排行在各种史籍里都不一样,《蒙古源流》的说法是老六和老七。)时出征遭到卫拉特袭击险些丧命的记载。按上面这个时间表,则这件战事应当发生1486之后。

      但是满都海自扶立达延汗之日起就出征统一蒙古。由于可汗年纪幼小,可敦(满都海)就把他装在一个箭囊里挎在身上保护。这场战事大约持续到1486年。决定性的一仗是消灭亦思马因。《明实录》记载这一仗发生在成化十九年(1483)。三年之后,亦思马因阵亡。蒙古基本统一在达延汗的统治下。

      但是对照满都海怀孕遇险的记载,可以发现满都海根本不可能在这6年里怀孕。所以满都海到底比达延汗大几岁是很成问题的。我比较倾向于的一种说法是满都古勒汗逝世于1467年(他的卒年本来不详),那时满都海19岁,巴图蒙克 4 岁。满都海大巴图蒙克 15 岁。自 1467 年至 1480 年满都海一直带着巴图蒙克东征西讨。(4岁的孩子才能装在箭囊里,7岁就太大了)。《黄金史纲》中说满都海在一个牛年出征卫拉特。1469年正是一个牛年。估计这期间她仍然延用满都古勒汗的名号,所以在汉文史籍中只知道有满都古勒汗而不知道有满都海。另外,满都海和满都古勒汗发音相近,明朝史官误为一人也不一定。到1480年巴图蒙克17岁时,满都海正式把大权交还给他。所以蒙古史籍中认为他是在 1480 年才即位。由于大多数蒙古史籍对于纪年不注意,所以造成后人误认为 1480 年时巴图蒙克还是个小孩子。

      对于满都海的记载大多止于成化十九年(1483)消灭亦思马因。有意思的是,满都海在此之前一向亲征,之后却在战场上再也看不见她的英姿。此后三年对亦思马因的战斗都是由脱火赤少师指挥。以满都海的见识又怎会信任并不如己的脱火赤少师?这未免奇怪。

      所以,我的推测是满都海在成化十九年之前死去了。由于大敌当前,被她征服的卫拉特诸部并不稳定,所以达延汗决定秘不发丧。这就造成了蒙古史籍里对满都海之死没有详细的记载。

      那么满都海是怎样死的呢?1483年时,满都海不过35岁。以其为冲锋陷阵的武将来说,病死的话未免太早。所以可能性一为战死,二为难产而死。满都海连生数胎都是双胞胎。生双胞胎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即使在现在,产科医生对于怀了多胎的孕妇都要额外看护。而35岁又是在高危产妇的门槛上(如果按照《蒙古源流》的说法生于1438年,则为45岁,更是高危产妇。不过《蒙古源流》又说1480年满都海才虚岁33岁,反正前后矛盾的很。),所以难产而死并非不可能。

      问题是,满都海未必在1483年有孕在身。这样就有可能是战死。如果是战死,最显而易见的可能性是在与亦思马因的决战中阵亡。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达延汗可以密不发丧,砍下她的首级的亦思马因可不会这么客气。定然会对她的死讯大加利用。这样,蒙古史籍中就应该是另一种记载了。

      汉文史籍的记载,在击败亦思马因的同一年七月,达延汗攻大同,败明军。八月,达延汗又攻击攻宣府,被击退。击败亦思马因事在五月,为何不到两个月达延汗就要攻击明朝?此时亦思马因虽然战败,但是实力仍在,达延汗和满都海再笨也应当懂得不能两面树敌的道理。

      《黄金史纲》中有一条不太为人注意的细节。攻击亦思马因前,达延汗和满都海把王廷迁到察罕格勒迪(疑为察哈尔)。不知如何消息走漏,他们被明军夜袭。慌乱之中,可汗和可敦连夜逃走。(《汉译蒙古黄金史纲》87-88页)

      在《明实录》成化十六年三月丙戌(1480年)条记载:王越以提督军务衔率二万人赴榆林防御。途经大同,闻敌帐驻威宁海(今集宁南黄旗海),即率军夜出孤店关先过猫儿庄直趋威宁海。时风雪大作,天地昏暗,王越纵兵掩杀,生擒幼男妇女171人,斩437级,获马驼牛羊六干余。

      所以这次夜袭在双方的史籍中都有记载。《黄金史纲》对满都海几乎是不惜笔墨的描述就在此次夜袭后消失了。

      满都海是不是没有逃脱,或是为了掩护达延汗而战死在这一次夜袭中了呢?我认为是很有可能性的。杀死她的明军未必知道她的身份。即使得到了她的尸体,也未必知道她是谁。就算知道,在没有得到达延汗的情况下,明朝史官也未必认为杀死了他的皇后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而1480年,满都海正是虚岁 33 岁。而那时亦思马因势力正如日中天,达延汗应当更有理由密不发丧了。

      到击败亦思马因后,达延汗为了报杀妻之仇,愤而攻击大同和宣府。但是他毕竟是个有政治头脑的人。攻城受挫后明白自己无法两线作战,只好暂时退兵。甚至两年后为了稳定后方还向明朝要求通商。不过等到彻底消灭亦思马因,完全平定了卫拉特之后,他对明朝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从1493年到1516年间,连续十多次大规模入塞。也惹出了明朝那位“总督军务镇国公”对他的亲征。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满都海之死的真相湮没的原因。诸君以为如何?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