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明清火器的迷思 -- 恶魔之读书者

共:💬478 🌺2637 🌵4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仗打小了

      规模打得小了,水平打得低了.火器自然就落后.

      再加民族的性格.

      自然就落后了

    • 家园 还是没看懂明军为什么老是要分兵

      老兄的文章写的详细。不过把明军喜欢分兵归结到“文人领军”似乎有些笼统。

      明军喜欢阵而后战和步兵多恐怕关系不小。步兵不列阵,不结寨,在平原上对付骑兵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车阵效果不好。但如果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明人也不会花费巨大的物力去制造战车。从资源消耗的角度来讲,一辆战车消耗的马匹牲口可能比一个骑兵还多。骑兵一人一匹马,如果马匹足够则再加两到三匹备用马。战车至少要一匹马来拉车。用两三匹的也不稀奇。备用马也一样是需要的。

      明军喜欢车阵。但是结车阵并不代表非要分兵不可。辽阳之战据城而战,根本不需要结车阵,可是也分兵了。

      明军喜欢分兵,但是也不能说都是文人领军的结果。

      杜松、刘??等人都是悍将,不能说没有军事经验。大军作战,所谓“集中兵力”,并非说大家都凑在一起就是集中兵力。每到一地,自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布置兵力,把守险要,否则就是坐以待毙了。

      萨尔浒之战,从表面上看,清军赢得很轻松。明军的四路进剿是个大笑话,让清军各个击破。但真正考察整个过程。可以发现明军的真正弱点并不是分了兵。而是对面前清军的状况完全不了解。情报工作一团糟。相反,清军对明军的状况了如指掌。这才能够确定先打谁,后打谁。从容不迫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敌人一一消灭。明军不知彼,清军知己知彼,谁胜谁败当然一目了然。和分兵与否关系不是很大。

      • 家园 拉车用的主要是骡子,而且一骑只一人,

        一车除炮及车炮手外,还可拉一二十步兵。

        • 家园 用骡子没问题,可是一头骡子能拉多少人?

          老兄说:“一车除炮及车炮手外,还可拉一二十步兵。

          这个好像有点把古代的大车估计过高吧?且不说那时候有没有能够装得下连炮带炮手再加一二十步兵的战车。就算有这么一种车好了,一头骡子能拉得动这么多东西吗?假设人平均体重为150斤,二十人的体重就有一吨半。现在的轻型卡车都有可能给压趴下了。

          • 家园 战国时两马车,载力是1.5吨。

            另外如路程长戚帅还要求,两骡车要用四骡轮拉,或由车兵轮流下车助力,以免战时骡力不济。

            战国时两马车的载力是1.5吨。

            戚帅的车是这样的:

            第十四。苏骡力每车虽有骡二头,缘车重骡少,运拽不前,必得四头,乃可长行。近因设有骡头车兵,遂尽倚于骡,以致骡力为竭,行不联束,今已将骡革讫,如仍用骡,不过长途一时借力,须是车兵分班轮推,与骡同力,不然,既有骡拽,又用车兵何为哉?

            车营解

              往事,敌人铁骑数万冲突,势锐难当。我军阵伍未定,辄为冲破,乘势蹂躏,至无孑遗。且敌欲战,我军不得不战;敌不欲战,我惟目视而已。势每在彼,敌常变客为主,我军畏弱,心夺气靡,势不能御。自总督谭、今总督前巡抚刘、杨、巡抚王、及职创立车营,近该阅视,侍郎汪会题以上十座为额,每座战车一百二十八辆,每辆双轮长辕,用骡二头,两头俱堪骡架,以便进退。上用偏厢,各随左右安置。长一丈五尺,两头各有一门,启闭出入,车上安大佛狼机二架,每车见派军士二十名,分为奇正二队。正兵一队,军士十名,以二名专菅骡头。以六名管佛狼机二架。每架三名,车正一名,专在车上披坚执旗,以司进止。舵工一名,专管运车,左右前后,分合疏密。

              奇兵一队,旗士十名,内以勇敢服人者为队长,以鸟铳手四名仍兼长刀,在车内放鸟统,出车先放鸟铳。敌近用长刀,又以身中年少骨软二人,为藤牌手,在车内放火箭,出车打石块,敌近用藤牌。又以杀气者二人充榕钯手,在车放火箭,出车亦放火箭,敌近用榕钯。火兵一名,专管各队炊饭,皆其责任。

              用之环卫军马,一则可以束部伍,一则可以为营壁。一则可以代甲胄,敌马拥众而来,无计可逼,诚为有足之城,不秣之马也。但所恃全在火器,火器若废,车何能御?

            具体作战等问题,《练兵实纪》  戚继光,网上有大家可以自搜来看。

            • 家园 这个大概是戚继光的闭门造车了

              一般大车的最大载重量可能有1.5吨。不过一头骡子是不是能够拉着1.5吨到处跑就有问题了。戚继光估计也是认识到这个问题才提出要用四头骡子轮流来拉,还要人力帮忙。问题是,让步兵坐车本是为了节省体力。现在让步兵来推车,那步兵和苦力有何区别?一旦接敌,精疲力尽的步兵如何能有战斗力?

              再来说这个偏厢车的尺寸问题。按照老兄引用的数据,车长一丈五尺。明代的营造尺一尺约等于32厘米。十五尺就是4.8米。车的宽度没说。但从用双骡并驾来看,轮距应当和同样用两马并驾的罗马战车的轮距差不多,约为1.4米左右。那么面积是约6.7平方米。

              要把20个人塞在6.7平方米的空间里并非不可能,但是已经和沙丁鱼罐头差不多了。就算只有十个“正兵”,车上也是挤得够呛。何况车上并非只载人,还要放火器,火药,辎重甚至火头军的锅碗瓢盆。作战的时候十个“正兵”哪里还有回转的余地?

              当然,这种“车阵”并非没有实用的例子。至少美国开发西部的时候也经常用大车结阵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但是美国人的大车和这种万金油式的偏厢车根本不是一回事。首先大车只是一般平民用的货车,也没有像塞沙丁鱼那样塞20人进去。

              这种车阵也就对付没有大炮的小股印第安人等候援兵有用。碰上对方人多也是没用的。

              至于明朝的车阵也就看着不错,却是更加没有实用价值了。

              • 家园 “不见胡尘十六年”……
              • 家园 那种每车6个人管两个佛朗机的是什么车?
                • 家园 我怀疑这种车根本就从来只存在纸面上

                  前面算过这个车的尺寸。要把十个人塞在上面作战,还要加两门火炮,一大堆辎重,根本就转不开身了。

                  • 家园 他那个车好象不是坐人的,他的条例里面只有...

                    只有规定一辆车装多少装备,根本没有提到人,那些人看样子还是要跟着走的,甚至他们的个人装备也要自己带着,车上除了重装备其他的还有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备用的.而且关于作战时候他还说除了在车内执行任务的人以外,其他人列成步兵队,那就是说他们应该是在车外候着的..

                    那种车两边的门是用来连阵之后人员出阵用的,免得追击或者需要肉搏的时候再把车推开,不是现在步兵战车后面那个登车门~~~~再说偏厢车一面临时装壁,平时连个挡风的都没有,上面坐人确实很惨啊....

                    据说俞大猷用这种车有过实战,应该不会太假.

                    • 家园 通常两骡车要有两头备用骡轮拉。

                      此外在远行时,车上的二十名步兵,要分班下车推车。

                      这是戚帅的练兵纪事中明文说明的。另外车营主要是便于机动,战斗主要靠的还是火器,但明军火器的训练得差,这点戚帅也作了针对性训练计划。

                      练兵纪事的部分节选:

                      车营解

                        往事,敌人铁骑数万冲突,势锐难当。我军阵伍未定,辄为冲破,乘势蹂躏,至无孑遗。且敌欲战,我军不得不战;敌不欲战,我惟目视而已。势每在彼,敌常变客为主,我军畏弱,心夺气靡,势不能御。自总督谭、今总督前巡抚刘、杨、巡抚王、及职创立车营,近该阅视,侍郎汪会题以上十座为额,每座战车一百二十八辆,每辆双轮长辕,用骡二头,两头俱堪骡架,以便进退。上用偏厢,各随左右安置。长一丈五尺,两头各有一门,启闭出入,车上安大佛狼机二架,每车见派军士二十名,分为奇正二队。正兵一队,军士十名,以二名专菅骡头。以六名管佛狼机二架。每架三名,车正一名,专在车上披坚执旗,以司进止。舵工一名,专管运车,左右前后,分合疏密。

                        奇兵一队,旗士十名,内以勇敢服人者为队长,以鸟铳手四名仍兼长刀,在车内放鸟统,出车先放鸟铳。敌近用长刀,又以身中年少骨软二人,为藤牌手,在车内放火箭,出车打石块,敌近用藤牌。又以杀气者二人充榕钯手,在车放火箭,出车亦放火箭,敌近用榕钯。火兵一名,专管各队炊饭,皆其责任。

                        用之环卫军马,一则可以束部伍,一则可以为营壁。一则可以代甲胄,敌马拥众而来,无计可逼,诚为有足之城,不秣之马也。但所恃全在火器,火器若废,车何能御?每二车为一联,四车为一局,立一百总,十六车为一司,立一把总;六十四车为一部,立一千总;一营左右两千总,中军一员,又鼓车二辆,即以鼓手充车正,不另设。火箭车四辆,大将军车八辆,各车正一名,即以火药匠充车正。座车三辆,各车正一名。计车一十七辆,舵工一十七名,运车军兵大将军车每车二十名,计一百五十九名。百总一名,元戎鼓车火箭车每辆十名,计九十名。百总一名,共把总一员,千总不设,以中军兼管。

                      第六。操车兵平日先将推车生兵、车正、舵工,将车推运上下山坂,行使熟利。要两车合推,再两车前后联推,务熟。一面立佛狼机教师,每车取一架,使佛狼机手习放,务熟。一面立鸟铳教师,习鸟铳务熟。一面做无镞小火箭,立教师,火箭手务习熟。然后将各兵派入车,扎于教场东西,听举变令炮一声,掌?\??一遍,装车务要齐肃快便,摆列齐整。再吹?\??,车正上车,各兵俱依车。听举变炮一声,点鼓,望旗向何方点,车正将旗亦向自彼处点,照《练耳目》内“旗鼓”例行。每营以前门正厢车俱平列如堵,左右厢车,各厢向外,俟每车转正,则旗直立,向车之前。点鼓一声,走十步,务要车车头尾相接,一丈之隙不可留。行至前面,金鸣鼓止。举变令炮一声,吹转身喇叭,望旗向贼点,车旗亦点,车转向贼。金鸣鼓止,立定。

                        看塘报旋马,望旗向贼,高举点鼓,务要从容向贼直行。至六十步,贼以零骑数十冲至车前,以试我者,我兵具静守不可应。又益贼百数前来,我且攒鸟铳,每车照准一贼打放,只用口传,不用炮鼓喇叭等号令。望贼拥众而来,望旗向贼磨下垂,车上旗急点,举变令炮一声,吹天鹅声一次,随车铳手每车四人,作二班,每班二门,齐打一次。又吹天鹅声,又打放,轮打不绝。候放起火一枝,又吹天鹅声一次,火箭放无次,佛狼机一齐举放。鸟、快等少停,又吹天鹅声一次,仍前放铳,与机、箭相轮,周而复始,务使炮声分番络绎不绝,乃为合彀。且行且战,贼败,再举变令炮一声,点鼓再行。

                        塘报禀称,前途平坦,贼势众大,或称天晚路长,禀下放营。举变令炮一声,树起四方中大旗五面,大招五面,鸣金发旗,立表。俟旗行吹摆队伍喇叭,车皆挨次鱼贯扎方营。营定,鸣金,喇叭止。鸣锣,车正下车,再鸣锣,坐息。贼至五、六十步,中军举变令炮一声,吹?\??,各兵起立。再吹?\??,各车正上车,各兵整军火器。又举变令炮一声,吹天鹅声一次,车兵打铳放火箭等项,俱照行营例。

                        贼至车前不退,方用火箭车。大将军车,预为推向各营面左右。此时听中军主将号令,传示举放。贼仍作不回之状,势将冲入,再举变令炮一声,点鼓出奇兵。由车门出战,每车一队,每队约自人脚外边起相去一大步,约五尺余,除队长为四层,金鸣鼓止。听举变令炮一声,吹天鹅声喇叭一次,第一层铳打放。吹天鹅声喇叭二次,第二层铳打放。吹天鹅声喇叭三次,钯手放火箭,兼射手者放箭。贼将近身,摔钹响,整队,藤牌在前,队伍在牌之内,次钯手,次长枪手,次鸟铳手,改用长刀,列成鸳鸯队伍,点鼓前行交锋。三擂、三吹,三喊、三进,于第三进尽数向前,一拥厮杀,贼败,鼓止,摔钹响,收整队伍。鸣金三声,器向前,身面向后,退步若有一半路,鸣金二下,各转头执器,口发虎声,立定。又听鸣金,又退。至车前,仍听鸣金二声。如前转头执器,口发虎声立定,云云。

                        照马兵内步战退回例行。再听鸣金,退入车坐息,禀发樵汲。举变令炮一声,树黄旗擂鼓,发樵汲。各门发官数军,以至回报。验放出入军数,俱照马兵例行。又树黄招举黑旗,尽放马骡饮水,俱照骑兵例。一面掌号笛聚官旗听发放,到齐,笛止。发放于骑兵内,不必又用大台上发放话头云云。

                        大吹打,各回信地。听举变令炮一声,掌号磨旗,收樵汲饮水军马,依法收回。大吹打闭营门,起火炊煮,传锣解甲,食毕,禀收营回地方。举变令炮一声,吹?\??一次,起身。再吹?\??,车正上车。摔钹响,收队。再摔钹响,收回旗帜。又举变令炮一声,吹天鹅声,三呐喊三点鼓,吹摆队伍喇叭,仍旧收回行营,放开营炮三声。大吹打,由旧路回旧地,候车尾收至中军。倏报贼有伏起,仍照行营冲打一阵,毕,禀称敌贼尽败,四面无警,营归信地。

                        大吹打回营,候毕金鸣,吹打止。鸣锣,下车。又鸣锣,坐地休息。

                        凡车分合,如一城分而为两城,两城分而为四城号令俱同。但听放分营炮几个,立旗几面,即如之。如出白、蓝二旗,放炮二个,变为二城。夫城即营也。一车营谓之一城,即如一全城也。以一车营分而为二,左右二部,各为一城,每一城把总四员,每总一面,先左部左司,向右手推出三十余步止,前司从右角起移就左司右尾合角,向前一字平列。右司自门起退向左面,来接左前之角,起推与左司对。后司径退来前,合左右二角为一城。其右部左司,亦先向左推出三十余步止,前司从后角移就左司前角合角,向前一字平列,右司自门起退至右面,与前司右角合角,摆与左司对,后司径退来前,合左右二角为一城。一时开合齐变,不可先后。

                        第七。分车任凡车下出战照图。其后一名,紧在车头之下,不许远离。前一名务要押驻队头,不可离车五步之外,战阵间,一面厮杀,一面顾队伍,不可乱。管将只在车内,固守车城,管放火器,不领兵出战。千总领兵出战,把总管车,百总既管车城,又领兵出战。车正专管车内攻打,队长专领兵出战,在车内俱仍管车上攻打,载《束伍车责成》条下,此与彼一条,并观相济。

                        第八。操车骑听掌号一遍,少间中军官禀称,声息尚远,前路且窄,一路发兵行营,请钧令。举变令炮一声,吹?\??,各兵起身。又吹?\??,马兵上马,车兵附车,中军旗鼓列出。举变令炮一声,点鼓,中军旗鼓由中道趋前,马兵照配到车辆驰入车内。鼓止,放炮一个,再点鼓,两列车营前面,各合门为行营,系有正偏厢者,以一乘正行一乘倒行,两车尾相合,两厢向外。系独厢者,车头俱向前行。有仍负补空之具者,俱行于车内配车。马兵左部在前,两把总兵分为左右,每一旗配车二乘。一旗总与二车正配定,中部在中,按左部之后。两把总亦照左部例配车,右部在中部之后,两把总亦照左部例配车。

                        空中路,其车兵将官当车之头,居中行后,接主将旗鼓。主将旗鼓接车将后尾望竿,将台粮坐等车,行于主将清道之中,主将行于将台车前,主将从人接骑兵将官之前,骑兵将官接主将从者之后,至车尾止。务要行动相联,若过于延长,彼此不互相敛凑,车车不能包裹,差误不小。人人用心记,省临时攒凑,乃可。

                        行列既清。听举变令炮一声,吹转身喇叭一次,望旗向上,车马俱转身向上,点鼓行前。俟车行近将台下,约留车骑转身之地,举变令炮一声,如向左行,则行者之右角车头少止。吹转身喇叭,望旗先向左指,右厢车先转身,左厢车亦转身,行至头平。点鼓,齐行至教场,左尽头,照前留转车之地。又举变令炮一声,立定。吹转身喇叭,看望旗先向前指,右厢车先转身,左厢车亦转身,俟行至平头,又听点鼓。行到前面,举变令炮一声,仍留转身之地,吹转身喇叭,望旗先向右指,右厢车先转身,左厢车亦转身。行至平头,又听点鼓,右行至教场中道讫。举变令炮一声,吹转身喇叭,望旗先向上点,直行至教场中半。贼马先伏,倏然突起,不及报警,就于车门,举变令炮一声,打锣下马,各整军器。照操车号令,马车兵一体轮班,且行且打,但不出步、骑之兵,贼退休息。差中军官驰马到台下,禀伏贼败退。

                        敌势益众,径冲我军而来,地势平旷,下方营对敌,请军令。举变令炮一声,鸣金发旗立表。俟旗出,吹摆队伍喇叭,望旗直立。车推向中,以中为门,左部前司前局二车,右部前司前局二车,相合系。有偏正厢者,俱头向外,仍俟各司第二辆车各合本厢,务须每百总四车为二对。如车头不转,则两部头车皆差错矣。系独厢者,只以头相接。摆营之际,要速完而齐,有个便宜妙法。只是一车定,又合一车,且速且整。如诸军一时合来,必致稀密不均。凡不均者,须尽上手之车一角合起,不论已合未合者,皆凑动一遍。

                        一车移,则一面之车皆移。合营毕,有填空之具者,即塞完。车兵附车,马兵仍分三部,照马兵营分外、子为二层,不必论原配车。去车兵约丈余地,队伍所留空地,即如城下马路一样。中部兵在中,一司居左,二司居右,前后首尾相接,是为子营。子营内近后围,为车、骑二将杂流家丁居之。大将车、神箭、鼓座等车,列于马兵中部之内,为将垣。望竿,居将台之左,将台居中。鸣金,喇叭止。鸣锣,各马兵下马,车兵下车。又鸣锣,坐定休息。

                        马兵每旗总一名,队总三名,共管虎蹲炮一位。旗将拨每门旗牌一员,家丁一队守门,或余兵亦可,车将亦拨每门旗牌一员护车,该管百总守门。

                        一面各人收拾军火器,又俟四门探马,一齐报贼已近三百步,望旗四面绕转向上。听举变令炮一声,听吹?\??,马兵下马者,整火器备更番,车兵照责任。再吹?\??,中部马兵上马,车正上车,营将抵车城之下,贼至一百步之内,望旗平磨四绕不止。举变令炮一声,吹天鹅声喇叭一次,车兵鸟铳放一次。再吹又放一次,又吹,马兵各第一伍铳手放一次,又吹又放一次。放完放起火一枝,火箭齐放无次。又吹将佛狼机齐放一次,又吹仍轮鸟铳,放过仍又轮机箭,如此周而复始,更番不歇。若一日贼不退,便轮放一日不歇。

                        鸟铳快枪手速装,专听吹喇叭便放一次,以助大铳之迟也。如打贼不退,贼已通车,用虎蹲炮齐放,塘马又扮作进攻之状,逼近乃放大将军火箭车。其大将军火箭车,初报警,即时运在四门等候,此待贼聚众逼营,别项火器打御不退,临时听主将相机有令方放。无令不放,不在常令之内。

                        望旗向下垂绕,金鸣铳止,点鼓。外围下马战兵,由各车小门出,中军亦点鼓,车内奇兵随其后,为二层策应。子营马兵急点鼓,即随步兵之后接踵而出,照依车骑各常操号令,用鸳鸯阵对敌。任是如何厮杀,步兵不可去车三十步之外。车内喷筒火箭,此时俱出车,惊烧其马。俟贼败退,举变令炮一声,马阵高招急点,即点鼓,马兵由步兵队空内出前追贼。如操马兵战法,收回同,其车、马、步下杀手,照单操号令收回。听鸣锣,下马下车。

                        再鸣锣,坐地休息。此其后,其樵汲发放解甲收营回兵,俱照车、马常操号令。挨操毕,营中差中军,禀请军令收营。听举变令炮一声,吹?\??,起身。

                        再吹?\??,马兵上马,车正上车,步兵器械立齐。摔钹鸣,马步兵收队,旗招俱回。中军放开营炮三个,吹天鹅声喇叭,呐喊三声,大吹打,车骑仍调为行营,以车头向原信地而行,俟车尾将至中军,倏报贼有伏起,一照操车营例行。俱到原列地方,金鸣止,马兵出,车仍还马兵信地。鸣锣,下马下车,再鸣锣,坐息听比较。其下营时,如要分营,俱如操车兵例同,马兵各照配过车数,随半分行,下方营时,地方小马兵不用子营。

                        第九。正车误夫四面操车将来,误人殆甚。盖操熟,中军一令,四面齐举,倘贼止一面而来,或一面已近,应该举放铳矢步数。一面尚远,或有车营相对,或本营因地环曲,每每一齐打出,惧伤我军。平时如此,临敌可知。费耗火器,难已相继。令以四面,每面各只听本面号令。本面千、把总看中军所立旗是何方色相,同本面即应作战。如无本方旗者,不许应敌。不拘几司几营,但立向一面者,即听该一面号令。

                        第十。明用骑凡马兵出战,不过习之使熟,其实临时轻易出不得。贼众临车,岂可放马兵追逐,无是法也。顾在相机用之,未可执方用药。

                        第十一。稽差避凡场操之日,参游以上,各置红油小圆木牌十面。自收过拦后马与立表之后,若大小将领差人出入,须禀各哨将给牌验放。如无牌即系私出,与后期者都拿送处治。在行营对垒之时,出入须凭令箭旗号。

                        第十二。正等威凡散操各哨,自中军以上,一体摆列。随从人役旗鼓头踏威仪,各随本营骑乘,至中路散出,不许候送主将。

                        第十三。练行伍凡骑兵虽不离所配之车,但又常将马路分明毋杂,车上诸手,以便缓急射打。其应下马步战者,又要依令速出,无滞为妙。

                        第十四。称地形凡遇地势狭窄,各随地制宜。如地可容若干车为一城,大大小小,多多寡寡,长长短短,曲直偏弯,只以地方为准,并不相拘。

                        第十五。置冲车每营别当有单轮小战车数十辆,平分于前后。行则备补空,止则列于车城之内为子营,以卫中军,贼至则驰出车城之外,专备冲锋。

                        第十六。操辎管平日照依战车营束伍已定,即将各军逐车学习,稍成,将车平时量载土石亦约千斤以上之物,临时则用完全辎重之属。

                        先于教场分与地方,两行平列,车正上车,骡兵执骡,狼机手管狼机,骑兵附车之内,听本营,亦照战车、马、步搭配,车正、旗总认讫。举变令炮一声,掌?\??一遍,点鼓,只有两分。分行相去,不过十五丈,但容得马兵一路而已。行至路尽,再听举变令炮一声,鼓止,听吹转身喇叭,转身。

                        点鼓,行至场中,举变令炮一声,吹转身喇叭,点鼓,向上行。至扎营地方,举变令炮一声,鸣金,发旗立表。俟旗行吹摆队伍喇叭,就扎方营。如遇警不及,或地势不便,就将两路车合了门,不拘几辆,宽窄若干丈步,就随方随圆,随地为营,将车联齐,急收骡在车内,各车厢俱向外。举变令炮一声,打锣,马兵下马,步兵整队,营定。

                        有贼之方,约贼至百步内,举变令炮一声,吹天鹅声放炮一次,再吹再放,每队炮手一对为一层,每天鹅一声放一层,放尽。约贼至六十步上下,狼机、大炮、火箭一齐举放,将鸟、快枪铳装完,又轮,放过又装,务使炮声不绝,即终日达夜不止,乃为万全。贼至二十步内,奇兵听放炮一个,点鼓整队,速由车下出战,战法俱照车营例行。步战行伍号令,贼败退收回,亦如之。贼返,听打锣,下马整队。锣再鸣,坐地休息。其发放以下,禀行营下营,人自贼近起,以至樵汲、饮骡、闭营、解甲、炊煮、守夜、传更等项,前后通如战车大营法例。

                        第十七。分辎责该营车大负重,每行必在战车、马、步营之后,而敌势重大,散漫百数里,必有攻围之虞,尤当严备战御。惟以自保为主,不责力战,不责首级,贼自不苦苦索敌,只是辎重无失,便为奇兵。

              • 家园 所以叫你去搜练兵纪事,太长所以我没转,里面说的很细。
    • 家园 个人认为是明清迂腐的制度造成的

      明中期,中国的火器运用,在世界同期是领先的。

      朱元璋朱棣是大规模运用火铳类火器的时期,戚继光是把冷兵器和火器结合运用的战术开创者,戚家军火器配备,运用,军事理论的指导,是中国火器史上的一个高峰。

      随着戚继光的逝去,戚家军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纪效新书》 《练兵纪实》 《武备志》 《神器谱》等诸多兵书传世,但明政府确不重视。万历末年曾有过一次实行改革的议论,有朝臣主张设“将材武科”,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阵法;三场试其兵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求不但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擅长战略,战术和个人武艺,及应试者的带兵,用兵及使用火器的实际水平。显然易见,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提议,可惜要求过高多数应试者对火器使用不甚熟悉,此科未能实现,否则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清代,初期火炮运用也是十分了得,多而衮攻城略地,火炮功勋不小。

      到了乾隆时期,国泰民安,而火器制造,运用等技术每况愈下,这和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成一统的思想有很大关系,火器运用也分等级,中央和地方有着优劣之分,怕下边造反啊。

      武举制度,在宋后,就变得迂腐了,片面的求将。其实用兵之道,还是岳飞的那句“用兵存乎一心”,同样的战法阵法,在戚老虎手里,无论是倭寇还是北方少数民族,都没有讨到半分便宜。

      见恶魔兄好文,斗胆说上两句,呵呵,见笑方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