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华民国的统序和顺承(1)-革命先行古惑仔 -- 龙眼

共:💬259 🌺1399 🌵2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华民国的统序和顺承(3)-是革命伟人还是白眼狼

      孙文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的一户客家农民家中。有史料说是孙家属于贫下中农出身,有史料说家境还凑合,这里就不抬杠了,但有几个重要特征在孙身上是打下了的显著烙印,一个是孙的家乡地处偏远,远离政治文化中心,难于靠考取科举功名来完成人生进阶。另一个是孙的客家汉人兼小农阶层的身份,也都使孙文这类特殊人群要升入中国的主流或说是上流社会有比较大的困难,玻璃天花板不好突破。另外孙文是家中老二,比大哥孙眉足足小了12岁。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家里这种老二最容易被宠,容易形成唯我独尊的性格。而客家汉人由于从魏晋时期就流离失所,到处为家,到处搏命,有极强的反抗意识,所以这些集中到孙文的身上就表现为有极强的表现欲望,有极强的支配欲望,决定了他的性格中有种不甘在沉默中消亡,一定要在沉默中爆发的刚猛精神,这也许就是后来国共两岸的御史教科书冠以的革命精神吧?

      香山县虽然离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较远,但出海却十分方便,因此孙文的大哥很早就到海外打拼,在檀香山当起了农场主,并很有斩获,所以从此孙家肯定就不再是贫下中农,而是洋富农了。于是老哥如父的孙眉就把自己的宝贝二弟接去檀香山来受西式教育,让孙二公子当了小留学生。所以孙文的儿童教育虽然灌输的是私塾形式的四书五经,但从12岁开始的后5年,孙文接受的是标准的海外留学教育。而等孙二公子17岁再回到香山县,就发现自己和当地社会更加格格不入了,说小海龟不懂国情也好,数典忘祖也好,总之,小海龟回国后看什么都不顺眼,被西方文化彻底洗脑了,到处砸孔庙、反关帝、惹是生非。没办法,孙家大哥就只好把这位不务正业的海龟二公子又给送走继续深造了,先后就学于香港拔萃书室、广州博济医院和香港西医书院,都是有着基督教的背景的教育机构,孙也正式受了洗,和孔孟之教彻底说拜拜了。

      但孙文医学院毕业后有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就是在香港本地找不到医生的工作。以前我没出国时没太搞懂,以为是象有人说的孙的医学文凭很水的缘故。后来近距离接触才搞明白了,原来在西方,特别是大英帝国体制里,你能从医学院毕业并不代表你能立刻挂牌行医,还要必须考取行医资格证书,同时要找地方实习几年,再当住院医生几年,然后才能出来挂牌应诊,是一个漫长的系列过程。我周围有不少人现在就和孙文当年一样,从医学院毕业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因为医院少,实习职位少,而每年的毕业生多。

      这样孙二公子就又想回体制内碰碰运气,于是居然让自己的恩师康德黎托了个转角关系找到李鸿章,希望让孙在体制内谋个小差事,可李大人在广州门下的小鬼难缠,和孙二公子又是要贿赂,又是要查三代,把个从小就唯我独尊的孙二公子给惹恼了:“妈巴子,不受鸟官鸟气了,决裂。”这话象胡匪张大帅说的,但确实从此孙就有了做胡子的心。而说来也巧,孙在体制内不得烟抽,可在另一伙人眼里却被奉为神明,他们就是洪门古惑仔,主要是因为孙是绝无仅有的号召造反的‘小资’加‘高知’。

      当时的满清还处于同光中兴的后期,镇压了史无前例的太平天国造反运动没多久,人心思定,小资和高知都希望进体制内发展,视造反为大逆不道。只有洪门古惑仔是始终坚定地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其实这个旗号里的反清是真的,而复明就很难说了,怎么复呢?到哪里去找嫡传的明室子孙呢?而这里的‘反清’也未必真是和满清八旗有多大的民族仇恨,仇肯定有,但更主要的是阶级矛盾。因为洪门古惑仔多数是出身卑微的苦力和游民,与清朝主流的地主官宦和知识分子不是一个阶级。咱说的评书不是历史教科书,不想简单重复,就这么说吧,两种人从外观就很好辨认,身处主流的满清知识分子和中产们多数是长衫长裤,甚至长袍马褂,前半拉头顶刮得奔儿亮,后半拉脑袋垂着一根乌光水滑的细长辫子。

      而身处最底层的苦力和游民,在南方往往都是小衣襟、短打扮,前边头发基本不剃,一根脏兮兮的大粗辫子盘在头顶,这样才好干活(其实满人原始的光头金钱鼠尾辫是最适合干粗话的)。这些人的生活多是很痛苦和很绝望的,很多人很早就病死和累死了,一百人里也没有几个能结婚成家,多数都没有婚配和传宗的权力,所以对现实不满是加入洪门的一个主要原因。说白了就一句话,凡是把辫子垂在脑后的都是中产以上的顺民,凡是把辫子盘在头顶的都是随时准备造反的底层人物。

      洪门的反清精神其实就是反对现有体制的反抗精神。但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旗帜和口号,仅仅靠互助共济和反政府,就顶多是个地方性的小黑帮,只有打出响亮的旗号,要反对什么,要建立什么,才能团结各地的帮会,产生有全国影响力的地下组织,而“反清复明”就是一句最响亮,最通俗易懂的口号,把要反什么,要立什么说得清清楚楚。所以说:不怕黑帮有刀枪,就怕黑帮有理想。

      但毕竟洪门中人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文化,甚至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也见过什么世面,这些局限就使得他们的反抗很难达到太大的效果,每次闹事基本都是某地古惑仔的堂口上街砍条子的水平,所以需要孙二公子这样的‘高知’,而且是‘海归洋高知’前来友情指导。而孙号称大炮,骂起满清腐败来一炮又一炮的,谈起革命理想来一套又一套的,而且又是美国,又是英国,天南地北,全球宇宙,这些事儿那些洪门的土鳖龙头们哪里听过见过呢?都给说的一愣一愣的,嘴张的老大,眼睛都直了,对这个12岁就出国留洋,见多识广,却也发誓推翻满清的孙二公子立刻视为同道,如获至宝,好比瓦岗山来了李密,梁山来了宋江,极力推崇,从此这些洪门兄弟跟着孙二公子,革命的孙行者、孙大炮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孙后来领导的十次起义里,有九次半都是洪门兄弟直接和主要参与的,只有最后到广州的黄花岗起义,才有半数是比较纯正的革命志士参加进来。

      但这些海内外的洪门兄弟在革命前后的下场却多数都不好,不是胜利前战死了,被俘牺牲了,就是胜利后被自己人给收拾了。而美洲洪门兄弟加海外华侨对孙党的支持也多数血本无归。而他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在革命胜利后能组织合法党团,上岸融入主流的想法也被一再否定。气得当年孙来美国洪门做双花红棍时的那个上峰香主-黄三德后来见人就骂孙文是白眼狼,后来孙总理又一次革命失势,再去找美洲洪门筹款,人家发的电报就很损了:“先生衰时则倚庇于洪门,盛时则鄙屑洪门,避之若浼。今盛而复衰,又欲与洪门亲密。先生休矣。”您倒霉时找我们洪门,可一得势就把我们撇一边儿,现在又倒霉了就又来套近乎,您歇菜吧。

      而那个孙红棍的老香主黄三德晚年口述回忆时说得更损,说当年孙红棍进山拜堂可是按洪门规矩发过毒誓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有二心,对不起洪门兄弟,则甘受刀斧。后来孙因癌症而死,做手术受刀斧之苦,这就是报应。可见这些洪门老古惑对孙红棍不满到什么地步,竟然说出这么刻薄的话,言外之意就是孙忘恩负义,死有余辜,而洪门就不该跟着孙伟人闹革命。且慢,这、这话龙眼听着怎么那么耳熟呢?

      噢,龙眼突然想起来了,类似的话几十年后的史无前例时,老革命谭震林谭老板曾经指着毛伟人的鼻子骂过,就是革命小将要揪斗当权的老革命时,谭怒火万丈,大骂自己“三不该”:“一不该早入党四十年,二该跟你老毛干革命,三不该活到65岁!”言外之意,毛领袖也是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难道中国的革命伟人都是白眼狼吗?历史真那么简单吗?

      请看下集《江湖义气和国家法统》

      通宝推:自以为是,Sandman,SenatorZhao,
      • 家园 两点意见(上个帖子没发出来)

        1、孙大炮的坚忍不拔。

        据说孙大炮前后革命13次,我没数过,不知道对不对。这在古今中外都算是举世罕有了,一般人失败个三五次也该灰心了,说什么越挫越勇那都是屁话,要知道每次失败都要人头滚滚啊。然而孙大炮可以坚持13次,就这份革命意志,别人我不知道,至少我非常佩服。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居然能连续失败13次,这个也太无能了吧?孙大炮算得上国民党的一流人物,水平也不免于这个样子,自此以降,例如胡汉民(迂腐)、汪精卫(软骨头)、蒋介石(刚愎),真是一蟹不如一蟹,难怪到台湾去了。

        2、革命伟人OR白眼狼

        孙大炮起事依靠会党,事成踢开会党;毛伟人革命依靠老同志,事成踢开老同志。看起来别说不近人情,简直是全无心肝。但是不如此,又能如何呢?会党打江山坐江山?老同志打江山坐江山?这未必就是他们当初的革命理想?这未必就是人民之福?老共的党内斗争之残酷,可以说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昨日的革命同志还亲如一家,今天就成了反革命要划清界限甚至批倒批臭。从某个角度说,这确实灭绝人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大公无私的表现?革命者革命的目的为何?还不是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如果革命理想与现实人情有冲突,宁可牺牲人性也要坚持革命理想,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精神?

        • 家园 孙是10次高压锅袭击的金主和最高领袖,风险也不小

          所以本拉登比任何恐怖分子的风险都高,不管在哪里生活,不管参与没参与某此袭击。

          但孙只所以能屡败屡战是因为孙党的袭击是高压锅做炸弹:威力不大,但动静不小,越失败其声望越高。大炮的名字不是白得的。从当初主流中产都认为造反是江湖土匪的大逆不道,到后来的静观其成,再到后来的摇旗呐喊出钱出力,再到1911前后的一涌而上搬倒大树,就是一个孙党越打越败,却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的过程,最后几年的起义基本都打孙党旗号,只有洪全福那次,和四川保路哥老会起义不是。

          国内会党出人出命搞袭击,好比是拍革命广告,而孙在海外跑宣传,就是为了扩大广告效应,好拉更大的赞助,再拍下一个广告。

          当然,阶级分析的观点也都对,是主流观点,我没反对意见。

        • 家园 孙中山又没有亲自参加13次起义,当然可以失败很多次

          和基地组织搞出了不下几百次的政府袭击事件,本拉登本人不用每次出席一样. 清末"革命组织"攻击政府的事件多了, 洪门,同盟会,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不然回民,义和团,太平天国都能算革命先驱了. 孙中山的贡献其实就是把当时世界上时兴的民族主义, 加入反清的语境而已. 反清的"恐怖分子","革命党"其实也不缺一个孙大炮. 不过有政治见解的"恐怖分子"才能往政党方向转变, 反清复明的地下组织就没这可能. 当时中国没有让下一个皇帝崛起的机会. 清廷要中兴得时光倒流到道光皇帝那维新加上维多利亚似的慈禧和工业党派的亲王一族,才有维新中兴的可能. 历史车轮是不等人的. 民族主义政党才是未来方向的, 孙中山只是正好站在这个历史突破口上. 政党需要口炮, 孙中山是最接近现代政客的人选. 于是别人都在观望和摸清道路的时候, 国民党就先把总统选了.

      • 家园 评论两段

        1、孙大炮的坚韧不拔确实举世罕有,据说连续革命13次,一般人失败个三五次也该心灰意冷了(要知道每次失败就要人头滚滚咧),孙大炮居然能不屈不挠13次,果然是伟人,不同凡响。不过另一说就是孙大炮也真是无能之辈,谁会反复失败13次呢?难道就不会吸取教训么?从这个角度说,孙大炮也真是够笨的。

        2、革命之人不讲私情,从这点来说,往坏处看,是无人情味,甚至无人性。往好处看,这是大公无私的表现,也就是说,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奋斗,不是为了一己的私欲,而是为了某种理想,这个理想,在孙是三民主义,在毛是共产主义。倘若讲人情,讲资历,未免有点“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革命”的味道。

      • 家园 从统序顺承来看这段历史,就难免不能理解孙中山的革命意义

        推翻满清是中国走向现代的第一步,这和两千年改朝换代不一样,不是统序问题,而是革命问题。虽然孙中山家乡远离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但是,珠江三角洲是西方文明和华夏文明碰撞的地点。所以,近代革命都从这里开始。原因是广州是一港通商时期唯一中国海外贸易口岸,中西贸易都必须经由广州十三行买卖转手,长期以来是西方工业文明与华夏农业文明碰击的唯一地点。虎门销烟在珠三角。鸦片战争从珠三角开始。葡萄牙割占澳门以后,澳门是开始走私鸦片的港口,走私路线就是从澳门到广州,孙中山家乡刚好就在这条走私路径之上。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走私鸦片开创了买办制度,所有,珠三角是出买办的地方,也是出革命家的地方。康有为革新,康有为是珠三角人。

        孙中山依靠洪门力量在海外筹款是历史事实,因为当时推翻满清刚好也是洪门反清复明的目的。但因此认为孙中山统序从明朝而来,就是把中国近代史看成两千年改朝换代历史之一部分,这也是现在那些反对毛泽东的一些人士的理论,这种理论忽视了西方文明和华夏文明碰撞的大背景,否定了中国近代革命的性质。

        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洪门要求复明的目的显然就被拒绝了,所以,洪门和同盟会(国民党)闹翻了,后来孙中山再次革命流亡海外,而北洋军阀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在海外禁止国民党活动,国民党转入地下,变成中华会馆之类,这就是唐人街至今会馆和洪门不和的原因。

        康有为维新失败了,孙中山推翻了帝制,但民主共和还没有建立起来,中国的民主共和到毛泽东才真正建立了起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记载的就是这中国百年历史,这百年历史是巨变,用两千年改朝换代的观念无法理解这个巨变历史的本质。这段历史一定要从中西文明碰撞的历史来看才看得清楚。否则很多是非曲直搞不明白,而把孙中山毛泽东看成是帝王改朝换代就把历史搞糊涂了。

        审视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对中国今天改革方向很重要。华夏文明崛起不能根据改朝换代的历史轨迹走,因为那意味着华夏文明被西方文明征服。中西文明碰撞远没有结束,此时否定孙中山和毛泽东的革命意义只能充当西方文明毁灭华夏文明的文化战略的一部分。现在华夏文明和西方文明冲突进入白热化阶段,几乎是鱼死网破的关键时刻,这时候看中国近代历史,一定要从两个文明冲突融合的过程来解读这段历史,才能够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才能摸到这段历史轨迹的实质,中国的改革才能有方向。

        通宝推:米爹,何求,龙眼你出卖同胞,collaps,
        • 家园 同意,看待历史要客观,抓住历史主线

          要看清是什么真正推动历史前行。只从故纸堆里找出一些旁枝末节,以此来作为历史发展的主因,我认为是不可取的,使本末倒置的。

          通宝推:西行的凤,龙眼你出卖同胞,
        • 家园 孙的同盟会里头有不少革命派把革命简单理解成排满

          对革命的目的和艰巨性都估计不足,所以一旦汉人出身的袁世凯取代清王朝以后,革命派就没有了革命的最主要口号,同盟会迅速蜕化成为以选举为目标的国民党。

          • 家园 所以后来才有了建立黄埔军校、政治训导、联俄联共、扶助工农

            孙中山以学习西方始,以大革命反帝终。这是学习西方,又不甘被西方征服的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改开30年也是这样,历史还在重复,以学习西方开始,有被西方所作所为教育,看透了西方文化的浅薄。洋务运动也是这样,即学习西方,又苦于被西方压迫,李鸿章何妨不是学习西方到后来也鄙视西方?学了半天,被美国排华、被西方不把中国人当人来看待。89年来学习西方的知识分子,面对今天亚洲“西方民主”模范日本的法西斯叫嚣参拜靖国神社有何感想?所以,以史为鉴可以少走弯路。今天一些否定孙中山否定毛泽东的历史观,就是鼓吹被殖民三百年才舒服的论调,这种论调不值一驳,因为中国近代史中无数先辈试过了,中国人要抬起头来,一定要复兴华夏文明才行,这个复兴是学习吸收西方现代文明先进的东西,但同时要批判西方文明糟粕的东西,不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就会走弯路,30年改开走到今天就是一个弯路,学习西方的时候妄自菲薄,搞民族虚无主义,结果搞得今天内忧外患。不过,华夏文明是老成的文明,最终会走出这一关。

            通宝推:呆头呆脑,
      • 家园 当时同样是海归的辜鸿铭就被同化了

        从小在欧美长大的他对满清的忠诚一直维持到灭亡,并不是受过西化教育就必然会反对旧制度的,怎么处理西洋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的矛盾是困惑当时中国前沿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问题。

        • 家园 辜博学多才能融入体制内,但孙是天生的造反派

          辜博学多才能融入体制内,恃才傲物,但在英国当时应该没少受无形的歧视,看看老舍的《二马》简直和辜鸿铭一个心态,也能了解当时老英国人对华人的态度。故此,辜受过刺激,报复西方的心里也应该有。

          要说文化底蕴,应该是拉丁一系的国家比较深,也对中国文化更加尊重,彼此交流更无障碍。而中西兼通后的文化特征是西儒,象利玛窦和辜鸿铭一样,兼收并蓄,既能各自映射,又能对各自批判。辜鸿铭是大儒,进入中国的体制毫不费力,但孙二公子不行,读书考科举进体制对于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两个人读的书也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但孙在檀香山和香港都算半个自己地面,受西方的歧视少,而收获多,因此不是西黑。

          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信仰一样都是各自的一种立国之本,而且内涵极其类似(十诫哪条不符合中国传统?基督传教于异邦与孔子周游列国有教无类也是如出一辙),中国很多名人入基督教其实是‘背着基督进孔庙’。

          但儒教没有经过类似于基督教宗教改革的更新和完善,没有权威人士(孔庆东太痞,有些话文痞说的有道理,但因为不是大儒而没权威)能通过儒教对现代社会进行合理的诠释,所以和绿教有类似的困境,都是老瓶老酒。但其实稍微理解西方文化,又精通中国文化的人完全可以对其进行改革。等龙眼再上点年纪,多读些书,再来试试胡乱山寨一下吧,好抛砖引玉。

          • 家园 中山先生也不是天生的革命派

            甲午前后他曾经北上上书李鸿章设想政治改良,被拒绝后加上甲午清朝的无能充分暴露才让他逐渐转成革命派,人的思想是有成长过程的。辜鸿铭的学术缺陷不在于他的国学化,而是在于他为了维护中华传统文明不惜把里头的糟粕也一并接收并企图合理化,同时代的很多本土知识分子都只能通过翻译的报刊杂志来了解欧美,作为一个能第一手接触并了解欧美近代文明的学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资源的严重浪费,尤其是在张之洞同康梁维新派进行论战的时候他的那些西学底子一点积极作用都没起到,如果他不是自锢于旧体制内,把西洋文明扬弃的引入中国,成为中国的福泽谕吉也不是没有可能。

            通宝推:龙眼你出卖同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