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住在香港的所见所闻 -- mela

共:💬764 🌺2871 🌵6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香港的外国移民比例

          到底有多少?里面中外混血的比例呢?香港人如何评价文雅丽和郭晶晶?我是指普通市民。

          • 家园 前面问题你只能自个去人口统计处查

            在人背后言长蜚短实在不好,也不是我的性格,之后问个别人士的情况一概不予回覆,请见谅

            • 家园 虽然你删了,我还是想说两句

              嫁做港人做老婆的,不仅郭晶晶,还有伏明霞

              也许普通人觉得嫁梁锦松霍启刚还不错,不过这个要看和谁比

              看看邓亚萍的履历吧

              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邓亚萍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忘年之交的故事曾被传为佳话!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2009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2010年9月26日,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刘国梁的

              刘国梁,奥运冠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河南新乡人,原中国乒乓球队著名运动员。6岁开始学打球,1989年入选国青队;1991年破格入选国家乒乓球队。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多次获得男子单打冠军并和孔令辉一起获得男子双打冠军,与邬娜一起获得过混合双打冠军,作为主力队员多次与队友一起获得男子团体冠军,得到过乒乓球运动员所能拿到的所有冠军。刘国梁是首位在正式比赛中采取直拍横打技术并取得成功的乒乓球手。2003年,刘国梁正式退役,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随后担任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国梁带领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蝉联男子单人、团体冠军。2013年,正式担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

              孔令辉的

              孔令辉,黑龙江省哈尔滨人,世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有“乒乓王子”之称。历年来在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单排名中位居前列。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大满贯”得主。2006年正式宣布退役,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教练。2013年正式担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总教练。

              熊倪

              熊倪,1982年进省队。1986年参加全国跳水冠军赛,一举夺得四项冠军,随即被选入国家队。1987年首次参加国际比赛,便夺得冠军。同年在一系列国际跳水比赛中连连夺冠。1988年在第24届奥运会上仅仅由于前冠军洛加尼斯的声望征服了裁判而以微弱差距屈居亚军。“体而优则仕”的熊倪如今已官至副厅级,他说:“当运动员劳力,当官劳心!”任职湖南省体育局。

              总的来说,嫁入香港豪门之后,作为一个社会人,伏明霞郭晶晶已经死了。他们的生活只剩下丈夫孩子柴米油盐了。

            • 家园 这几句话很难懂,能解释一下吗?

              郭晶晶就是国家机器,拿完奬以往就扔了,但现在这种做风评不好,和他找个有钱人嫁了便算,人家也看她根正苗红才会要她。

              意思是这样吗: 郭晶晶的青春和才华被国家利用完后,就抛弃了;但是这种做法很受鄙视,于是国家给她找了个婆家。婆家看她出身好,根正苗红,于是就纳为妻了。

              这个根正苗红是指那些方面?

              • 家园 有关香港望族的八卦很多,有空请自行上网查阅

                前阵子好像听闻有一个早年女排很出名的,现在很潦倒。足球便不谈了,我看这边谈论功夫,也说过体委有点事,那个只是在这边看,是真是假大家判断吧

            • 家园 关于郭晶晶的看法还真是出乎意外

              这是楼主的个人看法,还是周围人的普遍看法?对于大陆运动员是不是都是这个看法?

              对于大陆其他公职人员是不是也这么看(国家机器,用完就扔)?比如航天员?

              楼主可以说说自己的职业吗?

              对于那些根据优才计划拿到香港身份的艺人,比如汤唯,刘璇,周迅,章子怡,楼主怎么看?

              • 家园 你的问题就是答案

                把那些问号拿掉就是答案。

                大部份港灿看待大陆人就是「非人化」,共产国家的人民只是国家机器里一件损耗性零件,用完就扔。郭晶晶也好,刘翔也罢,只是执行国家委派的任务,他们都是没有自己思想的小零件。这不世界杯比赛时流传说朝鲜足球队输了, 球员回国就被送去煤矿挖煤。

                那些借着优才计划拿香港身份证的艺人,正是因为要逃出土共的魔爪。

                通宝推:二锅头上品风度,
              • 家园 你不问我我也没细想,谢谢你给机会我再多想

                不过如我之前所回,我认为国家对体育竞技对待不够认真,没有考虑对退役,或是落选运动员的问题。所以对部份退役运动员往后生活宣传手法感到不高兴。总觉得是拿个别极成功的例子做宣传。而且平等观念不够,总是宣传男的成了大商家,女的做了成功人士背后的女人。这样的性别定型在现在平等尊重的社会是不会拿来做文章。因为有隐性的性别歧视(好像扯远了)

                我都觉得自己的语气有点冲,如果觉得不妥当先和大家道歉

                我不看娱乐版,你问的我不太清楚,以前也有人问我娱乐版的东西,我都不知道怎样回答。

                航天员我忘了回,在这篇一并回吧。你问我是没有感觉的,至于你想问,为甚么我没感觉,我都不知怎样答你,可能觉得和强制的国民教育有关吧(国民教育和本地教育的情况现在弄得很差,我个人认为一定的国民教育是重要,但部份内容有点过,这也是其中最大的争议。)

                另外这个帖子算是热门帖吗?感觉这边好像小型聊天室,总是几个人在聊似的,香港某主流论坛,你一发回帖,已经有好几个人回覆了。

                • 家园 其实运动员在大陆人口中占的比例并不高

                  而且近些年越来越少。

                  大部分运动员还是会学习文化知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上大学是有优惠政策的。我们大学的时候就有个女生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比我们大一届但是比我们大很多岁。我们也有不少学院的教师,现在有的都是学校的中层领导甚至博导了,出身是体育生,就是运动员。国家二级运动员是比较普通的运动员不是那种非常成功的运动员。机制,大概有点类似美国的nba人才出自大学?不过这边是,中上等的运动员就可以进入某些大学了。大学会给一定的优惠政策。当然那种特别差的人谁也没有办法照顾。

                  整体来说,香港对大陆的报道可能有偏颇。事实上,学习体育的人在大陆成功率整体来说并不低。学习体育的人一般性格比较外向乐观,坚毅不拔,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其实挺吃得开的。您可能没有想过,大陆每年有多少运动员?有多少成名的?有多少没有成名的?有多少运动员被报道在某个大学上学的?有多少运动员被报道流落街头的?

                  大陆那些运动员所享受的福利,绝大部分没有超过普通人的福利;但是整体上来说省级的运动员很大部分都有被高等教育接受的机会,并不是没有任何前景。比如马艳丽是模特也是服装设计师,原来是赛艇选手,且不是个有名的赛艇选手。比如北大清华的一些体育和文艺特长生。总体来说大陆对运动员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完全照顾到,但是并不能因此否定一切。至少在我成长过程中见到过很多体育生出身的,很多人也一样混的很好,我现在工作的单位,也有个博导是当年的短跑运动员出身。个别人不能代表整体。

                  至于郭晶晶的问题,大陆人都觉得她是受了霍家的利用,霍家借此扩大自己的名望,因为她在国际体育界都是知名的运动员和明星,在大陆更是家喻户晓。而霍家很多男丁都生性风流,家规又复杂,大陆人生怕她在香港受气,她在大陆的待遇和名望是很高的。郭在大陆的一个代言,收入就以千万计。所有的体育有关的机构都期待她能进入其中,(就如同郎平,当年也有机会到某个省级的体育主管部门做领导,或者做个教练,教好下一代,但是她没有去想出国充电而已。如果大陆对郎平不好,郎平也不会现在回来执教中国队。)这叫用完了就扔?或者这是不同的人群在不同媒体操弄下的不同反馈吧。

                  • 家园 比率愈来愈低这点要注意

                    那是说大家都不想当运动员了,为甚么?

                    我想某程度和国内的训练方式有关,练多了效果好是必然

                    但伤了便拿不到奬,拿不到奬便没有福利,那是很大的问题。

                    伤了没奬不代表比人差,因为这个便没有福利,感觉上是有奬便有福利,才有将来。

                    这种视结果而肯定个人价值的行为,和主流意识参与便是嬴家是两回事

                    我认同到专业比赛的程度不一样,但是不是要给每一个有参与运动而受伤,之后生活出现问题的人,一个体面的生活呢?

                    这个价值观可看我前面的回帖,内有连结表示我想说的事

                    • 家园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

                      你愿意你的孩子为了所谓的爱好或者荣誉去吃那么多苦?

                      其实百分之七八十的家长是不愿意的,他们更希望他们的孩子过普通人的生活,正常的生活,天天上学,将来有个好工作。

                      一般是某个孩子被发现了很高的天赋家长出于不想埋没孩子才会让他学体育的。

                      我想某程度和国内的训练方式有关,练多了效果好是必然

                      但伤了便拿不到奬,拿不到奬便没有福利,那是很大的问题。

                      伤了没奬不代表比人差,因为这个便没有福利,感觉上是有奬便有福利,才有将来。

                      这种视结果而肯定个人价值的行为,和主流意识参与便是嬴家是两回事

                      其实大陆给予这些退役运动员的就是给予普通人的那些福利。我不认为大陆有必要给予这些人更多的福利,人人平等。并不是你所说的没有福利。基本的医保社保肯定是有的,只要在那些省级的队里面呆过的。

                      所谓的参与便是赢家也不能算是主流意识吧,我觉得,努力拼搏过便是赢家(对于自己来说)。对于别人来说,对任何运动,永远都是第一名收获的鲜花和掌声最多。这个是客观事实,各个国家都一样。

                      我认同到专业比赛的程度不一样,但是不是要给每一个有参与运动而受伤,之后生活出现问题的人,一个体面的生活呢?

                      那一个在建造青藏铁路中受伤的人,他的体面的生活呢?一个在执行国家任务中受伤的军人,他的体面的生活呢?每个为这个国家的劳动者都有必要得到这个体面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你重视到的这些运动员。我觉得某些媒体操作这个就是想向别人证明,大陆这个政府没人味。但是事实上,如果坚持平等、自由,我认为这些人应当享用常人一样的福利。提高他们自己的福利政策,应当以提高所有人的福利为前提。话说回来,可以有某些帮扶政策,比如培训某些退役的运动员利用自己的优势从事某项职业。比如艺术体操运动员,可以引导去培训舞蹈,做舞蹈教师或者某大中学校健美操教师等等。

                      事实上也是这样的。

                      给你举个例子:奥运会冠军的姐姐,最后成了一名教练。需要说明的是,举重在国内强手如云,一个省级别的亚军到奥运会上都有级别拿冠军,所以拿个世界冠军(在某个锦标赛上)这样的成绩并不能说是非常突出。甚至都未必如前阵子炒作的那个体操世界冠军街头卖艺要突出。

                      我觉得如果你认为因为这些人练了体育,国家就应该包养他们一辈子,那才是专制独裁的政府的做法。而自由、民主的国家就应该如你所述,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选择。事实上,中国的普通百姓就是这样看的,如这位奥运冠军的父亲。当年他女儿练习举重的时候他肯定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拿个什么奖。只是教练说孩子适合做这个,就坚持不懈地支持她去做了。这大概才是大陆大部分人的心态。

                      http://sports.163.com/12/0731/02/87N8ACJO00051C8M.html

                      李雪久出生于1980年,1996年入选河南省举重队,两年后成为全国冠军。李相民坦言:“五个女儿干起农活都是嗷嗷叫的,但从小没看她们力量特别大,我虽然爱看体育比赛,但是对举重一点都不懂,雪久在县里学校运动会上跑步跑了个第一,刚好有体校教练来选人,就把她挑走了,没想到练的是举重。”通过家里的电视,李相民对这一项目逐渐有了了解,人们都说练举重辛苦,他却不这么认为,“在农村,不管走哪条路,都要有条出路。举重是辛苦,但这东西没有后悔药,只有往前走,走到哪步算哪步。”

                      而老五也没有让李相民失望,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8公斤级的比赛中,李雪英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也帮姐姐李雪久圆了奥运冠军梦。

                      李楼村两百多户,李相民家是其中过得较差的。家里五个女儿,光读书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说句实话,那个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坐在伦敦东郊下榻的宾馆里,李相民感叹。年龄较大的三个女儿,上学上到初中,就无法供下去了,没办法,只能去打工。最先去的北京,后来南下广州,在玩具厂里当工人。

                      而李雪久练举重,也得从家里拿钱。“训练费和伙食费,一个星期要交几块钱。那个时候种地挣不了钱,都是几个姐姐打工供着她。”

                      此后李雪久开始出成绩,举重队里包吃包住,家境才好了些。而李相民两口子耕种着七八亩地,地里长着小麦和玉米,刨去农药化肥种子以及口粮,一年也可以收入三四千。家境慢慢好了起来,在李雪久被国家队征调之前,家里盖了七间瓦房,后来又买了个29寸的电视。“到了雪英训练的时候,我就不管伙食费了,都由她四姐管。”

                      一家出了两个冠军,村里人的羡慕是少不了的,但“就是口头说说,不顶什么用”。以前李雪久拿冠军,门前无人问津,直到李雪英亚运会夺冠,才有一些领导过来慰问。这么多年走过来,李相民心里想得很明白,“说句老实话,名气大了又能怎样,买农药化肥能给你便宜点?这个根本说不上。”

                      如今,四个女儿都嫁了人,三个在当地,李雪久在省城郑州安居乐业。老两口还继续种着他们的地。有人建议,女儿一旦拿了奥运冠军,那么多奖金足以让他们搬到县城里去住,李相民则不这么想,“搬了我的地咋办啊?种地是我们的本分啊,人不能忘了本,她们能走出去不用种地是命好,我们还是守着自己的本分。”

                      http://www.pdsxww.com/misc/2007-11/09/content_590257.htm

                      2005年全国十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李雪久代表河南省参加了53公斤级的比赛,在这个级别上,她一直是冠军的有力竞争者,但她却因膝伤连平时训练中轻松过顶的95公斤重量都未能抓举成功,最终抱憾出局。那次比赛成了李雪久的告别赛。

                      2006年从国家女子举重队退役,李雪久进入北京体育大学进修。今年4月,她正式来到省体育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出任河南省女子举重队教练员,现在带12名女队员

                      通宝推:小楼春雨,洗心,
                • 家园 论坛机制使然,这里面回帖热度不会特别高

                  如你之前所感受的,新人发帖有确认缓冲期,某种程度上会减少发帖的数量(同时也减少了未经审慎思考的发言)

                • 家园 满嘴的性别歧视、地域歧视、政治那根弦崩的那么紧,却好意思

                  说什么“没感觉”?

                  香港是男女性别歧视最高的中国地区----可以公开纳妾!

                  富人收二奶三奶四奶大肆宣扬、媒体对此完全公开报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郭晶晶是国家级运动员,社会地位如何,了解一下邓亚萍吧。

                  香港的富商二代,社会地位如何?

                  也许在香港有人知道他,全国范围内算什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