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着陆器和巡视器清晰照片(更多图片更新) -- 王树

共:💬216 🌺169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12月31日更新六则】

      1. 美国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看”到了嫦娥三号和玉兔

      嫦娥三号是12月14日在雨海着陆的。12月24日,LRO飞越了嫦娥三号的着陆点,它的相机在距离月面约150公里处拍下了这张照片。这时候正好是着陆点的黄昏时分,阳光从西面射过来,照亮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的东半部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箭头指向嫦娥三号,小箭头指向玉兔。

      嫦娥三号着陆前后的对比效果,GIF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两幅图的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着陆点附近的“半全景图”和LROC照片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着陆点附近的地形地质很有意思。一是西边60米处是一个直径450米,深40米的撞击坑的边缘。二是离一条长约100公里,宽约10公里的皱岭最近处只有几公里。三是离高钛玄武岩和低钛玄武岩的分界线最近处约10公里。

      大白箭头:着陆点。小白箭头:皱岭(wrinkle ridge),小黑箭头:高钛玄武岩(“蓝色)”和低钛玄武岩(“红色”)的分界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虹湾和雨海地区,高钛玄武岩(“蓝色)”和低钛玄武岩(“红色”)的分界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unmannedspaceflight.com的Phil Stooke根据LROC的照片更新了玉兔的轨迹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 长三乙火箭内部的嫦娥三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 嫦娥三号:着陆器29台发动机护送嫦娥奔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NDFhbyqdg

      4. 嫦娥三号副总师谈月球基地:中国航天人正在做

        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张玉花28日在此间透露,中国航天人正在从事“月球基地”的相关工作。

        上海科普大讲坛当天围绕“嫦娥落月”开讲,张玉花研究员在介绍中国探月工程未来规划时表示:“除了载人登月的技术之外,还在做月球基地的工作,月球基地是人类以后拓展能源、拓展生存空间的构想,都吸引着我们人类继续探测。”

        她并进一步描绘了月球基地建成后的蓝图:人类未来将能够依托月球基地,建立在月球上进行能源勘测的能源基地,以及进行工农业生产的生产基地,并利用太空真空的环境,进行无菌制药等。她称:“如果还有100年,我觉得人类居住外星球不是一个梦想。”

        谈到定于2017年前后发射的嫦娥五号,张玉花透露:“嫦娥五号比嫦娥三号、四号难度更大,要从月面采样两公斤样品返回。还要实现月面的起飞,月球轨道的交汇对接,这些技术需要我们将来有很大的创造性。”

        对于备受世人瞩目的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她表示待嫦娥五号发射计划完成后,中国探月工程将和载人计划相结合,实现后期的载人登月工作。“(载人登月)目前国家还没有立项,但技术的研发工作还在做,”她如是说。(完)

      5. “远望6号”完成嫦娥三号和玻星海上测控任务凯旋

      6. 美国阿波罗宇航员评论嫦娥三号任务

      (说明:这篇中文翻译中不准确的地方比较多,比如:China’s bold lunar plan被翻为《中国的大胆的月球》,plan被扔掉了。再比如:not authorized to speak on the record,被翻为“不够权威”,我觉得翻成“未被授权来公开评论”更好一些。有些句子也不通,已酌情更正。可能还有错误之处,请大家踊跃指正。

      原文共6页,中文报道只翻译了约1页。)

      原文PDF:《中国大胆的月球计划》(China’s bold lunar plan)

      阿波罗11号宇航员奥尔德林(Buzz Aldrin)和阿波罗17号宇航员塞尔南(Eugene Cernan)说,从中国首次机器人月球着陆器显示的细节来看,它是一个载人月球舱的正式的前身,中国航天员将在2030年前后登上月球表面。两位宇航员认为,NASA开始与中国就人类回归月球开展中美合作可能正当其时,并以此作为国际火星载人任务的序幕。

      【原文:Astronauts Buzz Aldrin of Apollo 11 and Eugene Cernan of Apollo 17 tell Aerospace America that engineering details emerging from China’s first robotic Moon lander suggest it is a formal precursor to a manned lunar module that would carry Chinese astronauts to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around 2030. In their view, the time may be right for NASA to begin direct cooperation with China on the return of humans—both Chinese and American—to the Moon as a prelude to international manned missions to Mars.】

      从网上图片来看,中国的巡视探测器有可能受到美国火星工作的鼓舞。着陆器之上的巡视探测器的主要零部件与美国NASA火星探索巡视探测器项目研制和飞行的零部件几乎一模一样

      历史学家、作家查肯(Andrew Chaikin)称:“值得注意的是,从机器人巡视探测器的设计角度,中国希望在月球上复制勇气号和机遇号在火星上进行的工作。”

      【原文:The 308-lb Chinese rover, seen in images circulated online, appears to be inspired by U.S. work on another celestial body: Mars. The rover sitting atop the lander has major components that look identical to those developed and flown a decade ago by NASA’s Mars Exploration Rover program. “It’s remarkable that from a robotic rover design standpoint China wants to duplicate, with a lookalike on the Moon, what Spirit and Opportunity did on Mars,” notes historian and author Andrew Chaikin.】

      本次任务被命名为嫦娥三号,任务可能带来的科学回报正在遭到质疑——至少在中国以外。曾参加阿波罗和其他月球项目美国月球科学家表示“除了巡视探测器上的一台地质雷达,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上的大部分科学仪器并无法在月球上有太多新发现”。这位科学家并未获得授权对中国航天项目进行公开评论(所以其姓名在此篇报道中被隐去)。

      【原文:Designated Chang’e 3, the mission’s potential science return is already being questioned, at least outside of China. “Except for a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on the rover,none of many science instruments on the lander/rover are expected to discover much new on the Moon,” says a U.S. lunar scientist who worked on Apollo and other lunar programs but is not authorized to speak on the record about the Chinese space program.】

      嫦娥三号将利用一个具有新型大功率节流火箭发动机的大型降落台登陆月球。这个与45年前NASA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的月球舱类似。

      塞尔南表示:“中国机器人着陆器(嫦娥三号)对于其携带的小型巡视探测器来说,太过巨大。很显然,它是中国载人着陆器的真正前身,载人着陆器的降落台要更大。”

      【原文:“The Chinese robotic lander is much larger than what is needed for the small rover being carried,” notes Cernan, “It is obvious this thing is a genuine precursor to a Chinese manned version with a scaled-up descent stage,” he says.】

      通宝推:迷惑不解,胡一刀,
    • 家园 【12月26日,更新四则新闻】

      1. 嫦娥三号红外光谱仪成功开机 技物所三项载荷表现出色

      2013年12月23日上午10时10分,嫦娥三号红外成像光谱仪按照预定计划成功开机,地面监控中心显示,红外成像光谱仪各项遥测数据正常,月表目标图像清晰,光谱特征明显。红外光谱仪在后续工作中将对月面进行细致定标与探测,以获取更多科学应用数据。

      搭载在月球车上的红外光谱仪(位于五星红旗正下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光谱仪获取的月面可见光(?)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月面第一组数据的SWIR(短波红外)相对反射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2. 接下来,“玉兔”去哪儿?

      根据嫦娥三号探测器从月球上传回的图像,中国科学家对探测器周围的一块金字塔形石头、一片高地和一个大坑表示出兴趣。未来“玉兔”号月球车将去哪里,面临很多抉择。

        “玉兔”去哪儿首先由科学家提出。据悉,科学家们已经筛选出的几个感兴趣目标包括:着陆器西南方向约42米处的一块金字塔形大石头,这是科学家们从未见过的;偏西方向的一片高地,登上那里可以俯视周围的环境北面10多米处的一个陨石坑。

      【评:目前玉兔往南去了,北面的陨石坑这个目标如果不是被略过的话,是不是表明玉兔以后还会回到嫦娥身边来的?】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我们从工程技术上会积极满足科学家们的需求,但是要在确保巡视器安全和后继任务的顺利实施前提下对目标进行选择。”

      ……

      “玉兔”的预定工作期是三个月。但是贾阳说:“探测器的各项功能在三个月不会有明显的退化,我们有信心工作得更长。”

        他说:“这三个月内,工程技术人员首先考虑的是要保证探测器的安全,所以不会做太高风险的动作。在顺利完成三个月的既定任务后,如果科学家们想探测高难度的地方,我们再去挑战能力的极限。

      ================================

      3. “玉兔”给自己“挖坑”准备“睡觉”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对于月夜休眠点,我们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车头要朝南稍偏东,二是希望月球车头高尾低,这两点都比较容易实现。最困难的是第三点,要求车体的左右侧倾在负2度到正1度之间。”

        他说,月球车唤醒时,设备温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如果车体向左侧倾得太多,太阳刚刚升起,车就被唤醒了,有些设备的温度还较低,不能正常工作。如果车子向右边倾斜过多,那么太阳升到很高,月球车才醒,设备温度已经超过上限就很难工作了。

        然而根据月球车获得的信息,在月球车行进的路线上没有找到完全符合月夜休眠点要求的地方

        没关系,月球车的研制者们还准备了一个办法,就是让月球车给自己“挖坑”。

        “我们通过轮子前后打转的方式,来满足月球车的姿态要求。”贾阳说:“目前‘玉兔’位于着陆器南方40多米处,调整姿态前,它过于左倾,我们让它的右侧车轮沿不同方向打转,让车体向右倾斜了大约3度。”

        他说:“刨坑这个办法我们在地面进行过充分的试验验证。”

        如果“玉兔”顺利度过月夜,大约会在1月11日被唤醒。那时月球车将进入正式的月面工作阶段。

        按照设计,月球车曾于16日进入月午休眠模式。但是根据遥测信息发现,虽然月面温度高达90摄氏度,各台设备的温度均处于可工作状态,热控能力高于预期,于是科研人员决定提前两天结束午休。

        贾阳说:“按照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月昼,月球车也许就不需要午休了。”

      ===========================

      4. 月尘测量仪:揭开月亮女神的神秘面纱

      12月15日下午16时15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研制的嫦娥三号月尘测量仪首次开机进行月面环境月尘量测量。月尘测量仪在开机约10小时后,月尘测量仪粘性石英晶体微量天平(SQCM)探头防尘盖打开,意味着来自地球的高灵敏微质量传感器正式与月球表面尘埃亲密接触。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研制的月尘测量仪由两个测量探头和电控箱组成。这两个探头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太阳电池探头能够随着太阳光线的强弱而监测变化量,一旦月尘覆盖到表面,就能够根据光线透过月尘的变化来反映月尘累积的多少。而粘性石英晶体探头则是在石英晶体表面涂敷了一层特殊的具有粘性的薄膜,从而使得降落在上面的月尘颗粒牢牢地粘附在晶体上面,以随时监测粘附量的变化。

      由于测量原理不同,两个探头的功能也不一样。它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太阳电池探头量程较大,安装在着陆器的顶部,用来测量着陆器激起的月尘石英晶体探头灵敏度高,安装在着陆器温控舱内,测量月球自然状态下降落的月尘,为防止探头被污染,技术人员还专门给它安装了防尘盖板,用于在不需要测量的时候,保护探头。

      目前,月尘测量仪已连续开机工作了70多个小时,工作状态正常。随着大量数据陆续传回,科研人员正在综合温度、太阳光照等因素,紧锣密鼓地分析数据。过不了多久,我国第一次月球尘埃环境测量结果就将发布。

      据研制人员介绍,在第一个月昼期间,月尘测量仪将进行近10天地连续测量。在着陆点进入月夜后,月尘测量仪将和探测器、巡视器一起进入约15天的月夜休眠阶段。当着陆点再次进入月昼,月尘测量又将择机进行开机测量。可以预见,在为期1年的设计任务结束后,月尘测量仪所获大量测量数据将描绘出月球表面自然状态下尘埃沉积规律,为我国后续探月任务揭开月亮女神神秘的“尘纱”。

      关键词(Tags): #嫦娥#玉兔通宝推:月下,迷惑不解,
      • 家园 上海技物所又更新了几张图

        嫦娥三号红外光谱仪成功开机 技物所三项载荷表现出色

        1.红外成像光谱仪首次开机月面探测区可见近红外100波段图像立方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红外成像光谱仪首次开机月面探测区光谱曲线(可见近红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红外成像光谱仪首次开机月面探测区光谱曲线(短波红外)——这个是老图了,只是说明里的SWIR变成了“短波红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嫦娥#玉兔
      • 家园 很显然,玉兔是一只雄兔

        “我们通过轮子前后打转的方式,来满足月球车的姿态要求。”贾阳说:“目前‘玉兔’位于着陆器南方40多米处,调整姿态前,它过于左倾,我们让它的右侧车轮沿不同方向打转,让车体向右倾斜了大约3度。”

        根据《木兰辞》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说法,这个刨坑的兔子肯定是公的

      • 家园 真的“刨坑”啊,看玉兔在微博说时俺还以为是卖萌
      • 家园 兔子刨坑是本能啊
    • 家园 叶培建揭秘中国无人探月工程三部曲(3)

      叶培建:说了这么多,我们航天人也是付出了很多。我们航天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就有三个原因,一是这项工作确实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怀,因为这么大的工程没有国家的支持是不行的。这项工作确实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怀,所有的领导人我们都见过,都到我们现场来过,但是这一次嫦娥三号拍照的那一天,总书记和总理一块来的。二是全国人民支持。我讲个小例子,昨天我在饭桌上跟几位领导同志讲过,2008年打完嫦娥一号在瑞士开一个国际会议,我到瑞士去开这个会,董津义大使知道我去了,让我在苏黎士高工(苏黎士理工学院)——也就是爱因斯坦的母校做报告,当时请了很多华人华侨的学生,我就讲了这个,有个老人听了热泪盈眶,董大使后来说“叶总今天讲一个小时,比我这个大使做一年的工作都管用”。为什么?2007年嫦娥一号打完以后,温家宝总理到航天城来揭开第一张月图,我们都坐在台下,老人家站在台上站半天,讲话、揭图完以后,温总理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这是一个海外华侨领袖写给总理的,信里最后有这么两句话:“我们中国的卫星飞得有多高,我们海外华人的头就能昂得多高”,我们这些人听了这话以后,感到我们所付出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2013-12-24 11:09:07

      叶培建:再讲一个小例子,嫦娥一号发射的时候,我们是兵分三路,龙副总指挥着带我们用飞机把卫星运到西昌,火车专列把地面设施运到西昌,我带了80多个试验队员坐飞机去西昌,我们过去要坐专列,现在坐飞机一天就能到。但是西昌是个小地方,所以要到成都转飞机再飞西昌,带着80多个人到机场。到飞机场一看,航班取消了。那不行,取消了飞机,我就赶不到成都,赶不到成都我就赶不到西昌,赶不到西昌就意味着第二天队伍不能会合,那是不行的。我们国家调飞机是很艰难的,我刚才说过我做过我们国家遥感卫星的总设计师,我做那个卫星时跟军方有很多合作。我就到调度室去跟他们讲,说我是嫦娥一号试验队的队长,我们国家要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航班不能取消,必须让我们走。他说好,他请示一下,仅仅15分钟,民航总局就下了调度令,派一架飞机。我们80多个人,发登机牌,效率要提高,结果一慌乱,多发了三张登机牌,这是我的亲身经历。上了飞机,飞机不能搭站票,多出三个人没地方坐,机长就拿着话筒在飞机上说“今天我们的航班上有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的试验队,由于我们工作失误多发了三张登机牌,有哪几位旅客愿意下机?”大家看一看,现在的飞机上因为登不了机有打架的,白云机场不是还冲进过柜台吗,但是那次,就这么一句话,站起来一批,说“我们下去”,我作为队长,站起来感谢他们,我说“谢谢你们”,他们说“不用谢,我们要谢谢你们,我们没有想到我们坐飞机,还对中国的航天做出了贡献,这件事我可以跟我的儿孙说一辈子。”我们很多年轻人都跟我讲,过去只晓得我们干航天的人树国威、壮军威,体会不深,今天我们了解了,凭什么人家给我们派飞机,凭什么人家下飞机让我们走,不是我们这些人有什么了不起的,是我们这个事业(了不起)。下面我要重点讲一下我们的航天精神。我们中国的航天精神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上世纪60年代就是“两弹一星”精神,中国就是靠着“两弹一星”精神才壮大起来,才没有被人打跑。“两弹一星”精神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就这几句话指引着我们老一代掌门人搞出了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邓小平说过,中国要是没有这几样东西,中国就不是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到了90年代,我们搞载人航天,经过几年努力我们就实现了载人航天,党中央江总书记总结了四句话:“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我讲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例子,16号凌晨2点,有几个好朋友给我发信息,说“老爷,怕影响你休息,我们晚点给你发信息”,我回了个信息“我9点钟已经在开嫦娥五号的会”。前几天凤凰卫视做了节目,主持人问我“你们有没有休息,能不能休息几天?”我说“没有”。我是凌晨2点钟回去休息的,9点钟已经在讨论嫦娥五号。我们这支嫦娥队伍在这种精神鼓舞之下又发扬光大,嫦娥一号搞得非常成功。你们广东省的副书记马兴瑞同志当时是我们的总经理,他要我在大会上讲一讲,说一说怎么成功的,我说运气好,他说不对,你一定要总结。我总结了两条:一条是质量追求极致,还有就是嫦娥团队的精神。2013-12-24 11:11:31

      叶培建:第一句话还是热爱祖国,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尽管他会碰到很多问题,我们也有工资问题、住房问题、也有小孩上托儿所的问题,等等,腐败现象我们也看得很多,我们不是不知道,但是一个热爱祖国德人,当他处理个人关系和这些事情时就能够处理得好,我们这次着陆落得很好,有四条腿,我们有一个副主任设计师陈天智,他是清华的本科、硕士、博士,日本的博士后,一回来就做这个事,他本身有点疾病,前年不幸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时候去世了。他的父亲没有提任何要求,在陈天智的追悼会上我写了一副挽联:“清华学子,出类拔萃。壮志未酬,将星西去。献身航天事业,佑我嫦娥落月。”他的父亲提了两个要求,其中一个要求是如果嫦娥三号成功了,希望在嫦娥三号的荣誉里面体现一下他儿子,我们几个人一商量,完全没有问题,应该体现这样一个人的荣誉和精神,我们队伍里有很多这样的人在努力奉献。我们的孙总在最忙的时候爸爸得病去世,他的夫人也得了重病,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一位年轻的总师,在嫦娥一号打成功以后,胡总书记看他年轻还特意问了一下他是不是他,习总书记召开航天大会时还代表了科技人员进行发言。在成功的那天,我没有想到其他的事情,我想起了他在最艰苦的时候挺过来了。第二句话是积极向上,因为这些人非常积极向上,所以我们碰到的无数难关他们都能克服,没有一股刻苦攻关的精神做不到。第三句话是一切从小事做起,这么庞大的工程不是哪一个人能做得起来的,一个人做不好全部就完蛋了,每一个人做的事情都小,但是许多小事能汇成一个大事。第四句话是团队精神,必须要有一个团队才能克服,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小到每个分系统的各个部件都是一个团队。所以我说,航天的胜利,我们能够从一个很落后的国家,从洋面、洋火、洋袜子、洋布什么都是洋货的地方变成能够成为世界上一个航天的大国,我们是有自己的独特精神的。现在对我们来讲,这些都过去了,不能再想这些事情了,我们要看得更远,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有人登上月亮,希望不断有人探测火星其它星。我希望全国人民理解我们,理解两条:一是要花钱,但是花得不多,但是到来的好处,尤其是对国家的地位、声望、经济发展大大有好处;二是或许我们还有失败,要宽容我们失败,失败了我们一定能够汲取教训去获得成功。2013-12-24 11:13:44

      叶培建:咱们这个学校据说是非常好的学校,出了很多院士,也出了很多科学家,希望今天这个报告能给各位有一点点的影响,希望你们的当中将来有人加入我们的航天事业,希望接下来的航天事业有你们的身影。谢谢大家!(掌声) 2013-12-24 11:15:23

      =============================================

      主持人:好,谢谢叶院士。刚才叶院士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系统、非常生动、非常感人的一个报告,叶院士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什么要去探索宇宙跟太空;第二,全面介绍了我国在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月、无人探月这几大领域我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第三,分享了我国的航天精神和感人故事。我相信今天的演讲对在座的各位应该是终身受益匪浅,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叶院士的精彩演讲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是互动时间,华附的学生是很有科学方面的素养的,提问也都是比较有份量的,下面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有问题的可以举手。 2013-12-24 11:16:26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我有一个小小的好奇心,想问一下您的手机有没有加密? 2013-12-24 11:18:10

      叶培建:我的手机没有加密。 2013-12-24 11:19:17

      华附学生:像您这种关键性的科研人才,你们的人身自由或者日常生活会不会因为这种特殊身份而受到某些限制? 2013-12-24 11:20:35

      叶培建:我们和你一样自由,和你一样自在,但是我们有很强的保密观念,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该说的在不该说的场合也绝对不说。 2013-12-24 11:21:51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我想问一些关于火箭方面的问题。据我所知,现在人类推力最大的火箭就是美国用过的“土星5号”,苏联用过“能源号”,欧航局有“阿丽亚娜”,这些火箭的运载能力都足够使它能够将很大的质量着陆月球轨道,但是我们现在正在研发中的“长征五号”的运载能力跟他们也差得很远,这是否离我们载人登月、载人登火星这些宏大的计划还有很长的距离? 2013-12-24 11:22:56

      叶培建:小伙子很聪明,掌握得很好。确实,人类现在最大推力的火箭就是“土星5号”。首先要定义一下,因为各个火箭要比较的话,要定一个共同的参数,我们都是把它能够把多大的东西送到近地轨道的来作为比较,“土星5号”可以送120吨到130吨,所以它当时能够把“阿波罗”送到月亮上去,但今天美国人也不干这个事了。中国确实目前没有那么大的火箭,而且短时期也不会有,“长征五号”也不如它,这是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去月球,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去月球还有别的办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多次发射,在轨道上进行交汇对接,然后再飞向月球,这种轨道交汇对接可以在近地轨道交汇对接,也可以在月球轨道交汇对接。我想,这样的办法会比较好,有两个原因:第一,不要太大的火箭,因为火箭太大了以后也没有其它用场;第二,我们可以比较快地实现这个目标。我想你的问题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很准确,但是不一定要走大火箭的道路,可以走较大火箭分次发射进行交汇对接再向月球运转的道路。 2013-12-24 11:24:06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您刚才说月球上有很丰富的“氦3”资源,我就突发奇想,既然月球上有那么多的核资源,为什么不能在月球车上装一个小型核电反应器,然后在月球上直接收集“氦3”资源进行反应,然后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很多核动力,也就省去了很多的燃料资源,而且还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发动。 2013-12-24 11:24:57

      叶培建:我发现这里的学生很厉害,你这个建议很好,我已经记下来了。我换个方式回答你,月球上确实有很丰富的“氦3”,但是现在就要在月球上把它变成一种核动力,我想还是有难度的。但是瑞士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今年9月份在北京开了首届“月球探测空间大会”,大会是中方主办的,有四个报告,我做了一个报告,美国人也做了一个报告。美国人做的报告里就提出了他们要在月球上就地取材生产太阳电池电,但由于考虑到月球上并不具有太多的硅和砷,还有另一种元素,在月球上就地取材生产电池片,在月球上就地组装太阳能电站。在大会上我跟他讨论了一会儿,我说到底是月球上就地生产就地取材组装比较好,还是从地球上运一些东西去组装比较好?那老兄会说两句中文,就说“不要!不要!”他主张在月球上就地取材。这是一个思路,你提得很好。 2013-12-24 11:26:05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是否存在嫦娥四号卫星,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第二,我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将在什么时候开展?谢谢。 2013-12-24 11:27:10

      叶培建: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厉害!有嫦娥四号。我们国家干事情都是很靠谱的,有嫦娥一号就有嫦娥二号,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有嫦娥三号就有嫦娥四号,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同样,有嫦娥五号就有嫦娥六号,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嫦娥三号打得很好,嫦娥四号怎么办,确实我们要认真考虑。我想,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嫦娥四重合嫦娥三,我现在还不能回答你到底干什么,但是肯定是几种里面的一种。比如说我们可以把嫦娥四号还落月球,但是落不同的地点,装一些不同的科学仪器,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可以吸引一些外国科学家,把他们的科学仪器装上来,也可以考虑把嫦娥四号改成其它的飞行器,去探探其它的星,也可以把嫦娥四号的着陆器落到月球上,把月球部分做成一个轨道器留在月球上,等等,想法很多,还没有结论,将来有了结论我会告诉你的。 还有一个载人登月的问题,这个问题更难回答。因为有很多媒体在,我对媒体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其实我不怕媒体采访,只怕你们报道不完整,断章取义就很麻烦。下面这段话我认为是比较完整的,因为载人登月是个很敏感的问题,你们要么不报道,要么就报道完整。我是这么想的,有三句话:第一,人类要征服太空首先要去月球,美国人去过了,中国人一定要去,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去;第二,目前我们国家没有任何载人登月的计划,因此也无所谓前几天网上传的取消这个计划的无稽之谈,没有这个计划就没有取消;第三,一个国家有没有载人登月的计划要看国家的实力、国家综合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认为中国迟迟晚晚是要搞载人登月的。航天白皮书是五年出一次,最近一版的航天白皮书已经说了“我国已经开始了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研究”,昨天广东电视台新闻台采访我的时候,我就说了一句话,“我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中国有人登上月球”。 2013-12-24 11:29:01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刚才说您去苏黎士参加过一次暗物质的研讨会,我想问一下,如果中国的深空探测继续发展的话,是否可能在深空探测器上装一些更加高深的物理探测设备,比如说是引力波探测仪,或者是暗物质的探测仪? 2013-12-24 11:30:10

      叶培建:你这个话题已经过时了。暗物质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宇宙间暗物质占的成分比我们可见的要多得多。暗物质肯定存在,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没有找到直接证据,因此许多科学家在不懈努力寻求暗物质,办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这就不说了。其中,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员常进,也是嫦娥一号X谱仪的设计师,他在暗物质研究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前年被评为当年的十大物理发现之一,他是在寻找暗物质方面最接近的人之一。但是由于他的这个研究跟美国人合作时候,是在南极上空放的气球,还不排除受到地球周围环境的干扰。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已经决定研制一颗暗物质探索卫星,如果计划不变,在2015年就会发射,我们将在暗物质卫星上装载一个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器去探测暗物质。同时,我们国家的先导计划里面,除了暗物质的探测,还有量子、X射线、太阳望远镜等等,这些最新的对空间科学和空间物理学利用航天器来探索的新的计划都在做。 2013-12-24 11:31:16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月球有一个背向地球的那一面,那一面的物质组成和面向地球的这一面区别应该不大,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探测那一面,就会遇到月球本身把测控信号挡住的问题,请问现在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2013-12-24 11:33:44

      叶培建:月球很奇怪,自转28天,公转28天,所以人类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但是着陆器可以着陆在月球的背面,所以着陆器是可以在月球的背面进行探测的。如果中国将来还要探月,我也主张在背面着陆。这次嫦娥三号在100公里变成15公里的时候,就是在背面变的,完全是靠成功的方式算好时间,在月球背面发动机自行点火,等到它一冒头我们就看到数据变得很好,只要控制技术做得好,自主控制完全可以进行测控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如果要在月球的背面,不要说背面,包括月球的南北极,我们可以在月球周围打月球中继卫星,来传达月球背面和两侧的信号。 月球中继卫星的概念明白吧,小伙子?2013-12-24 11:35:18

      华附学生:明白!2013-12-24 11:36:22

      提问:叶院士您好,欧盟有能力对一些比较远的行星进行观测,比如对土星、木星进行观测,并且传回来比较清晰的图片,但是中国现在连火星的观测都受到遥测的限制,是否说明中国的遥测技术尚且不是很发达? 2013-12-24 11:37:21

      叶培建:我们现在没有去过火星,但是我们带月球探测的二期工程当中已经公开了我们国家在我国西部有一个站,在我国的东部有一个站,这两个站里面可以到那去。 2013-12-24 11:38:15

      现场提问:您刚才说到跳跃性的返回,是不是说它以一个椭圆形的轨道,通过跟大气层的摩擦来减少碰撞,减低速度,然后平稳地着陆在地球上? 2013-12-24 11:41:34

      叶培建:它的功能很多,路程增长可以减少它的发热,还可以改变它对地球的载陆角,以便落到合适的地方,还有就是通过这个来减少它对落地时候的出界。 2013-12-24 11:43:26

      现场提问:它跟传统的着陆有什么区别?2013-12-24 11:44:57

      叶培建:着陆太高,传统的才七点几公里,现在是十公里多,太高,降不下来。2013-12-24 11:46:05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我这里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您,第一,嫦娥二号已经完成了对小行星的扩展任务,它的下一步任务是什么?第二,中国和俄罗斯在2010年合作完成了一个萤火一号的火星探测器,但它最后失败了,也是俄罗斯方面火箭的问题,我想问一下中国下一步除了探测月球和载人航天,有无其他的深空探测计划? 2013-12-24 11:48:59

      叶培建:嫦娥二号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太阳的小行星,正在沿一个很大的轨道绕着太阳转,它对我们来讲还有下面的意义:第一,我们可以不断监视它,看它的寿命到底有多长,也就是这个设备的可靠性怎么样;第二,可以不断地监察遥测信号,主要是起这个作用。萤火一号是航天方面以上海为主跟俄罗斯合作的,它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这是一个很可惜的事情。如果你们去查一查这几年的政协会议,我曾经讲过我很遗憾我们国家没有在今年实现火星探测,如果按照科学家当时的想法,印度人今年进行了火星探测,中国人完全也可以,但国家考虑到方方面面,我们没有开展火星探测,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计划,但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国家再下个决心,我们应该能很快实现。 刚才有个事情没有说,嫦娥二号打完以后,这个队伍就在研究如何去得更远。 2013-12-24 11:50:11

      华附学生:叶院士您好,我们国家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的月球探测、太空探测,请问一下,火箭发射以后,那些太空垃圾,您持什么看法? 2013-12-24 11:51:11

      叶培建: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太空垃圾是一个很头痛的事,在航天发展初期,包括中国在内,也包括美、苏,但主要是美、苏两家制造的,全世界打了7000个航天器,中国才100多个,确实在一开始没有注意这些太空垃圾的问题,因此现在在太空形成了很多碎片,大的很大,小的很小,这对我们将来的航天发展是有很大威胁的。现在全世界有一个太空碎片的委员会,中国也参加了,我们现在来共同对付它,办法大概有几种:第一,从几年开始发射的所有航天器都有自重的销毁办法和离轨,离轨就是一个卫星在有用轨道上,成为无用以后,要留下一定的燃料,把它偏离到卫星比较少的地方;第二,太空所有大的碎片都编了号,人们都在进行监测,因此所有的航天器在飞行时都要不断地注意大的碎片以免碰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避让。对于小型的碎片,现在所有的航天器在设计时,本身都有一定的防护功能,现在开始人类对这件事情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各个国家都在合作对付这件事情,中国也不例外。 2013-12-24 11:53:17

      叶培建:你提问之前我先讲一句话,因为你是女的,我们嫦娥队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嫦娥”多,嫦娥三号里面有三个女副总。 2013-12-24 11:53:21

      华附:真是鼓舞人心。(笑)我想问一个问题,刚才您提到日本人要我们帮它当义工作砷化镓,我们有这个技术做出砷化镓,但是没有那种应用的能力,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国家的工业技术跟高新技术稍微有点无法接轨? 2013-12-24 11:54:31

      叶培建: 是的,你说得很对,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东西——科学家是有本事的,但是技术工业,尤其是电子元器件,很多半导体器件,还有一些特殊的器件,它制约了我们的发展,这是事实。 2013-12-24 11:55:27

      华附学生:我们在设置航天器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时候,航天局有没有考虑在里面做一些科学实验,对工业和技术方面针对性的研究? 2013-12-24 14:42:50

      叶培建:有的,我们还有一个专门的卫星叫“试验卫星”,就是来试验这些元器件能不能在天空应用,找到参数,以便地面生产的人进行改进。比如说现在的发动机是化学推进,将来电推进,还有能源,都是要事先在空中进行试验,这对地面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2013-12-24 14:43:27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叶院士和同学们的互动。我刚才看了一下表,不知不觉就过了我们预定的时间。今天叶院士的讲座和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和互动,给广州地区、给华附校园带来了非常美妙的科学大餐和享受,我建议在座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再次对叶院士表示感谢! 好,第十期“珠江科学大讲堂”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13-12-24 14:43:59

      通宝推:陆合,本嘉明,高地,特里托格内亚,廖石,aiyoho,caj306,迷惑不解,xiaobailong,老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怎么没人问问以后能不能用电磁弹射器来发射卫星?

        现在火箭发射卫星效率太低了,1000吨的火箭最多也就把10吨的卫星射上天,几百吨的燃料大部分都是用来克服自身的重力,现在美国福特号有电磁轨道弹射飞机,一架飞机30多吨,弹射起飞速度可以达到300多米/秒,弹射卫星时可以设计把轨道拉长10倍,功率增加10倍,卫星重量只有飞机的10分之一,应该可以射到太空里,中国有磁悬浮列车,原理总差不多吧,就算不能载人,发射太空站的建筑材料应该还是划算的,而且可以365天不停发射.

        • 家园 有这样的想法,实现起来太困难。

          你的数字相差太大,现代舰载机起飞速度不到300公里/小时,折合83米/秒。

            飞船的话,最高过载4个G左右,按4个G就得加速195秒,这个轨道得760公里长。即使做到10个G,也得78秒,304公里长的轨道。而且轨道没法建得太高,到第一宇宙速度时还在稠密的大气里,出轨后会很快减速。

            推火箭部分加速也是个办法,不过这推力就得够大,也还有轨道做不高大气阻力大的问题。

            现有实用的是用飞机运火箭在空中发射,同时也有近千公里/小时的初速度,但飞机运载能力只能带较小的火箭,能实用的也就是打卫星的导弹。

        • 家园 内部器件恐怕受不了这种高G

          假设这么NB的电磁炮能造得出来。

          为了把卫星打出大气层,加速段的出口速度你可以算出来,很简单的高中物理题。

          地面的加速段,不管怎么加长,相对这个出口速度,都是非常短的, 所以,在加速段,必须高G加速。

          这种情况下,星上元器件能不能扛得住,很是问题。

          ----------------------

          火箭发射的好处之一,就是加速段很长、加速时间很长(几乎全程),所以可以低G加速,所以可以载人飞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