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人间词话》三段话 -- 九霄环珮

共:💬125 🌺2307 🌵4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简明清晰的解释

            思路清晰,文笔极好,短短两小段话,讲得透彻明白,让人受益匪浅、如坐春风。

          • 家园 这样一讲我就明白了,非常感谢

            以前读《卜算子·咏梅》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上帝视角”,加之又是和陆游的词放在一起读,这种对比后的感觉特别强烈。然后就困惑了,想不明白怎么一下就转到一个“上帝视角”去了,而且对老毛来说来的那么自然、顺理成章,和陆游在他的词中展现自己的坚韧风骨一样自然,可风骨和“上帝视角”之间的距离也实在是太远了些。您这样一说,我是彻底解惑了。

    • 家园 也来说一下这三段话

      一、

      南唐中主‘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所谓古今独赏,何以见得?

      荆公问山谷云:‘作小词曾看李后主词否。’云:‘曾看。’荆公云:‘何处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云:‘未若细雨梦问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又细雨湿流光最好。’

      元宗乐府辞云:‘小楼吹彻玉笙寒。’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日:‘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元宗悦。

      元宗即是中主,李煜他爹。李煜是后主。可以看出,元宗自己也是喜欢小楼句的。

      从冯延己到王安石,喜欢的都是细雨小楼之句,尤其是后半句,确实好。想象一下:夜分时,人歇犬睡,细雨淅沥。值此夏夜,轻风送寒,身处其间,自然有一股清凉之意。此时若喜,则清爽,此时若悲,则清寒。中主自然是悲的,便难耐这夏夜之清凉,而陡生清寒之意。加之玉笙呜咽,若有若无,宁不起悲思。

      至于什么思妇征夫,是不必要的乱入。

      但王国维确实独具只眼,从菡萏两句钟读出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一下子又把这诗歌的意境拉深了一层。看下句,是“还与韶光共憔悴”,憔悴的,是韶光,更是美景与美人的韶光,是中主自身的韶光。——淅淅沥沥的细雨之中,美景之憔悴、美人之憔悴、自身之憔悴、众芳之憔悴,一齐涌上心头,真是不胜凄凉。到最后一句,悲不胜悲,不觉流泪,更不觉而倚栏杆,而久倚栏杆。

      这层意思,千古无人读出;王读出来了。

      二、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最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这一段,我以为,王是过誉了;或者说,他说的太深。在人间词话里,王也说,词到后主,才“眼界始大”。意思是,词的题材扩展了,感情深挚了;我想这题材的扩大和感情的深挚,就是所谓的“担荷人类罪恶”了。

      题材,是由闺房到家国;感情,是由个人到家国。

      说自己的事,说点痴男怨女,格局太小,又不体会他人;说家国,说天下,说所有人的悲,才是大格局,才是担荷人类罪恶。

      不过我还是认为王过誉了。后主,由于特殊的身份——亡国之君,自然有家国之悲,然而这种悲,多少还是局限于个人——到不了全人类的地步。

      苏轼曾批评后主说:

      东坡云:“李后主词云:‘三十余年家国,数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惯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哉。”

      此批评不可谓不力:国破家亡,作为亡国之君,不哭祖庙,不谢黎民,而独独对宫娥洒泪。后主之不悟,于斯可见。

      货比三家,才能见到真珠。担荷人类罪恶的,是这样的句子:

      熊熊圣火,焚我残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也是这样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子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菩萨一声不响,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

      这样的话语和这样的事迹,才称得上“担荷人类罪恶”。李煜之所悲,不过是家国之悲,是黍离之悲,甚至,仅仅是个人身世之悲。

      三、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总结,这样的思想,怎么能不让人击节赞叹?!

      我用最简单的词汇来总结一下这三个境界:寻路、前行、竟功。

      四、

      通读《人间词话》全书,会发现,王有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年代越前,词越好,越后,越差。

      从很多地方可以看出这一点:

      1、就所用篇幅看,在全部六十四则中,唐末五代的、北宋的,占比重;南宋的很少。(暂时没有统计)

      2、甚至,王可能认为,唐末五代的词,最好,花费大量笔墨来分析中主、后主和冯延己。写东坡的都不如。

      3、有一处颇值玩味:

      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以王读诗词之富,不可能不知道“出”字的妙处,很多古人都体会到了。尤其著名的是这一句:一片降幡出石头。

      一片降幡出石头→柳外秋千出画墙→绿杨楼外出秋千

      五、

      我对王国维了解不多,因此,下面这些,全出于臆测,姑妄听之。

      王是自己投湖死的,颇似屈原投水。死前留下一份遗书,开头是: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此遗书简单明了,问题是,什么世变什么辱?

      这个疑问,要靠专门家来研究;我想做且能做的是,从《人间词话》文本来推测,王,为什么死?他死时是做了充足准备的,他是求死而死。那么他为什么求死,思想倾向是什么?

      先说一个小节:人间词话里,不仅没提到易安,也没提到柳永。

      是有一句“为伊消得人憔悴”,但王话说得明白,“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显然把这首词归为欧阳修名下了。

      没提到易安,是因为性别,没提到柳永,恐怕就是因为人品了。从来,柳永都是反面例子。

      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柳永是轻薄浪子的典型。如此,如何能将那一阕《蝶恋花》归到柳永名下?!该阕深得风雅之旨,不是柳永写得来的。

      王是典型的士大夫,他排斥柳永,看不上柳的轻薄浪行;王还是忠臣孝子,所以,有人说他自杀是为殉清。的确,王也是受了皇恩的。

      这些从《人间词话》中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王尊崇欧阳修,所以把“为伊消得人憔悴”归到欧的名下(却全然忘了欧的其他艳词,如“犹有堕钗横”)。王同样也尊崇皇帝词人,所以,能从后主的词中读出“担荷人类罪恶”,能从“菡萏香消翠叶残”中读出“众芳芜秽,美人迟暮”。

      让我们再仔细的读一遍: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簌簌泪珠多少恨,倚栏干。

      这首词还有一阕与其同时做的: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两首词都非常好。然而,若是去了王国维的解读,这两首词,厚度薄了一半。

      再读第一首,不过是一首自怜自哀之作:菡萏香消,西风愁起,两句若比若兴,引出时光憔悴之叹。下片马上从叹时光之憔悴转到自身,叹自身之清寒,进而多少恨,进而倚栏杆。

      千年来,古人都是这么读的这首词。王在其中加了“众芳芜秽”之后,这词格调升了不止一档。诗词之在人读,于斯可见。

      不过中主自爱“小楼”一句,可见是不大会同意王的解读的。

      回到王。王既有如此之解读,则其思想可窥一斑。则其自沉,也约略可想。

      以王的一首词作结吧: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暮。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一切皆归尘土。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朴石,三笑,桃源客,老老狐狸,empire2007,wlr,联储主席,
      • 家园 觉得王国维过度代入,后来读者又被王带进去了

        以菡萏与细雨句相比较,细雨句的境界很新,对仗工整但又有流转之气。我再三读过,感觉细雨句确实比菡萏句好得多。颇怀疑王国维所谓美人迟暮云云,其实是过度代入。写秋落而伤怀的情形,所在多有,菡萏虽然也不很差,但真的不突出。须知“众芳芜秽,美人迟暮”让人感怀至深,那是屈原用了多少的文字才能够写出来。《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当然不错。但全文的境界若无念故国而不舍,上下求索而不息的表达,这两句也没有什么的。过了上千年,随便写两句西风落叶,就就给攀上了屈原的境界,写诗也太容易了吧。王国维此处论述,我不服。

        顺便讲一下三境界。少年时莫名感动,觉得妙不可言。现在已经不复文青,结婚生子,泯然众人,生命的体悟,俗气满身。对于所谓的“第三境界”,已经无感。王国维一文人加学者,生计无忧,将一种孤寂冷清的味道发挥至极,一定将要“那人”与“众里”区别开来,凸显自己与众不同的眼光与境地。若我接续,我想在这后面再添一更高境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最好的文字已经不是别人写不出,像李贺那种鬼才,而是像主席的文章诗词,在当时已经一种无人可及的格局,此后更是溶入我辈俗人的口中。这世上还有那样的大事业大学问能够比得上!!!!!

        通宝推:老惰,盲人摸象,四四方方,高中三年,老老狐狸,铁手,年青是福,回旋镖,李根,
        • 家园 王的三重境界,着眼于个人成就。

          老兄引用主席词的山花烂漫,突破个人角度,境界眼界大有突破。

        • 家园 同意,好文章应当来自于大悲愤、大欢喜、大觉悟!

          文章的艺术性再高,只要没有思想,就不过是文字的堆砌,就如同行尸走肉了。而思想来源于感悟,如果没有大悲愤、大欢喜的生活经历,又哪来的大感悟呢!

        • 家园 王国维的确是过度代入了

          这是他的成功,反映了他的人生体验。这种解读,算是过度,却称不上错。

          古人不欣赏这两句,就是没有这份过度解读。

          至于三重境界还是不错的。从词中摘出三句,别做一番解释,确实显才华——关键是读了还让人信服。这的确是本事。

          主席诗词里最好的,愚见应该是忆秦娥娄山关。此词真是唐人气象。"苍山如海,夕阳如血"两句,方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又何愧焉!而雄关两句,乐观豪迈,积极中见稳妥,古人诗词中不曾见。(大多在哭哭啼啼了,这种积极乐观的句子,真是少见,也就李白还多些。但李白的诗句,但言高志,好像没有说过从头越吧。)

          通宝推:SleepingBeauty,
          • 家园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此句的境界已经超越唐诗宋词了,比视死如归还要更高一层。为人民而死,比泰山还重, 比夏花还灿烂。死得其所, 不亦快哉?

            通宝推:camper,邻居大哥,fisherx,花大熊,高中三年,老老狐狸,扬子鳄,adrupal,watomi,侧翼,飒勒青,SleepingBeauty,李根,acton,
            • 家园 看着她笑,我也笑了,主席也笑了。掩卷,泪流满面。
            • 家园 这是我最喜欢的毛主席的诗词
              通宝推:崇山彩云,
            • 家园 1958年三年饥荒里写这词是让谁视死如归呢?我看跟

              “纵做鬼,也幸福。

              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

              只盼坟前有屏幕,

              看奥运,同欢呼。”倒是相映成趣。

            • 家园 话分两头

              就表达思想来看,这句中蕴含的意思很好,表现出了功成身退甘于奉献的境界。

              然而就诗词本身来论,这首并不是最好的。

              圣俞尝谓予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也。”余曰:“语之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体会这则词话,再细读那两首词,以"景在目前,意在言外"为标准,就知道忆秦娥一阙,是达到这个标准了。

              通宝推:acton,
              • 家园 老兄论诗,有意有境

                洵乎洞悟。陈大超越论述,我也口服心服。真是两难取舍啊

                但坦白一点,我更倾向陈大一些。这里无关高下,完全是个人体验。现在即将奔四,活在鸡毛蒜皮之中,美丽诗境什么的,麻木无感。而且我的毛病是颇喜欢说理,自觉不自觉倾向于“言志”了

                看到好文字,真快意,双双上宝

                • 家园 韩愈"余事做诗人"

                  我不过效颦而已。像李杜苏黄这种人,第一身份是诗人。若韩愈朱熹,作诗是消闷用的。若曹操王安石毛泽东这类,诗人这个身份实在是不值一提。稍稍喜欢,自娱而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