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特斯拉究竟是在做什么? -- 大山猫

共:💬278 🌺1330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总体性能根本没有很大提高

              如果真的有几倍甚至百分之几十的提高,AMD还不马上跪了。现代CPU里很多非常复杂的优化,只是为了提高cache hit百分之一甚至更少。

              • 家园 AMD是在赌

                事实上21世纪前五年AMD一直在赌,从DDR,X64到多核,几乎每一次Intel都是被动的跟上节奏。可是一旦Intel跟上来,立马就是压倒性优势。所以我说AMD跟Intel的底蕴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Intel可以被打败,但是难以被取代。

    • 家园 (完) 做什么?

      本猫写这个帖子,部分启示是来自乔帮主的一次访谈 - Steve Jobs the lost interview。这部片子,在YouTube上就有。

      乔帮主在这部片子里提出了两种运营方式,一个是产品为中心,另外一种是流程为中心。

      在西西河混的人都知道流程是什么,忙总说过很多次了。问题是,什么是产品?

      很多人会把产品理解成技术,然后大谈什么工程师的公司 vs 销售员的公司 vs 马屁精的公司。在本猫看来,这是非常愚蠢的。

      首先,技术只是一个泛指。现代科技分成很多专业,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如果把技术等同于产品,那到底那一个专业才是?比如说英特尔,大规模制造是它最重要的优势,但没有哪个人会说让制程开发人员掌舵它的问题就全消失了吧。很多技术人员眼里的工程师的公司,只不过是他们发泄对管理层的不满的一种方式。

      最关键的是,乔帮主本身也不是搞技术的,那是他同伙沃兹的活,乔帮主只是懂技术而已。懂技术其实很简单,任何一个人接受两三年理科培训,能听懂一些名词,就可以宣称懂技术了。其实,这也是老乔的经历。

      本猫理解的产品,是懂技术的人加上很奇怪的想法。

      硅谷为什么成功?全世界为什么只有一个硅谷?在本猫的印象里,中国从80年代初就谈硅谷,而中国绝不是第一个对硅谷模式产生兴趣的国家,但几十年过去了,只有美国有硅谷。其它国家,怎么照虎画,也只能画出个猫来。直接后果是,全世界这几十年最成功的公司,几乎都来自美国。而欧洲日本,虽然也号称技术先进,但基本上没什么硬货能拿得出手。好多人都很困惑,最后居然归结于硅谷融资方便。

      按照本猫的看法,什么融资方便,破产重来简单,都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硅谷聚居了世界上最多思维奇特而懂技术的人。本猫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本猫在读博的时候,每天接触的,都是这些思维奇特的人。思维奇特很简单,当你每天怎么想着在一流期刊上发文章的时候,不思维奇特就活不下来。而这些人毕业以后多半都去了硅谷,而美国一流名校的训练,又让他们有实践能力和忽悠的本事。实际能力自不必提,没有这个在工程科系根本不能博士毕业。至于忽悠能力,你想,天天在文章里体现自己想法的伟大,忽悠那些久经忽悠考验的评审,这忽悠能力能不强吗?

      有了奇怪的想法,加上第一流的实践和忽悠能力,这样才能让什么融资破产法什么的开始发挥效用。本猫同时怀疑,加州泛滥的大麻可能也起了一定作用。

      无独有偶,美国西部有硅谷,东部则有华尔街。这几年关于华尔街出的书很多,本猫看过发现,里面所有的奇思都来自美国,这说明,华尔街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融中心。什么香港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通通是二三流的货色。

      回到产品和流程之争,本猫认为,既然懂技术的人加上奇思怪想就是产品,那一切其它的都是流程,包括那些不得志的技术人员,融资,忽悠,公关,安保......

      这不是说流程不重要,忙总说的一个例子,郑百,就是以一个初中生有几个划时代的想法为基础。而忙总最后也说了,最后它死于流程。一般人说的执行力,在本猫看来,就是流程的一部分。乔布斯一生想法多了,但他开苹果第一件事是什么?找了一个管理人员,虽然这个家伙马上就退出了。苹果上市后,他还是从百事可乐挖来一个CEO。等他经历了Next的失败后(至少说,不那么成功),回到苹果还是找了大厨,而大厨的专长,则是典型的流程。但流程不是产品,没有初中生的狂想,就根本没有郑百,也就没有忙总发言的机会。

      特斯拉昨天开放了所有专利,部分印证了本猫前面说的,技术并非特斯拉最关键的部分。技术对于马斯克来说,只不过是流程的一部分。电动车,也不过是流程,就像谷歌的搜索一样。他心里所想的产品,在本猫看来,所图甚大。今后十年内,大家会不断问:

      特斯拉到底是做什么的?

      或者说,特斯拉的产品是什么?

      通宝推:乐趣到此,huky,qiuqiu,forger,秦桑,原手,明心灵竹,
      • 家园 这个观点有点类似于对资源的定义

        以前对资源的定义往往局限于物质化,可计量的东西,比如自然资源,土地,人口,经济总量,人均占有量等等,对土地的争夺,或者换句话说,对资源的占有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拥有自然资源的多寡是衡量一国强弱的主要指标。

        但是现在科技,创造力,效率正在改变对资源的定义,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日本,从自然资源上说它是贫乏的,因为对日实施石油禁运,曾经直接导致日本对美宣战(NHK《日本海军反省会》证实),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达,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以及它曾经代表的国力的象征都在弱化,日本可以从他国进口大量工业废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纯,新加坡这样极度缺乏淡水资源的国家据说也在依靠其先进的净化工艺对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淡水进行提纯并反过来向马来西亚出口。

        从这个意义上说,拥有巨大创造力却自然资源贫乏,比如日本、以色列,不但工业产品发达,农副产品除了满足本国需求,还能大量出口国外,这样的国家就是资源丰富的国家,而科技落后,效率低下的国家,虽然守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却不能很好地利用,在国际协作中甚至无力垄断性保护自己的自然资源,基本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反而需要大量进口,实际上是资源贫乏的国家。

        国家之间的竞争力之争说到底,还是智力之争,所以看一个国家的强弱,仔细观察该国国民的思想和社会文化氛围是自由的,还是保守的就可以大体上做出判断,而美国之所以敢称世界第一,不在强大的物质,它无限的包容性和鼓励创新的文化才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

        通宝推:原手,
      • 家园 老猫应该看看关于万达的文章,执行力

        万达为什么牛,执行力,这个别人没法模仿。

        • 家园 方向错了,执行力越强破坏越大

          执行力的确很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就像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执行力就类似这里的那个钱的作用。

          河里有篇讲前苏飞机发动机历史的帖子,斯大林时代那个执行力真是没得说,但是就是造不出厉害的发动机,卡在哪儿呢?

    • 家园 (九)核心竞争力

      本猫反复强调,电池技术根本就不是特斯拉最重要的东西。特斯拉用电池,只不过是因为这是一个最佳的切入口。没有这个切入口,你根本没法加入到汽车业里去。美欧日的汽车大厂,基本都是战前就打下基础。而中韩等国的崛起经验,对于特斯拉来说,毫无意义,因为它们都是靠质次价低起家。特斯拉要用硅谷的方法来改造汽车业,其成本一开始必然是极高的,不管它用不用电池。本猫唯一搞不懂的是,本猫说得这么明白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纠结于电池技术。

      这个星期,马斯克说他想针对特斯拉拥有的专利做些事。大家一般的猜测都是他可能会公开这些技术细节。这再一次印证本猫的判断,就是电池技术对于特斯拉来说根本不重要。事实上,任何一个关心高科技发展且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都非常容易得出这个结论。

      这里本猫先讲一个故事。十年前,本猫在想一个问题,同样是90年代垄断的标杆企业,为什么微软可以混吃等死但是英特尔不可以?

      就是在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人说微软内部怎么腐烂了。但英特尔,虽然不再是大家最向往的企业,但每年还是搞出不少新技术。至少,每两年要维持一次的摩尔定律,那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问题是,微软的财务表现比英特尔稳定多了。英特尔虽然相比之下积极进取多了,但一直被各种危机缠身。

      原因不过是英特尔太容易被取代了。从PC时代的AMD到现在的ARM,都是这样。英特尔不和消费者直接打交道,它的垄断不过是个幻像而已。而为了维持这个幻像,它每年还不得不投入大量金钱,直接影响其财务表现。

      回到特斯拉,它的电池也好,电池管理也好,最好就是英特尔搞芯片那个水平上了。当然,英特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生产规模,特斯拉是没有的。所以如果特斯拉真的想靠电池吃饭,绝对没戏。

      当然,特斯拉就是公开其电池或电池管理技术,对于其它厂商来说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 开发一种车要好几年时间。先不说工程上本来各个公司就有取舍,特斯拉的车子谁都可以买得到,真有什么独到之处也不需要等到公开那一天,行家自己买一辆回来,一拆开就全知道了。问题是你知道了也没法去抄 — 比亚迪要是抄model S,那就是纯属觉得自己活得太舒服了,其它限制条件不会因为你有了电池技术就自己神奇地消失掉。相反,你如果要使用新技术可能会制造出更多麻烦。同理,iPhone 5s是大卖,可要是华为去抄个四寸机也卖五六千人民币绝对没人会买账。

      这里本猫再把话说得明白一些,电池技术对于特斯拉的成功,与其说是技术上的,不如说是公关。如果不是因为全电,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买它。

      当然没有什么大公司是靠公关活着,至少,你不能只靠公关。

      特斯拉,或者说,马斯克,肯定也知道这一点。特斯拉能不能成功,要看它能不能给人带来跨时代的用户体验。

      通宝推:jent,
      • 家园 核心竞争力,就是自己有,能给自己带来饭吃,而别人没有

        我一直有个观点。给每一个曾经在我手下做的人说过:

        公司是什么?就是一群人一起在市场上去讨饭。

        你是去唱莲花落也好,你是去当吹鼓手也好,你是去兜售打狗榜也好。。。

        最后的结果就是看你能不能讨到饭,能不能一如既往地讨到饭。

        大公司不过就是一个大一点的讨饭集团。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工作讲得高大上一点。但是那都是后话,吃饱饭后才谈得上的。

      • 家园 是你的表达能力问题

        本猫反复强调,电池技术根本就不是特斯拉最重要的东西。特斯拉用电池,只不过是因为这是一个最佳的切入口。没有这个切入口,你根本没法加入到汽车业里去。美欧日的汽车大厂,基本都是战前就打下基础。而中韩等国的崛起经验,对于特斯拉来说,毫无意义,因为它们都是靠质次价低起家。特斯拉要用硅谷的方法来改造汽车业,其成本一开始必然是极高的,不管它用不用电池。本猫唯一搞不懂的是,本猫说得这么明白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纠结于电池技术。

        如果你的想法由晨风执笔,忙总编辑,可能会比较容易被所有人认真读。无论如何,比起有些连标点符号都懒得加的帖子,或者用英文语法写中文的,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但是我个人意见,这个楼是西西河今年以来看到过到数一数二的,在理念上让人开卷有益的楼。解释了许多我一直以来想不明白的问题,刺激了想像力与思考的深度。

        • 家园 这里新浪新闻级的技术专家太多

          真正能提问题的人都太少。

          有些问题,自己去研究一下,就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这里还有不少人以为自己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有时候看中文论坛讨论问题,太多想当然,其实自己算一下,就知道可不可行。很多看上去可行的东西,其实不可行。很多不可行的东西,其实却是可行的。

          举个例子,十年以前,国内在狂炒什么龙芯之类的东西。本猫那时候就奇怪了,一个破玩意,根本无法进入x86所占据的市场,却炒作说在PC上用。这个行内人士用屁股想都知道是骗子骗钱罢了,连数字都编不圆,国内人还很兴奋的样子。现在十年过去了,龙芯笔记本在哪里?大家不还都跑去搞ARM授权了。

          当然老美这样的傻瓜也很多,但老美也有很多牛人啊。比如Linus,就喜欢上来和人吵架。中国网上谈IT的,加一起也不够给Linus擦鞋啊。

          • 家园 话说如果当时投资够的话,龙芯能不能发展起来?

            这个也有意思,全世界这么大,就没有另一个哪怕是完全不同体系的cpu制造商,俄国,日本都在干什么?当然等到后来生态系统发展起来之后,在与intel/amd竞争就不太可能了,那么软硬件产业链呢。

            • 家园 都不可能

              要想进入x86所占据的市场,就要搞明白一个基本事实(虽然基本到了常识的程度,但本猫从来没听说任何一个国内搞IT的人说过)。

              那就是在当时(估计现在还是),x86在所有芯片中,是:

              1. 销量很大 (但不是最大,离最大远着呢)。

              2. 单位wafer利润非常高 (但也不是最高)。

              销量很大的芯片有得是,比如家电控制用的,每个售价可以低到几美分。单位wafer利润很大的也有,比如IBM大型机的芯片,本猫估计那一个wafer下来利润可能得七位数字了,问题是一年也没有几片可卖。

              别人要挑战Intel,就要长时间大幅赔本,比如AMD。本猫估计,龙芯要成功,没几千亿美元投资并赔得一分不剩是不可能的,这显然不是中国政府会去做的。在这个领域,你只能dollar for dollar,搞军备竞赛。你有一个厂,我有两个,你有两个,我有四个,没什么可取巧的。

              当然你也可以绕过Intel,另开一个新市场,比它规模更大,而且利润也差不多(超过是不可能了),这就是ARM厂商(但不是ARM)通过移动市场做的。Intel的问题是,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搞军备竞赛,现在突然蹦出一个新市场,自己却没法加入,那这么多装备要打水漂不成。问题是Intel搞移动,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如果你是三星或者苹果或者华为,你会用Intel的芯片吗?这三家不用,全世界一大半的市场就没了。

              这里出一道思考题,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Intel主流芯片的大小基本不变呢?

              • 家园 有人说中国资本积累已经到了两三年再造一个日本的水平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013868

                那么这几千亿造个intel出来还至于犯愁么。

                本猫估计,龙芯要成功,没几千亿美元投资并赔得一分不剩是不可能的,这显然不是中国政府会去做的。

              • 家园 我都无语了!

                龙芯什么时候说要挤进x86市场跟Intel争高低了?龙芯从立项那天起,瞄准的就是军用、工业控制和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商用本来就不是重点。这是龙芯首席设计师07年的访谈:

                龙芯首席设计师胡伟武访谈

                记者:随着汉芯事件、方舟事件的渐次出现,民众对于中国科技界的质疑似乎已经形成习惯。那么,在国际化日趋深入的今天,你对中国科技界的整体实力如何评判,依据你的理解,科技带头人与科技界同仁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心态最为恰切,政府的支撑应该如何体现?另外,大量读者对龙芯的发展路径颇为关注,你怎样回应这样一种期待与质疑交杂的情绪?

                胡伟武:记得科技部一个领导和我说过,我们不能因为科研领域的一两个事件就失去了对中国科研人员的整体诚信。中国科研人员那么多,我们也做出过像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显赫的成就,所以不能因为一两个问题就失去对所有科研人员的整体信任,我想,这是媒体、政府以及公众的一个起码共识。

                记者:有人说,龙芯已经逼得计算所既做硬件又做软件,甚至要端起整个产业链了。

                胡伟武:这倒不是,这是一个误解,至少对于龙芯来讲,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产业链,不是说我们做出一个产品来,拿到超市去卖给客户,我们要做的是产业环境。你看英特尔,它有它的产业环境,有人为它做套片,有人为它做板子,有人为它做软件,有人帮它卖,各种各样的应用,有很广泛的产业环境。而龙芯呢,它的面很广,它也非常重要,如果国家真正把它当作一个工业发展起来的话,我相信它是能够打破某些国家的信息垄断的,而时下计算所要做的正是龙芯的产业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最近我们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谈到产业化,谈到“谁在用”,我没办法给你讲,我想这又是龙芯的一个特殊性。另外一个特殊性是,我们科研院所经常说,要“顶天立地”,“顶天”与“立地”之间是“或”的关系,但对龙芯而言,两者之间却是“与”的关系。我最近的一个体会是,你顶得到天,你就很容易立地,我最便宜,我功耗最低,我做到全世界最牛,产品的性能、功耗、价格,在某一块领域,或者在某一个档次之内,我必须做到全世界最牛,我才能卖出去。集成电路有个规律,叫做“winner take all”,赢者通吃,我的性能比你差1%,那么你肯定是100%的市场,而我没有,绝不会是你51%,我49%。龙芯也一样,你要真正想在市场上有所表现,要做到顶天的程度,不是说通通的好,哪怕是在某个档次上,或者针对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性能范围,在市场上一定要做到最牛,这才是出路,这和政府支持不支持是没有关系的。

                记者:龙芯电脑不联机就不能工作而且龙芯的运算能力很差,与wintel电脑差距太远,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胡伟武:这是我们的选择。龙芯其实还有另一个特殊性,那就是,全国人民包括政府领导,都对龙芯饱含深厚感情,都希望龙芯能够把英特尔干掉,当然这样的事情我们肯定不会干的,毛主席打江山讲究农村包围城市,你不可能一下子把上海广州拿下,对不对?别一步登天,就像我刚才说的,把应用做起来,把产业环境做起来,把应用慢慢铺开,产业链的成熟如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这块应用领域可能是一块新的,不是英特尔感兴趣的,或者着力少的,那龙芯就可以先从这里做起。现在有很多人希望我们快马加鞭地发展,他们希望能够从市场上买到龙芯电脑拿到家里就能用,我可以讲,如果我们那样干,肯定是失败的。面对那么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怎么会直接去碰呢?

                记者:外界多有质疑,既然英法等大国都没有CPU,中国在没有任何积累的前提下,做这个事情值得吗?划算吗?

                胡伟武:这个东西属于国家战略嘛,国家一定要推出龙芯,这一点,我们和英法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大国,做CPU的意义可以上升到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有些数字我可以举给你。中国信息产业2003年的GDP是1.8万亿,利润750亿,利润率4%,到了2005年信息产业GDP2.8万亿,利润1300亿,利润率降低到3.4%,2006年信息产业GDP达到4.75万亿,利润率也仅仅是3.4%。这么大的一个产业,我们的利润率才这么高,中国内地前十强企业的利润率平均才2%-3%。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产业链的末端,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国家有这样一个需求。

                看见没有,人家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海外党是靠道听途说来维持自己优越感的吗?包括你所说的那些“常识”,你没听到不代表别人没说,别人没说不代表别人不懂。这么简单的道理,你的明白?

                你给人出题还出上瘾了,不就是个晶圆尺寸跟制造成本的关系嘛,不就是晶体管数量跟良品率的关系嘛,你当个不传之秘似的唬谁呢?看来跟你讨论根本不需要多内行,我这种一般技术派足够了,跟你说大棋你就扯专业,跟你说专业你又扯大旗,扯来扯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

                通宝推:arron,敲门,
                • 家园 您慢慢无语吧

                  本猫以后的帖子,不欢迎您来讨论,没有实际内容,通篇废话,还出言不逊,拉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