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阿波罗是“打水漂”回来的吗? -- 贼不走空

共:💬67 🌺319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弟你发了一张动画效果图好不好

          你发的另外一张图是钝面但是是否符合激波锥的钝性要求呢,你我都不知道嘛,跟中国的这个还是有点不一样啊。

          百度上的阿波罗返回舱图片很多,你帮我找到一张当时的好伐,展览品经过修复包装,跟咱的小黑炭也是很不一样啊。

          您快写,就事论事,别在我谈技术的时候你谈心情岔开话题啦,谢谢!

      • 家园 那个高空温度是指空气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

        不是说真的热的让你穿不住衣服要冒火那种。那里接近真空,人没有穿太空服会直接冻干脱水变成人干的,就像注射粉针剂小安瓶里面的药粉一样。

        • 家园 错了!

          那里接近真空,人没有穿太空服会直接冻干脱水变成人干的,就像注射粉针剂小安瓶里面的药粉一样。

          人裸露在真空中,不可能“直接冻干脱水变成人干”。

          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直接相关——比如人们常说的水在100℃沸腾,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在海拔为0的大气压强下,所以 高原

          煮饭不容易熟、高压锅煮饭快。

          人一旦裸露在真空中,根本来不及冻干脱水,人体37℃的体温,会“烧开”全身的液体,整个人就像吹爆的气球一样炸开,“砰”......

          画面太美,不忍看

      • 家园 别让大家猜了,告诉我们你的结论吧,是不是下面几个之一?

        1.美国没有登月,没有靠近月球

        2.美国登月没有使用打水漂,直接硬撑的

        3.美国登月也使用了打水漂

        • 家园 你这不是为难人吗?

          要是扯对了,人就可以自认是个技术贴。

          要是扯错了,人还可以说这是个钓鱼帖。

          你非要人亮底牌出来,还怎么打马虎眼?

        • 家园 你是带着结论来讨论问题的吗?

          航天器在进人大气层一段时间后,调整升力,使航天器升起再次冲出大气层,作一段弹道式飞行,然后再进人大气层。也可以多次出入大气层,每进入一次大气层就利用大气进行一次减速。这种返回轨道的高度有较大起伏变化,故称做跳跃式轨道。对于进入大气层后虽不再跳出大气层,但靠升力使再人轨道高度有较大起伏变化的轨道,也称做跳跃式轨道。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人大气层的航天器多采用跳跃式再人轨道,以减小再人过载和较大范围地调整落点。这是跳跃式再入轨道的两个最大优越性,使再人条件大为改善。美国“阿波罗”月球飞船完成月球任务后正是以跳跃式再入轨道返回地球的。

          1、按照我之前的理解,“能上去,当然能下来”,觉得下来容易上去难,现在发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讨论问题需要有这个态度,不能带着结论去讨论问题。

          2、美国尚未做无人探月返回实验就直接送人上去,这一点不太合理,当然当时美苏较量正酣可以作为理由之一。

          3、对照正反双方的说法,又有一个概念,激波锥。原作者说“阿波罗的气动外形根本不符合激波锥的钝性要求,其主要烧蚀位置也不在返回器的曲面上”。这个不懂。

          1951年,物理学家亨利·艾伦在研究中发现,高速再入大气层的航天器前端对空气产生强烈压缩,在前方大气中形成一个伞状的激波锥,激波前沿的空气密度急剧升高这就是为什么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洲际导弹的头部都采用钝头锥体的原因。强激波产生致命结果,原子弹的杀伤力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激波来体现的。飞机上的激波锥就是为了防止激波对飞行产生影响的部件。

          4、原文作者以美国2011年某次失败证明其没有掌握水漂技术来否定1969年美国不可能掌握水漂技术,进一步说即使美国1969年得到上帝指引掌握了打水漂技术,但是“由于上帝忘记了给返回器改变结构与外形”,从而导致露馅。这个也有待专业人士论证。

    • 家园 不过呢,老美的无人实验次数比较少,比如说我知道的登月舱

      阿婆骡的登月舱在地球上就实验了一次,还失败了,而且是爆炸了,记不得死人没死人,反正伤人了,就这也照样等月,所以我从来都是说美国等月而不是登月

      那时还的数字技术还不够,CPU也有限,模拟控制几个火箭平衡登月舱实在是不容易,地球上爆炸也不管了,老美宇航员的生命也不珍惜了,看来西方珍惜生命也是个传说,嘿嘿

      • 家园 上图

        谁能给个真实的阿波罗返回舱的相片,这个是PS的吧?返回舱外壳上UNITED STATES鲜艳如新,不科学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这个黑炭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上图
          家园 这个好像是海上训练的照片

          这个好像是海上训练的照片,不是从太空返回的。

          • 家园 即便是打水漂也要挨烧蚀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俩图算原始相片了吧,照专家说不打水漂就得挨5000多度,打水漂减速后仍然有个两三千摄氏度,也不简单了,跟中国的那个黑炭对比很鲜明啊,难道是被海水一冲就洗干净了。。。

        • 上图
          家园 人家老美上世纪60年代的技术牛逼呗

          中国就是用烧蚀的方式吸收和消耗能量的,自然炭黑了

      • 家园 那个时候对人命其实并不怎么珍惜,老美也不例外

        该扔的时候就扔,很多时候所谓珍惜士兵生命不过是珍惜那些钱而已。美苏英都搞过核爆条件下的机降,让大批伞兵暴露在核爆炸环境下降落,让飞机飞过蘑菇云采集数据,等等。阿波罗1号就直接让3名功勋宇航员去参加实验,全部惨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