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颤栗的产痛 --第三章 被剥落的支撑 -- 史文恭

共:💬124 🌺1772 🌵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觉得朱毛红军能够“自由”穿插在国军包围圈里完全是因为

                      他们的盾坚矛利吗?

                      李嘉诚能成功不是因为他某一票干成功了,而是因为他一直成功。土共能够成功,不是因为类似关键时刻迎来了西安事变,而是让西安事变变成一种必然性。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土共的统一战线就有这样的魔力。

                      统一战线威力再大 新

                      也是皮毛。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才是根本。无产阶级,社会底层才是我们依靠的根本!

                      “统战对象”是什么?是敌人内部可以为我所用的人。说到底,他不是自己人。有,最好,没有,照样革命。

                      对一根皮毛的背叛,周公会流泪?何况,对方还没有明确背叛呢。

                      -------一心只想做大买卖的人结果多数什么买卖都做不来。

                      -------“无产阶级、社会底层才是我们依靠的根本!”革命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奏效的。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这样估计连社会底层的门都迈不进去。

                • 家园 抓住主要矛盾,阴谋论自然烟消云散

                  战场之上,唯有实力是可以凭借的依据。同意你的分析,土共自从老毛主政开始就牢牢把控主要矛盾。

                  历史也许有些杂音,有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史料即便是真实的,你也不能用一片叶子去解读整个秋天。

                • 家园 您资料看的少不是问题,但是太想当然了:

                  中原突围,李先念没有等国军让开大路,而是主动出击。皮定钧带的7千人,本来是准备扔进狼群里的肉,结果还带回来5千。看起来倒像是国军准备不足。

                  中原突围,皮旅之所以能整建制突围,英勇善战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国军发现上当后,扔下皮旅不管,一窝蜂奔中原主力去了。中原突围发展到最后,成了中原军区主力掩护皮旅突围。皮旅是中原军区唯一成建制突围的部队。

                  中原主力:李先念的新四军5师+王树声的8个八路主力团+王震的359旅,基本完菜。

                  中原军区裁军也很厉害。新四军5师曾经号称5万雄师(3个主力旅+4个军分区+师直),王树声部是八路主力组成的5个旅级支队(皮旅是1支队),加上359旅、水东8团,就算地方部队不升级,也是10个主力旅的本钱。结果裁军裁到突围前,剩下6个主力旅+3个军分区兼独立旅。

                  除皮旅突围外:359旅+中原军区警卫团一共突出去1860人,路上还把护送的地方干部旅(3000多人)给扔了;其余残部万余人编成2个独立旅,再也没有进入野战军的序列。地方武装全被消灭、地方干部基本没剩、高级军官牺牲重大,说基本完菜并不过分。

                  王树声部是国军豫湘桂大溃败后,毛亲手组建去河南填补真空的,除皮旅两个团外,还有7个主力团,其中包括770团、太行13团、太岳18团、延安警4团这样的八路头牌主力团,再加上后来加入的水东8团。这是10个八路主力团,比陈赓还阔气(太岳纵队当时只有6个团)。最后只剩下皮旅两个团还留在野战军序列。

                  河友mingxiaot的父亲是太行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后来的3兵团宣传部长),他的文章清楚的记叙了停战协议签订后,共军高级将领(司令陈锡联、政委彭涛)的麻痹心里。聂帅裁撤晋察冀野战军,是历史事实。晋察冀有些高级将领有不同意见,其中的代表就是郭天民、刘道生:

                  1946年裁军之后,郭纵队的四个旅仅留下两个旅,而且在随后进行的大同、集宁一战中损失惨重。之所以郭纵队元气未伤,还保持着较高的战斗力,是因为郭天民在46年初的晋察冀裁军中伙同冀察军区政委刘道生,打了埋伏。将原本要裁掉的一万余名老兵瞒了下来,由刘道生私下里筹粮筹款养了下来。

                  46年10月的涞源会议上,郭天民猛烈开火,指责军区领导人犯了重大错误,被蒋介石政府的“和平建国”蒙骗,将部队大幅度精简复员,对备战缺乏准备,以至于部队战斗力被大大削弱,无力抵抗国民党军队的猖狂进攻。郭天民会后当即被撤销一切职务,直到刘少奇、朱德带领中央工委离开延安到达晋察冀,才咸鱼翻身,在朱老总的帮助下,于47年8月调到刘伯承手下任副参谋长。刘道生则跳槽到了林彪麾下。

                  至于仁兄说的:

                  道德制高点?泥腿子出身的TG会把这个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吗?就算梁案让TG吃亏,据理力争就是了,揭露老梁的险恶用心就是了,周公会措手不及到流泪?

                  请记住一点:当时的国民党是正统,土共是“匪”。土共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代表“人民”、代表大多数,只有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如果今天揭露这个民主党派、明天批评那个盟友,还要声称自己代表“人民”,只能让自己变成一个笑话,陷入孤立,坐实“匪”号。

                  通宝推:然后203,普鲁托,林风清逸,何求,脊梁硬,西安笨老虎,盲人摸象,
                  • 家园 我资料是看得少,不是问题

                    我的观点是,在国共和谈期间,TG没有放松警惕,有个以下几个事实做证据:

                    一,中原军区部队的安全转移,从国共和谈开始就是一个重要议题,但是一直就没有谈拢,顾祝同的大军反而越围越紧。你要是认为李先念他们在这样的环紧下,还敢裁军,那我真是无言以对了。

                    二,李先念不等最后的调停结果出来,而是主动突围,说明他们对和谈不抱幻想,对“破坏和谈”的罪名不屑一顾,有希望就坚持,一看要威胁到自己的安全,不图虚名,坚决打响起一枪。

                    三,突围行动兵分三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说明他们早有预谋。

                    至于最后损失多少,你说是失败了,党史说胜利了,我不参加讨论。因为这不是我的论点所在。

                    至于其他解放区,你有资料,可以去研究到底哪支部队裁掉多少。我没兴趣,也没时间。但是,告诉你,党史上有结论,有歼敌数字,老蒋的全面进攻,四处碰壁,开始半年后就宣告破产,不得不改为重点进攻。在这个结论下,你再去找一大堆裁军的数字来,证明TG为了面子不要里子,我只能说您自便吧。

                    因为逻辑告诉我,如果真是聂荣臻把手里20万大军裁到只剩5万人,就算老毛不枪毙他,老蒋也早就打垮他了。他还能上天安门?还能扛上元帅大星?我不信。

                    下一个论点,您是说统战对TG很重要,所以周公的眼泪是有道理的,因为:

                    如果今天揭露这个民主党派、明天批评那个盟友,还要声称自己代表“人民”,只能让自己变成一个笑话,陷入孤立,坐实“匪”号。

                    对吧?

                    我认为,仁兄的这个逻辑才真是笑话。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井冈山开始,TG从来就没有含糊过。

                    倒是仁兄搞清楚没有?TG要代表的“人民”是谁?

                    TG要依靠的,要代表的“人民”是无产阶级,劳苦大众!主席上面这段话,要澄清的就是这个问题。

                    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要发明“统战对象”这个名词?

                    就是告诉同志们,除了我们自己人,在敌对的阵营里,或者是中立人群中,还有一些可以被我们利用的人,我们要做统战工作,去争取他们,团结他们。

                    但是,归根到底,他们不是我们“自己人”,只是工作对象。能团结过来,哪怕暂时的,最好。要是争取不过来,那天也塌不下来。

                    坐实匪号很可怕吗?又不是没有当过山大王。又不是没有被人说过”痞子运动“。

                    武装夺权是最高宗旨,统一战线只是服务于这个宗旨的。有好名声最好,没有好名声,创造好名声,也要夺权。

                    所以,对周公来说,党外朋友很重要,但是自己同志才是根本。就算有悲有愤有失望有意外有种种流泪的理由,但是都不到那个程度?不管梁漱溟是好心还是恶意,周公都有各种办法去教育批判说服警告,大不了割席绝交。连一介书生的鲁迅都敢痛打梁实秋,周公不敢踹了梁漱溟?

                    我是没有资料,但是以上的分析让我推论,权延赤的描写不靠谱,所以不赞成史文恭引用这一段。

                    我的论点就是这个,完毕。

                    你要是有资料证明周公感情丰富,即使是这样的”小事“也可能流泪,欢迎提供,让我认识一个新的周公。

                    如果你要是再找一堆资料来,证明当时的事态确很严重到连周公都流泪了,那就恕不回信了。

                    • 家园 为辩而辩就没得意思了
                    • 家园 苏中七战七捷,粟裕3万兵力对汤恩伯12万,歼敌5.3万

                      一,中原军区部队的安全转移,从国共和谈开始就是一个重要议题,但是一直就没有谈拢,顾祝同的大军反而越围越紧。你要是认为李先念他们在这样的环紧下,还敢裁军,那我真是无言以对了。

                      二,李先念不等最后的调停结果出来,而是主动突围,说明他们对和谈不抱幻想,对“破坏和谈”的罪名不屑一顾,有希望就坚持,一看要威胁到自己的安全,不图虚名,坚决打响起一枪。

                      围困中原的不是顾祝同,是刘峙。刘峙有俩外号:一是“猪”,一是“长腿将军”,抗战8年,未有胜绩。

                      苏中七战七捷只比中原突围晚了半个月。粟裕以3万兵力,面对汤恩伯12万人马,七战七捷,歼敌5.3万人。

                      中原军区6万多人马,面对刘峙22万人,就算不敢打,也可以趁早走。既然“对和谈不抱幻想”,还管什么调停结果呢?为嘛眼睁睁看着国军越围越紧、好几个月没有动静,直到被围紧了才想起来突围呢?

                      论位置,苏中和南京、上海仅一江之隔,离国民党核心地区比中原更近;论战略纵深,中原解放区20多个县、1300万人口、30多万民兵,回旋余地比苏中大得多。为何苏中部队敢打能胜,中原军区既不敢打、又不快走,眼睁睁看着自己慢慢被越围越紧呢?既然中原突围胜利了,李先念咋不带兵了呢?他的兵呢?

                      山东军区作为第二大解放区,主力去了东北,和新四军3师等一起,发展成4野;剩下的部队和粟裕的4万多人合编,发展成3野。3野、4野各有一多半的成分来自山东解放区。于此相比,晋察冀作为第一大解放区,最后整编成华北兵团,连个野战军番号都没混上。聂帅的兵呢?

                      聂帅首先有红一军团政委的资历(罗荣桓的顶头上司),其次有创建晋察冀的功绩、再次华北兵团拱卫北京,这三条足以保证帅位。但是排名倒数第二,比罗荣桓低。

                      王树声两次兵败扔下部队跑路,最后沦落到给唐天际做副手,55年授衔:唐天际中将,王树声大将,靠的是资历。

                      考虑到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和各解放区的具体情况不同,中央指示弹性很大。各解放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班子。有些将领危机意识较强,比如罗荣桓、粟裕、黄克诚等,有些则害怕打仗、一心想过小日子。中央任命的中原局书记徐向前因病未能到任,决策层唯一能打仗的5师参谋长刘少卿又被排挤走了(参见双石大作《刘少卿》),导致中原军区领导没有一个能打仗的。如果主持中原局面的是粟裕、黄克诚、谢富治之类的将领,根本不需要后来付出巨大代价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可以提前一年结束。甚至说的极端一点,如果没有中原军区的领导,中原各旅各自为战,结果也要好的多。因为,中原麾下皮定钧、刘昌毅、陈先瑞、张才千等都是军政双优的悍将,军事才能比中原军区领导要强得多----这点连国军都非常清楚:王树声最后在鄂西北全军覆灭时,国军叫嚣的是“消灭老7团,活捉刘昌毅”,根本没有王司令啥事。

                      通宝推:吃土的蚯蚓,luguo,红军迷,邻居大哥,阴霾信仰,何求,迷途笨狼,西门飘飘,金口玉言,北纬42度,独立寒秋HK,脊梁硬,林风清逸,盲人摸象,
                      • 家园 徐向前因病未到职后果很严重

                        军事上,中原军区司令员是李先念,但他长期倚赖的参谋长刘少卿被排挤走了,缺了重要智囊,新参谋长王震是兼任的,人家是一方诸侯要领兵在外,指望不上。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关键是中原局一把手极度悲观厌战,徐向前没来,中原局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是郑位三,郑位三在鄂豫皖资格极老,当年武汉悬赏缉拿共党,董必武第一,郑位三第二,年纪轻轻就被称为“位老”。郑位三对中原局势极为悲观,一开会就是说各逃生路,要不就是说哀兵必胜,总之就是毫无信心。因为郑位三资格太老,别人也不好说什么。领导开会公开这么说,你让下面人怎么想?

                        • 家园 郑位三威望没有那么高

                          郑位三在2师、6师受罗炳辉和谭震林的气,去5师前一直担心人家不接纳他。去了以后也比较“民主”,双石的书里有这么一段:

                          文革中郑位三解脱后曾与刘少卿唏嘘感慨了一番:我在五师算不得什么领导,自己有胃病,华中局体谅我,给了我党代表的荣誉,来中原主要是协助陈大姐做做群众工作,我没有党代表的威望,你也知道,我没有给你们作过什么指示,你们也没有单独给我汇报过什么

                          中原局的领导,没有能打仗的,而且关系也疙疙瘩瘩。郑位三是忠厚长者,换句话说就是和事佬;李师长没证明过自己的军事才能,刘少卿又让他排挤走了;陈大姐是地方干部;任质斌是纯政工干部;王震根本不鸟李师长;王树声西路军吓破了胆,在河南一把好牌,结果他把一群狮子带成绵羊。整个中原局的常委+委员,好像没有一个会打仗、想打仗的。郑位三的怯战反应的是整个中原高层领导的一致看法。中原局召开旅以上干部会,郑位三在会议室门口写“哀兵必胜”,刘子久、陈大姐写了“跑,逃,叫,要”,要分散转移。下面的很多旅长、甚至团长都比他们强。

                          国军豫湘桂溃败后,任命王树声经略河南是非常轻率的。皮徐支队在河南很快打开局面,等王树声带着主力到达后反而找不着北了。突围的时候也是,几乎所有的漂亮仗都是旅团长们脱离上级指挥独立作战打出来的。

                          通宝推:阴霾信仰,红军迷,向往,盲人摸象,北纬42度,
                  • 家园 对老兄的理论依据立足点只能是“笑哈哈”

                    以老哥我在行业多年的观察体验,越是老大,心中越是要“执大义,行大道”,高度纯粹,极度聪明智慧。

                    兄弟你一口一个“土共自称代表“人民”、代表大多数,这就是土共需要的道德制高点,只有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才能占据这个制高点。”,一派洞悉透查的语气,其实只会贻笑大方。好似老毛这群人不过是自己不信,想要让别人相信——忽悠,而已。

                    非也!

                    这群人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华民族绝地反击触底反弹中兴,他们的追求理想之高,思维之纯,绝非你我俗人所能理解。

                    东哥是带一群极聪明的人冒着九死一生的巨大风险去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但凡是心存杂念的人(比如国焘兄)过程中早就三振出局了,仅仅只是聪明的人是不会玩这种真玩命的游戏的。他们之所以最后能够登上天安门(很多人没有活到那一天),一路上无怨无悔,一路PDCA,一路反思成长,一路舔着自己身上的刀口不舍昼夜前行,这些都是些类似“阿甘”这样的人——我认为是“圣人”。

                    美国人说“一个东西走路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它就是一只鸭子”。不管参与革命的动机如何,过程中如何反腐,如何挣扎,如何动摇,但东哥一群带领一群中国农民走到了一个伟大的历史里程碑,就是圣人。耶稣也曾感化妓女成圣人。

                    我初中时候极度喜欢考试作弊,后来成为一方知名大学霸。咋的啦!你还能不承认

                    以你我的智商与追求水平,对这些开国元勋只有仰视的资格。

                    • 家园 您到底想说什么呢?

                      兄弟你一口一个“土共自称代表“人民”、代表大多数,这就是土共需要的道德制高点,只有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才能占据这个制高点。”,一派洞悉透查的语气,其实只会贻笑大方。好似老毛这群人不过是自己不信,想要让别人相信——忽悠,而已。

                      毛当然相信自己代表人民,但是他相信不代表别人会自动相信。当时的正统是国民党。国统区、日战区、包括东北人民最开始是认中央军的。解放区的很多人、包括很多抗战后参军的军人,最初对蒋也不反感(参见王外马甲的《骑兵》)。因为别人不一定信,所以要宣传自己的主张。难道宣传自己的主张,就一定是忽悠?作为后来人,我们有上帝视角,知道历史的来龙去脉,和“洞悉透查”有什么关系。

                      东哥是带一群极聪明的人冒着九死一生的巨大风险去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但凡是心存杂念的人(比如国焘兄)过程中早就三振出局了,仅仅只是聪明的人是不会玩这种真玩命的游戏的。他们之所以最后能够登上天安门(很多人没有活到那一天),一路上无怨无悔,一路PDCA,一路反思成长,一路舔着自己身上的刀口不舍昼夜前行,这些都是些类似“阿甘”这样的人——我认为是“圣人”。

                      毛周是圣人,但是,您说整个团体都是心无杂念的圣人?

                      以上边谈到的中原突围为例,中原局5位常委、9位委员,在突围失败后全部回到后方,没有一位是和部队一起坚持的。往前一点,西路军兵败,军政首长同时离队;他俩走后,绝大多数高级将领带着好马、好枪、经费(金银)扔下队伍自己跑路,留下妇女团打阻击。再往前一点,百色起义失败,总前委书记邓政委先跑路。像毛周任那样,坚持留在陕北的,并不多见。往后说,建国后换老婆、强奸秘书、小护士、下属老婆、甚至强奸亲侄女的上将、中将不要太多。即便在元帅级别,以好色而广为人知的就不止一个(高岗、花帅)。这些人算不算您说的“一群心无杂念的人”?

                      美国人说“一个东西走路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它就是一只鸭子”。不管参与革命的动机如何,过程中如何反腐,如何挣扎,如何动摇,但东哥一群带领一群中国农民走到了一个伟大的历史里程碑,就是圣人。耶稣也曾感化妓女成圣人。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没有毛,很多人大概率啥都不是。因为跟对了老大就成了圣人,而且成圣人后,还能强奸女秘书、小护士、下属老婆、甚至强奸亲侄女,这圣人也太奇葩了。

                      以你我的智商与追求水平,对这些开国元勋只有仰视的资格。

                      以你我的智商与追求水平,对亚里士多德只有仰视的资格。既然如此,我们还学牛顿定律干什么?

                      通宝推:luguo,迷途笨狼,林风清逸,乔治·奥威尔,盲人摸象,何求,
                      • 家园 主席是圣人,周还要再看。
                      • 家园 点和面的关系。

                        两位的说法没有大的矛盾。从面上来讲,对开国元勋这个群体绝对需要仰视;从各个点上来说,人总是有缺点的,幸运的人能够伟大确实是因为跟对了老大。

                      • 家园 还是偏颇了,宁可相信野史也不愿多看正史

                        “强奸女秘书、小护士、下属老婆、甚至强奸亲侄女,这圣人也太奇葩了。”,这些东西流传于野史很多,真真假假难辨,但绝对是非主流。东哥以及其率领的绝大部分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不能动不动就提“强奸女秘书、小护士、下属老婆、甚至强奸亲侄女”。即便是有,也是一小撮,总体而言,瑕不掩瑜。

                        “以你我的智商与追求水平,对亚里士多德只有仰视的资格。既然如此,我们还学牛顿定律干什么?” 学牛顿定律同时,我们未曾鄙视亚理斯多德呀!你这个栗子举得不妥。我们对二者都是尊重,从来没有因为几个不足就识图否定或者瞧不起。古人有当时的局限,但我们都充分肯定他们当时的巨大贡献,这就是我们认识历史的正确态度。

                        正确的栗子应该是,我们不能因为牛顿炼过金,就鄙视牛顿定律,1、该尊敬的就要尊敬;2、对待牛顿,我们依然是整体非常尊敬。

                        • 家园 这帽子扣的,我几时没有“肯定他们当时的巨大贡献”了?

                          我看不上的是那些眼高手低、夸夸其谈、还一门心思想跟土共夺权的自以为是的文人。

                          我对土共这个集体、尤其是太祖是非常敬仰的。但是,这个集体中的多数人是“心有杂念”的。另外毛周“心无杂念”,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不使用必要的手段/手腕。

                          另外,您觉得我说的是野史?文革期间的大字报,包括亲生儿女的揭发,算是野史?文人凭空编排出来的算是野史,当事人的揭发可不算,更何况很多事情当时当事人都是认了账的,这算什么野史。改开后对毛下三路的攻击才是野史,默许这些攻击的高层领导也是“心无杂念”的?

                          另外,一小撮到底是多少,您不是说“但凡是心存杂念的人(比如国焘兄)过程中早就三振出局了”吗?

                          通宝推:石狼,盲人摸象,
                        • 家园 正史,特别是当代的正史,肯定粉饰居多。

                          野史,需要辨析,有事实有夸张有谎言。

                          毛周的队伍里为数不少的人思想境界不高,这是事实。建国以后,特别是自己或家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私念膨胀建将军楼(参见叶文福的长诗《将军,不能这样做》),或称“再也不能让孩子们受苦了”(邓大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