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随口扯几句 -- 种植园土

共:💬253 🌺1772 🌵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不大可能吧

          改变计生政策,那是越快越好,越晚越糟,可不是能拿来拖着显示高风亮节的。这个计生政策的改变,确实是今上不多的亮点之一,虽然晚了,但总比不作为好,而且晚的责任也不在他。就像《我爱我家》里说的,一个人哪怕再糟糕,只要认真去找,也不是一点优点都找不到。倒是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上届最大的善政取消农业税,是上上届做了调研论证留给上届实施的。

          • 家园 兔子政策的特点是连续性,外人断其功过,往往因此误判

            兔子政策的特点是连续性,外人断其功过,往往因此误判。比如,南海造岛,现在主流的说法是,功劳归庆丰。但我认为,这个功过是前任的。依据是,此工程巨复杂,太耗时,从七岛定位、规划、未来发展、工程准备、资金安排、政治支持、军事预案等各种指标看,都是在前任手上完成的,有可能连决策决心都是在前任手上完成。

            回到农业税政策。

            对农民而言,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如果你在考查一下房改、教改、医改三座大山对农民的影响(当然,主要影响群体是工薪族),一年二三百元的农业税算是毛毛雨。农民身上的虱子已经很多了,虱子多了不咬人就是这个理儿。这个政策可以用“朝四暮三、朝三暮四”完美诠释。

            对政府而言,有3层意义:

            1,农业税在总税收的占比,拉一个清单,什么都清楚了,

            2,征税的成本上升,征税意义失去了现实依据。随着农村凋敝,农民工才是2000年代的主题,基层政府找不到征税的对象,导致征税成本上升,甚至会引起恶性搞税事件,而农业的荒废,很多地方农业没有产出了,或产出极低,再征农业税,名实不符?

            3,农业凋敝,粮食安全出现重大危机,对农业进行补贴,保持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就必须要搞一些惠农政策。

            4,农村经过80-90年代的折腾,已经遍地火星,极度不稳定,算是动乱之源,必须要对农村进行安抚。

            因此,单个的农业税政策不是重点,那玩意儿的政治意义大于农民的实际经济意义,有点心理安慰的作用。

            胡温贡献的核心在于,重建了被抛弃了30多年的农村最低底线的社会保障体系(2003-2008年),以及初步建立了农业补贴制度,虽然被三座大山的经济壁垒让农民彻底失去了向上的机会(之前因为户口壁垒,也没多少机会。),但农民的相对生活水平还是有所提高(当散财童子嘛,不过,我认为这个童子当不了多久,一代人而已),安抚好了农民,农村就稳定了,拆除了这个炸弹,胡温才有余力去搞工业,城市化,搞活全国经济,搞出口贸易……这才为“中国梦”积累了喊口号的资本。

            但话说回来,胡温的政策也只是稳定了农村,并没有实现“粮食安全”这个终极问题,农民增产增收就是个笑话,粮食安全形势也越来越恶化。他的药方就是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农业,这就轮到土地流转上场了(04年提上日程,土地流转法是05年分布。),不过,土地流转到现在也就这样了,没有起色。

            我觉得这个政策的毛病在于:

            1,上层担心失地农民成为流民,因此,土地始终无法自由买卖,导致土地流转成本高昂(农业前期投资也大),没有企业愿意通过土地流转搞现代农业生产,搞土地流转的,都是想改土地性质,炒地皮。

            2,流转农户的生计涉及到农村稳定,政府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要企业承担无地农户的生计,这给企业背上了沉重的政策负担。

            3,流转合同执行难(土地主权仍在农民手里),遇到农民反悔,企业就麻烦了,而政府为了维稳,通常是政治解决,撕毁合同,还地于农,而不是按契约公事公办,这还搞个毛线!

            现任要想在粮食安全和三农上精进一步,有所功绩,土地流转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看起来他也没打算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基本还处于高来高去的阶段,梦倒是做了一堆。

            通宝推:gschen,普鲁托,脊梁硬,
            • 家园 我之前看报道,农业税本身不多但是集资摊派才是无底洞啊

              据了解,在江苏,农民年均收入最高的是苏州工业园区为7800元,人均负担仅为18元,而最低的灌南县农民人均只有2650元,人均负担为42元。显然,减税在农民年均收入较低的地区,对农民的增收贡献较大,而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作用并不明显。而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民负担越轻,越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民的各种苛捐杂税就越多。最近刚出版的《中国农村调查报告》中透露,在安徽某些贫困县,农业占主导产业,农业税仍然是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税费改革前,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在一些地区巧立名目的税种多如牛毛,农民在赋税的重压下不无怨言。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下降了40%,去年安徽省农民人均负担仍达64.4元,今年该省已取消了农业附加税。

              http://people.com.cn/GB/paper85/11644/1049613.html

              • 家园 486的农村政策,我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重建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农合、五保户等政策是真正的德政,至少看病贵这个问题得以解决,虽然在大病报销方面仍然有较多负担和较大问题,主要是报销医院受限。但总好过之前不管不问。

                这也是我对286田下户政策不满的原因,田下户本质上是甩包袱,让农民自生自灭,前30年在农村建立起来的极为原始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全瓦解。可是,大量”何不食肉糜“的吹鼓手还在唱伟大英明,甚至拿农民拥护田下户政策来作证。农民要能理解田下户给他们的伤害才见鬼了,他们只知道终于没有婆婆管着自己了,自己一亩三分地想怎么种就怎么种,也没有现代的社会保障概念,更是对现代政府应该承担的最基本责任(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毫无概念,其思维观念仍处于封建小农经济时代。

                2,建立农业补贴制度。比如肥料、种子、退耕等全方位的补贴,这对农民减负是一笔非常大的贡献。

                3,税费改革。核心是将基层政权纳入财政体系,由财政保障基层政权的运转,禁止一切苛捐杂税,使得基层乡镇无法再通过乱摊派和巧立名目来收费。并废除了村集体的一切收入,如提留等。村官的工资完全由财政支付,变为纯粹的办事的人,收回了他们征税收费的权力。

                这个政策之后,农民几乎不再向国家上缴税收,再加上1和2,国家反而每年要向农民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一个从事农业的家庭,算上1、2、3,共计获得国家收入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中西部),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纯粹的养老一年一人大约2000元左右。

                改开后的领导层,应该说胡的整体水平是不错的,他的整体平衡性很强,方向感不错。他上台之后的切入点就是三农,这个选点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农村经过80-90年代20多年的折腾,已经处于火山爆发的边缘,如果再不下力气整顿,农村就糜烂了,农民起义就不是危言耸听了。他几乎只用了二三年的时间就将农村这个炸弹拆除了,然后转身去将执政重点放到工业、城市化、出口贸易上去了,并且,终他10年,战略方向坚定不变,这份定力值得肯定。对比今天,感觉思路有点乱,他的核心点应该是分配制度改革和产业升级,倒到现在都没看出头绪。

                不过,胡想推的”土地流转“个政绩最后失败了,他就开始了在农村的维持会。土地流转这个课题应该是未来解决三农的核心和关键,这一任是没指望了,看下一任吧。

                通宝推:崇山彩云,
                • 家园 个人体验

                  三农问题99年左右就开始学术界讨论,2001的时候各方面已经很成熟,有我不记得但应该比较权威出处,提到核心提出晚一点由下一届宣布实施,提升486威望。

                  现在看来,486接过大礼,让其惯性死亡,毫无建树。农村现在可以说已经死亡,这种现象好坏另说。

                  486在位十年,如同把一个健全的人拖成糖尿病。

                  • 家园 三农问题在现行体制下,无解。

                    486的做法是对的,他只能做到安抚农村,稳定农村,基本解决农村的无政府状态,然后抽身去搞工业化,出口贸易,积蓄国力,不可能花太多精力去搞三农。

                    他原来想通过土地流转来盘活三农,显然是失败的,并且在可见的未来,三农都无解。

                    • 家园 有解的,还是城镇化与人口问题

                      目前城镇化人口已达60%,未来10年到达70%应不是问题,目前在农村,青年男人要想娶老婆,基本要在城镇里买房才有机会。未来10年农村人口的快速老化应板上钉钉的事情。在小面积田地无利可图和农村社保医保压力下,土地流转会水到渠成。家乡的土地已经交由生产队招标承包,这种方式已在广东很普及了。

                      • 家园 我看过土地流转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承包法和流转管理办法。

                        土地流转有四种形式:出租、转包、转让、入股等。这两个文件的核心只有一个:大力提倡出租这种形式,其他方式的流转有非常多的壁垒条款,极度不利于承租人。这个用意很明显:用土地给农民最后一道保障,害怕失地农民成为流民。

                        而出租的弊端是非常大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合同执行难的问题,如果一个农场里有三四户非要撕毁合同或坐地涨价,是一个巨麻烦的事情。在中国这种政治型国家,遇到问题全是政治解决,不会按合同解决的,白话就是:撕毁合同,一切作废。或者钉子户干脆干扰正常的农业生产,政府也拿这些人没办法。

                        并且,地租成本在农业收入中占比很高。我简单测算过500亩(我认为500亩是机械化农业的盈利平衡点)收获两季(一季油菜,一季向日葵),正常收成下,地租成本约20%左右,这笔钱是实打实的一次性资金支出,且是预付,这还不算前期的农机、水利改造、肥料种子、人工、油料等支出,学过现金净现值分析法的都知道,这些钱无法分期分摊,必须是实打实的前期一次性投入,简单算下来,净利润能维持30-40万算不错了,如果遇到气候灾害或粮食市场价格波动,500亩农场的盈利就更低了。有这个资金的主儿,在城市随便找个项目也比经营农业强,并且没一堆“法律”性麻烦。

                        我的结论就是,要想走现代化机械化农业(这个路子只在五大平原适用),必须土地的自由买卖、抵押,并且政府要承担农田的前期开发,类似城市住房土地的三通一平,将宅基地(钉子户是一个大麻烦)、农田水利、公路、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搞起来,承租户拿到手的是熟地而不是生地。但这个投资十分巨大,并且农业是一个后期还要财政补贴的脆弱产业,等于是拿政府工业产值的财政收入补贴农业,跟科教文卫一样,农业成了政府一个负担而不是盈利点。

                        政府未必愿意掏这个钱。

                        土地流转要等50-60后(甚至75前)这两代人退出,才可能大幅度降低流转成本,这起码要30年时间。

                        • 家园 在两难中艰难前行罢,时间在政府这边。

                          观察过城市的钉子户,一般没背景的人,是做不了钉子户的。否则会在人外出的时候把房子推平(这已是最平和的操作)。而这个背景往往是竞争对手或利益中人,各有各的手段了。

                          至于农村,还是人口的问题,由于青年人都要进城打工居住,老年化无可避免,加上政府刻意忽略,造成农村与城镇的经济差距,亦会导致进城的人无心回归。目前生产队的作用,基本是卖地分利,农村的社保窟窿其实比城镇更甚,流转其实一直在进行,只是吃利的不出声而已。

                          关于500亩,在广东其实500亩以的上土地基本流转殆尽,余下的都以不能连遍的小土地而已。离城镇近的,农民还有期望成为工业或商业用地,远一些的基本荒芜了。而进口粮食年年增长,小遍地种粮是划不来的,只能做些生鲜或肉类养殖。只要中国工业体系对全世界还起碾压作用,粮食长期大量进口是不可逆转的。

                          所以兄台对流转是多虑了。

                          • 家园 流转不是重点,重点是流转后的土地用途

                            上帖说盈利,其实是在说,从事农业生产的盈利效果不好,再加上兔子初一十五的云不一样,大企业和社会资金不愿意入场。而目前看到的流转现象,只有2个可能:1,炒地皮;2,荒芜,以待来者。真正把土地流转集中起来搞现代农业生产的,微乎其微。土地流转涉及到粮食安全,对于像中国这种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保持一定比例的粮食自给率是必要的。虽然中国现在在全世界租地种田,可以解决部分。

                            现在农村凋敝,人都进城打工了,但不意味着土地流转可以轻易实现,用一个农民的话说:他的田现在荒着是没收益,一旦你流转过来赚到钱,人家就会上门找你说道了。

                            我很期待土地流转政策有新突破,最好是自由买卖、抵押,跟城市里的住宅一样。

                            • 家园 你这看法我不认同

                              首先,土地国有的,这个政府的主动权不可能改变(至少法理上没人敢去改),否则就会走土地兼并老路。政府最多也只能挂羊头卖狗肉地进行租赁几十年之如此类。回收的利刃必挂在承租人的头顶

                              2,随着农村人口的荒芜,钉子户所依赖的宗族力量会大大减弱,通过生产队的名义进行土地回收和放租将更合法顺利,敢带头闹事的没有好果子吃,乌坎村就是个例子。

                              3,粮食自给还是外出种粮买粮,我觉政府得会主推后者。前提当然是工业和军事存在优势,这两点我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再说粮食储备一般有一年左右的量(官方公布好像有三年的储备,个人挤去水份也应有一年吧),应算外部突变亦容易重建本土农业。所以粮食自给会向生鲜自给转向。

                              • 家园 土地制度是TG给自己耍赖开的后门,当然不会放弃。

                                我说的是土地流转类似城市的住宅,所有权与使用权名义分离,实质统一。目前的流转方式中,转让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只允许农户个体承租,并且承包方必须有非农职业或稳定收入,还得发包方(村集体)三分之二同意或村民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公示半年,方才有效。

                                现在力推的是出租方式。这个方式麻烦很多,政府预留了很多后门可以整治承租方,或者叫随时赖账。

                                至于2,你我没根本区别,不过,如果想温和地解决,最好等50-60后两代人退出历史舞台,然后通过赎买、交换等方式回收土地。但这个操作方式的麻烦是,会加大村镇一级政府的权力和寻租空间,搞不好就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第3,重建农业你说的有点小儿科。农田一旦荒芜,要重新开荒变成熟田,一般需要三年左右,不是你说的那么容易。那时农业人口减少,根本没有足够数量的人力来开荒种地。因为这些荒芜的农田,主要是山区,无法机械化,只能是人力解决,平原地区不会出现农田荒芜的情况。

                            • 家园 你太单纯了

                              未来中国的农业三个方向:1,农村公社模式,2大农场模式,3,农业公司。土地流转后的土地被当作房产的可能性最大,困为土地的金融增值远高于农业,这是工业社会所免不了的,未来土地二次国有是大概率事件。

                              • 家园 同意土地的金融增值,但不认同所有土地都可以进行金融增值

                                城乡结合部的应可以,但其他地方则很难

                    • 家园 他其实啥都没做

                      那些三农研究的专家也都逐渐隐身喑声。

                      486就跟老佛爷一样,对内夺其风头,扰其和谐清梦,狠得雷厉风行。其他概如不见。

                      长达10年的储君培养就造就了一个办公室混日子无为之人。各路盗贼大行其道,积弊十年,后人做做减法揩揩屁股就能博得名声,都不用做出国计民生的正面成绩来赚名声。

                      其前后任都是意外上任,毫无准备,却努力做事,好坏另说。

                      他是绝不做事,谁做干掉谁。就竖一面和谐的旗子自欺欺人。

                      他治下的国家,像一个只有稻草人警察的美国西部小镇。越恶越奸活得越好。

                      通宝推:Rusher,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