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回国六年感想之一 我就怕你们没矛盾 -- 玉垒关2

共:💬266 🌺2171 🌵4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美国的才艺课不便宜,便宜的都是瞎玩,一学期练一首曲子

      在美国医院,娃10岁,从3岁开始,幼儿园班上的小朋友全都上乐器舞蹈美术,家长就是车夫书童,每天奔波于各个艺术学校或者老师家,大一点就开始参加各级比赛,少见真放羊的。人家管这个叫“build up your CV”, 虽然明面上没有说这些东西给升学加分,但同样文化成绩的孩子,多一个奖,多一个考级证书,学校当然更愿意要了。

      我挺愿意叫孩子去参加这些的,尤其大一点,才艺课就变得非常辛苦,对孩子意志品质情商都是绝对是全方位的锻炼。比如跳舞,如果要参加比赛拿奖,10岁左右的娃一周至少要练5个小时,非骨折程度的伤都得咬牙坚持,所以一到比赛季,跳舞的小姑娘们身上总是青的,问痛不痛,答“大家都一样,没事”。相比没有这种锻炼的娃,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明显更坚强,自理能力更强。

      同时由于长时间训练都跟小朋友在一起,为人处事要比同龄人成熟,闺蜜铁哥们也更多。而且因为学习才艺兼顾,事情多,需要合理的时间分配,所以一般学习习惯都很好,非常自觉,到中学阶段基本上不需要家长提醒该干什么。

      至于生活乐趣,音乐舞蹈美术都能给人带来终身的欢乐,比娃在外面乱跑,或者几个混到一起强多了。

    • 家园 若把文中每一个叙述的状态做成一条曲线,

      就会发现这些年中所有曲线都崩的紧紧的、向着极端方向做着直线运动。

      可以说这样的运动本身就不正常,或者说是非常态,(比如把经济状况做成一条曲线)。所以怎么可能总这样持续下去呢?

      既然已经趋向极端,那么这所有曲线就快迎来剧烈转折了。

    • 家园 人口密度大,资源竞争的惯性使然,想得太多了

      有人说日本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更大,但是日本战前也是面临压力长期的向外扩张国策啊。现代的日本年轻人被称作没有欲望的一代,不是偶然的,这中间有很大的洗脑作用。

      在高密度人口社会,如果不压制个性,那么必然要有不断的扩张才能释放人口压力。反过来,如果不论是国际环境还是自然形成的社会文化不利于对外扩张,那么压制个性,禁锢思想就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坏处就是那个不能产生科学的结果。

      而且还会有正反馈的作用,越是放任越是可能对外扩张,越是压制越是不愿对外行险犯难。从民族个性上有是如此,一旦社会放任,就是出现楼主这样的普遍焦虑,形成实际上的呼唤政府出手恢复压制,这是一个文明惯性的反映。

      所以中国这个社会下,长期下来的惯性就是过一段开放的日子一定会在惯性上走回对内压制的路子,换成谁上台也会这样,区别就是会不会对外屈服于压力开放社会,如果是凭本能那么一定是压制为主,而不会放任。

      另一条辅助措施当然就是计生,减少人口增长速度,推迟个人焦虑临界点的到来,为一段时间内的开放发展创造机会,但是这个窗口不是无限的,到期就需要收拢。

      扯不上人类灭亡的地步,因为这个主要是文明特有的秉性,并不是全世界哪里都是如此。虽然这个逻辑从全球的角度上也适用,但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所以人类总体上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处于野生状态。

      通宝推:漂漂2号,
    • 家园 del

      del

    • 家园 难道楼主没发现,你已经成为贩卖焦虑的对象了吗?

      其它不说,就以补习来说,为什么孩子一定要学艺术和乐器呢?如果说所谓“中产阶级”就一定要学一两种乐器,那就很可笑了。

      有一个问题,我们是“中产阶级”吗?这个问题其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是不是都没有关系,因为“中产阶级“本质上就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伪概念,如果严格按马列主义,城市里只有两个阶级,资产阶级还有无产阶级,以是否掌握资产划分。现在有个很奇怪的情况,城市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文化洗脑后,以为自己成了资产者,开始主动去学习资产阶级价值取向还有生活方式,用资产阶级的要求要求自己还有自己的家人,并且给自己戴上“中产阶级”的大帽子,以标榜自己也普通大众的不同,这不是就个笑话吗?资产者家资丰厚,他们的公子小姐们要陶冶情操,要学艺术学乐器,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但是我们是无产者,我们所要做的是养家糊口,不是陶冶情操,要学艺术学乐器,对不起,咱们没这个闲心,我们最紧要的任务是习得一技之长,会修车也好,会做拉面也罢。。。。。。只要能养活自己养活一家几张嘴,就是我们在这个阶段上最大的胜利。如果我们一开始自身境遇很差,那么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根本就不是什么提升社会地位跨遇阶级这种宏大的目标,而是先把自己喂饱,你自己吃饱了,才能组建正常的家庭,有了正常的家庭,才会有孩子成长的良性空间,有了孩子成长的良性空间,才会有他在经济以及社会地位上的提升。如果你还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话,那么你的家庭才能越来越好,同样,你的孩子才能越来越好。现在社会上的“起跑线”理论,在我看来荒谬至极,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正的“起跑线”是什么,不就是孩子的父母吗?难道报一个什么班,学点什么艺术乐器,就“赢在起跑线上”了?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现在微信朋友圈里很多账号都在干这类贩卖焦虑的买卖,就是不断地夸大社会黑暗面,向受众灌输努力无用之类的有毒论调,现在中招的人还不少。捧高踩低,拉帮结派,而后弱肉强食,这类事多吗?很多,但是我的目标与这些事情无关,我的目标是提高我自己,我自己好了,这些人就受伤害不了我了。

      通宝推:猪啊猪,天堂,strain2,20170720mzy,吃土的蚯蚓,万年看客,海绵,天河行,
      • 家园 其实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是数理计算机和外语

        陶冶情操,要学艺术学乐器,那是统治阶层的事情。

      • 家园 我向来都当自己是工农群众,穷人的一份子

        论收入,我在西方国家也算是排名前 10% 了,不算富贵,也就是个小康。

        可我还是依靠出卖劳动力的无产阶级,没有剥削能力,并不能够占有别人的劳动。

        不过呢,学音乐也不能算是 “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无产阶级也可以陶冶情操嘛。至于说一技之长,修车拉面也算是吧,但是我建议学量子力学。大学里面量子力学好的学生,从来都不愁就业,我没见过例外。

      • 家园 社会本来就很黑暗啊,还用得着贩卖?

        赞同@玉垒关说的,“这种屁话也有人赞同,可见西河确实败落了”

      • 家园 孩子也报了一些班,觉得还好

        或许我们报的班比较low,主要还是以孩子兴趣为主,没报乐器,因为自己不会。

        同坐标海淀。

        别跟别人比,生活会不会好过点?

        • 家园 如果孩子不抵触,我个人建议学钢琴。学习音乐对稳定情绪非常

          有帮助,每天能练半小时就行。而且钢琴特别容易上手,日本出的电子钢琴的手感,踏板,音色和价格都相当不错。

          坚持几年,你就会发现,某一刻你家孩子坐在钢琴前,一刹那间觉得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真不是骗人。

          不过,过了一会,你想叫他多练一会,他给你抬杠。

          什么气质啊?都是狗屁。

          附带一句,我们学钢琴的时候,老师先测验一下,才收了我们。

          第一个问题:会自己上厕所吗?

          第二个问题:2加二等于几?

          通宝推:天河行,
        • 家园 北京资源太丰富,除去北漂不算,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实在不行,爹娘能留两套房,够外地的985毕业生挣一辈子的。

          楼主如果在西北地区的话,在儿女问题上,恐怕没有不比这个选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