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1970年到2019年50年的数据看美中贸易战究竟为何 -- jent

共:💬199 🌺1917 🌵5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这个是官商

                                                全上海只有16家,属于半事业单位的性质吧。

                                                第一个月的工资条,不会记错的。第一次发福利那一塑料袋生鸡蛋,也不会记错的。

                                                但是当时大学生很少,我们这一批里70%在两三年里都升为外销员,开始独当一面,奖金就涨了。工资是死的,按政策按级别;奖金是按创汇绩效,总盘子用现金发到科里,由科长分配,这一块就不同了,就算当上外销员后的初期那几年,一个季度发1500元现金是很普通的,我拿回家就往书桌抽屉里一搁,要用要玩了抽几张,一个季度正好用完,都不用存。所以你拿100的时候,我至少月收入近200了,但工资条上没有变。但是这样有外快的企业,在大上海也是很少的,有很多单位就是按这个工资待遇,只拿一份死工资,效益不好的单位/厂子也很多,所以有那么多“黄牛/打桩麻子”,倒卖外汇现钞和其他票证,赚点外快。

                                                至于工厂那方面的关系,此处省略若干字。

                                                那时候年少轻狂,我们那一波可以说木秀于林,而且总是在一起玩,现在回想,在公司里被人人侧目是肯定的(确实也是该公司第一次整批都招大学生),应该算是该公司历史上一个江湖传奇。

                                                现在偶尔回想那时候的事,很多办公室人事上的事情,也想得通了,理解了。话说回来,当时的各方面的人,包括工厂的小老板等等,还都比较单纯/清白;而且国营企业由国家兜底,98金融危机那阵子,人民币死守不贬值,我们几乎没有业务可做,照样不怕,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看闲书,把公司图书馆基本看遍(当然还是与我们业务有关的书籍多)。所以是快乐多忧愁少的岁月啊。

                                                老邓说,后悔上海没有早开放10年,我今天倒不同意了,上海人是有各种毛病,但还是愿意讲规矩,比较单纯的。假如不搞深圳,直接开放上海,苍蝇都飞来上海,那时候内地人想钱都是想疯了的,穷怕了容易被一点小钱诱惑,结果一帮台巴子把长宁区弄得像东莞那样,反而完蛋了。

                                                我觉得开放吧,广州东莞是堵枪眼,最早承接了那批“淤泥”的。深圳因为来钱快肯实干,总算“出淤泥而不染”,今天洗白了,因为藏污纳垢的活儿都让东莞承包了。上海因为拿到了股票交易所的牌照,金融业受到国家扶持,原来的工业底子又好,身价涨得很快,洪金宝们那批港台咸湿佬还来不及毛手毛脚,就已经被甩下去不值一看了。因为广东笑贫不笑娼抢着赚了那点快钱,上海随后赤脚上岸,反而没有沾染太多的风尘,今天比较有资本装点一下精致主义。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不觉得上海与广东有什么本质区别

                                                  广东说白了,就是一小白鼠,当初就是当租界搞的,准备当疮毒割掉。所以在产业上三来一补,就是原始资本积累特别血腥和残忍。上海是党国心肝宝贝,等发现小白鼠没死后才搞的。走了捷径,但资本主义该有的那些个污垢,一个也没比广东少。东莞、广州有的玩意,上海一个都没少。

                                            • 家园 上海人小气啊!外地人去上海走亲戚,吃不饱饭

                                              所以上海人小气,也是不得已。

                                              我爸说,当年去亲戚家,亲戚留着吃午饭,结果还没吃饱,锅里的饭,碗里的菜,就空了。也不好意思说。出门之后,还得自己另外下碗面。

                                              后来我渐渐地理解了,这也不一定是小气。(因为90年代我也去这家亲戚家做客吃饭,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

                                              可能当时上海人的饭量就是比外地人小,亲戚来的时候是按照自己的饭量来淘米做饭的。饭量小的原因,应该是副食品(主要是油)的供应比较充足,肚子里面有油水,所以不饿。

                                              我家是安徽小城市的,80年代我小时候,家里用来盛饭的碗(每人每顿饭肯定两碗起步),现在是用来装汤的(都嫌大)。90年代我肚子里面也有油水了,所以也不觉得饿了。

                                              认识一个80年代还在真正的农村里面的人,谈起当年,他说他一个人一顿,吃掉一斤米做出来的饭,毫无压力。要是他去上海走亲戚,怎么可能吃得饱?

                                            • 家园 细节很重要。而且用90记忆质疑78年的对比,逻辑不通啊。
                                        • 家园 我88年工作,第一份工作基本工资56块

                                          我在开发部,加上年底补发的奖金,一个月平均113块。

                                          • 家园 我87年工作

                                            进研究所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单还记得很清楚:基本工资加地区补贴,三线补助等等总共是103.50元。

                                            旁边军工厂跟西德易货贸易引进蓄电池生产线,来了一大帮德国鬼子负责安装调试急缺口译,俺被临时抓差借去帮忙。工厂每月给开600,交所里300,自己还能留下300。那年月算是巨额收入了 我那套16卷人文版《鲁迅全集》就是那会攒下的。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大学毕业,是这个数。应当不包括补贴。

                                            当时各地补贴种类和金额不一样。成都地区的国企,不含奖金,基本工资之外的粮食、副食补贴好像是40块。

                                          • 家园 我们毕业时,就业已经两条线了

                                            一条是正规路子,在上海找单位,关系转过去。一条是去南方,当时多数外地来沪读书的同学都去南方,因为户口落到上海很难,反正一样是闯,不如闯南方。当时去南方的,在温州广东的三资企业里就职,月工资就明显高,数百上千的,但那时候刚改开,大家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很大,孤身去外地的开销也大,我们上海籍的同学胆小,都留在上海了,而在上海找工作,基本就是正规渠道转档案,工资开不高。不过要说实际收入,那很多岗位也是明显大于净工资的,各种外快嘛。那时候上海人都在动这种心思,比如老师晚上给学生补习(背野猪猡),也挺来钱。

                                            如果你那时候已经有“开发部”的名称,已经不是传统的国营企业了。

                                    • 家园 六七十年代上海的普通工资肯定是有六七十的

                                      我是安徽人,当时我父母工厂有很多上海支援来的工人。

                                      他们和安徽工人干一样的活,工资高出一倍(因为他们把上海原来的工资带过来了)。

                                      当然,以后安徽工厂要有调工资的机会,也没有这些上海人什么事了-----因为他们的起点已经高得离谱。

                                      这也是改开前,上海人骄傲,或者说自豪感的物质来源-----当时上海人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中国其他地方。

                                      改开后到浦东开放前,可以说上海没落了一段时间。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工人是有的

                                        尤其是重体力工人和技术工人,但职员和后勤人员一般不可能有。

                                        上海人的生活水平肯定在国内算高的,但解放后30年基本建设踏步不前,市民生活水平吃的是老底。至于国内的教育医疗等等,固然低费或免费,但实质内容/水平就不如西方的同领域了。古巴朝鲜今天也有这些福利,品质并不高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