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朗姆可乐聊历史 -- 骨头龙

共:💬1328 🌺15046 🌵1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9
下页 末页
            • 家园 箕氏朝鲜应该并不是在今天的朝鲜地区

              很难想象已经有成熟文字和青铜冶炼技术的箕子和殷商遗民到朝鲜反而技术倒退,仅仅只有石制器具,同样是落后民族的秦在继承了周遗民后生产技术就突飞猛进,而且也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箕氏朝鲜如果像传说中那样持续到战国初期,几百年时间类商文化及其发展中应该有很多遗物。

            • 家园 没错,在现代,这些地区也是土地贫瘠,在河北山东相对贫困

              沧州、衡水、德州、滨州一带,是著名的黑龙港地区,土地盐碱,经济相对落后。沧州有石化、港口,相对较好,衡水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河北最落后的地区。可以想象,在古代没有现代农业与工程科技技术的时候,这些地方的土质根本支撑不了多少人口。

              • 家园 沧州为武术之乡出镖师,传统上是家家从小就练。
              • 家园 黑龙港现在不行是因为黄河泛滥

                汉代到宋代,黄河河道非常稳定,河北南部土地肥沃 -- 这里的河北泛指黄河以北,包括今天山东河南的一部分。黑龙港最核心的地方古代叫清河郡,出了多少世家大族,比如说全国顶级望族清河崔氏,显然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河北南部在元之前一直有一个(准)一线城市,最早是殷墟,然后是邯郸,后来是邺城,最后是魏州(大名),虽然城址一直在变,但离得都不远,大名府在北宋极盛时号称人口超过开封。

                北宋以后黄河向北改道,南宋又向南改道,海河淮河水系全被破坏掉,这以后就完蛋了。比如大名在北宋以后就默默无闻了,不是水浒传谁能知道这个地方?这背后就是黄河改道后河北经济的严重衰落,元以后河北的主要商业城市都在运河沿线,比如临清和天津,换句话说就是自身经济不行了,开始靠南方养着。这个寄生性在临清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临清乾隆年间是山东省第一大城市,城市人口20-30万,省会济南当时城市人口只有五六万,可清末运河不通铁路也没过以后,临清迅速从一个准一线城市变成一个小县城。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世界古文明都在入海口。中原是海河文明在海平面上涨后的迁徙
          • 家园 古代没有河堤,洪水季节两岸会有上百公里的淤水区

            大禹肯定也没有能力建设上千公里的河堤。

            我推测大禹治水发生在5000~600年前后,有最后一次海平面大涨,距今6000年左右,也就是中国的仰韶文化时期,据文焕然制作的《辽宁南部10 000年来海平面高度的变化》144及刘明光先生提供的《华北平原的成长》两图可知,中国黄海海平面较今天提升近15米,此间海岸线大幅向内陆西移,渤海湾的海岸线在距今7400年已向西漫至燕山、太行山脚下145。

            另据我早年看过的一篇文献,5500年前的海岸线西移到今天的镇江一代。

            换句话说,当时华北平原面积远小于今天,人类活动环境比今天西移几百公里,夏季洪水比今天更加凶猛。

            鲧 (大禹之父)治水用堵,估计是企图堵住一些山间溪流的洪水暴涨,最后失败,而大禹治水开始开挖河道,引水而去,最后成功。同时也在治水的同时,收获一批有纪律的队伍,最后夺取天下。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大部分河通过冲刷,河道低于地平面,黄河比较特殊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到下游相当于摊平一堆淤泥,海岸线古代比现在靠西,有没有可能是多年黄河淤泥到下游的结果?

            • 家园 根据最近的考古发现

              黄河青海积石峡下游喇家遗址为证据。这个遗址先被大地震毁灭,时间大概是3570年前,然后大概一年后就被洪水淹没。

              根据地质检测的结果推测,当时发生大地震,在积石峡形成堰塞湖,然后黄河水冲毁了堰塞湖,形成大洪水。这个很可能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的发端。

              大禹就是西部的部落首领,为了对付这场大洪水,带领族人与洪水搏斗。但是故事还是美化了他,也就是说,以当时人的能力,没法对付洪水,不管是堵还是疏导,人力还是不行,这个大洪水是堰塞湖被冲垮以后的结果,所以过一阵子就自己消失了,以当时人的认知,以为是自己的努力的结果,流传后世。

              虽然这场洪水实际并不是当时人力所能解决的,但是好歹大禹部落敢去对付,就是好汉了。比只知道逃跑的还是强太多了。这个故事以为我们民族战天斗地精神的表现而流传也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 家园 大禹治水的可行性分析

              治水,如果放在现在,就是一张大工程了。

              禹部落的居住地在哪里?又是去哪里治理水患?

              涉及到粮食及器材的运输,当时的道路状况如何,这就涉及到物流成本。

              治水需要的土石方,可以就地取材,但是搬运器材是啥?局部搬运的道路是否需要建设?

              这样的工程,需要多少人参加?需要多少粮食储备?生病了如何应急?大家都是野外宿营,还是构建固定或流动住所?有无野兽或者其他部落的攻击?

              我感觉,大禹治水,历经几载,从经济层面的可行性来讲,貌似站不住脚啊。当时的劳动生产率能保证多少劳动力长期脱离生产?粮食的产量要储备多久才能保障供应如此庞大的工程?粮食储备的方法又是什么?

              疑问太多了,因此可否断定,大禹治水,非此水,乃彼水?

          • 家园 华北平原一直有人类文明存在

            只不过他们不属于周朝“体制”内的存在,所以留下的记录很少。他们也有各自的精彩,但是总体上在生产力和军事方面比不过周朝的诸侯,一直处于被驱逐被掠夺的境地。所以也难怪官史的记录会忽视他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