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流浪地球》观后感 -- 东湖珞珈

共:💬149 🌺1251 🌵1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质疑有点浅

            原著里设定有"飞船派","地球派".飞船派就算逃出去了,还得找到合适的行星,而最近的恒星没有行星.这是"地球派"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基本认定光飞船逃出去,是没有意义的.

            导演基本遵循了原著的假定,没有膨胀到要有自己的思想.感觉是电影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原著还是很扎实的,不容易推翻.最怕文艺界的人有自己的思想了.

            大刘的2003年的另外方案让地球流浪最笨拙,我还有这些方案

            还有质疑最多的地壳能否承受行星发动机的压力问题从岩石力学角度讲,《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的设定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 家园 空间站的原始设计不是按星际飞船设计的

          它的功能是领航,所有的补给依靠后面的地球支持。按电影的剧情,领航员号空间站有30万吨燃料,这个燃料可以点燃木星的氢气,凭这两个条件,基本上可以认定领航员号空间站的发动机不是聚变发动机,而是普通的液氢液氧发动机,或者是液氧煤油发动机,用的是目前的技术。这些燃料和发动机是给空间站变轨用的而不是星际航行用的。

          地球没了,靠火箭发动机加三十万吨燃料,能飞出太阳系吗?

        • 家园 飞得出太阳系和重建人类在新的行星的文明差别太大

          难度相差几个数量级。

          原著发生在400年后,拍电影的时候因为要表现400年后的生活有困难,把时间提前到了70多年后,这个时候的人类技术距离靠一个飞船重新发展行星文明相差太远了。

          退回去说,按照大刘的原先设定,400年后人类文明能不能靠几艘飞船重建,也是疑问,但的确充满争议,因此地球上存在反抗军,主张飞船移民。

        • 家园 流浪地球的目标是比邻星

          很不幸,这个星系是米有行星的。空间站是轨道应该跟地球一样,凭借它拥有的那点燃料,根本无法完成变轨。如果保持现有轨道,2500年后飞到比邻星,却因为米有行星无法发展出一个新的文明。变轨,即便它那点可怜的燃料能够完成变轨,最近的有行星的星系,以5%光速需要飞行10000年。很难想象,凭借小小的空间站,在宇宙中飞行10000年以后还能有人能够活下来。也就是说,空间站如果能够在这次灾难里面单独生存下来,也仅仅是一座人类文明的纪念碑而已。

          • 家园 小声说,很可能是有行星的

            到2016年,比较确定了这颗行星的存在,以前一直是怀疑。其实直到目前我们还没有比较清楚的拍到地外行星(类地行星更不用说了)。没错,哪怕只距离几光年,我们也还拍不到行星。比邻星不太稳定,经常爆发耀斑,自然条件较恶劣。另外两个双星系统,没去了解,据说挺稳定,不知道具体怎么样。

            科幻电影要尊重设定,自圆其说就可以,能接近当代科技是意外之喜。且按故事本身设定,2500年的时间,靠飞船派的飞船生态系统是不可行的,同时飞船载人容量极其有限。想象一下,地球飞行状态稳定时,住在地球上比起住在飞船里舒服多了!也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活下来。说句冷酷点儿的话,还比一帮子精英出逃有更安全更好的人类基因库。

            飞船派如果成功起飞,那他们唯一能够挽尊的,就是忽悠留在地球上的老百姓,地球大概率不会出事,他们是伟大的先驱探路者(我自己想象到这里,都感觉特虚伪——2012什么的根本解释都不给一个,硬核特权)。或者飞船派直接就搞愚民政策,不让老百姓知道/关注他们到底在干嘛(得不到人民的真诚支持,真的好吗?)。飞船派失败后,抓重点也抓的很准,忽悠说氦闪是骗局。

            大刘政治方面我不觉得他有什么厉害的水平,他厉害就厉害在,随着他故事的展开,不可避免出现了政治现象,而且还非常非常有趣(这也是看科幻小说的一大乐趣)。

            回归到科幻,重在幻想,能引发科学兴趣科学讨论,就是好事。

      • 家园 如果当时的技术水平

        连领航员空间站都出不了太阳系,那么大的地球怎么可能出得了太阳系?联合政府不是蛮干吗?一切的努力和英雄主义,不是瞎折腾吗?

        地球留在原地,好歹还有100年寿命,我们“99%小民”不用工作了,吃政府的老本儿,吃吃喝喝过完一辈子,也不生娃了。把马斯克等等1%的蛋头佬(共计7300万人,80%男性,放心那时候有机器姬了)装10000个飞船踢出太阳系(望子成龙,我们的文明就靠你们了),不就完了?

        如果这事全球公投后,联合政府还能启动“流浪地球”计划,那肯定是法西斯的100次方了,估计反对者全部被你们开颅做脑手术了。

        这里逻辑有硬伤啊。

        • 家园 科幻大都有设定啊

          所谓的设定就是要违反已知科学发现或者逻辑,也不是没有符合,但很少。比如97年伊桑霍克 裘德洛演的《Gattaca》(台译千钧一发),就是讲未来世界的基因歧视。毕竟科幻的核心是幻,是想象力,这个才是核心卖点。所谓科学其实次要的,披着科学的外衣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增强读者的代入感。

          比如最常见的穿越就是设定时间旅行是可行的,流浪地球的基本设定就是地球能被推动并不会解体——关于地球无法被推动即便能推也会先解体这点,制作团队一开始在找学术顾问聊的时候已经被告知了。

          这次关于流浪地球争议的核心,我觉得刘慈欣其实在接受采访时说了句实话,就是国内观众对国产科幻片的挑剔程度实际上远高于美国科幻片。这种厚此薄彼的态度在以往中国科幻片一片空白的情况下还不明显,毕竟没有参照物,这次因为流浪地球才显出来。凭心而论以豆瓣、imdb的打分体系,流浪地球在我眼里大概只能算介于7.5-8.5之间的佳片,离影史级的经典还有明显距离,目前豆瓣上给它的7.9分还算客观。可问题是,星际穿越真的是值9.2的影史经典嘛?至少imdb上老外们给的8.6分显示这片只是佳片级,而不是经典,别小看这0.6,越是高分区以及大卖电影,每0.1都代表着口碑以及评论界上的差距,整数关口更是有质的意义。这也是流浪地球豆瓣评分跌落8分后,粉丝们集体不满的原因之一。

          去年上映的湮灭Annihilation就更离谱了,原著似乎是悬疑类的科幻小说,但最终拍成了一个故弄玄虚和不知所云。这片子不论北美还是全球票房都惨败,连成本都收不回。结果这样一部大概只值5分的烂片豆瓣评分是7.1。当然,如果拿imdb上该片的6.9做比较,好像相差不多。但问题是这部电影是以热门科幻小说改编的,票房失败自然导致观影人数里原著小说读者占比增大,使得评分抬高。可豆瓣上这帮人有几个读过原著小说?在豆瓣上有近23万个用户给“湮灭”打过分,而给流浪地球打分的用户也就95万,两者只差4倍。可两者内地票房一个是6600万,一个已经是40亿。即便考虑到今年票价上涨和贺岁档票价高的因素,流浪地球的观影人数也至少是湮灭的40倍以上。同样那湮灭在imdb上和星际穿越比,星际穿越北美票房是1.88亿美元,湮灭是3800万,两者相差5倍;imdb上给湮灭打分的用户人数是21万,给星际穿越打分的人数是126万,两者只差6倍。

          所以,冲着湮灭的豆瓣分数有7.1,我给流浪地球5星。多出来的一颗就是冲着那帮牧羊犬打的。

          通宝推:阴霾信仰,混沌之源,大山猫,陈王奋起,心远地自偏,驿寄梅花,
          • 家园 如果按照你的定义,《星际穿越》就是影史级别的。

            毕竟科幻的核心是幻,是想象力,这个才是核心卖点。

          • 家园 两者内地票房一个是6600万,一个已经是40亿

            想起了一句话: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 家园 有设定即可

            整体的叙事架构还是不错的

            我看了两回,第一回带家人看的,我的感觉就是爽,第二个感觉是:咦,突出集体主义。第二个感觉给我以往很不一样

            第二回是和同事一起看的,更注意了一些细节,有些地方不是很连贯,譬如王磊在得知杭州情况的爆发,估计是后期处理的问题了。

            以上两回综合,我也去豆瓣打了5星,然后我也去了华为应用市场打了豆瓣一星。

            哈哈,,,,,就让自己可乐一回

          • 家园 这个对,跟电影较劲科学是否正确,

            还是科“幻”电影,有点没必要。

            当然也许是为了那些把设定当真的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