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北纬的瞎侃 -- 北纬42度

共:💬438 🌺2766 🌵2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也反映出放弃自力更生路线的危害

                  改开以来放弃太祖“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判断,抛弃以我为主,引进为辅,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斥之以“闭关锁国”、”崩溃边缘“。采取投降主义路线,天真地认为“世界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充满爱”。战略上实行拥抱西方的路线,全面下马自主研发项目,力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方式。上层主流思想崇美恐美如此,像联想那样的”贸工技“思想也不过是这种思潮的结果,社会各界(主要是教育、传媒、法律界)的思想混乱也毫不稀奇。目前这些错误的结果正在更为清晰地显现出来。

                  感谢川普给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希望能打醒这些糊涂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亡羊补牢未为太迟。待中华复兴之时,一定要记得给川皇发个一吨重的大勋章!

    • 家园 纯YY一款轰六改客机

      比运十更符合中国70年代的技术水平:

      采用四台斯贝发动机,改成翼吊布局,机身可以用运8的,毕竟是客机出身 -- 先有安10螺旋桨客机,后有安12/运8运输机 -- 运8的机体比C919/A320略大,每排可以放6座位,载客150人毫无问题,努努力可以到180人。

      最大起飞重量80吨,空重42吨,载客180人按照每人加行李100公斤计算18吨商载,还可装20吨燃油,三叉戟客机20吨油可以飞3600公里,三叉戟用三台斯贝,所以四台斯贝20吨油大约可以飞2700公里,从北京飞到广州没问题,如果只装135人,哈尔滨飞广州/北京飞到乌鲁木齐也没问题,基本覆盖中国大部分航线。

      因为在轰6的基础上改进,轰6已经极为成熟,70年代就做到年产30架以上,所以该项目可以短平快的完成,预计80年代初就可以投入运营。

      轰6甲机体寿命5000小时,轰6I对机体进行了加强到了6000小时,运8机体寿命12000小时,但是低速螺旋桨飞机的。综合起来看,努努力机体寿命做到1万小时有希望 -- 仍然远低于美苏:图154是3万小时,707是6万小时。

      但是一算价格就傻眼了,进口斯贝发动机的单价是120万人民币,4台发动机就高达480万人民币,假设机体价格在200-300万左右,这就大约700-800万人民币,全新三叉戟大约300多万英镑,按照当时汇率是大约1000万人民币,价格差不多,寿命还是你的好几倍。努努力,把斯贝国产化了,假设价格能腰斩,这样整机成本能控制在500万左右,是全新三叉戟的一半,凑活用吧。因为全寿命成本太高,民航不愿意要,低速生产了几十架。

      到了90年代中期,做两个大改进,首先4个斯贝换成2个毛子的D30,不受美国限制,可以当作军用预警机和加油机,相当于轰6K的翼吊版。

      另一个就是民用版做重大改进,寿命提高到6万小时,进口航电,换2台CFM56发动机,这样能跟737经典型和麦道90比拼了,超过图154,但仍然竞争不过737NG和A320,当时全国民航机队一共才几百架,这个机型能卖两三百架不错了。然后到2000年代中期,继续改,寿命提高到9万小时,换成全新的超临界机翼,线传操纵,终于能跟上面两个型号有一拼了,当时民航机队一千多架,预计能卖出五六百架。可没过几年人家又出来737MAX和A320neo了,到了2010年代中期再改,继续换Leap发动机 -- 嗯,终于变成了C919。

      比起现在的实际情况,大约能多卖出去一千架飞机,五百亿美元,用这笔钱逐渐国产化可以建立起产业链。这是俺能YY出来的大飞机发展的最理想道路了。。。

      • 家园 运8机舱是非增压。全体乘客每人要带个氧气面罩。
      • 家园 土共这么干得赔死

        话说回来,80年代,土共有多少人想象自己这辈子能坐上飞机?反正本猫在中国帝都,家里算top 2的知识分子,自己一圈朋友同龄人,没听说哪个坐过飞机的,从来想都没想过。火车票每年倒是能保证抢到。当然自己家里有坐飞机的,不过无一例外是出境,总不能让轰六出国吧。

        现在说大客机,是因为现在这个需求很大。不过需求很大的东西在任何时候都多了去了。本猫做领导,肯定也会把大飞机砍掉。甚至麦道也不用上,直接关门了事,汽车当时(现在也是)看起来都比大飞机重要多了。

        • 家园 砍掉大飞机

          是因为当时的确能力不足,但我觉得不应该砍,因为队伍被砍了,很多当年的科研队伍断层了,这个损失也很大。什么电子对撞机这种浪费钱的项目才应该被砍掉,除了水论文,毫无用处,也没有拉近我们的高能物理与世界的差距。

          通宝推:寒冷未必在冬天,
      • 家园 有个问题可预期难预算

        工程技术的发展,总的来说,是需求拉动。有需求,该项技术的进步就快点。

        如果当初按你的设想去搞,预期对发动机的研发会有很大的促进。实验室倾向完美,实践应用倾向于能用。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企业一般都会扶持一下弱势供应商,也会适量釆购一些性价比或性能差点的东西。至于什么能促进成咋样,就不能预算了。所以如果按你说的做,基本上结果比你描述的好。

        最后,你的计划是然并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