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在美国确诊了新冠肺炎!一个武汉人的国外抗“疫”史 -- 豪哥的江湖

共:💬46 🌺380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还是你太胖

          我每次扎针抽血护士一找就找到

        • 家园 同意你说的

          不提后边要来多少账单的话,美国医院确实提供非常好的服务。我也经过大小几次手术,自己一个人挺过大手术,根本不用管任何事,都是护士一手包办,做各种检查也有专人接送转运,不需操心。数据链和组织流程都非常有效率。

          医护人员对待病人的态度也是非常亲切的,之所以说对待病人,是因为我也在医疗系统内部工作过很多年,知道医生们在内部是什么嘴脸,都是些巨婴。也是可以理解的事,人都有脾气,你必须必须对病人如春风,那内心的黑暗也要有个出口。看到各方面的真实,大家就比较容易互相理解了。

          通宝推:北纬42度,
        • 家园 又出来个浓眉大眼当美分:)

          有些保险住院还管饭,美国每年人均医疗消费超1万刀,蛋糕真TM大。

          竞选的说,医疗花销全世界最大,相对质量最差,实在话。

          好奇查查中国医疗花销,这篇计算说是将达到相当于每人年均2千5百美元,也很给力。

          0-80岁,中国人平均医疗保健支出总额超过140万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AD6UHSD053970XM.html

          https://www.google.com/search?source=hp&ei=HW9RXuW8INHAsAXe642YDA&q=annual+health+care+expense

          • 家园 俺家里人过去十五年动过十次手术,猫腻还是知道的

            吃饭报销那都是小钱,关键的大钱是主治医生给报销助手不给报销,主要耗材给报销附件不给报销,顺便一项就是几千美元就出去了。谢天谢地,川普把这种事情给禁了。。。

            再说保险费也高啊,俺们家倒霉15年做了这么多手术,保险公司能给出了30万美元,问题是每年全家的保险费奔着3万美元就去了,算起来还是亏的。。。

      • 家园 同感。文章是专业加工,不是病者本人

        感谢美国倒不必要,医院救人,不管什么种族,这点觉悟美国还是有的,美国是很成熟的社会,医疗系统更是塔尖级别,不会给自己找低级无聊的麻烦,要说有烂黑的事,基本上外界包括病人也看不出来,揭黑的言论一直有,真假莫辨,曾经有个朋友,算是事业有成,不是吊丝,他爹在医院挂了,他觉得医方有毛病,本想追究,过两天心情淡一点也就想开了,反正没啥胜算。

        社会要成熟起来,别找低级无聊的麻烦,例如赤裸裸开没用的贵药挣病人的钱,吊丝都骗不了,这种就挺低级,烂事要包装,更要依法治国,这是大方向。

      • 家园 客观讲,北美大部分与普通人接触的专业人士

        确实还是不错的,经常会感到尊重和体贴。我个人的实际体会。另外一个优点是把流程梳理的清清楚楚,办事的人只需要按照要求准备材料就不会有意外,不会像国内突然出来一个工作人员告诉你需要补什么、格式不对等等个性化的解释。

        这是人家的长处。

        • 家园 嗯,除了不太专业其实都挺好的

          家庭医生碰到稍微复杂的病就得查资料,护士扎留置针七八针都找不到血管都是常事:

          中国护士:别动,疼也不许动,这么大人还怕扎针丢脸不,扎好了。。。

          美国护士:别害怕,你放心,我们家祖传三代护士,忍一下啊,哎呀,没扎好,再来一次吧,换个地方,你看你这血管有点细,不好扎,再忍一下哈,你要疼就叫出来,别不好意思,哎呀,又没通,咱们多喝点水就容易扎了,你要冰水还是凉水,要热水啊,我用微波炉给你打一下,要不要加冰?喝完这杯水,咱们再扎一次,哎呀,又没通,我去找护士长来,放心,她可有经验了,祖传三代都是护士。。。

          • 家园 按说我不该跳出来了。但这个我还真是有发言权。

            当初上大学做动物实验,小老鼠的尾巴一针下去,就到位了。

            我们以前有个朋友,纯粹的农村背景,读了护校,却留在省城大医院,靠的就是实习时一针准,留到儿科了。

            这是天赋。

            有个老外在急诊实习,老师让她抽血,她傻傻地看着患者,不知道如何动手?

            那个满身针眼的患者也笑了:甜心,给我,自己来。

            这回是熟能生巧。

            -----

            你去外包医学化验去,再胖也是一针见血。

            不是天赋,就是苦练。

            ---

            另外,我在另贴道歉了。

          • 家园 哈,你赶上了。这个真是个人体验差异。就说打针

            大概是14年,我换了家庭医生(台湾裔),之后做了一次体检。验血是在医生安排的一个机构做得,时间确定到点去就行了。 那天是个白人女护士大概30多岁不到四十的样子,重点来了--徐娘半老丰润犹存。 第一针的时候她跟我说,打针很疼她害怕所以她会闭上眼睛。擦,心里就起了涟漪,别样的温柔。几管针,都是轻松的玩笑中麻利的完成的。 这么多年过去,印象依然深刻。

            在北美这些年,自己的同事和接触到的其它专业人士,总体感觉都不错,很多挺好的经历。当然这仅仅是个体经历。我在西河骂老美也不少,但普通人之间的那种善良和美好是真实的。 个人实际生活中,处理的一个原则是,对群体会有自己的判断或者好恶,但对具体个体保持尊重。

            • 家园 就说打个普通的预防针

              注意看就能发现,有多少护士在A处消毒,在B处扎针,最后在C处贴上创可贴。不过这样的护士还得算好护士,还有不少护士创可贴绝对能贴准 -- 针头一拔出来,血呼呼的往外冒。。。

              有句话叫久病成医,俺虽然没到那地步,但住院多次,ICU也常去,起码护士啥水平还是能看出来的,当年俺儿子动个不算复杂的手术,主刀医生是该行业协会主席,手术失败差点挂了。手术前觉得碰到了这个医生很幸运,手术失败了才知道有多SB,无论打官司还是仲裁,专业上的最后裁判权在行业协会主席手里,就算他需要回避,也是副主席管,还是他哥们,律师们一听是主席出了医疗事故,直接送客了。。。

              那次手术失败以后,ICU出来先回家休养一个月再作手术,需要一些特别护理,其中就包括因为护士手潮扎留置针困难最后埋的中心静脉导管,从颈部主静脉上打个管子,因为离心脏太近,需要每天清理,万一感染很快就没命,出了ICU四处找会这种护理的护士根本找不到,家庭医生的护士都表示不会或者不敢,ICU的护士表示平时工作太累,加钱也不愿来。最后我们两口子看视频自己动手,一个月后回到ICU,发现即使这帮ICU护士,操作水平还不如俺们呢,这帮ICU护士流动性太大,忙着跳槽,一个月后再去不少护士已经走了,哪有工夫练技术。

              再说个很神奇的事情,美国的ICU,家属随便进,登个记就行,哪怕是二月这样的流感高发季,俺们在ICU时隔壁的一个孩子就是因为流感去世了,护士一再嘱咐我们要小心。。。

              还有一次基因检测,医生说只要25美元,那当然做,做完了来了账单,保险不报销,2万美元,到网上一搜,大家说这公司就靠这个忽悠人,要是老老实实交了就亏大了,只要打电话去强硬表示不付账,能降到100美元。俺打了半天电话,对方表示只肯降到200,俺老婆急了抢过电话,25就25,爱要不要,人家说,行,就25。。。

              说多了都是泪。。。

              通宝推:夜如何其,朴石,陈王奋起,一刻馆皆様,
              • 家园 家有贤妻,野兽凶猛

                我这里的行业协会主席,有需要谈判、摆不平的事情,都是请老婆出马,使出泼妇手段,无往不利。

                真不知道妇道人家 “使泼” 这个技能怎么点出来的,百思不得其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