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1979年陈永贵为何骂胡耀邦是“胡乱邦”? -- 扬眉吐气

共:💬171 🌺1982 🌵4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说呢?陈永贵是凭啥上去的?有内幕?
        • 家园 你说能力不配,不如换成能量不够。陈永贵

          从思想觉悟,党性,个人品德,道德操守等各方面来说,恐怕都比大多数职业官僚和“老革命”权贵们要高的多。

          你说的陈永贵的能力不配当副总理,只是因为他是从基层上来的,完全是一个孤家寡人,融不到国务院这样顶级的官僚系统里面去,手下也无人可用,因此并不能发挥一个副总理的作用。

          但是我个人很尊敬很喜欢陈永贵。因为他并不是一个政治生物,自始自终没有改变农民的朴实本色,言行一致,做到了实事求是,有党性,有道德,有智慧,称得上是新中国的一位传奇人物,新中国农民的代表人物。

          通宝推:gzdcl,向前向前,
          • 家园 那时是老中青三结合的干部队伍

            陈永贵还是能起作用的。

            • 家园 他不是政治生物,在大家都公心大于私心,且

              领导干部做工作是必须要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毛主席时期,行政官员之间还比较纯洁,没有那么多权谋和勾心斗角,陈永贵行使副总理的职责自然是有用武之地,并且负责的农业工作也是很出色,最起码是称职的。

              我说的是毛主席逝世之后,那一年中国人民痛失了三大伟人那一年之后。

              从77年到80年,邓公上位后,像陈永贵副总理这样忠诚的共产党员,只会工作不会权谋,又不懂得以权谋私拉帮结派、又不会察言观色站队抱大腿,在政治上他就没有能量(注意,我说的不是“能力”)发挥一位副总理的作用了。

              说到这里说个题外话,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我们那里村子里有个很值得怀念的习俗:早、中、晚吃饭的时候,各家各户的大人们都会端着饭碗蹲在大门口吃,边吃饭,边聊天吹牛。

              不管春夏秋冬,一到饭点,街上都是三五成群,大人们天南海北,上至三皇五帝国家领导人,下至田里该锄草还是该施肥了,聊的热火朝天,小孩们则是在人前人后钻来钻去,那场景根本就是一个现场版的论坛。

              那时候听爷爷辈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毛主席时代的干部。不管是县长还是县委书记,甚至是市里的一二把手,长辈们从来不喊官衔的,一律称为:老*。就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老张、老王什么的。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爷爷辈们挂在嘴边的,那时候不管是多大的干部,每年都要有几个月下到农村生产队,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出重大的决定,也要亲自去调研,广泛征求老百姓的意见之后才开干部会议讨论。

              这些过程绝对不会假手于人,就是秘书也不行。比如我们老家的河流年年涨洪水,六十年代计划在上游修个水库控制洪涝灾害,还能把中下游几十万亩盐碱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良田。

              这是大好事吧?

              就是当时政府一没有资金,二没有现代化大型机械,水库要蓄水,库区占地也是问题。

              然后就是市里面书记、市长带头组建考察队,包括河道经过的几个县的干部,一遍遍地实地调查,据说大概有七八个月之久。才确定了计划,并协调好了工作。

              然后就在这年冬天,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全市各个县的人民公社生产队、市里的国营工厂都抽调出棒劳动力组建青年突击队,自备干粮、铁锹、十字镐、扁担、藤筐等工具,分成几批轮番上阵,一个月一轮换,

              从59年底60年初开始,一直干了6年,硬生生人工挖出来一个库容13亿多立方米,集防洪、灌溉、发电为一体的中型水利工程!

              同时配套的灌溉渠网,覆盖了全市的数百万旱地。

              而沿河的几十万亩盐碱地,则全都顺利的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村子里面的爷爷辈们,都是全程积极参加了的,说起来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豪!

              这样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一起艰苦奋斗最终改造了一方天地取得了胜利的荣誉感,这种自豪是伴随了他们的一生的。

              这样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有毛主席时代,才会普遍出现在每一个普通人的身上。

              也难怪现在从那时代走过的老人,看着电视新闻里西装革履、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如同古代帝王的领导干部,常常不屑一顾。

              通宝推:达雅,阳春白雪,赤之忤逆,繁华事散,独立寒秋HK,透明,迷途笨狼,楚庄王,瓷航惊涛,老老狐狸,黄序,jhjdylj,my8883,袁大头,soufayu,桥上,hwd99,
              • 家园 陆浑水库?

                从59年底60年初开始,一直干了6年,硬生生人工挖出来一个库容13亿多立方米,集防洪、灌溉、发电为一体的中型水利工程!---- 陆浑水库?

              • 家园 我有一点疑问

                你描述的历史链上还有一段没能补上。

                65年开始的文革,看河里讨论了这么久,我有个逐渐形成的认识,其本质是毛主席组织并领导的一次向官僚主义开战并解决累积的矛盾的运动。

                如你所述,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干群关系是相当好的,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是相当普遍的,那么是什么让毛主席觉得短短几年后需要发动一次文化大革命,来教育全国群众并解决官僚集团尾大不掉的问题?

                你能多写一些吗?

                • 家园 “那时的干部可以随便打骂群众” ,一位得罪了领导

                  被下放到农场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调回城的饱经沧桑的邻居不只一次的告诉我的。经过文革的洗礼,干部的戾气消减了许多,懂得"造反有理"的群众的反抗的勇气增加了不少。再有干部敢打骂群众,群众大概率会撸胳膊挽袖子和他对打的。

                • 家园 看看大跃进就知道,上层官僚已经脱离群众了。
                  • 家园 你要是注意追河里的相关讨论

                    对大跃进是有不同观点的。

                    比如正面肯定成就的,你搜索一下“大跃进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乌有之乡有文章。大跃进里种种极左的做法,真的能把责任推给毛主席吗?相关的宣传手法是不是有点眼熟?

                • 家园 关于毛主席为什么要发动文革,以及做出决策的

                  过程。

                  简单说,有一个原因是国际关系的变化,苏联当时企图控制中国,有意将中国纳入苏联,按照规划成为纯农业国。

                  比如不同意中国独立发展核武器,不同意中国发展重工业,不同意中国发展海军,提议组建联合舰队,以中国旅顺港做为潜艇部队和长波电台的驻地等等。

                  这种严重侵犯觊觎中国主权的做法,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大愤怒,遭到了毛主席的严词拒绝,中苏因此交恶。

                  在这样的形势下,当时高级干部和中层干部中,存在着发展路线之争,毛主席周总理主张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勒紧裤腰带也要发展核武器、重工业。党内有苏联背景的留苏一派干部和亲苏派没有信心独立自主发展,主张紧紧依靠苏联,这其实跟现在的跪美派,思想和逻辑是一个样的,只不过跪的对象不同罢了。

                  还有就是干部中存在着鄙视链,老革命有血统论和出身论,摆资历争地位,看不起所有的干部。并且很多老革命及其家属子女,在新中国成立后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迅速的权贵化,特殊化。

                  而喝过洋墨水的,有文化的干部,也形成了一个圈子。

                  以上两者,都看不起工农干部。

                  总之,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实河里有陈郢客前辈、老老狐狸前辈等诸位大牛,在前几年的帖子里,已经说的的非常深入,非常详尽了。

                  持相反观点的也有几位大牛,比如温相,比如萨苏等。

                  这些帖子深入浅出,剖析入微,无论质量还是思想上,堪称精彩纷呈,都是比我这样半吊子水平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我建议你有闲暇之余,可以去深挖河泥,正反两方的帖子互相印证,想必会有非常有益的收获。

                  我只能简单描述,还未必做到十分全面和准确,就不露怯了吧。

              • 家园 你这说的有些漏东西

                那时候是有劳役的,每个农村的人都要每年无偿参加国家的工程,去干活,不完全是自愿的这些去支援的,当然当时干劲是不错。

                • 家园 古代劳役要是有毛主席时代的待遇,老百姓该打破头参加。

                  我在农村插队时吃肥肉的故事。   

                  那年头,中国的最大特色就是折腾。农村自不能例外,每逢冬季农闲,从生产队往上,层层兴修水利,农民叫扒河;而公社及至县里组织的大工程,叫扒大河。往往是前任书记开渠,后任书记便筑堤,所以年年不得消停。扒大河很苦,指标是硬的,通常每人每天两方土,不是从河底取土挑到河岸上,就是从平地取土挑到堤顶上,非强劳动力不能胜任。至于风雪交加、天寒地冻之类,都不在话下了。如我辈之无依无靠的知青,年年争着去扒大河当民工,并非因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造好了世界观,而是扒大河不用自带口粮,一天三顿全吃公家的,节省下一冬的吃食,可以留着开春后填肚子。物质决定意识,口粮短缺决定了我们的奋不顾身。   

                  扒大河工地上,不但可以放开肚皮吃饭,而且工程胜利结束时,还有一顿大肉作为庆功宴,这就归到我们的正题上来了。总在头十天前,民工们就开始兴奋,收工后躺在窝棚里馋涎欲滴地讨论,今年的这顿肉,会是“四寸膘”还是“五寸膘”,也就是肥肉,农民叫白肉,厚度起码得在四寸以上。熬了一年的肚皮,早已没有半点油水,非此不能杀馋。然后便是催促火头军,趁早到公社食品站去看好猪,生怕肥膘肉让别人抢了去。其实伙夫同样心急,天天吃晚饭时都会向大家汇报,今年杀的猪,毛重几何、膘厚几寸。   

                  终于有一天,伙夫把肉背回来了,所有人都围上去,看、摸、掂、嗅,叉开手指量,四寸五还是四寸八地计较,性急的索性伸出舌头去舔一口,冰碴子把舌头划出血痕,还自以为捞到了油水。本队的看饱了,还要派代表溜到邻队的伙房里去,与人家的肉做比较。得胜的一方,在工地上可以自豪地取笑对方,从白肉的厚薄,攀扯到对方的工程进度、个人的气力大小,直至性能力的高低。失利的一方,不免要埋怨本队的伙夫技不如人,明年怎么也不能再用他,并赌咒发誓,明年的白肉,一定不能再输给别的队。总之,肉还没吃进嘴,精神上的享受已经丰富多彩了。   

                  吃肉的日子终于到了,那是比过年还要激动人心的时刻。须知过年是吃自己的,而现在是吃公家的,公私不能不分明。傍晚时分,整个工地上都弥漫着猪肉的浓香,人人都沉醉在即将到来的幸福之中。验工结束了,工具收拢了,行装打好了,天色黑尽了,只等吃完肉就可以上路回家了,吃肉的庆典也就开始了。全队十几个民工,人手一双长竹筷、一只大海碗,在桌边团团围定。伙夫将煮好的肉连肉带汤地盛在一只大瓦盆里,端到桌子中间放好。闪烁的煤油灯下,切成巴掌大的白肉,油光闪亮,浮在汤面上,微微旋动,虽是寒冬腊月,也可见热气腾起。   

                  队长放开喉咙大声吼:“看好了?”   

                  众人齐声应和:“看好了!”   

                  重复三遍,队长一声令下:“吹灯!”伙夫“噗”地吹熄了煤油灯。   

                  灯熄就是无声的信号。十几双筷子一起插进了肉盆。只听得噼噼啪啪、叮叮当当、稀里哗啦,也就三分钟的时间,便只剩下筷子刮过瓦盆底的嘶啦声了。那是意犹未尽、心有不甘的人在继续奋斗。待到一切都静了下来,队长才开始问:“都吃好了?”话音里带着心满意足的慵懒。 

                    七零八落的声音回复:“好了。”   “上灯!” 

                    煤油灯点亮,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落向盆里,大伙都不相信黑地里能把肉块捞得那么干净。但事实胜过雄辩,盆里确实只剩下了清溜溜的油汤。

                    每个人都表示自己吃得十分痛快,至少大家的嘴唇上都有油光。这就是黑吃的妙处了。如果是在明处,你快了我慢了,你多了我少了,必然生出矛盾,埋下怨怼,公家花了钱还落不了好;就是让队长去分,也会有大小、厚薄、轻重的计较,免不了抱怨他偏心。当时的中国,不患寡而患不均,而绝对平均是神仙也难办到的。这顿庆功宴要想吃得皆大欢喜,黑吃无疑是最好的办法。汤足饭饱之后,嘴闲下来了,民工们会忍不住夸口炫耀,说自己吃了几块又几块,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比别人吃得少。因为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你吃少了,吃不到,只能说明你无能。而按他们报出的数量,肯定远远多于队里所买的那块肉。    当然,黑吃也是有技巧的,初次参加的人,一块肉都吃不到也是常事。这技巧就是,下手的时候,筷子一定要平着伸进汤盆,因为肥肉都浮在汤面上,一挑就是几块;如果直着筷子插下去,就很难夹住油滑的肥肉。一经点破,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虽然这个知青管这叫折腾,但是当年农村需不需要大修水利大家都清楚。而从其回忆可见当时修水利不仅有工分,还公家管饭随便吃,修完了还有一顿庆功宴能吃一顿大肉,虽然是苦,壮劳力也坚持得下来。所以你看,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么。说实话,古代劳役要是有毛主席时代这种待遇“有报酬,任意供饭,有肉吃”,我看老百姓会打破头参加吧?

                  通宝推:楚庄王,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