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稻学是什么 -- 泉畔人家

共:💬153 🌺1659 🌵4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是要说点人话

      东北下岗职工有上吊的,有去菜场捡烂菜的,更有自行车驮着老婆去夜场的。当年鹏总去棚户区看到工人惨象当场泪下,可曾看见朱总动过何情?

      东北工人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吧,纵是下岗能不能够温柔些?

      木材,煤等资源也都耗尽了,该卸磨赶人了。

      • 家园 大下岗的始作俑者到底应该算谁头上

        老百姓心里自有一笔账,可能算法不同落不同人头上,但类似下面这样的悲惨,这样的人不如狗,永远不会被遗忘,除非当事人全家死光。

        吴晓波描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铁西区时,有一个让男人看了非常不是滋味的蛋疼事实:“当时铁西区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妻子被迫去洗浴场做皮肉生意,傍晚时分,丈夫用破自行车驮她至场外,妻子入内,十几位大老爷们儿就在外面吸闷烟,午夜下班,再用车默默驮回。沈阳当地人称之“忍者神龟”。

        • 家园 吴晓波是吹捧吴敬琏的极右派

          不可信

        • 家园 算来,我也是当年东北下岗工人一员。

          只是年龄较小,没有更深刻的体会家庭重担。反倒是觉得放假很开心,可以肆无忌惮的和狐朋狗友到处跑着玩。

          吴晓波的这篇文章我没有看到原作。但是仅凭我对那个年代的生活经验和亲身体会,多多少少会觉得他的描述是不是有点不太真实。

          其一,这种女人卖身,男人默许的事情,在三个省的下岗重灾区里面,要说没有我也是不太相信的。但个别的例子,在这里却成了十几个男人在外面抽烟的场景,我怎么也不太能想象。人,再难也是要点面子的吧,骑车接送,证明离家不会太远。东北城市的生活圈都不会太大,不像南方当年人口流动性大。这种口风,即使女人不在乎,男人能受得了?老人能受得了?孩子能受得了?

          其二,即使有点姿色,有资本在酒池肉林里面赚钱的有夫之妇,老实说,社会上夹着手机包的大款或者小业主早就像苍蝇一样围着买吃买穿,金屋藏娇最后生儿育女的事情,其实在哪里都不算新闻。剩下姿色平平,也不年轻的女人,老实说,欢场里也没有啥机会,那本就是年轻女孩扎堆的地方,骑自行车的老爷们,人家压根看不上,更轮不到他们接送。如果是暗娼,而且颇有规模的,那更不会成气候,因为你们怎么打发大盖帽们呢?夜总会老板有很多办法,坐自行车去卖的,有这个本事么?反倒是同时期的深圳,巷子里傍晚五点以后到凌晨的,操着南腔北调的买卖,倒是让我这个单纯的孩子开了眼界好吧。所以说东北这种看似很悲情的描述,我觉得道听途说的可能性比较大。

          其三,90年代之后,大批下岗的人,其实本地做餐饮和夜市的比较多,或者就去个体老板那里打工。我这个四线的市区人口百万左右的工业小城都能解决温饱,不太敢想象铁西区这种东北最大的城市行政区里面会有这么夸张。总之,在我看得到的人际圈子和听到的范围内,老公接老婆去扎堆卖身的事情,闻所未闻,包括全家自杀的,更是没有。

          同学就在火葬场上班,各种死法的都比我更有见识。酒桌上他和我聊了不少,甚至问我敢不敢去看看人烧起来的样子。让我最深刻的倒是另一件事:市里发令私人承包的小公交线路忽然又强制收回,且补偿条件非常苛刻。一个人倾家荡产,借钱投入最后血本无归的情况下,在交通高峰期点燃车里的汽油,最后死伤很多人,成了震惊全市的大事。好在那时候舆情控制比现在有效,最后说是轮子干的完事。其实市民都知道怎么回事。火葬场的冰箱里躺着很多无辜的人,据说光保管费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市里面没有拿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家属也不同意入殓,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了。这个城市的班子,这些年来,倒是抓了不少大鱼。要是说个别自杀的,肯定有。话说,这和贫富也不是正相关吧。南方的,有钱的,自杀的也不少,阅历、压力没准比下岗的更大好吧,这是社会心理学范畴,超我的纲了。

          当年,但凡有点技术的,或者自己或者组团弄个营生,或者有人引带就去南方了。譬如在深圳的出租车行业里,当年我们老家的人就非常多。钳工车工更是南方小老板求之不得的好把式。那时候工程师的人口红利还不比现在,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成熟技工好用上手,而这也只是东北产业工人的长项。或者像我这样年纪小的,带着玩的心态直接就南下讨生活了。

          现在人到中年,开始体会到当年那些师傅们的沉重和无奈。偶尔回去一趟东北,多少也能感受到温水煮青蛙那种滋味。小城也在变,但是光鲜的主街背后,那些老旧小区里面,已经开始步入5-60的人,他们现在的难,应该比过去的更沉重——是一种看不到任何希望和转变,年龄又让自己无可奈何。因为那时候大规模下岗的时候,很多人家还有积蓄,也会领到一些补偿,也没有后来的房地产商压榨,所以,难是肯定会难,但没到天一下就塌了的地步。

          通宝推:呦唔,
          • 家园 90年代风靡全国的东北小姐难道都是单身且无父无母吗?

            窦文涛还在节目“锵锵三人行”里邀请一位去北京讨生活的东北小姐。她就坦言被迫出来做小姐这些年最怕一件事,最怕别人问她将来怎么办,“不要问我明天怎么办,你就问我今天开不开心,高不高兴?开心,高兴,那就行了。明天的事儿不敢想,明天再说”

            当年大量的东北女人被迫去全国卖淫,赚来的钱还要托老乡带回去给家人买药,忍者神龟骑自行车驮老婆去澡堂子卖淫没听过,90年代全国赫赫有名的东北小姐也没听过吗?

            再补充一点,当年东北小姐去全国卖淫还不是单干,以血缘亲族为组织,女人负责卖,男人负责拉皮条并提供武力保护,到一地就和当地卖淫组织抢市场,往往把当地卖淫组织打到鸡飞狗跳主动放弃市场。用当地大茶壶的话讲:我们干这行无非挣个钱而已,这帮东北人却是来挣命的。为了钱把命搭上,我们干不了

          • 家园 当年你还太小,没看见底层的黑暗

            看看这篇调查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 2003

            里面内容很清楚:. 本次访谈的这三地的103个小姐几乎都是城市户口,下岗女工占半数。。。。。她们当中原来在国有或者集体等正规单位工作、现在下岗或者完全失业的人比较多;在A市是47.5%;在B市是41.7%;在C市则高达72.7%;三地总计为51.0%。。。 下岗后或者待业后直接做小姐的女性只有不足9%。其余的人都是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平均51.5个月)、找过多种工作(平均4.7个)之后,才最终选择进入性产业。。。。。。。她们并非“天生就是这块料”,也不是“好逸恶劳”,更不是“自甘堕落”,而是曾经在劳动力市场中,朝着人们认为是正常的工作,屡屡挣扎过。

               她们曾经是国家的主人翁,处在劳动力市场的核心地带。但是下岗之后,她们四处奔波后才进入性产业这样一个不被正眼瞧的行业。。。。。。。这103个东北小姐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之一恰恰就在于:小姐中本地或是附近城市户口的人比较多。。。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就在本市范围内做小姐。。。。。。从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来看,她们原来的积累就不多,下岗或者待业之后就更少。例如,她们在下岗时所获得的经济补偿最多是23000元,最少的则是倒欠4500元;平均数是1400元;中位数则是0。在她们当中,目前仍然能够领到任何一种补助的人只占10.7%,而且每月只能领到平均不足75元,因为其中有3人是在扣除全部补助之后还需要给原单位交钱。。。。。。。

            • 家园 你的那个新帖子居然回复不了

              看到你自己说90年代还是学生,再看看你在这里比比划划的说我太小,你不觉得自己态度不够谦虚么?

              你的眼里只有大连市区的打打杀杀和你们省会鳞次栉比的风月场所?全身下岗的副产品?你问问家里长辈,更早的八十年代的乱,是什么样吗?知道有人为了一顶军帽丢命嘛?既然你这么严谨的推崇潘,你提到的十倍与大连的数据又从哪里得来?

              我对当年有些的学术圈子里面掏出来的东西并不以为然,何况学术圈子里面自己都争议的不可开交。更别说那些以精英姿态自居的屁股坐哪边。这句话倒不是指向我并不熟悉的潘,而且我也对熟悉他没有一点点的兴趣。但是明白的人自然知道我说的是不是事实。蔡教授的例子还新鲜的冒烟呢。

              就此,不在回复你的任何帖子了。我觉得没必要浪费咱俩相互的时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家伙经常不知道从哪儿拿出学术性的文章

                如果说一个人平时说话学术性就很强,很有学术追求,那还可能。

                但是说实话他的帖子除了他引用的数据,文章,基本上不具有学术性。

                而且他引用的数据文章往往具有偏颇性。

                所以我怀疑那些学术文章,数据等等都是有专门的机构帮他收集的。

                想想看他九十年代还是学生,以后又出国,怎么能够看那些中国八九十年代发表的那些学术性文章,数据?

                我们在国内都难找到的那些文章,数据,他怎么找到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