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科学太极 -- 五磊山

共:💬21 🌺20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科学太极

    《太极拳宣言》

    太极拳帮助修复人体。修好的东西避免再损坏,不要好强斗狠上擂台!修好的东西要保护,不能随便就被人搞,谁来都不吓!

    通宝推:物是人非,明心灵竹,
    • 家园 【原创】结语

      太极拳和别的技艺一样,千锤百炼才能有所收获,祖师爷的论述都是他们成功后认为当下正确的状态,实际上一般人不可能一开始就能有的。上面四段不过是第一锤、第200锤、第400锤和第600锤。。。这些可以在自我修炼中完成,剩下的400锤要和人交流才能得到落实,但是无论如何把祖师爷的第一千锤当作自己的第一锤,那就迷失了,浪费了人生大好时光!

      通宝推:明心灵竹,
    • 家园 【原创】(四)拔背通神(上)

      人站在地平线面上,受到重力的同时,还受到地平面对人的支撑力,地支持脚,脚支持膝,膝盖支持胯。。。脑袋瓜在能在半空之中晃呀晃,全是因为有地面支持的原因,但是我们并不觉得脑袋和地面有什么关系。同样还有灵巧的手,你感觉到了地面对手的支持吗?

      和人不易感觉到地心一样,地面对人的支持由于人体内各部牵扯、推拉、挤压、纠缠的原因,无法直接感知这个支持力,故而难以有自觉控制自己从地面借助的力,来做有效的姿态控制。运用时发生意料之外情况的概率就会大一些。

      太极拳尝试用拔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拔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拔地而起”。拔,当然不是那种拔自己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主要是练法中要有和地心拔河那种意思而得到的命名,王香斋说“要和大地发生争力”,比较抽象,感受地面支持在道理上就比较简单明了,但是实现对直接感受人各部的支持就不容易了,脚站地上,膝站在脚上。。。而胯、而腰、而肩。。。要感受肩膀也直接站在地上。。。整体有浮在地面的感觉,久而久之,全身似乎消失,这种练法不是单纯心灵修炼坐忘站忘,而是真实的物理平衡。在这种平衡状态下的输出基本决定于脚和地之间的作用,输出功率的有效率会比一般没有这种浮平衡高。。。这种浮平衡也是太极拳棚劲的由来,此时两人推手好比站在浮舟之上,识水性的能够从容站立,而不识水性的无论有多大力,就是站不稳。。。

      现在要来理解为什么是背而不是腹,拔腹行不行?

      通宝推:明心灵竹,
      • 家园 【原创】拔背通神(下)

        腹部柔软,想拔山兮奈何一堆泥,背就不一样,有个脊柱,人之栋梁,擎天而立,即是人体刚强性的内在依据,也是人体划分左右前后的中心。所以古人称为主心骨。脊柱一侧为左,另一侧为右,左侧血右侧气,左照右、右照左,符合针灸缪刺法原理,这样有助气血调和,气血调和是中医术语,常指肤色,舌色脸色呈红(血)白(气)相融的粉红,手掌多有红白相间如花岗岩般的色状则多为气血不调,太极拳中当多练左右斜飞之势。。。

        同样脊柱(内侧)往腹部为前,往背部为后,前主阴后主阳,前照后,后照前有助阴阳相济。和针灸中腧募治疗法则一致。相济的主要指标是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深睡无梦,精神饱满。练拳当以抱球、拨草之势主之。。。

        上下的划分稍有不同,脚到头为上,头到脚为下,上照下、下照上,有助于升清降浊,手脚温热,头脑清凉。中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以此为参考。练拳以起式主之。。。

        这种划分法下的整体观,不仅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之类,还有关键的统一衡量器---脊椎----一个测量平衡度标尺

        所以只有当练习到正确的拔背,人体自愈才真正开始,一般的病痛伤疾,都将得到比较自洽的解决,专业的锻炼,深层的修复也将可能,这些深层修复包括形胜气之胖,气胜形之瘦,还有人的脉象、指甲皱纹、舌质裂纹,近视老化,耳背肤老等等亏损早衰性损伤。终极修复则是牙齿再生,白发变黑。。。这种历史记载上的事。

        再有了这样的划分,拳论重左杳右倾前俯后仰就都有了定义,那就是脊柱倾向。。。常有人说推手听劲训练需要提高皮肤灵敏度之类,在这里就不同了,而是围绕脊柱的灵敏度,因脚到背而脊而到姿态感应。。。故而说“拔背通神”,因为极度对重力和地面支撑的灵敏,人自身的干扰几乎消失。。这一段可以归结为“舍地从天”

        和一般的背部肌肉锻炼不同,拔背的感觉是像竖起耳朵听天籁的状态。佛法里,得道者后脑后背似乎有光明产生,太极拳认为这就是神通于背的一种体现。

        到此人和地平线和对手之间的三体问题,物理学种三体问题没有解析解,也就是无法把控,但是由于人和地平的高度融合就变成和对方的两体问题,“舍己从人”成为可能。。。

        通宝推:明心灵竹,
    • 家园 【原创】(三)地心扎根

      祖师爷那会,还没有地心的概念,根是知道的,树木扎根大地,入地生根,沾地如钉。。。几乎是所有传武的口头禅。。。太极拳又加上两句“其根在脚,立如枰准”。。。枰原意是平的木板木盘,后来多用于棋盘的雅称,升级为”准”,一个是衡量平整度,另一个衡量水平度,后者好比现代的气泡水平仪,太极拳中主要指像水平仪。我们现代的理解,水平是因为地球引力存在等位面的原因,保持水平有助于保持姿态稳定,也有利于各向同性,各个方向的运动能力接近,就有一种动向不易被对方把握的灵活度,“我不一定到哪里去,但我哪里都可以去”。对方不知到如何是好了。

      要制造人体水平仪,首先得感知人体每个部分每个点所受的重力,就需要练拳之前先得用收视返听得到意,把人体各点通过双脚踩入地心。人体本来无论分割不分割都是受重力作用得,但是由于各部之间互相牵扯挤压。。。把这种作用掩盖了,故而调节水平的能力大大下降。

      其次要把握人体对称性,这也是太极拳中正的实质。人体并不均匀,并不能真得如水平面一样的,但是人体有一定的对称性,所以把司令部建在中间,就相当于建“水准”在中间,很容易感知那些“不准”的地方,从而极大可能的保持运动的对称性,人家一搭你的右手腕,不仅右手腕要产生个意与之平衡,左手腕也相应产生的意与右平衡。由此推及全身。。。这需要水准仪来调节。。。。这种对称设计在飞行器和航行器中随处可见,太极拳也不例外。拳论说打拳如水中游,水上航原因就在

      人体组织含液量很高,所以液体的水平度对人的水平有着主要的影响,上善若水实际因为太像水了,而人却不知顺其性而用,别扭,僵硬,伤害就会多很多。自知重力了,对称了就能真实的心如止水的宁静和平和,其是还差一点,取水中的任意一部分水,他其实时刻准备流动的,不动的水实际处于非平衡态的临界态,圆球上立钢针,灵敏的很,故而道家说静极生动,静中动。和尚们更可爱,创造了一个“如如不动”的词,难以探究他的逻辑涵义,但就是那么形象,那么象水,所以太极拳要实现根于脚,立如准,就得练成身形如水,不是那种兰花指水蛇腰的外形模仿,而是身心上实现的如如不动,本来嘛以地为参照,如过身形如水,就得有水那种安静之态动荡之势,“不动是波浪的安睡,波浪是不动的笑颜“

      扎根地心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实现连绵劲,乒乓球在桌面跳呀跳,它受到的重力与时间无关,是连绵的,而跳劲是断断续续的,理解了重力的连绵性,实现拳法的连绵性就有保障了,连着的组合的攻击或其他动作是判断功夫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拳击发展了短短一百多年,就进步为上肢格斗的最佳拳法之一,就是因为其抓住了拳术这个关键点,合格拳击手几乎都习惯于练习步频和拳频的一致性,一个是对“根于脚“的局部理解,一个就是对连续打击丰富经验。。。这里说他根于脚只是局部,是因为还没有理解到水性。。。这样已经让一步一趋呆呆板板的现代传武无法应付了

      通宝推:mezhan,明心灵竹,
      • 家园 地心扎根修正版

        祖师爷那会,还没有地心的概念,根是知道的,树木扎根大地,入地生根,沾地如钉。。。几乎是所有传武的口头禅。。。太极拳又加上两句“其根在脚,立如枰准”。。。枰原意是平的木板木盘,后来多用于棋盘的雅称,升级为”准”,一个是衡量平整度,另一个衡量水平度,后者好比现代的气泡水平仪,太极拳中主要指像水平仪。我们现代的理解,水平是因为地球引力存在等位面的原因,保持水平有助于保持姿态稳定,也有利于各向同性,各个方向的运动能力接近,就有一种动向不易被对方把握的灵活度,“我不一定到哪里去,但我哪里都可以去”。。。对方不知到如何是好了。

        要制造人体水平仪,首先得感知人体每个部分每个点所受的重力,就需要练拳之前先得用收视返听得到意,把人体各点通过双脚踩入地心。人体本来无论分割不分割都是受重力作用得,但是由于各部之间互相牵扯挤压。。。把这种作用掩盖了,故而调节水平的能力大大下降。

        其次要把握人体对称性,这也是太极拳中正的实质。人体并不均匀,并不能真得如水平面一样的,但是人体有一定的对称性,所以把司令部建在中间,就相当于建“准”在中间,很容易感知那些“不准”的地方,从而极大可能的保持运动的对称性,人家一搭你的右手腕,不仅右手腕要产生个意与之平衡,左手腕也相应产生的意与右平衡。由此推及全身。。。这需要水准仪来调节。。。。这种对称设计在飞行器和航行器中随处可见,太极拳也不例外。拳论说打拳如水中游,水上航(飞)原因就在这里。

        人体组织含液量很高,所以液体的水平度对人的水平有着主要的影响,上善若水,人体实际真像水,自有水之道,而却不知顺其性而用,别扭,僵硬,伤害就会多很多。自知重力了,又对称了就能身心都是心如止水宁静平和。其是止字还差一点意思,取水中的任意一部分水,他其实时刻准备流动的,所谓不动的水实际处于非平衡态的临界态,圆球上立钢针,灵敏的很,故而道家说静极生动,静中动。和尚们更可爱,创造了一个“如如不动”的词,难以探究他的逻辑涵义,但就是那么形象,那么象水,所以太极拳要实现根于脚,立如准,就得练成身形如水,不是那种兰花指水蛇腰的外形模仿,而是身心上实现的如如不动,本来嘛以地为参照,如果身形如水,就得有水那种安静之态动荡之势,“不动是波浪的安睡,波浪是不动的笑颜“

        扎根地心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实现连绵劲,乒乓球在桌面跳呀跳,它受到的重力与时间无关,是连绵的,而跳劲是断续不连绵的,理解了重力的连绵性,实现拳法的连绵性就有保障了,连着的组合的攻击或防卫,是判断功夫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拳击发展了短短一百多年,就进步为上肢格斗的最佳拳法之一,就是因为其抓住了拳术这个关键点,合格拳击手几乎都习惯于练习步频和拳频的一致性,一个是对“根于脚“的局部理解,一个是源于对连续打击丰富经验。。。这里说他根于脚只是局部,是因为还没有理解到水性、连绵性。。。但这样已经让一步一趋呆呆板板的现代传武无法应付了

        照前面的逻辑,这一段可以归结为“舍中从地”

        通宝推:明心灵竹,
    • 家园 看了所有帖,有点玄,不科学
      • 家园 试图科学化

        首先是有研究对象的。科学前提有了

        其次是“数据采集都源于现象观察”

        再是数据的解释都尽可能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但并不改变原始数据,比如丹田算是原始数据,解释并不采用原来的三花五气之说。而是神经元,空间关系,重心,信号这类为主。。。无法用现代语言解释的数据都存而不论。

        当然研究样本偏少,能否总结为科学规律还要再探讨。。。

    • 家园 催更催更
    • 家园 【原创】(二)补

      收视返听是一件难事,首先因为腹中的思维和脑中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后者是感觉器官和逻辑皮层配合的功能,而前者是观照的方式,没有养成观照习惯的时候,即便收返成功的信号一受到外界刺激,马上又浮上大脑,跑到表面。。。这样推手或其他是不会达到拳论要求的。至少说是内家拳是名不副实的。

      其次就是收返不了,这个不像招式动作,老师可以手把手教,收视返听至多只是对你做尽可能的引导。。。主要靠自己去悟。。。所以才会有慧根高不高,是不是那个材的说法,的确能做到收视返听并能观照的人要有点不一样,完整的太极拳练习,需要选材。

      据腹建权即是必要的又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按照《拳论》舍己从人逻辑,这一层也可以称为舍己从中。。。

      再来看为何主要关注视和听呢?

      视觉的特点是平面性选择性,关注动的感兴趣的事物比例要大一些,造成所观察空间大量信息的丢失,不可能产生一个整体的观察力,而人的每个耳朵内有X、Y、Z三个方向的圆形听小骨,对事物有个立体收集的功能。和视觉混元在一起,会使得自己的视觉也有三维的特性,对所能观察的范围内都有一样的反应能力。视而不见而又无物能逃道理就在于此。眼功听功一起练,收视返听一起说。所谓“眼听树叶响,耳看树背后”,在此基础上的太极拳术才可能象潜水艇、预警火控一样,似乎浑身是眼,浑身是耳,观照一切!

      • 家园 感觉有点像观世音耳根圆通

        我一直觉得初禅和坐忘是两回事儿,可惜都没体验过

    • 家园 【原创】(二)据腹建权

      收视返听收到哪里呢?旧说是丹田,丹田是古人的发现,更多的用于内丹养生之术,精研而用在拳术只是少数。现代人练内丹很少了,相应的用在拳术而有效的更希了。。。从现在所懂的知识来讲,一则丹田和人体相对称的各部的距离几乎相等,完全合乎中的要求。二则丹田小腹部是人体神经元集中的地方,完全适合建造一个司令部。三则人体站立时的重心也分布在此,易于建立和地的联系。。。现代搏击说的核心力量也是围绕这个区域,但是尚未涉及到司令部这个说法。

      太极拳收视返听先是定位找到这个地方,就像是建了个WiFi基站,希望最大化地信号覆盖。然后可以宣传广播,招兵买马,把身体的一切收集到此,开个会,形成共同纲领,再把这共同纲领流到身体,集中而定,故而中定。新型的运动模式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这其中所谓身体收集,是通过收视返听节约的功率从腹地内部进行对身体内外观照聆听,而进一步建立联系交通,包括原来没有被脑觉知关心到的部位,沉睡的身体开始慢慢清醒。这就叫从外面看到里面,从里面看到外面。。。

      新型新在哪里呢?比如同样的抓握,一般就是直接手臂手指肌肉的锻炼,有丹有核的新抓握,首先得双脚双手形成以丹田为抓心的大抓,抓牢所包围的空间,然后又以关节为核心在每个抓臂也形成局部的抓,最后手掌脚掌以手心脚心为抓心也同样有抓意,这就有点像数学上的分形,局部和整体有个自相似。。。

      这样练的好处一个是手上有脚的信息,脚上有手的信息,手脚的协调就更充分直接了,这个就是上下相随,手脚相合,别人一搭你的手等于也搭在脚上了。。。两者可以互相照顾了,这种照顾会扩展为全身的协调。练成周身一家浑身一气。

      其次就这个抓意来说,被抓的人就好比野牛被狮子咬住了脖子,陷入抓海,想挣脱很难了。。。这也是太极拳技法中首法“拿法”的含义,用意先拿住对方全部,再看怎么办。。。练抓法练得毛发倒竖、自己抓通透,身体会变得如同金刚,不仅是技术上也是健康上的。身体也像手一样会抓了,这是身体恢复聪敏的开始。

      这一切都是因为把司令部从大脑搬到了腹部的缘故。可以称为据腹建权

      通宝推:tiderew,东学西读岛主,mezhan,柴门夜归,物是人非,江南愿,明心灵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