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土华海华,一根藤上七朵花 -- 陈王奋起

共:💬332 🌺3529 🌵6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国内同学或者朋友们,都还比较有平常心

              跟兄台一样,这些年也接待过不少国内的同学、朋友们,除了孩子出来读书,就是来美国考察。即使20年没见面了,还是能亲密相处,毕竟当年寝室里的同学情是朝夕处出来的,更重要的,所有的成功人士,也是靠自己拼搏出来的,即使要演戏,也没必要在老同学面前装 ---- 费那个劲,不累嘛?

              有短期陪玩几天的,最长的,是一家老小在家里住了两个多月的,考察投资环境的,最后买了块近一千万美元的地皮。

              投资是没投的,好几个同学朋友们,两个海岸都看了看(不是走马观花,是来过多次甚至常住数月),用某同学的原话说,结论都是一个:”看过美国、欧洲、日本,最后发现:中国才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皇道乐土

              通宝推:高三三班,
              • 家园 想问一句,这一千万是怎么换出来的

                • 家园 这个级别的富人都是离岸公司、离岸账户,钱早就在境外了

                  国内需要多少,就汇多少。

                  • 家园 我当然知道国内有钱人有的是办法

                    但我还是忍不住要问。就像有人质疑冯小刚加州2000万别墅,以及步长老板的斯坦福孙女的600万掮客费是怎么换出来的。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有的是办法吗?你不问,这些人更加有恃无恐。

                    国内有些人赚钱很轻松,但中国人赚外汇,没有一dollar是轻轻松松的。既没法像美国那样全世界插管吸血,也没法像索罗斯那样四处搞金融诈骗。外汇进中国来开血汗工厂,再转到房市股市去赚第二桶金,最后由国内的富人卷回国外,这是美国人最愿意看到的闭环。美国这么恨中国搞一带一路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这么花外汇让他们非常不爽。

                    但这两年钱也没那么好换了。听到一个段子,一个江浙小老板换了一箱子欧元,巴黎机场出关的时候让警察查出来了。小老板立刻说,这箱钱归你了,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法国人挥挥手让他走了。。

                    据说修仙以后这样的人走了一批。从爽量守恒的角度,我反倒觉得修仙可能是修对了。

                    • 家园 冯小刚不知道,但是步长老板操作就太容易了。

                      太复杂的操作我也不懂,那个需要专业人士。香港(深圳)以前干这个的就多得很。现在北京上海也不少。我只知道简单的。

                      最简单的,就是离岸公司接单,国内生产,利润大头留在国外,只要把能维持国内生产生活的钱汇回国内就可以了。

                      再打个更简单的比方:外方公司派我到国内工作,但是公司把我的工资打到境外个人账户(美国的、香港的、新加坡的、欧洲的都可以)。我在国内生活需要多少转多少,存下的钱都在离岸账户,自然想怎么转怎么转。

                      真正对这个造成制约的是美国为了反恐洗钱收紧新账户的开设门槛。搁以前,香港银行(包括国内银行在香港的分行)在深圳设个办事处,简简单单就可以在境内开离岸账户,账户上的钱不受国内法规制约。13年以后,再开新账户就麻烦死了。

                      • 家园 也难怪要限制这个地下钱庄

                        其实各个国家富豪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在转移财产吧!

                        • 家园 欧美富豪有专业团队,一大堆律师和会计师帮他们干这活。

                          通过地下钱庄的是贩毒、恐怖资金之类的。这是米国13年开始限制新开美元账户的原因。打击地下钱庄,限制的都是土的掉渣的财主。

                      • 家园 通过贸易对差

                        钱就出去了。差异在进出口报价上,除非海关及相关部门雇个懂对应行当的人,其他人绝对看不出。

                        还有国内抵押贷款出国投资的。万达、安邦、海航成了靶子,树了典型,冰山一角。大小富们才不会搞得一个投资新闻满天飞,也不够量级。

                        资金少的话,深圳底下钱庄可帮忙。大不了去福建走钱。

                        投资互换也可以。外资便宜买入,按协议把正常差价打到国外指定账户。甚至这个外资就是自己在逃税天堂开的,左手倒右手,一个国外一个国内。

                        海航搞那个慈善基金也是一种手法。

              • 家园 是的。男主角这情况下没动机没需要端着

                这大概是一个不需要搞清楚是非真相的话题

              • 家园 方兄这句“没必要在老同学面前装 -- 费那劲,不累嘛?”

                让我想起我班次富曾跟我说,在国内混,时刻不能忘了“装”。

                先要装穷。不能让人觉得你肥的流油,否则谁都想上来砍你一刀。所以先要哭穷:生意做得苦啊、难啊、受了这么多累也挣不着钱啊,要引起共鸣,让人觉得不好意思砍你,就算砍的话也会温柔些;

                但是既要装穷,又不能让人觉得你真穷。别人觉得你真穷的话,就不跟你玩了。所以装完穷再装富,要让人觉得你有实力。至于怎么转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反正我不懂

                所以我们说的都是实话:不回国,是因为没那本事

                而他们之所以愿意跟老兄弟玩,也是因为跟我们在一起比较放松。所以王城说得对(虽然他是在损我):

                你对国内大佬而言,属于知根知底,可以信任,无任何利益纠纷,而且能够并乐意交流,是极难得的稀缺资源。

      • 家园 "现在有很大可能性没有在西河里扯淡的自由了"

        别的我不懂,为你这句老实话送花。

      • 家园 "大是大非“面前的立场,很多决定于

        价值观的取向,而不是种族----特别是美国这种多民族的国家。

      • 家园 留德国确实比留美国困难

        我跟过的两位导师,一位是德国读的博士,一位是在德国成的名,后来都来美国大学,而且均取得了不错的学术成就,大概也是因为美国的包容性更强一些(当年)。

        德国拿博士的那位比较搞笑,多年后对其在德国大学的导师仍然切齿难忘:“他天天压榨(原话)我们,他开豪车,我开破车....”,由此造成了后来极大的心理问题-----开车非得开保时捷,办公室一张桌子5万美元,一身西服也是上万美元,到意大利做个Key note speech,拿着2千美元的酬金,立马到商场买了件衬衣。。。最搞笑的是娶了个德国老婆,还天天在学生们面前抱怨伊生不出儿子(连生3个丫头)----于是我们几个中国学习怂恿他多吃鱼,他还真听了

        想是德国的学位确实不好拿。

        • 家园 德国是混高校难

          德国混学位的难度应该和美国类似,而且压力可能更小,因为对发论文没什么大要求。德国是混高校难。

          德国高校只有教授和职员是长期员工,教授是公务员,职员如秘书和行政人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讲师。助教是短期工,主要目的是读博士,拿到博士后绝大部分去工业界,少部分弄个博士后,没有升职称的说法。教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退休了才向全社会招新教授,但是不能直接在本校招,很多工科类的教授在工业界招。招教授由学校成立选聘委员会,现任教授不是成员。所以在德国走学术道路的风险比较大,如果没有混成教授就可能一辈子成为类似美国的千老。

          通宝推:家住中坜,甘丹,方平,
      • 家园 2008年已经很晚了

        我们大学是同年,但是我本科毕业后不久在98年就出来了,所以接触到20世纪末留德毕业生一些情况。留德学生大致分公费和自费两类,由于德国大学不收费,公费生指所有拿奖学金的,不管中国发的还是德国发的,德国发的如洪堡基金也受中国相关部门影响,自费生指依靠打工支付生活费的。那时候公费的一部分回国,往往是国内已经有后路的,譬如一个西安交大后来的教务处长,一个中科院化学所教授,一个上海交大教授等,也有些拿德国奖学金的后来留德或去美加。自费生当时首选是留德,但是当时德国移民法比较苛刻,留下来不易,这里的部分人后来被德国公司派回国内,有人又回德国,有人长期在国内发展,如一位前西门子中国副总。如果不能留德,当时首选去美国,但是很难,其次移民加拿大,新加坡或香港,这些路都走不通了才回国。

        我自己在2002年毕业,在大学又混了两年,2004年在德国就业。这时候自费生回国也渐渐多起来,刚开始可能是30%,现在应该超过70%。

        通宝推:方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