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土华海华,一根藤上七朵花 -- 陈王奋起

共:💬332 🌺3529 🌵6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只是某些人不愿相信米帝会倒罢了。

                        其实华为不会死,情况应该跟你说的差不多,中国芯片也会起来,那些表面不愿相信的人心里其实也清楚。产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技术,而是市场,只要有市场,技术差点不要紧,可以改进追赶,技术没市场,必死,而中国芯片产业最不缺的就是市场,也不缺资金。

                        虽然现在是美强中弱,但美国现在没能力全面进攻,只能重点进攻(贸易战、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以中美两国国力,不可能一剑封喉,斗争必然是长期的。

                        通宝推:浣溪沙,
            • 家园 是的,华为创业初期很艰苦

              96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实习生,就在办公室见过加班的地铺。华为著名的年底交两份报告(辞职报告、述职报告),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另一方面,华于为从那个时候起,就对员的生活非常照顾。那个时候的食堂,就有四个菜系(后来谷歌什么的吹上天的员工食堂比华为的差远了),我们这些实习生每个月发300块钱饭卡,根本吃不完。

              当年的本科同学、研究生同学,去华为的,这么多年了,基本上都留华为了,现在很多都在挑大梁。当然,除了少数一些自己出来开公司的。

          • 家园 理解

            人生重要的选择就那几步......

      • 家园 如果是因为现在回来,起点比较低

        不太公平。那还是回来吧。你自己写的就表明,标准是随着情况变化不停更新的,方向是更高水平,更好标准。现在不太公平,很快就会沿着更公平的方向进展的。比如SCI灌水,今年的部分基金申请就已经取消了这个论文要求。

        SCI”、“影响因子”何以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 家园 真心感谢

          确实,包括婆娘,一直没放弃过回来的想法,特别是与国内家人团聚。

          感谢关心,很暖。

          • 家园 现在海归最大的障碍其实是孩子。

            孩子到了小学3年级以上,回去基本就很难了。

            通宝推:方平,
            • 家园 有道理。其实还是那个话题

              社会的分配情况,或说生存的难度。海归以后过几年,又该闹孩子留学了,那不瞎折腾么。当然,留了学不一定值钱,但不留又有多少保障呢。

              还是那个例子,最近接触的朋友,10年前公派留学,现在二线地区的二线大学任教,才30多岁,不是正的就是副的教授了,但他说一直和接下来都是压力山大,太太大学本科学历,在同一个学校做行政工作,前几年父母支援房子首付,他们说,出来当交流学者,很不好玩,都是因为压力闹的。

              这朋友算是社会百中无一的组合了吧,我是这样推算的,一个学生,广州100所学校的前10所,班里100个同学的前10名,社会群体的前1%,也未必混得到这朋友的环境。

              在美加的话,混个群体中的前20%,前30%,就有点保障了,也不用头疼留学深造。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6万多,一个小学教员,娶一个小护士,就大大超过,每年工资加一点,日子很滋润了,做父母的也就有点安慰了。

              这个差异不纯是富裕程度的差异,更大问题是分配方面,不是说美国很公平,而是中国很不公平。

              还有两个例子,广州年轻人,上次联系一年大半了,目前不晓得情况如何。两个都是美国留学本科学历,一个回广州在留学和移民中介机构工作,一个在香港金融机构工作,到今天年纪27-28,不晓得能挣几万。在香港工作这个从小拉小提琴,上次问他还拉吗,他说香港的居住环境不允许。这样的例子的家庭条件,在广州10家可能只有一家,前10%,但孩子的前途基本是且行且看。

              20大几岁已经不是孩子了,这些年听得最多的是,“先做做看再说吧”,这状态不妥,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作,应该让人可以做一辈子,没出息的小女孩当小文员,每年5%加工资,小日子能过下去,过到退休,这种状态才对。大学毕业找个工作,先做做看再说吧,过一年换一个工作,先做做看再说吧,再过一年再换一个工作,还是先做做看再说吧。。。似乎成了社会流行座右铭,这情况真的不妥啊。

              所以说,问题真的很大,这些年感觉一年不如一年。对了,流行说法是这些年诞生了多少亿万富豪,说明道路正确,完全似是而非,当然,如果每年都能添几个麻花腾,那是道路正确,但牛顿第几定律告诉我们,那是不可能的,亿万富豪添够了,以后不会有新的啦。一个社会的是否合理健康,不是看诞生了多少亿万富豪,而是看成不了富豪的人怎么个活法。

              通宝推:桥上,废话多多,
            • 家园 是呀,孩子读书是个大问题

              按我的信息,孩子回来,基本上只能读国际学校。要是公司派遣回来还好,自己回来,操蛋得很。

              方平兄据说96年到华为,年纪应该跟我差不多。其实现在回来也是来得及:高校可以是目标也可以是过渡也可以不考虑,贤伉俪的专业,天广地阔。四十多岁,正当打。至于人际关系,各有各处吧,天花板坠一声不吭各有胜场。我现在是佛系,爱搞搞,不搞拉倒

              • 家园 你是随佛,我是随婆

                现在是婆娘回去的意愿为主。当年出国也是为了婆娘,如今人生已活了大半,愈发得保持晚节,否则大概率弄不好只能去念经随佛

                一切行动,继续唯婆娘马首是瞻,伊要回国,我绝不恋我的菜园子

                祝兄台全家身体健康,这是时下最要紧的。

      • 家园 诚哉斯言!海归真不是那么好归的

        我也是赶在了08那一波。话说我拿学位还早一点,06毕业,找工作晃了一年,07年才工作,到08年将将算一年经验。我的学习专业和方向都是汽车相关,毕业以后也是认真考虑归不归。那时候国内车企差不多每年都跑到底特律组团招人,然后我兴冲冲地看了几次招聘条件之后就死心了 —— 根本不够格呀,自惭形秽之下再也不提这茬儿了。想想也是,国内单位花那么大本钱海外招聘,肯定对产出有对应的要求。

        • 家园 你那时候找工作也确实不容易

          尤其是学术圈的。我系里一个学术上最好的朋友(中科大的本科),一心想找教职,他导师也支持(《计算机网络》的主编),结果,发出去100多份简历,居然一个面试都没有。。。我们当时听着都觉得稀奇。

          最后被迫了去Google/Facebook.

          想回国,能回国,没回国的,都不容易。

      • 家园 我不是学术圈的,但也能猜想到

        搞论文数统计,就是一个低成本的KPI体系,相对简单公平,但副作用也很大,容易让人钻空子,不能准确评估科研人员的贡献。

        但我个人会谨慎乐观,共产党最好的一样能力,就是实事求是,既然弊端越来越突出,会改的。

        • 家园 中央与习总已经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这就是上一贴中,我与同学讨论唯SCI至上的背景:《破除高等学校论文“SCI至上”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破除论文“SCI至上”!教育部科技部提出明确要求》

          不仅对论文,对专利也是(抱歉,打点码,不想牵扯不必要的具体人名争执,望谅解)

          点看全图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石正丽漫山遍野抓蝙蝠,分离病毒

            送到美国去做进一步试验,自己并没有其他贡献和参与,却坐收名利,2019年成为美国微生物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Microbiology,AAM)的院士。

            犒赏不可谓不丰厚啊。。。。。。

            • 家园 石正丽模式最大的恶果是,成果不在中国

              抓蝙蝠、分离采样本是基础工作,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在她的基础工作之后产生的好处全被美国人拿走了。而且美国人真正得了什么好处、多少好处,美国人至今不说。

              给石正丽美国院士是美国最阴的地方,它鼓励石正丽模式,使中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分道扬镳。

              通宝推:浣溪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