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工农业的随笔 -- 审度

共:💬146 🌺990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看

            袁大头说的有问题。你不可能让全中国都搞制造业啊,广西有个柳州就不错了,吊打越南了,还想怎样?同样人口规模的江西有啥?南昌,九江等等我看还不如柳州吧。

            桂林我去过,我总觉得,桂林城市应该搞得更干净点,街边的小店什么的,逼格应该搞得更高点。一个那么有名的旅游城市,一看街边小饭店那个招牌难看得要死,一下就对这个城市的映象下来了。

            低水平的审美,现在对于全中国来说都是个拉后腿的地方,完全没把实力显现出来。

            • 我看
              家园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解放后,我们说全党全国都在推动实现工业化不为过也。毛主席甚至用夸张的语言表达:恨不能在天安门城楼上看见大烟囱冒烟......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里与“这是强大的祖国......”相配的画面,就是烟雾缭绕的大烟囱喷吐着污染,影片的编剧和导演显然认为这就是国家最美的画面。

              当然不可能把全广西的城市都建成柳州这样的重工业城市,但是,各城市均衡一些不行吗?桂林原来是有些工业的:纺织、电子,这些工业污染并不太严重,但桂林从七十年代末就开始淘汰这些产业(有的也可能是办不好办垮了),一心靠旅游,这与本来没有不建是不一样的。

              • 家园 地区发展还是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中国要继续发展工业并不是指各地都要均衡的发展工业,甚至不需要每个地方都只能发展不能萎缩。

                桂林在解放前工业基本为零。五十年代以后才在国家政策扶植下有了一些国营工业,其中一些还是直接从上海和东北等地直接搬来的。当时计划经济时期不讲经济效益,这些工厂可以不死不活的生存。一到市场经济时期,真刀真枪的竞争就死了一大排。除了政策,观念,产业分散,缺乏人才等原因外,桂林的地理条件是个很难克服的不利条件。我认为桂林当然可以出现像三金一样有市场竞争力的个别企业,但要搞成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工业集中地是不可能的。随着中国人口进入拐点,就业人口越来越少,各发达地区都在抢人,桂林乃至广西的劣势会越来越大。桂林的宿命是成为一个佛罗里达一样的旅游养老小城市。

                连广西的未来我都不是很乐观。广西的户籍人口五千多万,十四个地级市除柳州略增,别的全部人口外流流失。这些年流失了约7百多万户籍人口,把户籍都签走的加起来得靠千万了。这里面可以肯定青壮劳力占了大头,主要去了广东。广西已经浪费了40年,从全国最穷的沿海省变成全国最穷的省。给广西的时间不多了,除非国家发发了疯似的扶植,广西未来很可能继续在各省的经济竞赛中排末尾,成为发达地区劳动力的来源。

              • 匿名 中部小县城80年代

                有卷烟厂,白酒厂,化肥厂,电动机厂棉纺厂,水泥厂,造纸厂印刷厂......啥的,几乎用不到外地东西,数据也是排在全省前几位,如今那些厂卖给私人后倒的倒,不倒的也半死不活的撑着,人均GDP也落到华东末位.....令人唏嘘

            • 我看
              家园 桂林的审美就是黄金周挂红灯笼

              每次利用节假日回去,都看见全市和各县四处挂红灯笼。桂林市核心区的独秀峰公园和公园外的行道树,恨不得每棵树上都挂上七八个红灯笼,好像说“这里是红灯区快来啊”一样。这两年把老漓江剧院拆了,在訾洲修漓江歌剧院。漓江剧院是个很漂亮的老建筑。新建的漓江歌剧院呢?只好等眼睛慢慢适应吧。

              点看全图

            • 我看
              家园 桂林的硬件与风景完全不配

              不要说比欧美发达国家,比国内同知名度的杭州之类差了N条街。街边门面搞的像个大县城,审美水平极为低下,让我这个老桂林人汗颜。只能希望若干年后这些丑陋的老房子拆掉后,新的上来了。

              • 家园 这个真的是

                别的很多地方是没啥“旅游资源”但过度开发,桂林这个,这么好的旅游资源,管理、服务还停留在多少年前,真的是让人叹息。

          • 家园 同为桂林人,怒其不争

            桂林人的优越感太强了,风景好气候不错还有文化底蕴而且还曾是广西省会,觉得南宁人是暴发户柳州人玉林人是土鳖。这些年迟迟搞不起来,完全是把自己那点比较优势糟践光了。

            本来是一座宜居城市,搞旅游不就是吸引一大堆人过来嘛。人留得越久越有油水,最好待在我这儿不走,天天吃喝玩乐。结果七星公园门票就要55块钱,加上七星岩门票就要100大洋,比故宫整整贵了40块。完全是竭泽而渔,一次性收费后就把游客吓跑了。做什么都是把地一圈,收费。阳朔一座山吸引外国人过来攀岩。好嘞,生意来了,圈地,收费!以前桂林还有雕塑公园、西街什么的,值得让人留下来慢慢玩,现在基本上闻声而来,游个漓江就走了。人家丽江大理搞民宿轰轰烈烈,桂林搞出啥事儿来了?

            自己的品牌营销意识和能力也差。人家柳州螺蛳粉搞营销,请了李子柒过来。桂林人做了什么?在天等老乡的桂林米粉店品牌上坐吃红利。真的,全国各地大部分桂林米粉店基本由南宁天等老乡经营。想要买正宗桂林米粉得上网。至今我看到的网上销售的桂林米粉都只有圆粉没有切粉,弄得我卵火烫。切粉是桂林米粉中的大头,卖个产品你还这么三心二意。

            桂林在打造IP上的能力太弱了。你想想桂西巴马那么穷的地方,都能半蒙半骗地搞出“长寿之乡”这个IP,你桂林坐在金山上饿肚子,能怪谁?

            现在呢,桂林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交通发达了。贵广高铁和湘桂铁路在桂林交叉,带来辐射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的效应。不过产业肯定不太可能在这里集聚起来的,毕竟平地不算多而且还有景区要保护。唯一的指望还是旅游。早两年黄金周时桂林-阳朔公路大堵车,也反映出还是有人愿意过来的。说到底,高铁两三个小时、高速四五个小时,谁不想跨省玩一下呢。但愿以后它还能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吸引路人多留一会儿。

            每次回去都挺失望,但是还是想要回去。谁让它是我家呢,还那么漂亮。是吧,我相信@肥猫老兄肯定也同意,友好地摸一摸头。

            通宝推:袁大头,大眼,肥猫,燕人,
            • 家园 还是得靠工业

              杭州西湖不要门票,周边群众都来占这个便宜,形成良性循环。

              但关键是人家杭州财政有钱,要是财政光靠旅游,一旦没门票收入,说不定直接破产了,循环不起来啊。。。

              • 家园 桂林和杭州不能比

                杭州的地理条件好太多了,就在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密集的长三角,随便拿个大城市就接近整个广西的经济规模了。杭州不光大,交通便利,还是个多功能的省会城市。每年光是来开会的,上学的,跑生意的,看病的就为杭州创造了无数的游客。杭州旅游业就业海里的大鲸鱼嘴里的小鱼,充分的享受了别的产业带来的客流(或者叫外部性)。北京也是一样。

                桂林的旅游业要勉强学杭州,起码得把南宁和柳州全搬来桂林。

              • 家园 门票收入不应该是旅游业的主要来源

                门票收入是旅游城市财政收入的好来源。简单粗暴,圈起来之后直接收钱,几乎没什么成本,政府最喜欢这样的收入。

                但对于游客来说,过高的门票价格会抑制其旅游热情和消费欲望。旅游城市最好的收入来源,是通过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合理的消费价格长期吸引游客,留在本地,或者让他们定期到本地度假消费,整个产业链都会受益。起码,应该建立起一套针对不同层次的游客的不同旅游消费模式。这就好像新西兰Queenstown,一个只有一万多人口的小镇,从徒步到蹦极再到高空跳伞,直升机登顶滑雪,各种项目贫富咸宜。只不过对政府来说,想要从中获得赋税受益,要付出一定的征收成本,但整体上盘子大了,收益不会降低。

                杭州有一千万人口,临上海182公里,发展工业潜力很大。桂林人口只有不到一百万,两者差距太大。离桂林最近的千万人口城市是广州,行车距离467公里。不具备可比性。工业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甚至移民,桂林不具备这个条件。说起来我母亲的经历就算是个例子。之前可能受到大三线工程的影响,国家投资,在桂林建起电子、纺织、橡胶甚至机床等工业。我母亲年轻时招工到了桂林——那时候只有农村的先进青年才有资格,家母以党员身份进城——在机床厂工作。到了90年代初市场经济了,工厂技术滞后无以为继,人才全跑到了广东,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我国第一批下岗工人。

                通宝推:肥猫,
                • 家园 杭州按我的理解

                  个人看法

                  杭州第一桶金靠旅游,西湖是全国第一个全免费的5A级景区,由此带来巨大的就业和周边旅游特产纪念品等轻工业乡镇企业的博发。第二桶金靠卖地,旅游制造了大批小老板,小老板推高房市,房市带动大量下游企业,制造更多小老板。第三桶金才轮到数字经济,直接跳过传统工业进程,弯道超车,轻资产重科技,各种无烟工业。

                  杭州和苏锡常是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可能对桂林参考意义更大。

                  • 家园 两边起点有些类似吧

                    后续的发展道路就不一样了,毕竟城市人口、功能、文化底蕴、商业环境都差得太远了。

                    • 家园 高铁迅速抹平了地域距离

                      高铁基本可以看做公交系统的延伸,桂林唯一要做的,是来桂旅客的行李托运和本地汽车租赁便捷化。以一个市的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想象一下,桂林与顺丰达成战略合作,去往桂林的旅客,凭高铁票,免费邮寄行李,行李终点可以是高铁站,也可以是汽车租赁公司(对应行李直接送到车上)。这种“私家车”旅游,才是旅游城市的杀手锏。桂林政府只要有这个魄力,用财政补贴把这个产业链做起来,区区门票收入早可以扔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