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清朝相关论文资料整理,陆陆续续有空就补充一点 -- 阴霾信仰

共:💬480 🌺2201 🌵4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本朝右文,不入四库,顾为无用。 -- 补充帖

      没注意标题字数到了。补一下。

      • 家园 文人谈文字狱,有点儿像日本人哭诉长崎广岛

        满清取代明廷,如果没有东林党的卖国(走私粮食)、误国(重用袁崇焕、骗杀毛文龙),可能吗?如果没有士大夫阶层接受剃发、来保住自家土地的所有权、感谢满清杀灭了’贼‘——农民起义军,可能吗?

        保住自家的土地所有权是第一位的,保住程朱理学的思想专制是第一位的,保住通过科举做官是第一位的,剃头不剃头是第二位的。把文字狱说得好像比剃头还严重,搞笑了。

      • 家园 有意思的是文字狱最利害的时代也是清朝最强大的时代

        到清朝后期没有文字狱了,反而外战外行,卖国条约签了一大堆。

        顺便说一句,文字狱这个东西其实不是中国特产。西方同时代一样在搞文字狱。Inquisition 听说过吧。

        除了这个,西方人搞文字狱远早于满清。例如法国的腓力三世在1275年就开始搞文字检查。1521年,法国命令必须把所有路德宗的著作在一个星期内销毁。同年,禁止出版法语《圣经》(想不到吧)。到1535年甚至禁止开书店,违者处以绞刑。1536年禁止出版某些医学和天文书籍。理由是其不符合圣经和古希腊著作。

        罗马教廷则在1560年搞了个禁书目录,禁了一堆所谓的“异端”书籍。这个书单出了20版,最后一版是1948年出的。到1966年才解禁。那么禁了什么书呢,例如开普勒的天文学著作。这本书在1621年上了名单,直到1835年才解禁。另外还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等。

        十七到十九世纪是所谓的理性世纪,可惜西方照样搞舆论控制。新闻检查是常态。法国专门成立了出版检查署。查到违禁书籍,最轻的是焚毁书籍,重则处死作者和出版商。英国也没好到哪里去,1641 to 1700大约四分之一的出版物被禁。1704 年,首席大法官霍尔特 (Lord Chief Justice Holt) 坚持认为,“如果不处理对政府持有不良意见的人民,那么就没有政府存在。”。最“开明”的英法如此,其他国家如俄、德就更加不堪。

        顺便说一句,西方搞文字狱的这500年恰恰是其飞黄腾达的500年。反而是到了现在“新闻自由”,“出版自由”了,西方反而和满清一样开始走下坡路了。

        那么文字狱和国家强大是强相关吗?从满清和西方的例子来看,并没有。决定国家盛衰的,更多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通宝推:金台夕照,桥上,真理,天空不空,
        • 家园 讨论文字狱时,君主的个人意志是关键因素

          不过嘛,首先还是要厘清文字狱和政治案件之间的区别。比如说很多著作将“曾静案”列为文字狱。这就有点……

          在厘清文字狱和政治案件的基础上,考察清朝的“文字狱”事件时,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君主的个人意志非常关键。

          康熙真正掌权之后,到乾隆十六年,这个时间段的文字狱,绝大部分都是政治案件。如《南山集》卷入夺嫡事件,如查嗣庭实际是肃清隆科多政治团体遗毒。

          在乾隆执政初期,受到朱、蔡两位大儒的影响,立志成为一个仁君。一改雍正时期的苛政,真是朝野称颂啊,大家都说这个乾隆皇帝太好了,仁厚治国。乾隆听了更加飘飘然,为了对标唐宗宋祖,还给自己弄了个诤臣孙嘉淦,孙嘉淦一方面是个能臣,另一方面也配合表演。君臣相得的戏码是一出接一出。

          但是时间长了,乾隆觉得不对劲了,他这边一表演仁厚,下边的官员大面积躺平,财政亏空一年比一年大,贪污立马反弹。更头疼的是,党争又来了,张鄂党争那叫一个刺刀见红。那边一优待宗室,把什么阿其那塞斯黑的子弟,重新录入玉牒。宗室立刻不安分起来,各种团团伙伙就搞起来了,还有人勾结准噶尔。

          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大案,有人以孙嘉淦之名伪造奏稿,奏稿上做戏做全套,连乾隆的御批都伪造上去,奏稿中列举“五不可解,十大过”,从乾隆开始一路骂,满朝文武骂了个遍。乾隆勃然大怒,黄花梨的桌子拍碎了好几张,感觉这个仁厚的人设实在没法维持下去了。这一案件就成了乾隆由宽转严的标志,自此之后,乾隆大兴狱案,有清一朝,八成的文字狱都在乾隆年间。

          其中“孙嘉淦伪奏案”为时一年半,范围波及十七个省份,光倒霉的督抚级大员就有小20个。乾隆光上谕就写了几万字。至于此案是否属于文字狱,存在一定争论,比如《文字狱档》就未收此案。但是很多学者还是将此案视为乾隆,乃至有清一代的最大文字狱案。而我个人的观点,此案还是偏向政治案件。

          不过呢,此案还是深深刺激了乾隆,大概因此开始重新权衡朱,蔡二人所谓“垂拱而治”的现实可行性。意识形态工作万万放松不得,意识形态的阵地朕不去占领,自有腐儒去占领。这时回到你的问题,国力强盛和文字狱的关系,文字狱不是国力强盛的原因。但是国力强盛能提高“文字狱”的烈度。在封建专制社会,国力越强盛,君主的个人意志越能得以伸张。

          到了嘉庆,嘉庆又有一个姓朱的大儒当老师,又重新开始宽仁治天下。下边的臣子也学乖了,自此之后,清就废除文字狱了。

          通宝推:任爱杰,
          • 家园 宗室的问题

            乾隆上台四年就搞出了弘皙逆案。牵连一大堆,实在说不上是对宗室宽弘吧?到了晚年反而命令在玉牒内恢复允禩、允禟、弘晳三人的原名。

            乾隆一朝,前期算是励精图治。到后期厌倦日常政治,但又不愿放弃权力。于是宠信和珅之流。当然,如果从经济角度,也可以解释为用和珅理财。

          • 家园 正是如此

            康熙到乾隆前期,绝大部分文字狱是政治案件。像曾静案根本就是谋反,和文字狱一点关系都没有。

            后世把曾静案说成是文字狱,主要还是因为两点:

            一是牵出了吕留良案。吕留良本人反清,但他这个反清其实和黄宗羲、顾炎武等一样。大势已去后就只好发发牢骚,本人“不食周粟”。但儿子吕葆中依然入仕满清。曾静用吕的学说,当时给吕氏辩护的人说:

            则吕留良者,固我圣祖之所赦宥者也。今因逆贼曾静波及吕留良一门,夫吕留良所大不足于人世者,谓其子孙既受我朝厚恩,身叨仕籍,冥中亦宜绝口不言,自尽亡国之礼如其生也。更必勉其子孙,素位而行,竭心尽力,以仰报朝廷覆载之鸿恩。

            吕留良、吕葆中逝世已久,即有《归仁说》作于冥冥中,臣已不得而见。第其子孙以祖父馀孽,一旦罹于狱中,其悔过迁善,趋于自新之路,必有较曾静为尤激切者。夫曾静现在叛逆之徒,尚邀赦宥之典,岂吕留良以死后之空言,早为圣祖所赦宥者,独不可贷其一门之罪乎?

            雍正最莫名其妙的地方就是赦免主犯曾静,却严惩早就死掉的吕留良父子。而吕留良本人却早就被康熙赦免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吕留良父子算是因言获罪。

            第二个原因则是乾隆的骚操作。乾隆上台后处死本已赦免的曾静也就罢了。偏偏还把他老爹写的《大义觉迷录》列为禁书。出尔反尔,此地无银三百两。

            文字狱本身来说,都是政治斗争的表现。具体到乾隆,完全同意你的君主个人意志起了很大作用的分析。曾静案像这样翻烙饼,基本就是当时的政治需要加君主的一时好恶。

          • 家园 请教一下,高阳写的弘皙要夺乾隆的位,有这事吗?
            • 家园 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说有呢,是乾隆时,这群宗室子弟确实不安分。

              不安分的原因,先说表层原因,是这群宗室子弟对乾隆继位不服气。

              弘皙呢,是康熙废太子之子。很受康熙看重,在康熙的继承人规划中,等于两代接班人都安排好了。

              更有意思的一点呢,雍正对弘皙也很好,多次夸奖弘皙,同时多次说自己的儿子不成器。

              熟悉夺嫡故事,都知道雍正有个好兄弟胤祥,本来雍正继位之后,大家都要避讳,不能用胤字,同辈的兄弟都改成允,而允祥去世后,雍正特批不用避讳,名字改回胤祥。

              而这个胤祥的后人,偏偏看不起乾隆,加入了弘皙的团伙。

              同时呢,乾隆即位之后呢,对宗室特别宽厚。

              以上种种,就滋长的宗室成员的政治野心,这个皇帝看起来很好欺负的样子嘛。

              接下来,就是深层的原因了。

              深层的原因呢,就是乾隆的宽厚嘛,那是他想宽厚。实际上乾隆这个人呢,对君权抓得特别紧。

              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完善军机处,提出一个重大的举措:亲王宗室不入军机处,这一下等于收走了宗室的干政权力。宽厚无非是给点好处,和权力能比吗?这些宗室成员又不傻。这项政策呢,一直持续到咸丰去世后,两宫发动祺祥政变,才彻底打破。

              所以呢,说有,这个有政治野心的宗室团体确实存在。

              说没有,他们哪有这个本事谋逆,后续的发展进程,完全是被乾隆玩弄于股掌之间,和乾隆比帝王心术,这些人还真不是对手。

              通宝推:孟词宗,从来,
              • 家园 记得恭亲王在咸丰年间当过军机大臣,后来被斥退

                查了一下,嘉庆年间还有成亲王当过军机。

                亲王宗室不入军机处,这一下等于收走了宗室的干政权力。宽厚无非是给点好处,和权力能比吗?这些宗室成员又不傻。这项政策呢,一直持续到咸丰去世后,两宫发动祺祥政变,才彻底打破。

                • 家园 特殊情况而已

                  后来专门解释了一下:

                  自设军机处,无诸王行走。因军务较繁,暂令永瑆入直,究与国家定制未符。罢军机处行走。

                  再补充一句,这里的特殊情况,就是和珅。

                  祺祥政变之后,除了荣禄短期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之外,直到清亡都是亲王当班长。

              • 家园 高阳引用乾隆的上喻,弘皙擅立内务府

                还设立职司。

                中国历史这么长,很少有类似的前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