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标题党:中国城的女理发师 -- 七天

共:💬54 🌺574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上周我上班打出租和司机聊天

      听到他手机咕咕的响:晚上早点回来喝酒啊。

      我问司机,是你老乡吧?他说不是,就是几个很好的朋友,他本人是安徽的,朋友有河南的,江苏的,也有上海本地的,基本都是出租司机,同行而且住的比较近,相熟好几年了,基本每周都聚。孩子们都大了,或者上大学或者高中。(这位司机本人两个儿子很骄傲“比较争气”,大儿子今年外地大学毕业已经考回了上海的研究生,小的在老家高中住校,因为没上海户口必须回老家高考),于是大人们就比较轻省,轮流各家聚,买菜自己做,也花不了很多钱。打打小麻将,输赢放一起留着下次聚。钱是挣不完的,每周一次早点收车回去喝酒。。。

      听得我好生羡慕。。。

      • 家园 我们也是一样啊

        刚开始的时候基本两周一聚。轮流做东(条件好的、会做饭的做东多一些),每人带酒或者带个菜,东家准备大部分。菜都比较粗狂,大盘的凉菜、大碗的乱炖、肘子,蹄筋、烧牛肉,羊肉串、鸡翅膀主打。红酒啤酒随便喝。孩子们也有玩伴。

        出去玩也是,几家租一条House boat,白天在湖面漂,晚上靠岸点篝火,烧烤,喝酒。或者到景区租一套房子,同样的节目。

        后来少了,一年10次8次也是有的。

        所以今年Covid憋坏了。

        • 家园 不知道是不是一样

          我一个大学时期的朋友,全家在美国呆了小十年。然后全家又回中国,大概又小十年了。我问他为啥回来,他说那小地方,就那几家华人朋友,party来party去,月月年年都是同样面孔,还是回魔都好。

          我没经验,从未踏足过美洲,只是听说。

          • 家园 是的。人际圈子是成年移民最大的落差

            所谓文化和生活,离不开人的联系和来往,父母的亲戚圈子,大中小学同学圈子,街坊圈子,中国人比较注重或享受。成年人找朋友本来就难,即使在同一个城市,搬家以后的邻居,不如小时候青梅竹马的邻居。何况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之间。能不能适应,必须自己调节。

            移民生活其它方面不是问题,只是选择问题。外出浪是北美老外的主流生活。宅男宅女,周末除了教堂和教友,就是在家捣腾,混小圈子,也是北美老外的主流生活。好比一个外地人移居广州,如何生活,在于自己的接受程度,只跟广州人玩,完全可以做到,只是很多人并不享受。有中国人全身心投入教会和教友活动(华人或外族人),很充实,只是很多人并不享受。某些节目,橄榄球赛,棒球赛,流行音乐会,酒吧狂欢,游艇,少见中国人身影,并非种族障碍,只是没兴趣,全换成中国人也几个人玩,个别中国人享受会去参与。郊游,旅游,下馆子,烹饪,看电影,钓鱼,打枪,打猎,体育活动,有交集的选项也很多,每个季节有一两样享受,生活已经很充实。所以,所谓主流文化生活是很虚的话题,真正无法弥补是人际圈子。

            移民考虑的另一个因素,后代的血统,不晓得算不算一个问题,从前老华侨是注重的,也只能管到儿子女儿这一辈,第三代第四代及后,基本上是消失在茫茫人海的结局。

            以上知心姐姐的科普

          • 家园 要的就是同样面孔。国外生活比较简单,当然也可以叫枯燥无聊
    • 家园 《红灯记》里李奶奶隔壁桂莲母亲有一句台词

      “穷不帮穷谁照应,两棵苦瓜一根藤”。

      可惜生活不是戏呀!穷人受到的歧视大多来自同类,因为富人少,穷人和富人没啥交集,比如,我就和潘石屹马云不可能有交集。

      大街上地铁上因为你踩了我,我踩了你打嘴仗,甚至拳脚相向的有几个日常开宝马奔驰的,都是无产阶级。

      我在小区门口解劝过两个要动手打起来的拉黑活儿的,周围的人都看着,没有一个人说一句劝的话,全都在哪儿看热闹。

      我就说了不多几句,有啥大生意,把十几二十块看得这么重说明我们养家不易,老百姓就别为难老百姓了,都是苦熬着一天不干都不行的底层,何必非得鱼死网破不可!

      两个人倒是听懂了。

      穷人对穷人的歧视,其实是对自己的否定。

      我长大的乡村,穷人对穷人的否定比这些丑恶多了,七天兄弟你成长的环境太好了,这算啥,根本不叫啥事儿。

      通宝推:方恨少,西安笨老虎,袁大头,海峰,高三三班,七天,
      • 家园 是文艺指导与取向问题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 文艺作品里是大量的劳动人民, 穷苦人帮助穷苦人。 改革开放之后,文艺作品先是知识分子的伤痕文学,然后就是帝王将相霸道总裁,宣扬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文艺作品的受众们在不同价值观的指引下自然也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 后者会自然而然培养一大批嫌贫爱富的普通人。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
      • 家园 藝術源於生活

        大家都沒有爭議。但是藝術是不是高於生活?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係》說到:“在缺乏經驗而又目光短淺的人眼裡,藝術是高於生活和現實的”。

        窮人對窮人的歧視,其實是對自己的否定。

        是您對現實非常精闢的總結。

        “窮不幫窮誰照應,兩棵苦瓜一根藤”。

        則為尼氏對藝術作用的觀點,做了詮釋:

        藝術的目的就是在缺乏為現實所提供的最完美的審美享受的場合,儘力之所能再現這個可貴的現實,為了人的福利而解釋生活。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
        • 家园 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

          帮楼上补充: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个别生活事实,都是实际存在的个别生活事实的集中和概括,都是通过对具体的艺术形象的刻画,表现生活中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即生活的一定本质和规律。

          艺术的真实,是基于作家对生活的发现,艺术作品总要给人们以比实际生活体验更多的东西。

          既然,文艺是实际生活的集中和概括,所以,艺术美必然是高于生活美的。

          融铸在艺术形象中的感情,是蕴含着思想深度的感情,渗透在艺术形象中的思想是凝结着感情力量的思想。

          只有思想倾向和感情状态血肉联结的,揭示了一定本质和规律的艺术境界,才是最真实、最感人的艺术境界。

        • 家园 所有的繁体字我都认识,尤其是上下文一起读,辨识尤其容易。

          谢谢您的指教,有时间我会找来车尔尼雪夫斯基《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係》来仔细读。

      • 家园 我又来唱反调

        为什么说“又”呢?因为搞反对搞破坏,容易获得成功感。任你反复考据各方针斟,很难无一漏洞无一例外;就算当时真能无一漏洞无一例外,也会面对世易时移这把岁月的杀猪刀。

        人,容易对身边的人臧否,这个跟贫富无关。所以纳米河友说“穷人受到的歧视大多来自同类”,是事实,原因如你所言“因为富人少,穷人和富人没啥交集”。我反对的是“穷人对穷人的歧视,其实是对自己的否定”,这个是日常的事,上升不到那么高的层次,也不需要用“潜意识”来解释;更重要的是,我反对这贴子只隐藏的穷人比富人更白眼狼的味道,如果只是我一个人读出这个味道,那么是我错了,向纳米兄道歉。

        同时,我也反对七天河友认为“穷人对富人艳羡,迫捧,甚至自我代入,也是自我否定 ”。无可否认,存在这种现象,一个,这种现象不分穷富,只分多寡,比如说可能刘强东艳羡马云这类事,也是存在的,不能说刘强东是穷人吧。二则,并非穷人都“穷人对富人的艳羡、追捧,甚至自我代入,也是自我否定 ”,我身边大多数是穷人,无论是以百千万万来划,身边大多数,都是穷人,他们绝大多数都努力工作,乐观生活,不艳羡谁,不追捧说。

        致于很多“穷人”站在“富人”的立场说话,这个主要是认知和分析能力问题。早两年有人统计过,本科以上学历,占全国人口比例,不到5℅,如果假定以本科学历作为划分认知分析能力的分界线,那么,河里大多数人,超越了95℅的国人;换个场景和说法,各种媒体主笔,其忽悠能力,超过95℅的国民,故某时候,忽悠一大“穷人”群人跟着富人的思路走,不难。不过,穷人也不傻,在事实面前,总的来说也能分出事非。

        我不反对两位所说的现象,也不反对两位的推论,我反对两位透出来的富人优越感。还是上面那句,如果只是我一个人读出这个味道,那么是我错了,同样向七天兄道歉。

        还是搞反对好呀,四两拨千斤。

        通宝推:脚歪不怕鞋正,高三三班,
        • 家园 怎么读出来富人优越感了?

          看来是年纪大了,中文表达退步了。

          七天贴里也没这个意思吧?

          富人,像任正非那样,大家都希望他更成功;像潘十亿那样,一家奇葩,人人希望他倒霉。

          穷人间的歧视是因为穷,"有钱王八大三辈儿",财富的多少胜过其他的价值准则,人的社会认知徘徊在这个阶段的是大多数。

          通宝推:审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