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什么是985和211? -- 给我打钱87405

共:💬110 🌺225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任何一种活法,都是喜忧参半

        任何一种活法,都是喜忧参半。

        有人说:“并不是,我只有痛苦感”。

        如果只有痛苦感,那么就只能说“你要这么想,我有什么办法?”

        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富人有富人的烦恼。穷人的烦恼对于富人来说不是问题,富人的烦恼对于穷人来说“无法理解”。木匠有木匠的忧愁,学者有学者的乐趣。木匠的忧愁对于学者而言不存在,学者的乐趣对于木匠而言同样不存在。

        其实崇拜别人的人,也有他们自己的快乐,抱着神的大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所以如果学不会,每一种活法都是很有意思的,那么好像就没有必要再说什么了。

        有人的生活原本也是喜忧参半的,但他们要么就是非要说自己只有痛苦,要么就是非要说自己只有快乐。无论如何,自己不认可。这就很有意思。不知道他到底要哪样。好像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有的人原本生活还挺平静的,突然另有一个人告诉他,“你知道吗?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惨,实际上我也有我自己的快乐”,他就忽的一下崩溃了。讲真,这崩溃也太容易了。

        这其实就像美国。养了11个航母舰队,却被本拉登轻松命中心脏。“911”之后,地球人“整个人都不好了”。

        按当今一些人的想法,古人过得可惨了,我就问一句:真那么惨,怎么会有你?

        还有一些人,生活发生了变化,他自认为对某种生活有发言权,他会说:“我书读得少,但你不要骗我,因为我是从那种生活中过来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吃饱了,感慨早知道前面几个馒头没有必要吃。

        原本光脚有光脚的乐子,穿鞋有穿鞋的烦恼。但有的人,自打穿上鞋之后,就坚定认为光脚的日子没法过。

        有人学会了拿筷子吃饭之后,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用手抓饭吃。

        所以有的人并不能变化,他们的所谓变化,就是朝着一个方向不断的升级,比如越来越有钱,比如从树枝换成木筷子再换成金筷子。正因为如此,世事稍有变化,他们就……

      • 家园 向前看,向前走

        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寿命即便是有限的,既是超长也是不可知的。

        所以历史无法假设。比如有人把咖啡种子偷偷从法国带到巴西,怎么才能说清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历史无法假设,就意味着历史进程从不重复,即便事后看有些相似。我女儿多次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会犯重复的错误?不都是读过书的人吗?她就分不清什么叫历史进程,什么叫事情。

        什么叫事情?就是可以重复的事。比如你用锤子钉钉子,歪了,你再正回来。

        这就是需要我们注意到的一点,都是分析,若分析的对象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

        比如新冠爆发,这是一个历史事件,我们经分析,得出病毒容易在集中人群中扩散的结论,但是我们无法将时间倒回去,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向前看”,基于现状,提出戴口罩、少出门的防护措施。

        但是做数学题做错了呢?我们是可以“倒回去”的,如果不考虑时间成本,那么时间在这里是没有意义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学校受训时间过长,会严重缺少“历史进程感”,反而把生活当成了“打游戏”。

        这就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想象一下,你受训了三年,不断的重复训练,可是等你上了战场,就成了一个历史进程,这三年训练你有可能回报为零,上场就被打死了。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感到憋屈呢?他没有取得一个好分数,别人就可以随意 的说他懒或笨。而由于确实也存在懒或笨的情形,所以他会觉得无力反驳。倒不是因为在乎面子,而是希望能得到公正对待。

        有的家长,特别喜欢 指着别人的孩子,对自己的儿女说三道四,这是一种恶行,然而却十分流行。夫妻之间也有这样的情况,并且也极常见。

        这就必定会离心离德。

        我女儿才十五岁,就知道公正是奢求,社会中不存在公道。只有家里才有可能有,或者朋友之间。如果家里也没有的话,可能就会产生活着没有意思的念头。

        我时常提醒我女儿,渴望公正,是水中捞月。过于渴望,很容易被人利用。做人,当学会“求人不如求己”,要学会自问,是不是问心无愧。

        可是问心无愧难道不是一门玄学吗?你怎么能自证,你没有袒护自己呢?你怎么能自证,你没有对自己过于严苛呢?

        只有一个法子,这是一个“死理”:不论曾经如何,你只能向前看。不论你眼下是什么样的处境,你只能向前走。你的任务就是活下去,该死的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有的问题,可以放一放,不着急,但是这个问题,早一分钟想明白,早一分钟快活。

      • 家园 闲杂人员

        今天开家长会,听了一孩子一家长的发言,我终于发现我跟这些人在哪不同了。

        比如,他们研究怎么考试,我研究怎么学习。

        他们会主张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环境,我也有同样的主张。然而,他们说的好环境,跟我说的好环境,完全不一样。

        他们说的好环境,就是一种温馨、宁静的学习环境。我说的好环境比较杂乱、有一点嘈杂,打个比方的说,好像电影院里,有人咳嗽,有人把鞋脱了,有人起身上厕所,有人电话响了,有人在嗑瓜子。

        我女儿说最后跑完才发现鞋掉了。因为我长久给她提供我认为的那种好环境。我的意思是说:如果电影真的引人入胜,其它的算什么呢?能干扰你吗?

        是不是可以说,其实是因为完全不想学,所以需要温馨、宁静的环境?

        是不是可以说,其实并不想活着,所以希望环境“好”一些?

        我女儿今天才跑掉一只鞋。她跟我说,今天考试的时候,想的就是我昨天跟她说的那句话,即便是死,也得体面些。想别的,都是想屁吃。

        果不其然,有不少孩子去了考试地点,最后没考。

        这人吧,就喜欢 算计,算来算去,无论如何做不到十拿九稳。对吧?可有的人盖房子,要盖一幢能扛得住一切地震的房子。花那么大的代价,算来算去,算一个不存在,当然时时刻刻要崩溃,怎么可能安宁?

        预期落空,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很难接受吗?

        我闺女不到十岁的时候,有一次起了个大早,兴冲冲的要去某公园捕鱼。在路上我跟她说,你可不要高兴过头哦,没准去了不让捕,没准公园今天关门。她当然不高兴。问题是一去公园就被人拦住了(以前不拦)。打这之后,她就明白这码事了,人算不如天算。

        这并不是挫折,而是把个人意愿凌驾于一切之上。

        这不是自己搞自己吗?所以我老猜测,可能有人天生就不想活。反正不管怎么说,有人是被迫活着。这跟穷富没有关系。穷人有这样的,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这样的。

        我以前老觉得匪夷所思,但后来发现是自己想错了,这是现实,就得面对,接受。

        我女儿那个男同学,申请了体育免考,昨天才申请 下来的。今天也去了,计划去给同学加油,还带了裙子,结果 被当成“闲杂人员”拒之门外。我闺女给他买了包薯片,表示同情。哈哈哈。

        我是看明白了,这世界上有的人专门负责“创造”预期,然后叫别人替他们实现。

      • 家园 人之初成长,经历要比理论重要

        啥叫初成长,40岁以前。打我女儿幼儿园起,我就告诉她一个重要“理论”:40岁以前,你就甭想搞出什么成绩。

        所以,说经历要比理论重要,一个指的是人的前半生,一个并非是指理论不需要,恰好相反,需要一到两条、三条关键性指导,但再多,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所以跟同龄且同城的人相比,我女儿明显要“低调”。我凭什么这么吹嘘呢?一般成年人对她威逼利诱,起不了作用。

        举个例子。最近 一段时间,有好几所高中来她学校寻觅会民乐的学生,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看中了我女儿。这是因为我女儿开始学二胡时,刚好赶上北京特长生政策大幅调整,所以跟她同龄的,比她年龄小的,在普通人这个范畴里,没有几个能赶得上她。老师当然一看到她,就有眼前一亮之感。

        有的老师,她是婉言谢绝,有的老师,她直接开怼,“看人下菜碟”:善意的,她还能跟人开玩笑,互相“吹捧”,相互“开涮”;恶意的,仗势欺人的,她就没有好脸。

        这就是“证据”。

        我跟她讲,40岁以前你不要指望出成绩,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一就是告诉她,不要怕,要敢于尝试。所以她跟成年人过招,并没有心理上的劣势。越是肚量大的老师,越是喜欢 她这种类型。因为多数孩子畏手畏脚,就是说话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 挨批评。

        所以这句话,就相当于一个“保底工资”。

        西方的教育理念恰好是反的,或者说,我们引入到国内来,变成了重理论,轻经历。不论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学科 ,都是要命的。

        我前面举的是人文领域的例子,下面举一个自然学科 的例子。我女儿物理当中,浮力跟光学,是学得最好的。为啥?光是浮力的实验,我带着她做,起码有20次,各种实验。并且我不跟她讲理论。而是她有了困惑之后,找我,我每次都告诉她:试一试。如果自己连怎么实验都不知道,那么可以跟我学(顺带她也明白实验的设计也是学问)。光学的实验也做了不少。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重理论轻经历,是一种快餐速成式的学法,所以学生学出来,不光是不扎实,并且一定是机械刻板的,并且一定是消耗大量记忆力的,而又由于多数人的记忆力很普通,所以又一定是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孩子为什么说累呢?当然累。

        最要命的是,这样的学生长大之后,会死抱着“科学”不放。为什么如今年轻人普遍的“蔑视”中医?我女儿几乎没有去过医院,小时候她发烧,我就是物理降温,一遍又一遍的擦身子,所以她的体质要比她同学好太多,是药三分毒。

        为什么这么多人看不出来“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这不光不是一个万能理论,并且如果这一理论被广泛接受,必定会形成恶性竞争?这就是重理论、轻经历造成的恶果。这不是一般的恶果,是对全社会的巨大危害。

        我老打一个比方,说美式披萨,是快速发酵,看起来很膨胀,其实不禁饿,意式披萨,是低温发酵,时间花得长,但耐饿。其实培养人,也是如此。

        所以不管你的理论是对还是不对,重理论、轻经历,这种教育思路,都是毁人不倦的。

        我女儿最近几年就开始跟我讲,说老爸当年说得对,我现在觉得吧,我50岁能比较自在,就知足了。一句话,顶一万句。

        我前面举那个卖水果 的例子,一样啊。两句话:

        第一、损耗不能超过1/4,再多你玩不起。

        第二、不要指望自己能很快掌握。

        有“保底”工资,再去挣“奖金”,他当然心态稳,不急不躁。

        我为什么讲大群小党有益于多数人呢?一个道理啊。

        大群就相当于直接给你60分。后面你自己挣。是多是少,不是那么要紧的。这个社会不就自然而然的和谐了?

        还是同理。“一个未知数,一个方程式”,先给你“保底工资”,怎么列方程式,不教,“奖金”自己挣。有个老师听我说了之后,居然在那里大发感慨:要是我教的学生,能明白“一个未知数一个方程式”就好啦,我就不用发愁啦。

        大伙看,这个老师是不是钻进了牛角尖?让学生把这句话背下来不就行了吗?他非要学生自己去“发现”,死活不告诉学生。这不是把每个人都假设成了那些所谓的天才了吗?这是一种惠及多数人的教学思路吗?

        所以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好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我们一般不考虑“寿命”问题,只要能继续走下去,最归能上轨道的。这跟个体,完全不一样。我们不能用个体去套、去判断民族、国家的未来,更不能简单评价对了错了。

        今天我讲这些,有些人已经听不进去了。能理解,因为木已成舟,覆水难收。

        通宝推:真历啊,
      • 家园 烤鸭的嘴

        谈一些具体的事。

        什么样的薪资结构比较合理?是底薪高,奖金少,还是底薪少奖金多?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回答,何为合理。

        何为合理?人能不能承受得住。

        所以,底薪高、奖金少这种结构适用于多数人,这是因为多数人多受环境影响,外部环境影响的权重约占8成。

        反过来,如果是底薪低、奖金高这种结构,可以说是毁人不倦。比如房屋中介就是这种结构。他们不叫奖金叫提成。会发生什么呢?张三跟一个客户眼看就要谈成了,张三的同事李四半夜给这个客户打电话,说那房子曾经死过人。所以是李四是坏人咯?并不是,是因为李四是个普通人。

        为什么闺蜜总是在关键时刻捅刀子?这是因为闺蜜之间的交往,本质也是底薪低,奖金高的结构。平时里闺蜜之间的互助,跟某富家公子比,孰大孰小?

        还是同理,为什么狗肉朋友关键时刻会出卖别人?

        所以,有智慧的人,就会选择对自己有益的环境。

        一般来看,人,打小生长的环境,就是高底薪、低奖金的环境。有爸妈托底,不愁。但不能永远如此。人之成长之目标就是自在。何为自在?就是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说明什么?说明已经成长为了环境影响权重下降,个人主观能动权重上升。

        所以说,我们建国之初是大群小党的内部环境,到80年开始向大党小群转变,不能说一点机会都没有给。可是,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抓住这个时间窗的人,少之又少。

        我经常说,21世纪的人,如果还没有学会放眼全球,恐怕没有好果子吃。结果 呢?结果 有的人钻进了粉丝团,天天泡微信,刷抖音。这就是倒行逆施。

        这种倒行逆施,不仅祸害的是自己,还会让自己的孩子深受其害!

        我女儿明天参加中考正式体育考试。猜猜看,今天都发生了什么?她的班主任一个劲的说,体育考试不好,要是跟去年那样就好了。这是因为她的班主任心虚。为什么心虚?她知道学生平日的表现。这下真刀实枪了,彻底慌了神。自然语无伦次,说话不着调。

        今天她和她的同学又练了必考科目,有人跑着跑着就哭了。有人打算今晚回家狂练仰卧起坐。我敢打保票,明天一定会有人当场晕倒,一定有人临阵退缩。

        我还敢说,到下个月,考文化课,会有N多人发挥失常,会有人考了一门两门,半途退出。

        事情走到这一步,已经晚了,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我女儿怎么样呢?她偷偷跑到图书馆去找书看,诸如高强度运动之前该注意什么。说明什么?说明她心虚。今天她又再次跟我提到仰卧起坐用的是机器计分。她才说一句,我就叫了停,我告诉她:都这会了,你该跟自己说实话。怎么说呢?就告诉自己,我平时做仰卧起坐是不标准的,靠摸鱼拿分。一旦考核严格,恐怕自己就拿不了那么多分。并且最近肚皮还长大了,贪吃贪睡。所以呢?都是自己作的。明天怎么办呢?明天就放手一搏。

        一贯的弄虚作假,自己是很清楚的,死到临头了,当其言也善,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这个心虚的人,到最后关头,就开始拼命讲道理,讲什么应该怎么做才对,反复的讲,其实别人一看就明白,慌了,完全慌了。这就叫欲盖弥彰。

        还稍微有点理智的,就知道最后关头,不论之前如何,眼下就是背水一战,向死求生。这样的人,即便是死了,也死得体面。

        一次小小的中考体育,都这个样子,以后恐怕要死很多人,能把自己活活吓死。

        不都是嘴很硬的人吗?嘴硬,有什么用呢?烤鸭的嘴,不也是硬的吗?

        点看全图

        所以说,普通人能追求的,就是死个体面,其它的就跟自己无关了。

        什么叫普通人?普通人就是刀不架到脖子上不当回事。我们要正确的定义普通人,不要对自己抱有什么幻想。不抱幻想,死得体面,也就满足了。

    • 家园 为什么要知道的历史真相?知道了又怎么样?

      “知道了又怎么样”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我又是怎么理解的?

      我敢说,有人特别想知道历史的真相,就是想着怎么防贼。然而有一句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这说明,防不胜防。

      既然是防不胜防,为何要防?

      所以,“知道了又怎么样”,对我而言,意思就是,我走正道我不会扑街,走邪路的人必然自毙。

      因此,在我的观点中,总想搞清楚历史真相的人,走的不是正道。甚至可以说,这些人不知道怎么走,他们之所以想知道的历史真相,就是找到一个参照物,以这个参照物为基准,来寻找自己的路。

      这,难道不是不知道怎么走才会产生的想法?

      你要从张村去李村,你知道了正确的路,你就只管走,一定能走到。难道不是这样吗?

      所以,我对历史的真相没有兴趣,最多只能说是副产品,无意中偶得,即便偶得,我也不认为是至宝。因为如果我要去论证,我哪有时间和精力走正道?我论证了又如何?

      不要忘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所以我们要问,何为正道?

      不偏不倚,不感谢,不埋怨,不表扬,不批评,不施助,不受助,不在别人的旗下而是自己插一杆旗,在自己的旗下凝神聚力。

      这就是正道。

      我走正道,且我要教会我的孩子走正道,她要教会她的孩子走正道。这就叫,虽万人,吾往矣,这比愚公移山还要愚公移山。

      有人问:那要是你教不会呢?

      我坚信:全人类当中至少有一个在走正道,不论哪一分,哪一秒。

      没话讲了吧?这就叫彻底光明,彻底坦荡,于是彻底舒服,彻底自在。

      • 家园 对孩子还是有好处的,可以知道事务的规律,可知道正道

        我们可以屈服于伪造历史,这是没办法的,因为,我们是草民。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真正的道理,这样对于个人的个体历史,也是负责的,有好处的,我们并非需要改变,也不是要强迫别人。

        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角度,区分的点。

        起码,那个过去的话语体系,话术是不太合理的。

        而就整个国人来说,话语体系不再虚假,扭曲,大概还是更有一些好处的。

        恢复z历史本真,对于一个民族应该还是好事吧,这样就可以帮助选择那些正确的道路,走下去,这样大家也是获利的。

        尤其是确实解决国内外的现实问题。

        否则有些好的方法,道路,关键点就是因为邓某人而无法采用,岂不可惜?

        比如,千方百计想绕过分田到户的错误,何必呢?

        按照初级社,高级社等不好吗?

        • 家园 推荐一篇文章

          关于治学的私人感悟

        • 家园 无为

          如果一个人,不能把人吃透,读懂,就会有各种想法,并且还自认为有道理。他就不可能接受无为。然而,不会有几个人接受无为,“多数人不接受无为”本来就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改开之前,中国的社会格局是大群小党,城与乡合为群,城自为党,乡自为党,所以说是大群小党。这个格局好不好?但是它能长久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不止一个中国一个国家。老王的媳妇去了小李家玩了一次,就跟小李睡上了,回家就把老王药死了。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有美国在,中国这种大群小党的格局就必定会被打破。

          只要老王的媳妇跟小李睡上了,老王的媳妇就必定要给老王下药,城党必定要灭掉乡党,不论用的是怎么手段,都会如此。于是就成一党。一党就必等级,必攀比,人在其中,就必卖身,不肯卖身就必变态,变不了态,就必跳楼,必吃药。

          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组织,可以改变这一历史进程。所以要无为。无为的意思就是你是个人,他也是个人,大家都是个人,是个人就接近于100%会自以为是的。

          所以为什么老子把这个道理讲了之后,就骑牛走了呢?说了又如何?不讲又如何?不能改变任何事,只能是某些个体受益。哪些个体能受益呢?这就是一随机事件。张三能开悟,那就张三得道。

          得道的,就守住无为,能活多久就多久,吃饭睡觉干活,干活吃饭睡觉。其它的,不论怎么个活法,都无所谓的。

          讨论、剖析、实验……没有任何意义,不能改变任何历史进程。

          还有人讲,这叫消极思想。是不是说了,就算把道理给你讲透透的,你还是自以为是?还要说别人消极?有没有说对?

          不论地球上有多少人口,能面对真相的,永远都是凤毛麟角。所以,永远都是多数人在想屁吃,徒劳的挣扎。

          • 无为
            家园 即便是做到面对真相,也有很多人受不了。

            因为会发现这只是一切的开始。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对于经过现代科学训练的人来说太难了。这一步就卡死绝大多数聪明人。

            因为聪明人总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认为自己能够减少这些影响。

          • 无为
            家园 有限度介入

            我这类才是无为,出世。

            无为还是很难,毛主席也是啊。

            • 家园 真是无为的话就不焦虑了。

              顺其自然即可。

              不过话说回来什么又叫“自然”呢?

            • 家园 先把人的血抽光了,再来扶贫

              如今一些城里人,不是看了扶贫剧,感动极了么?他们知道贫穷是怎么形成的吗?真的关心吗?他们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看感动 了。这就是人。这不是教育可以改变的。教育可以改变的,只有个体,某些个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