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春秋时代的衣食住行 -- 桥上

共:💬149 🌺115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样不妥

            如果认为华夏只是代表文明,不认为是族群的话,那汉朝之前中原居民是什么族群?很明显这些居民已经形成了与周边民族区别明显的民族共同体,正是这个民族共同体,才使得秦汉帝国成为可能

            这个族群不适合称为周人,因为宋国、楚国这些跻身于主流诸侯国之列的居民不是周人。

            那问题来了,还有什么比“华夏族”更适合呢?

            • 家园 只是华夏如此

              没说秦汉如此。华夷一直都是政治秩序的符号,只是表达了结构。有夷必有华,有华必有夷。(有趣的是中古神话也是如此,越接近中心越有秩序)

              如果说民族,首先要界定民族的概念,而这很难达成一致。因为中国是例外最多的国家,比如远人可能是原先周人的后裔,某族可能由汉人和夷人组成,某夷可能通过入主和界定自称。

              即便是个人认为最合适的说法,也就是斯大林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对古代中国也很难说,因为语言难通、多语系(同文),地域一直变化,经济生活是朝贡体系外独立,民族多样化……甚至政治体系都可能是多元的(一国两制古已有之)。共同心理素质就更难说了。如果加上最常见的人种族裔,那就更不可能了。

              然后我们可以考察华夏族这个概念能用来统摄什么?是一个时期、一定疆域、一些族群、一个中心文化所组成共同体中成员的自我指称。如果与现代中国以外的人区分,意义很大。但如果是内部指称,不用也没问题。完全可以使用他们各个时期具体界定的指称,不管是他人给予的,还是自我定义的,直到进入某种结构,消解自身。而且直接用朝代、胡汉之类都没什么问题。

              回到层主的问题,这个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或许现代可以称之为民族,但实际上很少有人通过这个方式表达。虽然古代有类似说法,但不过是为了命名方便,随着具体情况变动。就像对地域从属的指称,原本的六国的说法甚至延续到西汉后期。而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定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本质的那个东西,从来就不存在。

              现在文明的说法会出现问题,是因为原本的天下消失了,变成了世界。从一个文明,变成了多个文明。但是文中指的是先秦时期,有明确的限定,问题不大。而且那个时候也很难说是民族概念。即便是有所接近。

              • 家园 所以历史上总是儿子发明老子啊

                最早的民族,是没有民族这个概念的

                等有了民族这个概念,最早的民族已经繁衍很多年

                而一旦后世有了民族这个概念,自然就追溯历史而上,将那个民族的名字发明出来

                以先秦没有民族概念一说,来否认华夏作为一个民族,错的离谱

                • 家园 先秦显然有族群概念,说的是这个。

                  层主也是说华夏族这个符号容易忽略很多,这里只是就此说明符号的问题和可以选择而已。符号是统摄一系列实在用的,但他不等于实在本身,况且没有否认「华夏作为一个民族」这种构建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只是说在某些语境不是必要的。

        • 家园 自然,当时的种族确实还是比较复杂的。

          但如果从种族角度研究,困难比较大,无论是从所谓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就是量头盖骨之类,还是测DNA,还没有足够详细且对应各个族群的资料,尤其是上层与下层还可能不属同一种族。

          总而言之,难!

    • 家园 口腹春秋——春秋时我们先人都吃些什么-上

      民以食为天,说到吃东西,我们春秋那时的先人老早就有糊口和饱腹的说法,所以这口腹,就代表了饮食,不仅是味道而已,还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春秋也属于周代,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周人对农业十分重视,是他们自认为擅长的领域,所以春秋时人们在满足口腹之欲时也难免有这方面的印记:讲究时令,讲究搭配。既因为受到自然条件包括地域的限制,也因为在对自然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理念。

      好比《礼记•月令第六》中就提到要春天吃麦子,配羊肉;夏天吃豆子,配鸡肉;秋天吃麻子,配狗肉;冬天吃糜子,配猪肉;在各个戊己日则要吃谷子,配牛肉;虽然这是后来的说法,又有附会的成分,但显然反映当时的人们已经把时令和饮食的搭配上升为了理论,尽管是附会的、神秘化的理论。

      不过,春秋时的中原,并非只有单一的华夏族居住,还住着大量从事畜牧的戎狄,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虽然与华夏族比邻而居,但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乃至语言文化都与华夏族不同,吃的东西自然也不一定相同,例如他们可能吃肉和奶类比较多。(国科大考古系《食奶改变了蒙古》“科技考古”微信号)。

      另外,当时华夏族大多住在“城”——“国”内,那里“国人”的上层(君子)与下层(一般的“民”,小人)也会有不同的饮食供给,这就形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肉食者”与非“肉食者”的区别,他们吃的东西显然不会相同。至于在“国”——“城”外聚族而居的“野人”,由于离土地近,吃的东西未必比“民”的下层差,但品种是会有区别的吧。

      对于春秋时代的“肉食者”,食品除了用来填饱肚子,还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用于祭祀,从祭祀用的食品也可以窥见当时人们吃什么,事死如事生么,但毕竟不会完全一样。另外则是用于彰显等级,好比送礼等情形。从典籍对“肉食者”祭祀和交往的记载中当可反映出,那时哪些食品是珍稀的,哪些是普遍的。

      要了解春秋时我们先人都吃些什么,固然可以在典籍中找到一些记载,可那大都是“肉食者”的情况,下层人群都吃些什么,还要靠考古发现解决。虽然传统考古发掘到的也是“肉食者”居多,但考古方面已经得到了两大新式武器,能够更多地解决一般人吃什么的问题,这就是“浮选”和“稳定同位素分析”。

      “浮选”能找出各个地层中当时的种子和粮食的孑遗,从而有了可以推断当时环境、作物和人们食谱的某种依据。

      “稳定同位素分析”能够通过对遗留人类和动物骨骼成分的分析,乃至烹煮用陶器中残留物的分析,牙垢的分析,了解当时人们吃的谷物是什么,吃的肉类有多少。另外,通过对骨骼中锶同位素的分析,还可能了解人与动物生长在什么地方,是当地土著还是外来者。

      下面是由日本学者得到的碳、氮同位素研究背景资料图,图片出自张雪莲《应用古人骨的元素、同位素分析研究其食物结构》,《人类学学报》22(1)2003,p 078。一般来说,吃的肉越多,氮同位素值越高。而碳同位素值则主要和吃下去的植物种类有关:中原地区自然环境中的植物都属于C3植物,主要农作物中C3植物有麦子、稻子,C4植物有谷子、玉米、甘蔗;C3植物主要生长在温带,C4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谷子和玉米除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结合考古与上述先进工具所得结果以及文献记载,我来试试讨论这一时期人们的饮食状况。

      我把春秋那时的食品分为七个大类,粮、菜、肉、果、酒、油、调:

      一、粮是粮食,五谷、六谷、薯蓣类,各种淀粉类食物;

      二、菜是蔬菜,包括菜瓜类,还包括野菜;菜应该主要是指野菜,那时自然环境中野菜比现在多得多,一般不必专门去种植,同时栽培的蔬菜还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好吃。

      三、肉是各种肉类,包括猎获的野味;肉主要是统治者吃的,所以有“肉食者”的说法,当时可并非贬义。而下层就需要以菜来补充粮食的不足,造成面色青黄,于是出现了“菜色”这个词(《礼记•王制第五》),不过在当时,人们不会说这是面色青黄,而是说“肉食者无墨”(《哀十三年传》(p 1677)(12130401)),说那面色青黄像涂了墨。

      四、果是各种水果和干果,其中大部分是各种野果,不过甜瓜除外,《左传》说“瓜时”和“及瓜而代”(《庄八年传》(p 0174)(03080301)),应该就反映那时人们对瓜类成熟及采摘时间已有清楚的认识,这种认识应是建立在长期培植基础上的。

      五、酒,有很多种酒,很可能还有果酒,但还没有蒸馏酒,喝酒大都和酒糟一起喝。

      六、油,油脂类食品,可分为油料作物和动物油脂两大类。

      七、调,是指各种调料,调味的,首先是盐,这是必需品,一般平民都有得吃,盐到不了的地方大概人也不去。不过,那时调和五味,虽然没有现在的醋、白糖、辣椒、味精……,可是有很多别的替代品,能调出各种味道,“肉食者”的美味享受是极其丰富的。

      下面就分别介绍这七类食品:

      一、粮

      咱们先说粮——粮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左传》里提到的粮食都有:稷、粟、黍、谷(穀)、禾、苗、粱、麦、稻、菽。前面都是谷子,不属于谷子的只有后面的麦、稻、菽三种,麦是麦子,稻是稻子,菽是大豆。

      当时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有些地方燃料遗存炭屑中含有甚多农作物种子,据认为正反映那时的先人有甚多农作物秸秆可作为燃料。

      下面是邾国故城2015年度出土的部分植物遗存,图片出自马方青-陈雪香-路国权-王青《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2015年发掘出土植物大遗存分析——兼议古代城市管理视角中的人与植物》东南文化2019(03),p 05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以春秋时代的粮食,除了非主流属于油料的大豆以及麻子之外,主要是三大类:谷子,麦子,和稻子,这三种谷物其实各有其适宜种植的条件。谷子和麦子都是旱作作物,其中谷子更耐干旱,更能适应贫瘠土地,麦子就需要有灌溉条件,至于稻子,种植时是需要更大量水分的。但从产量上说,则是稻子高于麦子、麦子高于谷子。这样,这三种谷物就各有其分布范围,谷子和麦子主要分布在相对干旱的北方和西北,有些地方甚至麦子都不多,稻子则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部沿海,其北部麦子的种植也更普遍。

      下面是中国农业考古(粟、黍、稻)遗址点分布图,出自《中国史前农业起源演化研究新方法》——《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2018年48(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面这张图虽然不专属于春秋时期,后来气候条件也有所变化,但还是可以把图中两个分界略向南移一点来考虑春秋时状况的。同时可以大体把麦子考虑在二者之间。

      春秋时各类谷物的比例可见如下几例,不同地方各有不同:

      下面是河南-淅川-申明铺遗址-龙山、春秋、战国时期出土农作物的百分比及出土概率柱形图,图片出自刘焕-宋国定-龚一闻-蒋洪恩-王昌燧《河南淅川申明铺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华夏考古2017(01),p 06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胶东地区不同遗址农作物经千粒重、单产量换算之后的数量百分比对比图,图片出自魏娜《胶东地区周代农业活动和野生植物利用考察》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p 07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山东地区-青铜时代农业和野生植物利用考察——周代禾谷类作物代表性对比图,图片出自安静平《山东地区青铜时代农业和野生植物利用考察》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p 04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谷子是中国的传统作物,最常见的有粟和黍两种,这两种又都可能是江山社稷的“稷”,春秋时期占主流的是粟,但远古时期最先被驯化并占主流的也可能是黍,因此,“江山社稷的“稷”,有可能是黍在唱主角”(吕厚远《中国史前农业起源演化研究新方法与新进展》——《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2018年48(2),p 184。)。而后来因为黍的产量不高,谷子的主要品种就变成了粟。“有学者推测 , 黍在商代是酿酒的主要原料,商人好饮,故重黍而轻粟[于省吾《商代的谷类作物》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1)81~107]。”(赵志军《关于夏商周文明形成时期农业经济特点的一些思考》华夏考古2005(01),p 076)。黍能作为酿酒原料,可能是其在粮食作物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

      至于麦子(包括小麦和大麦,小麦为主),虽然春秋时已经在中国出现了近两千年,而且已经成为主要农作物之一,甚至在有些地方“成为仅次于粟的作物”(《先秦时期海岱地区的麦作农业》,《第四纪研究》,2019(1)。),当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谷物,但还没有像现在那样全面取代谷子成为主流。麦子成为主流要到战国乃至西汉(《农作物传播视角下的欧亚大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2017,47(5)。)。

      另外,“麦”——“麥”这个字一直有学者认为是出自“來”——“来”这个字,但仔细想来,应该是“來”——“来”这个字出自“麦”——“麥”这个字:

      中国古文字常见现象之一,就是占用某种根据现实中实际事物描摹而成的、读音相近的独体象形字,来表示一种抽象的意思,“來”——“来”正是这类表示抽象意思的字,须占用现实中实际存在的“麦”——“麥”的象形字来表现,而“來”——“麥”字的图形表现的正是麦子的形象。

      因此,“麥”这个字应该是在造字之初就已出现了,而当需要有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代表抽象的“來”那个意思时,才占据了这个已经流行的“麥”。至于后来二者写法有了区别,则是题中应有之义,“麥”字应该庆幸,因为有了区别,代表麦子的“麥”这个字就没被改造成某种形声字,好比“莱”,“荬”之类。

      当时麦子成熟早,谷子成熟晚,形成两季,正可以互补,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粮食。《左传•襄二十九年传》提到:“于是郑饥,而未及麦,民病。”((p 1157)(09290701)),就反映了这种互补关系。

      麦子未能成为主要作物的原因之一,按赵志军先生的观点,是当时的人们只会粒食,还没发现麦粒磨成粉后会更好吃,于是虽然麦子的单产已经不下于谷子,但仍未能成为主要粮食作物。据说转变发生在战汉时期,在冶铁技术的支持下,很快也就有了石磨,支撑面粉这种美食原料的广泛推开。

      而据钟华-崔宗亮-袁广阔《东周时期河济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初探——河南濮阳金桥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农业考古2020(04),p 019:在当时,我国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两年三熟种植制度——麦—红小豆—春玉米(高粱、谷子)的二年三作制可能已经萌芽。

      另外,据考古发掘,在个别地方,当时人们食用的粮食还有适应当地条件的藜麦和菰米,以及作为补充食物的绿豆和红小豆。或者还有各种其他补充食物,适应各种当地条件,例如麻子、橡子、薏苡、薯类。

      由于当时主食是粒食,于是有一种干粮叫“糗”,大概是饭团一类,从日本人至今还在吃饭团来看,以饭团作为干粮还是有其技术上的合理性的。

      至于稻子,主要流行于南方,虽然在更古时代一度流行范围跨过了淮河和秦岭,但因为需要大量的水,限于自然条件,在中原地区只能是分散种植,作为补充,成为不了主流。

      通宝推:迷惑不解,瓷航惊涛,史文恭,mezhan,南寒,小泽珍珠,西安笨老虎,ton,燕人,
      • 家园 上山文化中9000年前的酿酒遗迹

        2019年下半年开始有报道,最近有一篇新发表的研究文章,在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发现的。这是春秋的春秋了。

      • 家园 赵志军一直致力于宣传小麦西来说,乔兄这个介绍

        倒是暴露了他逻辑上的自相矛盾:西亚种小麦是粉食,就是烤面包。逻辑自相矛盾点,就是东传只传了种子,没传吃法。

        还有就是看不懂后面三幅图,云遮雾罩、忽忽悠悠的,到底出土的是种子粒数?还是换算重量?为什么27份要和4份排在一起比概率?

      • 家园 这个,这段句子的语法和逻辑。。

        “另外,“麦”——“麥”这个字一直有学者认为是出自“來”——“来”这个字,但仔细想来,应该是“來”——“来”这个字出自“麦”——“麥”这个字:”。。。很有鸡生蛋,蛋生鸡的神韵啊。。

      • 家园 请教一下桥大:稻麦之类的脱壳技术,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如题。

        • 家园 脱壳技术六七千年总是有的

          水稻不清楚,北方早期的主食是粟和黍,也就是小米和黄米。不脱壳就没法吃。早期脱壳,最简单的就是把谷粒放在石磨盘上,用根石棒反复擀,之后吹去外壳,剩下的就是米粒。做粥和饭的时候,再简单的淘洗即可。

          再到后面,就有了碓,一个大石槽,谷子放坑里,用杵来舂捣。

          再到后面,有用脚踩的碓。和上面的杵臼一样,只不过用了杠杠原理。

          大概秦汉的时候,石磨应该也比较成熟了。

          在中国,水稻是原产,历史近万年。小麦是舶来品,进入中原已经是龙山时代,真正普及已经是夏商以后,而且长期排在粟和黍后面。主要是不好种而且不好吃。不好种是因为不符合古人的种植习惯,这玩意得立冬种,夏天收,跟古人春种秋收的认知不一致。不好吃是,中国没有粉食习惯。中国的传统,是粒食。不论水稻、小米还是黄米,要么做粥,要么做饭,都是完整的颗粒。小麦西来,中国本土居民肯定也是按照小米大米的方法烹调,可小麦无论做粥还是做卖饭,都不好吃。

          西汉以后,石磨普及,炼丹术流行,带来两个突变。一个是大豆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豆浆豆腐以及进一步的深加工产品才有了可能。

          另一个,终于可以吃饼了。以前面食都叫饼,水跟面合并就叫饼。煮面条就叫汤饼,蒸馒头叫炊饼。到南本朝时期,发酵技术出现,终于馒头出现了。这样我们对于小麦的烹调方式才真正的成熟,这都已经是隋唐了。

          这里面特别有意思的是,小麦作为舶来品,只是传来了种子,但烹调方面没传过来。所以中东一带烤面包的技术,中国一直没有。而是利用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蒸这种方法,创造了包子和馒头这种饮食,对应西方的烤面包。

          通宝推:落木千山,kekepei,小泽珍珠,桥上,燕人,
          • 家园 面食的方法不会很落后

            关于面条,中国的考古大概是4000多年吧,一举赢得了世界最早的面条的名头,压下了意大利。那么其他面食加工方法,也不会很落后。

            至于小麦的粒食,也没那么差。据家父说,做粥和大麦米粥口感差不多。

            • 家园 你提到的这个考古发现应该是青海喇家遗址

              现场确实发现了一碗面条。既然您提到,我就多说几句。

              1/严格来讲,这不是面条。因为不是面粉做的,而是小米面做的

              2/不叫面条,应该叫啥呢,其实应该叫河漏/饸饹,因为按照工艺复原,这碗面,应该是压出来的,而不是抻出来或者擀出来的。

              3/中国粒食为主,不影响中国很早就出现面食,一种饮食传统的形成或者变更,可能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事儿。中国淘汰粒食小麦而选择面食,选择了更复杂的加工方式,肯定是粉食更好吃。

          • 家园 非洲部落现在还在用我们7000年前的 -- 有补充

            点看全图

            就是这种,抖音里看到过,非洲还有部落用这个碾粉,抖音里那个做工比这个差的远。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桥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一个抖音里看到的非洲部落石磨截图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 见前补充 46296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