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春秋时代的衣食住行 -- 桥上

共:💬149 🌺115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被服春秋——春秋时我们先人都穿些什么-下

      另外,纤维制品不仅是穿用的各种布,还有用在不同场合的各种绳子和带子,根据这些绳子和带子的功能,当时人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缒(zhuì),指绳索;缨和緌(ruí),《说文》说是“冠系”;纮(hóng)和紞(dǎn),一为系于颔下的帽带,一为冠冕两旁悬瑱(zhèn)的带子;絷(zhí)和辔,还有绁(xiè),都是缰绳一类;绥(suí),专指车上的带子、让乘车人可以拉住;绋(fú)和綍(fú),《玉篇》说是“引棺索”;绶,用来栓系玉饰和印章的丝质带子;组,指宽而薄的丝带;纶,《说文》说是“青丝绶”;还有所谓邪幅,高亨先生认为是“裹腿”;再就是“带”了,专指系在腰间的那一条织物。

      下面是那个江西靖安春秋大墓出土的“狩猎纹锦”,极其华美,是当时最高水平的工艺品,不愧是财富的象征。图片出自文化智慧达人《丝衣飘飘——靖安李洲坳再现东周纺织织造奇迹》百家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时钮扣还不普遍,人穿衣服,常常会在腰间系一条腰带,地位较低的人,也就搞条绳子就算了,但地位较高的人,已经在这“带”上边玩出了很多花样,让这“带”成为地位高低的象征之一,于是也就成为财宝的一部分,例如《左传》(还有金文以及出土简帛)中有以“衣裳剑带”作为赏赐的例子,有以“缟带”送礼的例子(《康熙字典》:“【小爾雅】繒之精者曰縞。”),有指定索要“带”给自己当贿赂的例子。而那在江西靖安春秋大墓中出土的最高级的织物——狩猎纹锦,似乎就是一条锦带。

      关于纽扣,《诗经今注•召南•羔羊》中有“羔羊之皮,素丝五紽”、“羔羊之革,素丝五緎”、“羔羊之缝,素丝五總”,高亨先生认为:“紽(tuó驼),周代人的衣,一边缝上五个(或三个)丝绳的纽子,古语叫做紽,今语叫做纽。另一边缝上五个(或三个)丝绳的套儿,古语叫做緎(yù),今语叫做扣。穿上衣的时候,把紽纳入緎内,就是下文所谓總。”(《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24)《召南•羔羊》)。这样一种全纺织品的纽扣,一直流传到现在,现在叫盘扣,制作非常麻烦,只能是时尚品了。

      被服制作的再下一步就是用布缝衣服了,在春秋时也已经有了专门的缝工,《左传》中曾提到“执鍼……百人”(《成二年传》(p 0807)(08020802))(073),杨伯峻先生认为就是指女缝工,不知江西靖安春秋大墓陪葬者中是否有她们的同行。当然,那些女缝工的工具也是早就臻于成熟,五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极为漂亮的骨针。

      下面是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骨针的图片,出自桂娟-李文哲《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五千年前牙雕蚕-见证丝绸之源》新华社客户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周礼》中也提到:“缝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以役女御,以缝王及后之衣服。丧,缝棺饰焉,衣翣柳之材。掌凡内之缝事。”,从这条《周礼》可以看出,需要缝制的织品也不仅是衣服,文献中提到的就还有:冠、冕、弁,屦、履、舄,韤、跗注,帨、巾,衾、裯;以及幄、幕、帷、幔,旗、旌、旆、旟,囊、橐……等等。

      下面是山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荒帷纺织品相关图片及荒帷纺织品痕迹细部的图片,出自何静《“遗迹、遗痕与保护——从横水西周墓地“荒帷”的保护说起”讲座纪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公众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说回衣服,那时高端衣服的式样已经相当复杂,《左传》等文献中提到的就有偏衣、庬衣、尨服、衮、袍、玄衣、玄端、玄衮、朝服、戎服、戎衣、深衣、燕衣、缟衣、鞠衣、长衣、褒衣、冕服、爵弁服、素沙、素纱、襢衣、明衣、祎衣、揄狄、阙狄、展衣、缘衣、等等,而且既有外罩衣——褧衣,衬衣——裼衣,还有内衣——衵服、亵衣、亵服、泽。

      那时衣服的主流是上衣下裳加两条不连属的裤腿,还有内衣内裤。高级人员外面会再加个象征性的皮围裙——“芾”,表示要应付屠宰。别以为屠宰是贱役,像后世那样,就是个卖肉的、“镇关西”。当时,虽然孔子已经主张“君子远庖厨”,但屠宰仍然还是族长的特权,哪怕是名义上的,所以那时屠夫的装备已经转化为荣誉的象征。

      “芾”下面是下裳,上衣下裳的下裳。那时的下裳,基本就是裙子。而那时的上衣,据宋镇豪先生总结说是曲裾交领、或短或长(宋镇豪《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中原文物1996(2)),且这种式样是通乎上下不分贵贱的。不过,据孙机先生总结,虽然式样相同,但这些衣服的尺度却是随着穿着者地位的不同有所变更的,大体上是地位越高,衣服就越长越宽。

      还有一点,就是那时男女正常衣服的式样并没有太大区别,而且那时的男子,也和现在的女子一样,要用鲜艳的色彩装点自己。可以说,那时的男子就像雄孔雀一样,比女子更加花哨,更注重装饰自己并加以炫耀。

      当然,那时不同的族群,所穿衣服的式样还是不一样的。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左传》中还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襄十四年传》(p 1005)(09140103)),正可见当时的戎狄与华夏族所穿衣服的式样不同。至于南方,吴国那一带的人群发式与华夏族不一样,楚国那些人戴的帽子和中原人不同,都是一眼能看得见的。

      但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孔老夫子当作大是大非的问题,竟是好象无关紧要的左衽右衽,就是与交领相连的衣襟左边在上还是右边在上。这到底是为什么?这种样式的形成是否是出于偶然性?有说是便于鞍马骑射,显然与当时情况不合,大概还是按有的说法是与各自生产生活活动的便利有关。至于具体的内涵,我猜测是因为左衽则便于左手从怀中取物,右衽则便于右手从怀中取物之类。当时没有衣兜,会把一些常用的小东西收在怀中。一般来说,取东西之类还是用右手方便,但对于畜牧族,因为常要对付活物,往往右手腾不出来,则左衽就更加合理。至于上升到文化族群大义,必定是后起的。

      下面是传出洛阳金村东周王室大墓后流入日本的银着衣像的线描图,图片出自孙机《洛阳金村出土银着衣人像族属考辨》(《考古》1987(6)):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出土春秋-战国着衣男子像的线描图,图片出自沈从文先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虢仲墓出土麻织品的图片,出自李清丽-刘剑-贾丽玲-周旸《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麻织品检测分析》中原文物2018 (4):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除了缝制,还有染色,不过这就是贵族(君子)们的事了。一般的“民”和农奴则只能穿素衣,不必染色。实际上一般的“民”和农奴是穿不上丝衣的,要穿也是穿麻衣(布衣),乃至衣不蔽体;至于贵族(君子),麻衣一般只是他们的丧服,所谓降服,穿低等的衣服,以表现他们的感情,例如《左传》中有“季孙练冠、麻衣……”。

      下面是根据肖世孟[URL=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1214&filename=1011403557.nh&uid=WEEvREcwSlJHSldRa1FhcEFLUmVhaTIxdndWWGxJQjg0akI1SlZKNG10ND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jY5NjIxTHV4WVM3RGgxVDNxV HJXTTFGckNVUjdxZlplZHVGeUhuVXIzTFZGMjZIN2U0SGRUSnFKRWJQSVI4ZVg=]《先秦色彩研究》[/URL](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模拟的春秋时黄、青、赤、白、黑五色以及对比的红、绿、蓝三原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按肖世孟的观点,春秋时所谓五正色的色彩中心位置为:

      黄色是含赤的浓黄色(Lab:L*68,a*22,b*68;HSB:38°,纯度89%,明度87%),

      青色是靛蓝色(Lab:L*25,a*20,b*-58;HSB:224°,纯度89%,明度58%),

      赤色是深赤色(Lab:L*33,a*52,b*31;HSB:355°,纯度85%,明度60%),

      白色是纯白色(Lab:L*100,a*0,b*0;HSB:0°,纯度0%,明度100%),

      黑色是漆黑色(Lab:L*0,a*0,b*0;HSB:0°,纯度0%,明度0%)。

      这些色彩虽然有色彩理论如三原色之类的渊源,但并不是按照色彩理论确定的,而是依据当时能得到的染料和颜料如朱砂、蓝草、柘树汁来确定的。

      总而言之,那时,由丝、麻、毛、葛等纤维制成的织物和衣物已经可说是品种丰富,顶级织物和衣物更是异常华美。同时,贵族(君子)与一般的“民”和农奴所穿所用,已经有明确的等级差异。当时的贵族(君子)就是利用这种差异,来别贵贱、建威仪。于是衣饰不仅是衣饰,还是文化和政治的标识物,也是一种语言。衣饰的这种象征和表现功能,也源于远古古人发明服饰时最先的动意。

      通宝推:mezhan,史文恭,南山南,落木千山,迷惑不解,hwd99,菜根谭,尚儒,南寒,
      • 家园 对于裳的疑惑

        从易经来看裳,我总觉得裳不专指下衣,应更偏重于内衣,指内衣外露部分。可以是从膝下露出,也可以从领袖外露。

        依据1,六五,黄裳元吉。五位是高位了,似乎应对应于颈。元为首,内衣从颈部露出,衬托出脸庞的美丽即元吉。

        依据二,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中即内。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被服春秋——春秋时我们先人都穿些什么-上

      被服,是说裹在人们身上的被褥衣服。和口腹相比,被服虽是身外之物,但毕竟会和人紧挨着,能保护人,更能为人保暖,总归是少不了。而且,我们常说要饱暖,一是饱腹,一是暖身,暖身也就得靠被服。还有,我们说衣食住行,穿衣服更是被摆到前头。

      春秋时,被服大多已是纺织品。而说到纺织品,其实品种很多,仅仅用来纺和织的纤维原料就有很多种。据我所见,春秋时代的纤维原料主要有四种,丝、麻、葛、羊毛。纺织品之外,用于被服的其它原料还有皮和革。

      纤维原料首先是蚕丝,这是中国独有的纺织品原料,用蚕丝纺线织布是我们祖先在五六千年前的重大发明(乔地《河南考古发现:5000年前先民已会观象授时养蚕织绸》科技日报)。

      下面是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家蚕丝织物绢片,经碳十四测定距今4200—4400年,图片出自《“世界丝绸之源”为何属于湖州钱山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到春秋时代,因为桑是养蚕的主要资源,于是各地的地名中有好多都包含桑字,也到处都可见“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的景象(《诗经》),还有了专事养蚕的“蚕妾”。那时,《左传》中有用“治丝而棼”打比方的,《礼记》会提到“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诗经》里唱到有人“抱布贸丝”,《国语》说到“貢絲于周”,在当时,“丝”已经是很普通的东西。

      不过说到底,“丝”的产量还是有限的,尽管穿着舒适又漂亮,但只够供贵族使用,甚至贵族的亲近之人也未必都能用上,贵族本人穿的也不全是“丝”织品。

      再下来是麻,麻纤维本身还有不同品种,大麻、苎麻……等等,古人分得很清楚,各有不同名称。甚至雌雄异株的大麻,古人对雌株——苴(jū)和雄株——枲(xǐ)也要分别处理,充作不同用途。

      中国人利用麻这类纤维制成织物同样至少有数千年时间,可能比丝还早。考古发掘中,出土丝织品时经常会同出麻织品。

      在春秋那时,《左传》中的说法是“虽有丝、麻,无弃菅、蒯”,“麻”和“丝”一起,都被认为是主要的纤维原料。《诗经》里有“麻衣如雪”,《礼记》也多次提到“麻”,但大多是丧服,反映“麻”是比“丝”低一等的纤维。至于菅和蒯,更是等而下之了。

      不过,“麻”既是更皮实更易得的纤维,在日常生活中就常会用到。例如《左传》中提到的“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约而归之”以及“冬,葬敬嬴,旱,无麻,始用葛茀”。

      下面是春秋时代白鹅墓地出土皮革、绳、竹等有机遗物,其中绳很可能就是麻绳;图片出自杨及耘-曹俊《白鹅展翅引吭歌——北白鹅墓地新收获与认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面提到另一种植物葛,也被我们的先人利用来制成织物,据认为还是“第一个主流纺织物纤维”,“通过考古所知中国已知最早的纺织品是距今约6200年的江苏吴县草鞋山文化遗址第十层发现的葛织物”(李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纺织技术研究》)。后来,葛织物虽不像丝麻织物那么普遍,但因其特殊性能,到今天也还有葛布,又叫夏布。

      而春秋那时,已经把葛布分成两种,一种是粗葛布,叫“绤”(xì),一种是细葛布,叫“絺”(chī),甚至还有“绉”(zhòu)——“絺之细也”。《礼记》说是“浴用二巾,上絺下绤”,《诗经》提到“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葛布也用于丧服,说明葛也是比丝低等的织物,例如《礼记》中的“葛带榛杖,丧杀也”。《左传》中又提到“无麻,始用葛茀”(《宣八年传》(p 0697)(07080501)),更说明葛比麻还低一等,但也说明葛非常常见易得。于是,在《诗经》中就有用“葛”来起兴的,“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要从植物原料得到纤维,得先用水浸泡,利用微生物除去胶质,叫“沤”,现在还这么叫。而那时《诗经》里就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左传》里也提到“鄫人之沤菅者”,都反映这类操作随处可见。

      至于羊毛,用来制成织物可能在丝、麻前后,但羊是外来的,我们祖先利用羊毛恐怕是学来的。不过,我们祖先毕竟学会了这门手艺,学会了利用这种纤维:《诗经》中提到的“毳衣”,《周礼》中提到的“毳毛为毡”以及“毳冕”,就都是羊毛制品。

      又有粗羊毛或粗麻织成的布做的衣服叫“褐”,《左传》中曾提到“马褐”,《诗经》中也有“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都是粗陋的服装,不仅是下等人穿,还会给马穿。

      除了纺织品,还有动物皮毛,所谓食肉寝皮,古人用作铺盖。当然,春秋那时早就不那么粗放,而是如《诗经》中所咏唱,睡觉时皮毛上面还有“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但为了保暖,皮毛也会被人们穿在身上。而且,春秋时穿着裘皮还是贵族的一种时尚。

      那时的贵族,会在不同场合穿着各种不同皮毛制成的“裘”,好比,《左传》、《礼记》、《诗经》中都多次提到狐裘,《左传》、《礼记》、《论语》、《诗经》中也都提到羔裘,《左传》和《礼记》中还都提到虎豹之皮,《左传》中提到的还有狸製,製是披风;另外,《左传》中曾以“狐裘而羔袖”形容行为不恰当,而在《礼记》和《诗经》中提到的正确做法则是羔裘豹饰,《诗经》中又提到羔裘豹袪和羔裘豹褎(袖),《礼记》中还提到狐青裘豹褎、麑裘青豻褎,以及虎裘和狼裘,《论语》则还提到狐貉制的衣裘和麑裘,这都是“君子”们穿的,不完全是为了保暖。

      除了皮毛有保暖的功用,那时还没有棉花,不过古人已经会用丝绵保暖,虽不普遍,但在“君子”们那里也相当普通。《左传》中就两次提到:

      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

      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重茧,衣裘,鲜食而寝。

      上面的“纩”(kuàng)和“茧”都指的是丝绵。

      更下一等的还有麻絮——“缊”(yùn),《论语》中有“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子路)也与”。

      再就是皮革也可以做成某种衣服,或用在衣服的某个部位。最醒目的应该是围裙——《诗经》里有所谓“芾”(通韨):“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高亨先生注:“芾(fú扶),通韨,古代官服上的蔽膝,革制……”。“芾”可能还叫“韠”,“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我意,这蔽膝作为官服其实是从围裙转化来的。皮围裙是屠夫的标准装备,但在古代,屠宰是族长的特权,那时主要执政者还有别称是大宰,就是传统的孑遗。

      但皮革制品更主要的是皮甲和战服,例如《左传》中提到的“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明言“甲”是牛皮或犀兕之皮制的,又例如《左传》和《国语》中的“韎韦之跗注”,直接提到原料是皮革——“韦”。因此,“韦”还是馈赠佳品,《左传》中两次提到用“乘韦”——四张牛皮送礼,其中一次,送礼人是大名鼎鼎的“郑-商人弦高”,别说您不记得了。

      再说回纤维制品,各种纤维要加工成纺织品再制成被服,得经过几大工序。

      第一个工序是纺线,纺织纺织,纺就是纺线,织才是织布。最原始的纺织工具是纺线用的纺叀(纺轮、纺锤),近一万年前就出现了,汉字里的“叀”(专)字就是纺叀之象,下面图中是“叀”字甲骨文、金文和篆体字形以及徐中舒先生的注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宁乡罗家冲遗址出土八角星纹陶纺轮的图片,出自《长沙考古有新发现 或证明4500年前宁乡已经养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春秋那时,类似的纺轮还是主流,要到战国以后才得到改进,下面是战国前后纺叀(专)变迁示意图,图片出自李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纺织技术研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被服制作的下一个工序就是用纺出的线来织布,男耕女织,其来有自。《左传》中曾提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就反映当时这种分散的、家家户户各织各的布的模式是普遍现象。

      不过到了春秋时,已经有了专门的织工,《左传》中曾提到“楚侵及阳桥,孟孙请往赂之以执斲、执鍼、织纴,皆百人……”(《成二年传》(p 0807)(08020802)),上面三个“百人”中,“织纴”杨伯峻先生认为就是指“织布帛工”,他们的纺织技术已经远非那些一家一户中的妇女可比。

      同时,春秋时一般的纺织技术也十分成熟,出产的纺织品已成为贵族们相互馈赠礼品的代表性品种,因此《左传》和《国语》等古籍中常常用纺织品“幣”(币),或者用包含纺织品的“玉帛”,作为这类礼品和贡品的总称。

      下面是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虢仲墓出土麻织品三维视频显微图(50×),图片出自李清丽-刘剑-贾丽玲-周旸《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麻织品检测分析》中原文物2018 (4):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欧潭生《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中与织物有关内容的图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山东省博物馆《临淄朗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中有关丝、麻、草织品的图片——《考古学报》1977(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时已经有了表示织品细密程度的单位,叫“升”,《礼记•问传第三七》:“斩衰三升,齊衰四升、五升、六升,大功七升、八升、九升,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缌麻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此哀之发于衣服者也。斩衰三升,既虞卒哭,受以成布六升、冠七升;为母疏衰四升,受以成布七升、冠八升。”

      《汉语大字典》说“升”是“古代区别布的粗细所用的计算单位”,郑玄解释说“布八十缕为升”。所谓八十缕,大概是指全幅宽(全幅宽当合汉代尺二尺二寸约等于51.9厘米)每升等于八十根线,三十升则全幅2400根,大概三十升等于每厘米经线或纬线46 根左右,当时的布专指麻布,能到每厘米46根线,或者是极致了。至于丝绸,由于丝线可以远细于麻线,密度还可以高得多。

      下面是江西靖安春秋大墓出“狩猎纹锦”及其复制品(每厘米240根线,表面120根)的图片,出自王晨《东周时期高经密织锦的丝织技术研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江西靖安春秋大墓出其它各种丝织品的图片,出自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靖安县博物馆《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上图可见,春秋那时,已经有了密度极高花纹繁复的织物,据模拟,需要复杂的提花织机才能织成。

      那时的织造已经形成非常专业而专门的行业。例如江西靖安春秋大墓入葬者就大都是纺织从业人员,她们大多随葬了“木质纺织工具如绕线框、梭、打纬刀,竹质纺织工具如签、管、绕线筒、勺以及陶纺轮”。但这些专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女奴,没有基本的人身权利,随时会被杀——江西靖安春秋大墓入葬者就是例子,随时会被送人——《左传》中提到的“织纴”等各“百人”就是例子。

      下面是江西靖安春秋大墓葬入的年轻女织工身边所带纺织工具的图片,出自《探索发现20150801最新一期靖安大墓之谜中集|47具棺木墓主人是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也是江西靖安春秋大墓葬入的年轻女织工身边所带纺织工具,主要有木质绕线板、分经片、木纬梭、打纬刀,卷布棍、木梳、竹管、绕线筒以及陶纺轮,两张图片均出自文化智慧达人《丝衣飘飘——靖安李洲坳再现东周纺织织造奇迹》百家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东学西读岛主,mezhan,金台夕照,南山南,落木千山,回车,kekepei,hwd99,方恨少,ton,尚儒,菜根谭,pattern,阴霾信仰,审度,本嘉明,史文恭,南寒,小泽珍珠,迷惑不解,真历啊,宝特勤,
      • 家园 不懂就问之古人会穿羽绒服吗?

        羽毛应该不是稀罕物件,古人有用鸭绒鹅绒御寒的吗?

        • 家园 我也不懂,尝试胡答两句:

          用羽毛之类御寒肯定有,但古人似乎更注重在羽毛的装饰作用,好比楚灵王的翠被。

          但现代那种形式的羽绒服肯定没有,但某种把羽毛限制在两层布之间的做法就不知道了。

          从技术上讲,羽毛要挑出绒,去掉梗,否则硌人;要煮掉油脂,否则有味,这些古人或者可能做到,但似乎有点麻烦。不过细绒很容易到处乱飞,从布里钻出来,这一点似乎古人做不到,这样古代的羽绒服恐怕不易持久。由以上缺点,不知比其他御寒方法,好比羊皮袄,不知还能不能有优势,如无优势,恐怕就无法真正进入一般御寒方式之中。

        • 家园 二十四孝之棒打芦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