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真要进阿富汗该怎么进? -- 夜如何其

共:💬134 🌺1115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怎讲?

                    观网翟教授的说法是拿破仑不懂经济,以为靠封锁就可以“赚完英国最后一块金币”,实际上英国金币越少导致市场上商品价格越低,欧洲大陆的货物越不容易赚到钱。

                    此外拿破仑治国私心过重,妄图让波拿巴家族人均一顶王冠,为此连西班牙这样恭顺的国家也要去打,这是他完蛋的根本原因。

                    • 家园 政治人物强项是权衡利弊,怎么可能不懂。

                      必是是不得不为之。

                      我理解:美似法,中似英。美围堵中,虽短期得利,也使自身失去了改革升级的基础,这是饮鸩止渴。中调整双循环,加上信息化革命,或许走为全人类出一条新路来。

              • 家园 他敢拿宗室财政开刀,比崇祯勇武得多。

                不愧主席高看一等。

                • 家园 最近看《晚明》,体会到了崇祯他的难处

                  对他的印象稍好了点。不说别的,就说山东之乱吧,本来崇祯的想法是在山东练一支精兵来制衡关宁军。主管是精通西学的孙元化,装备火神枪、红衣大炮,还请来欧洲人当教练,此外还有修棱堡的打算。人员来自东江旧部,按说也是敢战之兵。这套思路和穿越者的常规做法很像,主角陈新其实也就是把这套方案落实了。

                  但明朝自己弄怎么就原地爆炸了呢?还把精兵猛将高科技全部送给了后金?这恐怕是崇祯到死也想不明白的问题。

                  • 家园 原因就四个字

                    无人可用。当然,这主要是崇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怪不了别人。

                    • 家园 找到可用之人对崇祯来说也很难

                      就说刚上台的时候,崇祯也就是个高中生的年龄,估计也就知道要多听大人们的话。朝堂上的大胡子文官们都说要杀太监,崇祯听了。东林内阁推荐袁崇焕,说他曾击毙奴酋。崇祯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高中生,最容易想到的恐怕是应该吸取宋高宗的教训,充分信任自己的岳飞吧?所以袁崇焕要多少权力崇祯都给。但怎么一转眼这人就把另一个大将毛文龙杀掉了呢?一边说人毛文龙私通建奴,一边自己私下和皇太极谈判。还狡辩说是想要和谈解决问题。但是原来信誓旦旦的“五年平辽”又是怎么回事呢?

                      再一转年这厮居然把建奴放到北京城下来了,这种叛徒怎么能不杀呢?

                      可既然袁崇焕都这样了,崇祯接下来又能信谁呢?后面的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属于越在外面努力干活,就越没机会在朝廷里面给自己辩解。此外还有陈奇瑜这样的青史级大骗子。而崇祯也只能在文官的相互弹劾中听几句真话。这一下后面几个干活的人也一个个地走向绝路了。

                      • 家园 毛文龙的死也少不了崇祯的责任

                        对后金应该避免战争还是你死我活就应该由皇帝来决定,虽然怎么做都会有问题,但即使做了错误的决定也比不做这个决定强。他不做这个决定,下面该怎么办?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和挑拨下互相妨碍,产生矛盾不是必然的么?他要做决定是不容易,亡国之君就会像这样啊。

                  • 家园 可以去听一下席亚洲的《观棋有语》96期

                    这一期讲明史的,仔细听后半段,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明朝的财政到底是怎么回事,二是天启朝时九千岁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 家园 清末有个类似的例子北洋水师

                    马汉对甲午海战的总结是失败的北洋水师采取的技术路线代表未来海战方向,此前英国海军采取的是快速机动+速射炮路线,北洋水师是后来无畏级走的海上要塞路线。 更一叹的是,北洋水师对联合舰队的拦截阵形还是纳尔逊首创的T阵型拦截战术,也是后来联合舰队击败俄罗斯远征舰队的 拦截阵型。

                  • 家园 历史上的吴桥兵变已经说明了一切

                    士绅地主的权利高于一切,他们联合起来架空了国家政权,最终摧毁了明朝的所有努力。

                    陈新的成功,之所以在所有明穿中最为可信,是因为他的一系列策略,基本上就是复制同一时期地球另一边的英国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做法。

                    克伦威尔虽然后继无人,但他的革命却成功了。英国王室直到他死后,他儿子无力维持局面导致崩盘才得以复辟,且此后一直低调老实到今天。

                • 家园 应该是汲取历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弊病

                  入主中原之前的游牧王朝基本就是强者为尊,基本处于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而第一批入主中原并统一北方的 慕容鲜卑,拓跋鲜卑以及宇文鲜卑,在汉化过程中陷入无休止的内乱最终在军事贵族消耗殆尽后融合进汉族的主流 中。辽以炎黄正统自居,但是从人皇王出走开始,辽太祖三直系内乱直到辽末都无法平息,并且汉化问题 也是辽朝始终没有平衡好的问题。尤其自辽国开过开始,帝后共治留下诸多隐患。而对从后金到满清更有借鉴意义的还是金朝和蒙古。

                  金朝崛起之初,阿骨打吴乞买金朝开国一代差不多是同时期欧亚大陆最强悍的军事集团。这个集团从阿骨打去世之后就各种政治斗争不断,每逢政治斗争争执不下就以对外战争解决一切内部争端。在这个过程中,金朝逐步分化为太祖阿骨打系,太宗吴乞买系和粘罕系三大军事贵族集团。其中阿骨打后,最声名显赫军事贵族完颜娄室和完颜银术可都归属粘罕的西路军军事集团。而粘罕非完颜皇族,因此和先与吴乞买系合作压制阿骨打系。到吴乞买中风不能理事,又与叛出阿骨打系的完颜宗弼 等合谋立金熙宗以幼龄登基,粘罕等以摄政之位独揽大权。金熙宗后,太祖系的完颜亮弑君篡位,诛粘罕系诸子近百,诛吴乞买系诸子近五十,当年与粘罕等合谋拥立金熙宗的完颜宗弼诸子尽诛,且从上述各系的重臣名将之后尽诛。如此屠戮之下,金朝的国力骤然盛极而衰。

                  再说元朝,铁木真以异乎寻常的政治敏感一开始就压制了自己兄弟合撒尔系对铁木真系的威胁,同时对铁木真系以外任何有威胁的派系都无情镇压(比如通天巫系)因此非铁木真系基本被排斥在权力中枢之外,这对后来蒙古帝国的全面扩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即使在铁木真时代,也无法有效压制四个儿子的纷争。这也为蒙古帝国的彻底分裂埋下了隐患。其中,窝阔台诸王在内乱中基本出局,而察合台系诸王尽管被术赤系诸王和 托雷系诸王死死压制,但是察合台系诸王为自保引入的全面伊斯兰化甚至在元超自身的内乱中把察合台系伊斯兰王公推上帝位,不然中国北方会更加混乱。

                  到后金建立初期,努尔哈赤以和铁木真一样的敏锐很早就处置了与合撒尔一样在开国建制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舒尔哈齐。并且,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居功至伟的五大臣因其出身为努尔哈赤原配家努且嫡长子与舒尔哈齐关系很好。所以在舒尔哈齐死后,为避免后族与兄弟系在辽与金朝以及蒙元的覆辙,努尔哈赤断然杀了自己长子褚英。而舒尔哈齐诸子除了济尔哈朗从小为皇太极带着长大,其他都不被重用。因为出身,济尔哈朗出事稳重,因此避开了皇太极之后的诸王之乱,到顺治稳定朝政,八期诸王比济尔哈朗有能力的没有济尔哈朗的资历威望,而和济尔哈朗同辈的诸王与重臣又没有济尔哈朗文武兼备的综合能力。因此,多尔衮之后,顺治最为倚重的就是济尔哈朗,因此济尔哈朗是满清一代除了多尔衮之外仅有的叔王。顺治时代,济尔哈朗系有十个儿子,成年的儿子里有三个亲王(第四子是死后追封亲王)一个郡王,三个辅国将军。14个女儿基本与满清显贵有联姻。这样的家族,到康熙时代怎么不忌惮,所以我才说雍正时期能继承皇位的只有和济尔哈朗系没有姻亲关系的 太子和四阿哥 。而到四阿哥登基后,对内对外要全面改革,尤其是面对遍布朝野的济尔哈朗系诸王全面改革,最终 到乾隆时代就是 以绿营替代八旗,以汉臣平衡宗室。不过,满清在最终稳定体制的过程中极大的避免了内部屠戮,满清贵族在交出实权后再联姻中形成了复杂的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满蒙汉,都会每代选择一批精英以联姻的方式吸纳。这种满族上层整体构建的姻亲网络,到满清后期即使皇权斗争再激烈,也能保持上层贵族的一致。比如辛酉政变后,两宫掌权再到慈禧把 恭亲王斗翻车,满清上层整体保持平稳,这也是外族入主中原的各王朝绝无仅有的。对了,辛酉政变中被杀的肃顺和郑亲王都是济尔哈朗系之后,算是对这个文字来说一个微妙的结尾吧。

                  通宝推:秦波仁者,玉米菜,mezhan,
                  • 家园 这种联姻是不是早就后期基本丧失生殖能力的原因呢?
                  • 家园 解释了我的很多疑惑

                    很多历史事件都有它背后的逻辑和运行的脉络,但是我们普通人是看不到的,历史教科书就像传统戏剧一样脸谱化表面化。

                    历朝历代王朝赓续都不是容易的事儿,我听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是几个儿子相互厮杀胜者为王,败者灰飞烟灭,奥斯曼帝国传续11代,没有庸主。听起来就像中国九狗一獒的传说,它是如何运行的?

                    • 家园 兄弟们必须死!奇葩的王位继承制度,最终导致了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在封建时代的君主制国家大都是采用世袭制,很多国家遵循长子继承制原则。但是奥斯曼帝国王位继承却很奇葩,既没有实行长子继承制,先王也很少指定继承人,致使奥斯曼帝国出现个独特现象:每位新苏丹继位之日,便是新苏丹的兄弟侄子人头落地之时。 按奥斯曼帝国早期惯例,每位王子在童年时便被派去管理一个省区,学习治国方法,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协助王子管理一切事务。所以当王子成年时,已有多年的行政经验,有军队,有一帮富有经验而且忠心耿耿的属臣,这些条件助长了王子们觊觎王位的野心,一旦父王去世,王子们竞相宣布自已继承苏丹位,然后大动干戈,剪除别的兄弟,直到最后一位胜利者出现。首开杀弟先例的苏丹是巴耶济德一世,他于1389年登上王位,当天就下令将他维的弟弟亚库布绞死。

                      巴耶济德一世在位13年,一直东征西战,将奥斯曼帝国领土扩大到了欧洲。到他死时,有四个成年儿子觊觎王位。长子苏里曼是马尼萨省督,父王一死他就自称为“奥斯曼人的统治者”,三个较小的儿子是穆萨、穆罕默德和伊萨。为争夺王位四位王子立即兴兵开战,穆萨与穆罕默德结盟,很快击败了伊萨。1411年穆萨又在埃迪尔内击败苏里曼,并把他杀死。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后,原先的盟友反目成仇,1413 年穆罕默德击败穆萨并将其杀死,穆罕默德正式登上苏丹宝座,史称穆罕默德一世。 他死后,其子穆拉德二世继位,他的弟弟穆斯塔法因害怕哥哥杀害自己,便抛弃了他在安纳托利亚的统治权,逃到科尼亚,寻求卡腊曼家族的保护,最终还是被穆拉德一世绞死。

                      穆拉德二世死后,其子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他担心尚在襁褓中的弟弟长大后威胁自己的统治,便下令将这个8个月的婴儿溺死在水盆里。鉴于列祖列宗不断上演的争位悲剧已成惯例,穆罕默德二世在晚年颁布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法律,宣布:“朕儿子中即位的那个人,有权杀死自己的兄弟,以维护王位和国家的安宁。”这种骨肉相残的人间惨事竟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穆罕默德二世死后留下两个儿子,长子巴耶济德是阿马西亚的省督,次子杰姆是科尼亚省督。既然父王已下诏兄弟互杀竞争王位,两个兄弟也就毫不客气地开战,最终早有准备的巴耶济德击败杰姆。杰姆先逃到埃及,1482年又逃到罗得岛,同年被送到法国,1486年交给教皇英诺森八世看管。巴耶济德二世因为弟弟活着而寝食难安,担心杰姆卷土重来,他向教皇交纳一大笔看管费,直到1495年杰姆病死才使巴耶济德悬着的心放回原处,他又出一笔赎金赎回弟弟的尸体,厚葬在布尔萨,似乎骨肉亲情只有在亲人死后才能无所顾忌的表现出来。巴耶济德二世共有三子,因为那个残忍的法律,他们只有争当苏丹才能保住性命,因此每个王子都希望得到一个离首都伊斯坦布尔尽可能近的封地,一旦父王去世,谁能最先到达首都谁就有可能成功。

                      巴耶济德二世晚年健康不佳,每当他生病,他的儿子们就紧张万分。到他死时,长子谢里姆势力最大,抢先继位,然后绞死两个弟弟和五个侄子。谢里姆只有一子,即伟大的苏莱曼一世,在位46年,共有8子,晚年只剩4个儿子。他似乎想趁在世时安排好继承问题,以取悦自己的宠妃罗克塞拉娜。1553年苏莱曼下令杀死最有才干的长子穆斯塔法,次子在听到哥哥的死讯后也自尽身亡,最终只剩下罗克塞拉娜生的两个儿子谢里姆和巴耶济德,两人在宫廷中网罗党羽,斗争激烈,最终巴耶济德被处死,谢里姆二世继位。

                      骨肉相残的恶习在艾哈迈德世时终止, 他的父王穆罕默德三世继位时绞死了19名兄弟,而艾哈迈德似乎不愿再按惯例行事,他继位时没有绞死他的疯子弟弟,而是把他打入深宫。于是奥斯曼帝国王位继承的另一个恶习发展成惯例,以后继位的苏丹把自己的兄弟和儿子幽在深宫中,当苏丹逝世后,由家族中最年长的男子继承王位。

                      这种惯例导致以后苏丹们的低能和懦弱。他们大都经过几十年深宫生活才继位,没有机会学习治国的艺术,更难以养成坚强的性格。这些苏丹不问国事,每天周旋于女人、奴隶、丑角、侏儒、太监和占卜者中间,区别不出要事和小事。苏丹穆斯塔法一世完全是个疯子, 苏丹苏莱曼二世继位时已被幽禁了45年,根本不懂得怎样治理国家。奥斯曼帝国的王位继承制度不仅使兄弟骨肉相残,而且使宫廷中围绕着王位问题充满阴谋矛盾,并最终导致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