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谁在北美的,比较清楚美国现在还有多少高端 -- 放牛郎

共:💬357 🌺2609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理工科和数学的拒绝大概是西方教育的通病

                  未想到德国也是这样,我还以为只有英美才这样。

                  女孩子不学理工科也是通病。

                  记得报上有报道说一个波兰孩子被学校誉为数学天才,他自己说他在波兰就是一个普通学生,是英国水平太low。前首相卡梅伦号召小学生学习数学,在电视上表演背诵小九九,好像都背不下来。他还是牛津的精英毕业生。

                  政府的确努力试图扭转这个局面。但是学生不愿意吃苦动脑筋。一句话生活太容易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这话是对西方这几十年来衰落的写真。

                  【加强或鼓励中学生学习数理化,德国很多人对在低年级对数学,之后对理化有非常大的恐惧感,所以最后无法修读工科。】

                  • 家园 我觉得在这个社会环境,和城里人扛大包能力下降类似

                    除了个别体力劳动爱好者,大多数城里人扛大包不如农村的,英国德国的不如波兰的,将来首相、总理、主席十里山路不换肩概率大大降低。现在西方的分配体制,导致大脑的体力劳动(数理化)不值钱,也不被尊重,所以被嫌弃。如果要扭转这个局面,就要在社会选择上给出足够的报酬。如果搬家公司扛包的挣得比联想总裁多;程序员比县委书记更受尊敬;全国每年高数联考,考不到选区前三名不许竞选议员,很容易就扭转了。问题是有权柄的人为啥要扭转?

        • 家园 后面的数字也对不上啊

          bachelor和master加起来始终比总数少不少,难道现在还有Diplom还是什么其他学位?

          德国8千万人口,欧洲第一强国,每年10万左右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这都不够中国塞牙缝的。而且外国留学生在理工科比例会高于平均比例,这里有很多人毕业又会离开德国而不是在德国工业界就业,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毕业直接回国。

          我是电子系集成电路专业的,当年一次上课,中途进了个希腊女生,教授特意停下来说:这位女士,我要感谢您,在您进来之前,我是这屋子里唯一的一个欧洲人,您来了让我感到没那么孤独了。

          人口老龄化和工业界人才荒不只是德国的问题,不久的将来将是整个欧洲的问题,不大力增加生育和开放移民的话,欧洲的人口问题会和中国一样严峻。

          通宝推:秦波仁者,newbird,
          • 家园 有些大学还在开Diplom

            有些大学还继续提供Diplom学位,比如机械的德累斯顿工大,伊尔梅瑙工大,开姆尼茨工大,凯撒斯劳滕大学。另外在非工科领域,法学,医学和师范也大致没有转成本科加硕士,因为这三大专业有国家考试,不能光凭大学毕业证就去就业。

            外国留学生在德国就业率我在上一个贴子提了,大概一半一半。至于每个国家的情况会波动,但是留在德国的总体比例基本稳定。比如中国人90年代绝大部分人是能留就留,实在不行还想办法技术移民去加拿大或新加坡,但是这些年回国就业的越来越多。东欧国家的留学生基本上会留在德国。南欧如意大利,西班牙,希腊,法国原来大部分回国,但是这些年这些国家年轻人失业率特别高,留德国的比例也上升。

            你提的专业有点特殊性。电子系集成电路专业,我们都知道德国只有系,没有硬性划分的专业,只有自己选的专业方向,所以你这个应该不是电子系的大课,而是高年级类似Seminar这样的小课了。而且我猜这个可能还是属于英语授课的硕士课程。

            德国人口老龄化和工业界缺人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德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不过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差。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几项是。

            第一,提高退休年龄,否则社保系统维持不下去,当然这个阻力很大。其实中国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考虑。

            第二,改革外国人就业政策。原来德国期望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就离开,大概在2005年左右的时候开始鼓励外国留学生在德国就业。当然当年这些改革还不够吸引足够的外国优秀人才到德国就业。

            第三,推出各项鼓励生育政策。具体如推出为期一年的父母金,提高儿童金,增加幼儿园和托儿所位置等。

          • 家园 我查了一下,现在来回复

            虽然我不知道怎么去德国官方网站查询资料,但是还好互联网有很多中介,他们介绍的比较详细,以下资料都是互联网照搬,可能存在不准确。但是总体数据应该差不多。引用如下:

            2018年,中国留德学生数量达3.69万名,成为德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占外国留学生总数13.1%,排名第一。排在中国之后的国家分别为印度、奥地利、俄罗斯、意大利和叙利亚。 在德国的留学生中,38.1%的人选择学习工程专业,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一。其次,有25.7%的人选择攻读法学、经济学及社会科学。而人文学科、数学及自然科学的留学生比例分别是11.8%和10.6%。

            德国在校大学生情况

            德国联邦统计局2019年11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0年冬季学期,德国注册在校大学生人数近290万,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目前德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289.7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相比10年前增加37%。这些大学生中,大约61.4%就读于综合性大学,大约35.5%就读于应用科学大学,其余在行政管理和艺术等类别高校就读。

            2019年夏季和冬季入学的大学生数量为50.82万,其中4.14万人选择计算机专业,3.15万人选择机械制造专业,1.63万人选择电气工程和信息技术专业,1.08万人选择土木工程专业。 最新统计数据并未列出在德高校就读的留学生人数,但联邦统计局另一份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冬季学期,德国高校的外国留学生数量达到39.36万人。

            据说目前中国在德留学生总数4万多人。如果只考虑每年学生,大概一年一万多。上面数据如果是真实有效,稍微推算一下,德国本土学生在机电方面的学生人数是不超过5万人一年的。甚至可能就3万。因为留学生首选就是机电类专业。

            当然,这只是网上数据,数据来源是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3993404。其他中介的数据是可以辅证,我就不贴了。

            我不知道你德国那边教育网站上有没有详细信息,可以发出来大家对照一下。

            我觉得我看到的应该是对的,年轻人往钱多活少体面有希望的工作和行业跑,这是世界趋势。

            • 家园 这是今天应试教育模式的必然成果。

              董乐山先生的书中讲的是科学家傅正业教授在“文革”中被下放劳动,学会了木工活,回来后每天给孩子打家具,最终变成一个庸俗的木匠。

              我的心与 董乐山先生是相通的。

              除了写作,我对世上的一切劳动都没有兴趣。

              我(笔者)厌恶(所有的)体力劳动以及体力劳动者,厌恶充斥着粗鄙言谈、不文明举止的工厂。

              为了摆脱体力劳动,我不择手段——我听说如果把鸡蛋清掺在尿液里,就可以化验出与肾炎相同的结果。

              这是今天应试教育模式的必然成果。

        • 家园 啊,这个问题我是不懂了

          我是以自己看到的来说,同时期,我也听说了好几个配套企业关门或者被收购,尤其国内去收的事。好几个家族性企业都是后继无人直接卖的。我是以为德国没年轻人喜欢再苦哈哈的搞一线生产这个事了。

          至于说到本科硕士毕业人数,不知道这表和留学生数量关系大不大,我同事儿子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学机械方面,据说班级里外籍人员很多。

          德国好像初中就开始分流,而且高等教育比较严谨,如果是多了这么多德国自己的工程师,那么相应的,技工队伍也需要几倍扩大吧,不过我没数据,不知道现在德国多少年轻人愿意进工厂的。

          最近十几年,智能化,机器人,互联网网络都需要很多的工程师,对于以前的传统行业,他们更开的起高薪,还能有多少股权。譬如特斯拉,上海最早进去的那些,包括工人,都能有股票给配。这也会分流原有产业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更不用说新行业把需求数大大提升了数量等级。

          不过我这里属于夕阳行业了,可能确实不太能很好反应现在社会真实情况。

          • 家园 中小企业后继无人是一个大问题

            德国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家族企业,不少年以来确实涉及接班问题。干实业挺幸苦,不少年轻人不愿意接班,中小企业又规模小,没实力成立基金会管理企业,所以最终都卖掉。这段时间最出名的交易是海拉车灯卖给了法国的佛吉亚,本来德国的马勒也想买的,当然海拉已经是大型企业了。

            当然也有不少接班问题解决不错的。我的一个德国同学,他爷爷办了一家机械工厂,生产海水淡化,化工等行业用的离心泵,他爸爸和他都读了机械博士,企业虽然没有很大,但是发展得不错。

            留学生约占德国大学生总数得11%左右,中国和印度排前两位。工科生比例应该更高一点,我个人估计可能在20%。目前德国得移民政策比较宽松,相当多的留学生。根据德国联邦教育部2014年的统计,大约55%的非欧盟学生毕业后留在德国,现在的大局应该没有多大变化,可能中国留学生回国的多一点了。欧盟国家来的留学生没法统计,因为内部就业完全自由,他们不需要申请工作许可和居留。

            德国中学,也就是5年级开始分流,但是分大方向而已,真正开始职业教育要到17左右才开始。当然现在德国中学毕业生选择读大学的比例越来越高,差不多是50%。其他的大部分参加职业培训,职业培训里进工厂算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培训工资比较高,三年半的培训期间月工资平均起来是1000欧元左右,成为职业工人后由于工业界比较强大的工会,待遇也还不错。比较不受欢迎的培训职业是手工业(木工,泥瓦匠等)和服务业(理发师,厨师等),因为培训工资和正式工资都比较低。德国的技术工人还可以通过进修成为技术员和工头,比如绝大部分工艺人员是技术工人进修出来的技术员,很少有大学毕业的。

            德国IT行业的工资并没有比传统行业如机械,电子和化工高,因为IT也大部分公司小,没有加入行业工资协定,IT行业的工会也弱,整体议价能力也弱。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我提供个角度供批判

        以前工人是城里人,是主人。现在工人是野人,是打工仔。

        以前是工业城市,以工业为依托建城市。现在城市是消费城市,以资本为依托。工业被赶到远离城市的地方,而社会公共资源则集中于城市。比如学位安排,是按房产和居住地为依据,比如入户,工作二三十年的企业管理人员入不了,买套房子就能入。

        其实产业工人的平均收入要比除了那些A钱行业外的服务业要高的。

        • 家园 为什么年轻人宁愿送外卖而不去制造业?

          主要是制造业工资没有竞争力。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工作不稳定,竞争大,不是每家都有核心技术,大部分的管理都糟糕。

          • 家园 送外卖的平均工资没有吹虚的高

            去年还是前年外卖工资成为热门话题时有相关数据。到手平均好象也是3000左右,还没有保障,跟产业工人平均到手3千6,7,还是有差距的,而且产业工人部分是包吃住的,还有部分有五险一金。

            为什么送外卖?因为外卖生活在城填。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但我观察这个是主因,起码是主因之一。多说一句的是舆论吹外卖辛苦,危险,诚然如此,但跟很多产业工人比,又是轻松且安全。文宣界真的坏得很,为了涨价?吸引劳动力?形象?吹得送外卖收入高工作轻松,连艳遇多都拿出来讲。

          • 家园 大部分这样的年轻人不是送外卖也就是进工厂装iphone

            送外卖是服务业,工资水平随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上升。进工厂装iphone是全世界竞争,上限就是第三世界工资水平。这样不进工厂送外卖,其实是确确实实的产业升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