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上海的防疫 -- 张新泉

共:💬314 🌺1527 🌵18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几个大问题

      1,奥密克戎为什么传染加快?方式途径是否已有根本性变化?

      如果是空气、动植物、普通物品传播,存活条件、周期都有根本变化,意味着什么?后果有哪些?如何应对?怎么办?

      2,比奥密克戎更快同时又比早期新冠毒力更强变异株可能诞生机率有多大?那是否意味着大规模生态毁灭式危机?

      3,奥密克戎无症状者转阴后,有无抗体产生?能否对新冠免疫?免疫效果是否强于现在的疫苗?

    • 家园 目前还是不太相信上海的重症数据

      国内外有很多城市疫苗接种率不亚于上海,但公布的数据都和上海的不一样。不知道是统计口径不同,还是存在数据造假。考虑到上海一直在“无症状感染者”上耍小聪明,我不太相信上海公布的重症数据。如果上海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新冠不要说大号流感了,简直都算不上是疾病了,可国外的死亡率又怎么解释呢。

      • 家园 上海好像只关心肺炎的问题

        肺炎少了,重症可能是比较少,也是一种kpi吧,对传染扩散和后遗症就不怎么管了吧。

        • 家园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呀

          以躺平为中心,坚持病毒危害性轻微,坚持动态清零祸国殃民。

          不与病毒共存,不开放国门,就不能发展经济,不能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 家园 殖民者建立的城市能好?

            说的太正确了。 上海的问题其实和香港的问题是一样,这两个城市都是殖民者建立的殖民城市, 都是不应该存在的, 他们的存在是对中国人民的侮辱。

      • 家园 国外的重症率、死亡率是在无清零

        从始至终都躺平共存背景下的数据。当然,即便这样的数据,也还有偏离、混乱失真乃至主观造假欺骗误导的可能。

        整体而言,国外的数据是新冠诸变种大集合混杂数据,而从来就没有也绝非纯粹的奥密克戎数据。

        上海的数据是长期清零后的,疫苗高覆盖率,中医药全面有效参与(乃至过度使用)背景下,纯粹的最新版本奥密克戎数据。

        你这种"合理"怀疑,甚至已经夹杂有为了批斗上海而"期盼"上海疫情香港化、美国化的不良情绪了。

        实际上,日、韩、新、越、香港等地情况已与欧美有别,到上海变得"截然不同"起来,也不足为奇。反倒是你所"期盼″的数据如果成真,那才奇怪。

        • 家园 数据问题

          1,无症状占比极高,中外皆然。无症状比例与疫苗普及覆盖率有正相关。

          2,普通确症绝对数不低,仍然动辄数以千、万、十万乃至百万计。

          无症状、普通确症两种情况,感染情形极易极速、隐蔽难防、渠道方式多变。

          3,重症死亡绝对数、比例低,已经与流感无异。重症及死亡,几乎都是老、重病、难打疫苗不打疫苗。重症、死亡者几乎都是无疫苗之老年且患豕高死亡率基础病感染后加重难治、无治。

          4,中医药在预防感染、减少减轻重症、加快无症状普通确症转阴等各环节都有明显作用。中外情形有根本差别,有效发挥中医药之作用是重要决定性因素。

    • 家园 什么叫自私?这就叫自私

      说的好像上海是块飞地似的,最起码三面内地吧?上海人要不要出来?外溢不外溢?93%的疫苗接种率领先全世界,领先江苏浙江吗?领先山东河北吗?更不用说甘肃陕西宁夏了。不要无视中国地域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也不要无视那些没打疫苗的、除上海外的老人、孩子的绝对死亡数字,不是每个省份都像上海那么发达,看问题不能仅限于上海。如果上海能做到封闭城外,开放城内,保证一例不出沪,那你们随便。

    • 家园 上海防疫水平已被4V鄙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现阶段坚定坚持清零 -- 有补充

      对中国来说,中央掌握的信息最全面准确

      判断决定最客观科学,越是这种重大斗争,越是紧跟中央保持一致始终是正确地。

      当然,信息传递层级过多,上瞒下压各种失真也难免,外国信息更是夹带各种欺诈诱骗混乱失真失序。

      港、吉、沪第一手资料现在应该已经拿到手有一段时间了,这次全面清零之后,是否调整也该有结论了。

      中央当下决策是坚持既定方针不动摇,那就停止各种"鼓吹"罢。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 见前补充 4729709
    • 家园 坚定清零派的问答

      关于新冠共存派与清零派的问答(上)

      

      持续低熵

      自由撰稿人

      五百年的因,五千年的果。最后的斗争,最初的承诺。

      问:你是共存派还是清零派?

      答:我是清零派。

      问:你为什么是清零派?

      答: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动态清零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取得了极大的相对竞争优势。这既包括挽救生命方面的优势,也包括挽救经济方面的优势,还包括由此带来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以及人民信心方面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在挽救生命和挽救经济方面都表现比中国好的国家并不存在。如果存在,共存派早就拿出来大肆宣传了。把标准放宽一点,在这两项中有一项超过中国的,也几乎不存在(除了朝鲜有可能在挽救生命方面效果更好一点以外)。即使标准再放宽一点,在这两个方面和中国差距很小的国家,其实也很难找到。第二个原因是动态清零政策在中国始终可以成功实施,每一次疫情反弹都能打压下去。

      问:虽然每次反弹都用清零政策打压下去了,但时间长了总是有可能失手的。只要有一次失败,那就意味着之前的全部清零成果都将前功尽弃,最终被迫进入共存状态。这难道不是清零派应该担心的吗?

      答:清零失败被迫进入共存当然可能发生。如果这件事情发生,那后人也只能在新形势下重新适应调整。但那些反对在清零失败之前维持清零政策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是正常人在其他类似情况下都不会采取的策略。

      从几百年的尺度看,恐怕核战争终究是会爆发的。从几十年的尺度看,恐怕重大经济危机终究是会到来的。从个人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是必死的。但如果以此否定在核战到来之前防止核扩散和核误判的措施,

      或者否定在经济危机到来之前抑制大通胀和保障就业的措施,或者否定在死亡到来之前维护身体健康的措施,试问世间有几人会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为何到了新冠防疫这件事情上就变得如此双重标准和头脑不清醒?

      清零派可能失败,但在失败之前维护的好日子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在失败之前的发展机遇期里增进的国力和提高的组织力,也为一旦清零失败之后的应对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即使未来会失败,也应在失败之前尽可能延长和利用好清零政策争取来的时间。

      问:如果病毒的危害性减弱了,难道不能逐步走向共存吗?

      答: 如果病毒的危害减弱到相当的程度,当然可以考虑走向共存。但现在还远没有到这一步。要特别注意的是,病毒危害大为减弱的决定性证据只能来自国外而不是国内。国内对病毒始终进行着相当成功的动态清零,因此共存之后的病毒破坏力只能主要通过观察国外来获取。

      我相信大多数清零派心目中都会有一定的标准,即国外共存状况好到什么程度以后自己可以接受在中国逐步走向共存。我说一下我的标准:至少有两个人口在五千万以上的国家在实施共存政策后取得巨大成功,并且这个成功已经维持至少六个月(最好不少于一年)。这里说的巨大成功,首先是在抢救生命方面的巨大成功。如果以美国这样的国家为例,把死亡数字砍掉百分之八九十应该是基本的要求。而且不仅要看新冠造成的死亡数字,还要看是否依然存在医疗挤兑问题和医疗系统接诊能力下降问题。除了挽救生命的方面,还要观察挽救经济的方面。比如说,共存政策是否使制造业的上岗率接近新冠之前的状态?最后还要看对政治和民众心理方面的影响,

      特别是有没有出现共存者与不想共存者之间的激烈斗争。显然,我所说的上述标准尚远未达成。

      如果有朝一日我上面所说的标准达到了,那么我会从动态清零的立场转向“清零与共存并存,以清零为主,但对共存进行积极试点,根据试点效果再考虑中国下一步政策”的立场。

      问:你能解释一下你说的试点吗?

      答:国内至少要选两个地方进行试点。一个地方应该是比较发达地区,一个是较不发达地区。成功效果要维持至少六个月。试点的时候不能遮遮掩掩甚至偷偷摸摸,要光明正大地和试点地区的干部群众讲清楚。并且要和他们以及全国人民讲清楚:试点如果出现了大问题全国会八方支援,包括后续的经济援助。在试点中总结正面和反面教训。

      问:什么样的地区可以用来试点?

      答:关于较不发达地区我认为有很多选择,心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对象。较发达地区我首推上海。不仅仅是因为上海发达,也是因为似乎上海存在不少愿意尝试共存政策的声音。这不是我阴阳怪气。这次上海之战虽然使上海的共存派受到沉重打击,但大家不要把共存派声音视为绝对的负面因素。如果未来存在形势转化,上海有一定的共存民意基础是有用的。

      问:如果先等待他国成功再自己试点,然后才在全国推开共存政策,那中国将落后于实施共存政策先行成功的国家一年到两年时间。这会让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吃大亏吧?

      答:中国当然会因为慢于先行共存成功国而在竞争中吃亏,但这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兼世界中流砥柱应该具有的政治觉悟。中国出了乱子谁也救不了,还会拖累全世界。中国不应该追求收益极大但风险颇高的目标,而应该追求收益较大同时较为稳妥的目标。

      中国在之前的清零政策下搞抗疫保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对于世界各国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经得起在未来消耗掉一部分既有优势。尤其要注意的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和印度。 其他国家哪怕在最后算总账的时候相对于中国的竞争优势有所扩大,这也是中国完全容得下的。而美国和印度在抗疫中损失尤为惨重,这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在可能的转向共存过程中观望而后发的时间余地。

      问:如果长期坚持清零政策,人民群众可能会形成对清零政策难以动摇的信念,未来即使要转向共存或许在政治上也无法推行。这不令人担心吗?

      答:人民群众目前对清零政策的确有压倒性的信任,但是更深层次的信任是对中国体制和中国人民力量的信任。 如果外部抗疫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采取了稳妥的试点政策,如果做好了试点中出岔子还能救回来的准备,如果在事先把这些道理给人民群众都讲清楚,我不认为大部分群众会宁可不相信中国体制与人民的力量而把“清零”视为不可动摇的教条。

      现在的清零政策坚持得越好执行得越成功,中国体制和人民力量的可信任度就越高,未来一旦转向共存试点时人民群众心中的不安反倒可能越低,因为在大家看来这不是清零搞不下去的无奈之举而是依托强大的再清零能力的积极探索。 反倒是如果在外部形势没有根本性变化或者自己没有做好试点的情况下就匆忙搞共存,一旦把事情搞砸了,将来不管向什么方向走人民群众的信心都会大打折扣。

      问:目前的清零政策造成的次生伤害很大,群众有很多感到不满和痛苦。请问清零派如何回应这些真实的人民群众呼声?

      答:坚持清零还是选择共存,这是主要矛盾。在清零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效率减少次生伤害,这是次要矛盾。在次要矛盾方面的确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不能因此而在主要矛盾上犯颠覆性的判断错误。 我们不仅要比较防疫造成的次生灾害和新冠现在造成的直接灾害,更需要比较的是防疫造成的次生灾害与共存之后的伤害谁大谁小。这个答案从已有的所有外部案例看是不言而喻的。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现在即使放开共存,由于人民群众主体是希望维护清零成果的, 共存工作也很难做好。很有可能形成激烈的人民内部矛盾斗争,届时群众的不满呼声会远超现在。不管你认为共存之后有多好,如果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冒然开始共存,仅仅由于内部矛盾就几乎不可能达到你所希望的那种共存效果。

      另一方面,关于提高防疫效率减少防疫伤害确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共存有幻想的群众不妨把精力放在提合理的改进清零工作建议上。清零水平提高了,共存派的舆论支持也会弱化很多。

      问:有哪些改进清零工作的建议?

      答:可提的建议实在太多了。别的不说,光是现在的防疫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统一标准等问题就值得立刻改进。我本人也提过很多改进的意见,从建立常备防疫军到建立唯一的外国航班入境机场等等。其他很多人也有很多很好的建议。

      这两年,我国在提高清零工作能力时魄力不足。这是我这种清零派感到不满的。但要注意,魄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恐怕正是缺乏要与新冠进行长期斗争的充足思想准备,觉得有些次生伤害反正是短期的从而是可以容忍的。而共存派的存在恰恰削弱了这种思想准备。如果准备与新冠进行长期的坚决斗争,那么很多更强有力的改进措施在推动时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问:如果采取各种措施来改进防疫清零工作,会不会造成更大的经济社会负担?

      答:有些事情是需要投入更多的钱,但是考虑到减少的各种损害,有可能是值得的。而且很多改进政策实施的功效远不限于防疫。比如如果我们将居民的生物信息和行动轨迹有效整合起来形成一张大信息网,不仅能更高效防疫也可以大大削减犯罪率。又比如,加强信息化监测是对发展信息产业重大的利好。再比如,如果建立常备的防疫军尤其是可以上门以零星小队包户服务的勤务军团,

      那未来统一台湾后的政治和社会工作可能会好做得多。

      问:如果各种防疫和相关治理政策被有效改进了,那我国不管是清零还是有序放开的能力也会大大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国外没有出现很成功的共存案例,我国是不是也可以尝试自己先行开展共存政策的试点和推进?

      答: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我并不推荐这么做。原因有这么几条。第一,各种相关治理能力大大提高之后,清零政策本身的次生灾害也会大大削减,因此摆脱清零政策的需求也会削减。第二,在国外共存形势没有出现成功案例的情况下开始试点不仅存在风险大的问题也很难有效说服试点地区的群众。第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推行共存试点,可能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干部群众思想大混乱。第四,在国外没有共存政策取得大成功的情况下,我国的竞争优势也不大可能消失。这同样会削弱我国改换政策的动力。

      通宝推:曲道自然,
    • 家园 据说是所谓共存派的一篇文字

      转自微信公众号“科学有故事”:汪诘不吐不快:面对疫情,上海人真正怕的是什么?(原文附上海疾控专家采访录音)

      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对病毒的误解和恐慌。

      对新冠病人伤害最大的,是对他们的鄙视和谩骂。

      我是职业科普人汪诘,一位住在上海浦西闵行区的普通市民。闵行区是这一波疫情的重灾区之一,我住的小区从 3 月16 号就开始执行封控管理至今,中间有过短暂的几天解封。

      作为一位科普创作者,我喊过武汉加油、西安加油,但说句心里话,身在风暴之外,无论表现的多么义正词严,都是廉价的慷慨激昂。只有当你自己被病毒包围时,才会发自内心,极度渴望了解真实情况。

      今天,我不在意任何键盘侠,也不再多虑当讲不当讲,我只想讲出我认为该讲的:

      第一:上海自 3 月 1 日到 4 月 1 日,一共发现 42952 名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但没有发生一例重症,更不要说死亡病例,上海卫健委没有丝毫隐瞒。那么,我们到底在怕什么?是更怕核酸阳性呢?还是更怕骨肉分离,被拉进方舱跟成百上千的陌生人挤在一起?或者是更怕自己被谩骂、被鄙视,被那些隔岸观火的键盘侠视为祸害,甚至被小区里的其他居民戳脊梁骨?

      第二:上海这一波疫情,几乎百分之一百的感染者,不打针不吃药,会在十天左右,顶多半个月内自己痊愈,核酸转阴。如果你是一位 60 岁以下的没有严重基础慢性病的人,或者你已经接种过 3 针疫苗,那新冠病毒对你的影响不会超过流感。你到底在怕什么?

      第三:如果被通知新冠阳性,目前最佳的应对措施,就是居家隔离。只要症状不严重,只要允许自愿选择,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尤其是方舱,按照得了流感一模一样的心态对待,在家多喝水、多休息就足够。如果有老人出现较为严重的肺炎症状,再呼叫 120 急救,别动不动去打急救电话,把最宝贵的抢救资源让给真正需要的人。保持好心态就是对抗疫最大的贡献!有人说那万一在家里需要急救却叫不到急救怎么办?我只能告诉你,尽力去叫,但急救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为你身在哪里而有歧视。

      第四:新冠后遗症绝没有你看到的那些小视频说得可怕。这波流行的奥密克戎第二代变异株连被感染时都症状轻微,更不要说病毒清除后了,网上流传的许多危言耸听的后遗症都是瞎扯,大量的研究都是过时的研究早期毒株的,目前最佳证据是,绝大多数人后遗症轻微,且慢慢都会消退。

      第五:上海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没有肺炎症状”的感染者,不是“没有感冒症状”的感染者。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第九版诊疗方案中的一些现在看来已经脱离实际的过时定义,这说来话长,但绝不是有些人想的那样,卫健委有什么隐瞒和阴谋。再说一遍,上海这波疫情,只有 4.4% 左右的人会出现肺炎症状,但目前 0 重症,0 死亡,剩下的 96%左右要么几乎没感觉,要么有点咳嗽、发烧等流感症状。就是这样,没有什么阴谋,别瞎想,这就是真相。

      第六:现在上海的医疗资源已经几乎枯竭,原因并不是有多少新冠病人需要抢救,而是大量的医生被抽调去做其他事情。所以,现在上海的次生灾害造成的危害很可能会大于新冠本身造成的危害。有一个段子说:上海现在就是一群疲惫不堪的医护把一堆濒临死亡的病人拦在医院外,守着病房生龙活虎的无症状感染者刷手机。虽然有点夸张啊,但本质没错。我呼吁,无症状感染者,如非必要,尽可能别去打搅医疗工作者,这就是对抗疫的巨大贡献。

      好了,以上六点说完。我猜,可能又会有一些隔岸观火的键盘侠们,已经昂起了他们骄傲但知识贫乏的头颅,准备打下“谁提大号流感谁是汉奸”“谁提与病毒共存谁是境外势力”了。我对他们没有怒气,只有同情和怜悯,因为他们这些人永远学不会切换视角、站在少数群体的立场思考问题,除非他们自己成为少数群体的一员。只有当他们自己被检测出阳性,或者被拉走隔离的时候,才会真正明白科学事实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只有当他们自己被看成祸害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委屈、愤怒和无力。

      现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对病毒的无知和恐慌;是医疗资源的内耗;是外行人指导内行人抗疫;是“举报一个上海来的人奖励 5000 块”的荒唐政策的制定者;是不懂装懂、用油腻的双手在肮脏的键盘上打出“引进辉瑞疫苗和特效药是洋人买办”的人。

      是时候回归科学了,让专业的事情交给真正懂专业的人去做。

      本期节目最后,我附上一些让我敢于做本期节目的信源。

      首先是我电话采访上海浦东疾控中心朱医生的电话录音,上海有这样敢言的医生,是这座城市的良心。

      浦东疾控医生与科学声音汪诘的电话录音

      汪诘:朱医生你好,我介绍一下我叫汪诘,我是上海市科普作协的一个职业科普作家,我现在特别能够理解目前疾控还有整个上海市的压力,但是我现在确实看到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的误解和谣言,对整个上海市的管控是起到相反作用的。如果说我们能够通过共同的努力,为整个上海市民传递一些正确的理念出去,我觉得是可以帮助疾控部门缓解整个上海市的压力。

      朱医生:我们现在是忙得焦头烂额,我的部门今天要调查 220 个病例,然后我要去现在最起码要去两个现场,就是说现在浪费很多资源,其实我都没有精力静下心来去说一些或者思考一些专业的问题,

      汪诘:我想问一下您目前接触到的临床案例来看,目前上海这一波感染者危重症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朱医生:目前我们流调下来来看,危重症的比例很低,应该危重症我这边其实都没碰到过。

      汪诘:您几乎就没碰到过对吧?所以我们只能说它很低很低,但具体多少数字您这边不知道对吧?

      朱医生:对的。

      汪诘:好,那么还有我想问一下绝大多数感染者是不是休息一周左右就会自愈的?

      朱医生:目前来讲是这样的。

      汪诘:就是大多数人的症状跟流感差不多。我们可以这么说,对吧。

      朱医生:对。反正就是说最后的话能够自愈。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况,你本来有很多复杂的慢性疾病,那有可能就会出现并发症。但出现并发症是另外一回事,不能够单纯从一个正常人得了目前的奥密克戎,这么相提并论。不要把这两件事情扯在一起。

      汪诘:那么如果如果一旦被检查出阳性以后,是不是说居家隔离是我们目前上海市民的最好的一个处理方式?因为医疗资源基本上已经挤兑完了。

      朱医生:从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讲,从我们目前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有采调信息的一个实际情况反馈,现在其实整个上海医疗资源确实是在处于一个挤兑的状态。

      汪诘:所以最好的心态是自己在家里隔离,按照得了流感来对待。

      朱医生:对。

      汪诘:也就是说在目前这个情况下,我们去医院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去方舱医院,因为我看到方舱医院的条件其实不是太好。

      朱医生:是这样的。方舱医院因为我们昨天有一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收进了方舱医院,但是现在又出不来,所以的话现在这里面资源比较紧缺。

      汪诘:好的,您作为疾病控制中心,专门从事预防医学的专家,我想请您从个人观点来看,目前的新冠奥密克戎第二代变异株与流感病毒相比,它到底要可怕多少?

      朱医生:我们目前调查下来的有限的数据,应该说在浦东的话,我没有觉得比流感更严重。

      汪诘:根据我对第九版的诊疗方案的解读,我认为现在上海所谓的无症状指的是无影像学肺炎症状,并不是指无发烧咳嗽的流感症状,我想跟您确认一下是不是这样?

      朱医生:诊疗方案上现在没有“无症状”这个定义。

      汪诘:只有“疑似”和“确诊”,诊疗方案我认真读过。

      朱医生:对。

      汪诘:所以现在上海其实面临一个尴尬,就是我放到“疑似”也不合适,我放到“确诊”也不合适,因为没有肺部影像学诊断资料,所以我只好给它放到“无症状”里头,但是普通人觉得无症状好像就是连什么发烧咳嗽这种流感症状也没有,但其实不是,是有的,只是没有肺部影像学资料,是这么理解吗?

      朱医生:对。但老百姓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现在网上也有很多老百姓反映,我明明告诉你有症状,然后你把我们一堆人发布成为“无症状”。

      汪诘:是的,所以我觉得公众是需要被教育的,其实我觉得告诉大家真相,告诉大家实际的情况其实是好事,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这种误解。

      朱医生:对,我们调查出来很多都是类似流感的类流感症状,上呼吸道的一些症状,就是说有一点发烧,有一点咳嗽,但是基本上都是可控的,就是说跟前几轮的流感流行差不多的情况,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

      汪诘:所以我认为现在上海市发布的数据没有一例重症,也没有一例死亡,这个应该是可信的对吧?

      朱医生:这个是应该可信的,但是他发布的无症状有点扰乱视听,因为老百姓不知道嗯这个无症状是没有影像学资料,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是不会这么想的。

      汪诘:明白。好的,朱医生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也希望您能够多保重。

      下面播放我视频采访前上海市疾控中心的陶黎纳医生的电话录音,他目前也是一位医学科普自媒体人,也是上海人。(原文附视频)

      汪诘:陶医生你好,我想问一下您作为上海市疾控中心前医生,您觉得我们作为还没有被感染的健康人,因为现在上海大多数人还是健康人,那么在封控隔离期间,对待小区里如果出现了阳性感染者或者同楼的人出现了阳性感染者,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是比较健康的正确的?

      陶医生:我觉得如果说上海因为资源不够,那么这些感染者暂时被留在这个小区里面,我觉得大家也不要恐慌。千万不要因此而去搞投诉什么的。那么你可以关注一下,就是说可以问问居委说现在这个人在小区里面,你有没有把它门禁装好,他的生活有没有保障?然后他也肯定在小区的群里面。我们可以对他有一个关心,千万不要歧视他。觉得你一旦感染了,我一定要把你驱逐出去,我觉得那个是不对的。

      汪诘:如果我被检查出来了阳性,您觉得应该最佳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陶医生:阳性只代表感染,并不代表你的病情轻重。所以是不是要采取医学措施,就是说隔离是要隔离,但是是不是要治疗,我认为是要根据他的病情来看的。但现在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上海有 4 万多例感染者,但目前还没有曝出重症,更没有说死亡,因为我们现在也已经看到就是说一些隔离点的情况并不是太好。那么你如果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是很轻的类似感冒的症状,你是不是一定要去隔离点呢?去隔离点可能你折腾一下症状还更重了,所以这个是必须要一个理性考虑的问题。

      汪诘:所以你也是支持,如果一旦被查出阳性,居家隔离是比较好的应对措施?

      陶医生:对,我认为非常好。

      汪诘:我现在看到网上有一些方舱传出来的小视频。方舱医院里头的有一些隔离的人,他们的情绪非常的激动,为什么呢,因为三天不给他们发药,不给他们测核酸,然后就把他们放在那里,不管不顾,您对这种现象是怎么看的?

      陶医生:我觉得总体上来讲中国人有一个误区,觉得得了病我一定是要吃药的,然后哪个药贵就要吃哪个药。像这个疾病,如果你是一个感染者,你是不是一定要吃药?我相信如果没有经过科普,大多数人是默认选择你一定要给我吃点药,不吃药好像你没有对我治疗,这个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觉得政府在宣传的时候,目前还没有哪个专家敢正面站出来宣传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说你得了病不一定需要治疗。你的休息,你多喝水,这也可能可以是一种治疗,我觉得主要就是听指挥,不添乱,就那么简单。

      汪诘:好的,非常感谢陶医生,今天就采访到这里。

      上海,永远充满希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