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想起了苏联小说《未列入名册》 -- 燕人

共:💬46 🌺217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下面这段苏联作家盖达尔和卓娅的轶事应该能回答小说里的问题

            战士活着是为了战斗。

            原文来自ZT伏尔加河上的灯火 —从苏联小说透视苏联的兴亡

            【战争爆发后的一天,盖达尔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碰见了卓娅,据《盖达尔的故事》记载,他们之间有如下的对话:

              

              “您出发吗?”卓娅问。

              “出发,”盖达尔说。“明天就走。”

              “我也出发,”卓娅说。“不过还不能很快。但是我坚决要去。”

              忽然她又像在那个公园里的的当时一样,很像小孩子似的望着盖达尔,就像一年级的女学生望着一位可爱的老师一样。

              “阿尔卡季.彼得诺维奇!”她说。“不惜为了伟大的人类幸福而牺牲吗?”

              “不错,”盖达尔说。“但是最好能活得越长久越好。

              “一百年!”卓娅说。“谢谢您,阿尔卡季.彼得诺维!”她使劲握了一下盖达尔的手,沿街向下跑去,追着一辆走近车站的无轨电车。】

            不久后两人都在卫国战争中牺牲了。

            通宝推:拈花虎,
            • 家园 乌那帮家伙已经把卓娅的像破坏了

              他们独立的基础只能是班德拉那些人

            • 家园 那时的卓娅就是个孩子吧。
              • 家园 十年级学生

                苏联人发育比较早,十五六岁就显得很成熟了。旧版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丽达就是穿着中学生的水兵校服,与她未来的丈夫——一个边防军中尉在军队与学校的联谊交流会上相识相爱的。

                电影《莫斯科保卫战》表现了1941年6月21日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当天,卓娅与她的两个男同学在莫斯科红场庆祝中学毕业,欢乐中,突然收听到苏联政府宣布战争爆发的公告,全场肃静,两个男同学(记得其中一个叫谢廖沙)当即报名参军,被分配到波多利斯克步兵学校,后来在阻击德军向莫斯科推进的战斗中两人均牺牲,牺牲前提到了卓娅。

                • 家园 是,我记得

                  影像模模糊糊的,朦朦胧胧的。

                  现在看来,还是挺可惜的,当然,战争来了,没办法。

            • 家园 这个作家盖达尔很是一个牛人

              当年高考结束后读过他在卫国战争爆发前夕(大概是一九四零年)写的儿童文学作品《铁木耳和他的队伍》,内容是一个苏联上校、装甲列车的指挥官的一双女儿到莫斯科度假,十三岁的小女儿(叫什么名字忘记了)遇到一个当地的同龄男孩铁木耳,他带领着一帮当地孩子助人为乐,这个小女儿加入了他们,而铁木耳的舅舅是个年轻的工程师,与十八岁的姐姐奥利加(好像是这个名字)好上了,小说最后,年轻工程师收到了转为现役的入伍通知,穿着坦克兵大尉军服来与奥莉加告别........这里背景大概是苏联大规模扩军,与德国瓜分波兰(苏联叫解放西部边境)、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和苏芬战争。

              在《苏俄文学》杂志上还读过盖达尔以自己早年经历为原型写的小说,现在小说里其他内容都遗忘了,只记得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刚参军屡屡犯错的年轻小战士(第一人称的作者本人)为了让战友们看得起自己,故意在战壕里挺直了身子向敌方眺望展示自己的勇敢,老兵们教训他说我们这里没有一个人会干这样的傻事......杂志介绍作者十四岁虚报年龄参加红军(他一定是个大块头),两年后就当了团长(我的乖乖!上级能信任他吗?团里人能服吗?),国内战争结束后盖达尔却成为一名作家。卫国战争一爆发他就上了前线,大概是战争初期就牺牲在白俄罗斯方向的战斗中了,年仅37岁。

          • 家园 找到一篇文革中对苏联艺术的批评

            原文来自豆瓣《第四十一》体现出的爱情观

            【《第四十一》是前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最为著名的一部小说。故事梗概如下: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一小队红军战士俘虏了一名白党中尉。女战士玛柳特卡奉命将俘虏押往前线司令部。途中他们所乘的船遇到风浪沉没。玛柳特卡与白党中尉被卷上一荒岛,他们之间逐渐产生了爱情。一天,忽见一艘白党帆船从远处驶来。中尉喜出望外,拟登船离开孤岛。这时,阶级意识和革命观念重新在玛柳特卡心中苏醒,中尉成了玛柳特卡击毙的第四十一名白党分子。

            “文革”中,对“苏联修正主义文学”的批判,不仅让苏联文学大师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和《一个人的遭遇》成了“革命”的靶子,而且把《第四十一》(前苏联导演于1956年将拉夫列尼约夫的这部小说拍摄成同名电影)也拉上了审判台,其罪名是“爱情至上”,是典型的修正主义的“阶级调和”产物。相关资料如下:

            “毒草及有严重错误影片四百部

            【警告!有不宜内容】 红代会北京电影学院井冈山文艺兵团

            江苏省无产阶级革命派电影批判联络站

            江苏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一九六八年元月外国翻译故事片

            ……

            301. 《第四十一》:苏修丘赫莱依的大毒草。王牌修片之一。描写一个工人出身的女红军战士与一白匪军官的恋爱故事,抹杀阶级斗争,调和阶级矛盾,歪曲列宁时代的红军战士,美化白匪军,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

            ……”

            在极左的年代,内部放映根据这篇小说拍的电影时,小说最早的翻译者曹靖华老先生忽然想起攻击这篇小说的文章,气愤地说:“把这么一篇好作品,说成是修正主义东西,太无知了……”他显然还有更多的话想讲,但在那种形势下,曹老只是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之后,文化逐渐解禁,《第四十一》被解读为即使恋爱,也要服从革命利益,服从革命的需要,服从伟大的斗争。然而长期以来,《第四十一》仍“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至于该如何看待,还是由亲爱的读者评断吧。”

            近来有人认为,“《第四十一》所展示的爱情,已经融化进自然主义的爱情描写手法。自然主义把人的自然之欲带进了爱情描写的领域,这篇小说就有这种浓烈的气味。它在人物的‘灵’与‘肉’的抗争中,开始明显地倾向后者,后来又转向了前者,让‘灵’的苏醒和觉悟维护了女红军战士的尊严,维护了小说‘革命的主题’。这使人想到,‘欲’未尝不可以带出‘情’,只要‘人’在,欲与情都会寻找到表现自己的途径。”】

            通宝推:袁大头,
            • 家园 俄罗斯人风流成性

              行为处事习惯奉行爱情至上原则,发生《第四十一个》那样故事可以理解。最操蛋的是某些中国作家也模仿着乱写;记得大概是九十年代,在一个刊物上看到一个辽宁作家马原写了一篇短片小说,内容猥琐当时没有细读,记忆不太清晰了,故事大意是一个志愿军女战士与一个美军俘虏在向后方转移过程中发生了关系,他大爷的!在那个年代,东方人的道德观念下怎么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个作家好像就是八十年代写西藏男女双修的小说引发藏族学生闹事,导致刘心武下课《人民文学》主编的那位。

            • 家园 爱情至上确实恶心,导致荧屏全是男女关系

              多角恋爱。实在恶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