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转:俄罗斯要放弃中俄CR929宽体客机项目 -- 狂草舞茅

共:💬363 🌺2331 🌵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比华为还能。

                    • 家园 你这是吹牛吧?

                      碰巧今天看到这篇文章: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85022&s=fwzxhfbt

                      据传,时任运十副总设计师的程不时在进京力保运-10项目时,拍着胸脯做出了再给15年,20亿投资就能将运-10弄好的保证。

                      作者也对“据传”做了一些分析,认为合理。

                      直到2008年“秦岭”发动机才能稳定运用。以此为参考,运-10的动力问题要解决,我们也乐观的估计一下,用10年时间解决。加上试飞,基本和液压系统的问题解决的时间差不多。应该说程不时副总设计师当年所说的15年,20亿所言不虚。

                      好吧,20亿是据传,不说也罢,就谈谈运行成本吧:

                      根据运-10的试飞数据,商用载荷15吨,试飞航程3670公里时,飞行时间4小时49分,耗油约34吨。实际每千公里每吨载荷耗油约为0.62吨,其平均油耗几乎为波音737-300的两倍,这还只是用运-10最擅长的长程飞行来进行比较。若执行国内大量的800-1500公里航程的航线,其经济性将进一步下滑。

                      楼下那位阴霾老兄,以为光计算售价就算,不知道航司还要算油耗,要算TCO啊!

                      安全性的问题就先不说了,反正是触目惊心的:

                      听起来这种方式很巧妙也很完美,然而在现实中这种方式有很大的问题,曾经运用过这种方式的喷气式飞机基本都属昙花一现的“短命飞机”。使用这种控制系统的代表机型就是早期喷气式客机“彗星”,这是一种和它的名字一样在航空史上一划而过的飞机。由于初始设计不合理,出现了空中解体的严重事故。虽然后期修改设计后提高了安全性却再也没有航空公司愿意购买。

                      首先,对于飞行员来说,这套操控系统无法给予飞行员以杆力和位移的反馈,因为在不同气动情况下,大操纵面受力情况也不同,小舵面施加相同的力在不同气动情况下主舵面面的响应程度会不同。

                      结果就是,飞行员移动操纵杆同样的距离,舵面做出的响应幅度在不同的速度、高度、气流条件下会有所不同。而飞行员也无法通过操纵杆传回的回馈力来判断舵面实际的状态。

                      这还不是全部,这样的舵面无法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也就是说,放开操纵杆的话,舵面不会自动回到中立位置。

                      或许这对于没有飞行经验的读者来说不会感觉到什么,但对于飞行员来说就会知道其中的恐怖之处。尤其如果遇到空中险情,遭遇强烈气流,需要稳定操纵面控制住飞机时,由于操纵面受力变化剧烈,而又是通过调整面来影响操纵面,想要把操纵面调整到需要的位置,那得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基础才行。对于一般的飞行员来说,驾驶这样的飞机遇到特情的结果很可能是机毁人亡的悲剧。

                      • 家园 调整片也能来黑,真是不是傻就是坏。

                        80年代我国引进生产的麦道82也是和运10一样的调整片气动助力操纵的。

                        707用的是调整片气动助力操纵。伊尔62也同样是调整片气动助力操纵

                        这俩飞机是短命飞机?

                        还黑调整片,装啥大头蒜啊。

                        还触目惊心呢,触目惊心个大头鬼。

                        运十试飞员,民航总局飞行员王金大在访谈中多次对运十的操纵品质作了评价:  

                        《回忆初驾“运十”飞向蓝天那一刻——专访“运十”首席试飞员王金大》

                        那天是多云天气,但是能见度还可以,我让我的副手扶住驾驶杆,自己一手一个油门,一手一个前轮转弯,等到飞机达到抬头速度之后,飞机就离地了,一切都很顺利,印象最深的是感觉驾驶舱很安静,没有什么噪音,只听得到发动机和仪表正常工作的声音。”

                        王金大回忆道,“原来定的试飞时间是6分钟飞一个起落就结束,但实际上,试飞是超时了的。”

                        据了解,首飞当天,“运十”在空中飞行了约20分钟后,安全降落在大场机场。王金大私下曾对这架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大飞机有个比喻,“就像大个子打篮球一样”。他对此的解释是:“一般大个子行动好像欠灵活,但是你看篮球比赛场上的运动员,个个都是个子高大,动作却是十分灵活。‘运十’在空中,就像篮球场上的运动员那样,这么大一架飞机,飞行起来却是生龙活虎!”   

                        《追梦“大飞机”》——北京日报

                        1981年年底,运10飞抵北京南苑机场,并在那里做了一次飞行表演。制定表演计划时,王金大难掩激动,准备搞一次100米的超低空通场。对这种块头的大飞机来说,这个动作极具挑战性。安全起见,马凤山没有同意,限定最低飞行高度是200米。不过,王金大还是在飞行表演中技痒难耐,先是玩了一把大侧滑飞行。运10在他的操纵下,从平飞忽然倾斜身子,10度,20度,30度……机翼几乎要与地面垂直。运10从30度翻滚到60度仅用了4秒钟,远远超过了国际标准的7秒。到低空通场时,运10卷着铺天盖地的轰鸣,几乎是从人们的头顶掠过,甚至连机腹蒙皮的分块都能看出来。马凤山心知高度绝到不了200米。到飞行表演结束后的讲评时,王金大喜滋滋地汇报,更让他哭笑不得:通场时的高度还不到60米!

                        运10的飞行品质那么好还能被黑操纵有问题。真是吹牛不打草稿。

                        1973~1979年,通过大量铰链力矩风洞试验和相应的计算分析,并在计算机上使用调整片气动助力操纵系统运动方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由各自的调整片都能带动到设计偏度要求,且无明显滞后现象;调整片气动力操纵系统的动态特性满足有关设计规范的要求。1980年,经运10飞机试飞验证,驾驶员对飞行操纵系统反应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至于程不时这20亿???出处呢?

                        三机部报告里面可没要那么多钱。

                        20亿很多吗?麦道项目投的钱就不止20亿,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通宝推:死扛着,狂草舞茅,qq97,乾道学派,真离,
                      • 家园 你拿个运十黑的言论当论据

                        这个张仲麟是什么人?

                        他参与了当初对运十各种方案的论证?

                        略略看了一下,不过是网上运十黑子们言论大全,其中绝大部分都在河里出现过,一点也不新鲜,我也懒得重复反驳了。

                        只有一个要求,把那些黑子的言论给一个实名的出处,我们来评论这些有实名的论据。

                        包括所谓“据传”的20亿。

                        否则,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运十黑们一直是用谣言在战斗?

                  • 家园 可以啊,运10的造价相当于进口波音737售价的三分之一

                    1981年2月11日,三机部正式向中央财经小组请示,要求国家在1985年前为运十投资1.7亿元,拨流动资金1.6亿元,同时表示如果资金到位,运十飞机到1990年可交付16架。

                    算下来,运10的造价2000万人民币左右一架

                    80年代引进的波音737-300的售价3000万美元左右,84年运10停飞的时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2.2了,到90年一路跌到4.8,再后来就是汇改的1:8了。

                    这么算下来,进口一架737花的钱,就算运10到了90年代涨到5000万人民币一架(那年头通胀太厉害)但是汇率差那么大,进口一架波音737花的钱造个3架运10是绰绰有余的。

                    通宝推:狂草舞茅,乾道学派,
                    • 家园 兄台还只计算了航空公司首次购买的成本

                      首先,根据运十下马前的论证,产品定型通过国内适航还需要大约1.16亿元,余下的前用于制造可供交付的飞机,这样算下来每架飞机成本约1500万元左右。而且这还是首批交付产品的成本,根据一般的规律,随着设计的改进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成熟稳定,这个成本未来还会大幅降低。

                      你这还只是从航空公司角度看飞机购置的成本,实际上飞机还有拥有成本,大概包括这么几项:

                      1,油耗,这也是运十黑用来攻击运十成本的一个问题,这里就不去运十油耗有多高多低了,因为运十还只有第一架试飞样机,设计还没定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油耗肯定会随着设计的改进和新的省油机型的出现而降低;

                      2,维护成本,这个在拥有成本里也占很大比重,如果是波音空客,所有的备件都要从国外进口,维修和大修的成本是很高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国外公司靠服务挣钱的业务模式,而国产运十的维修备件和人工都是国内的,成本很低,所以国内做产品的公司往往是靠产品售出挣钱,而不是靠服务挣钱,这个在几乎所有的高值产品的行业也都成为了规律;

                      3,金融成本,这个更是被很多人忽略的,由于飞机购买成本很高,所以大部分航空公司要要融资购买,或者租赁,这导致用户拥有飞机期间的金融成本很高,而国产运十如果能大幅降低用户的购置成本,那么就可以大幅降低用户的金融成本。

                      好,说完航空公司这个终端用户,下面我们来看看从国家层面的视角。

                      我在河里一直说,民航只是飞机的用户,它不是航空工业部,更不是国务院、政治局。

                      从国家的层面看,航空公司购买运十的绝大部分的费用,比如每架2500万(瞎拍的,无关紧要),绝大部分都会成为航空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收入和国家的税收,比如冶金产业、锻压相关产业、机械设备相关企业、航电相关产业等等,来自民航的收入和产品需求,会促进这些产业的不断发展,会为中国带来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就业机会,我说的产业,是包括科研单位、设备制造企业、设备使用即加工企业等全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产业都是军民两用的,也是八九十年代大下岗和技术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而购买波音空客的几千亿的资金,会全部流出国外,会为美国欧洲创造数十万个就业机会,会成为美国、欧洲相关产业及其上游的收入和税收,会成为打压中国的政治和产业工具,会成为美国军工行业的收款机,为美国制造出一代一代的先进武器提供取之不竭的财源。

                      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宁愿财政补贴空客20几年,宁愿空客公司亏损20多年,也要坚持做空客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角度算运十的账,是更大的帐。

                      通宝推:阴霾信仰,种植园土,乾道学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