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河里都在谈论国家大事,来说说怎么给家里老人养老好不好 -- yg1993

共:💬137 🌺58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别奢望责任感

          人家出来打工就是为了挣钱,遇到有责任感的是幸运,没有的才是常态。

          百病床前无孝子,何况陌生人呢?

    • 家园 关于安乐死

      在治不治的选择上,把临终决定权给病人,就等于把球踢给了病人,把道义的枷锁转嫁给病人。虽然克服了亲人家属的难题,但却很容易扭曲病人的本意,变成了让病人把所有负担都自己扛。

      ————

      看到“反方”这么一段话,觉得也有一些道理。

      虽然自己赞同“不要作无谓的抢救”,但是看到孩子们届时也冷静赞同,或许心头会闪过一丝丝的失望吧。

      届时如果孩子们涕泪交加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慰藉感+1、+1,有没有?

      或许人生本如戏,最后这一场,“让我走、不要走”,被法律给cut了也不一定就很妥。

      • 家园 法律关系与法律事实,立了法就会有漏洞就会被人为操控。

        而法律总会滞后。

        生命是自己的,但不能在有能力的时候看他人自杀于面前,太多可操控的东西了。或者主动旁观不救者自动默认为不参与遗产及其它利益,自动降成几年不可高消费。

    • 家园 养老非常核心的一点,是要靠近大医院

      这一点非常重要。最好半小时车程内有一家三甲。这个是可以救命的。

      其他的,反而是小问题。

      • 家园 这个貌似是多数人的观点

        我觉得还是自己学习一些中医相关的方法,理念,自己做调理(导引,按摩,或者弄些食疗,然后生活方面做到起居有常),就即便没有学的很深入,也能有些作用,比仅靠药,或者医院要简单些,效果也更好。

        通宝推:醉寺,
      • 家园 也不一定,交通顺畅就好

        稍微远点也不怕,医院一般不用担心,主要就是家里的通道。

        想当年我家老爷子经常去医院,全靠家里当时也是一楼,还是方便很多。

        及时发现,及时运出。到了医院,就看老人自己了,身体好就没太大的问题,一般医院也可以,大医院更好。

        有时是日常问题,一般医院相对检查方便一些。以前大医院来回走,累死了。现在相对更加人性化了。

        现在一般日常检验专业医院化了,也还行。

    • 家园 居家请保姆和送养老院都不容易

      我这里写了两篇保姆养老院,不另外再写了

      • 家园 看到每文和青菜园子的看法

        养老院不建议

        还是补充一下文中提到的一个情况。

        我提到我那老师5个人要一起去,最终只去了3人。去年10月听她说,去养老院的都还在,没来的两个已经走了。我问了一下为何没能去养老院。她说都是儿女不愿意出钱。其中一个两套房,给了儿子一套,孙子一套,手里没活钱。儿子说没钱支付押金。实际上,我觉得是她的退休金支付养老院的费用还有较大缺口。另一个也差不多。结果眼瞅着老姐妹去了还不错,一个人在家,郁闷无法排解,两人先后都走了(都是80多岁的人)。

        从本楼讨论的情况看,多数都是有兄弟姐妹可以换个手。将来大都是一个孩子,你需要的时候,他正是年富力强无论是个人事业还是单位都是需要他的时候,分不了身。

        请保姆?到哪里去找人做住家保姆?应该调查一下,还有多少人愿意做或是潜在的保姆?偏远山区的孩子进入城市打工?恐怕不能一厢情愿了。

        不社会化养老,难。

        我寄希望的是技术进步,机器人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据河友南宫长万的看法,机器人走入家庭养老还十分遥远。

    • 家园 养老的事儿,很麻烦。想到哪说到哪。

      人到一定年纪,体力,精力,智力都在下降,自理能力不足,需要人照顾。两个老人如果能基本自理,子女就不用太操心,如果不能自理,那就得做好应付各种情况的准备,甚至需要长期照顾的准备。

      1、尽量早点换个有电梯的房子,最好是近几年建的。新房子的电梯都能进担架,在应急的时候非常重要。另外,新房子的轮椅道是必备设施,方便老人进出,哪怕不坐轮椅,步行进出,对老人也会安全很多。如果坐轮椅,轮椅道更是非常必要。

      如果没有电梯,老年人上下楼非常痛苦,甚至没法上下楼,天天窝在家里。某河友说跃层的几个台阶,老人都没法越过,这个很正常,老年人,真的非常容易遇到障碍。

      如果钱少,哪怕是换个偏点小点的房子,也得有电梯。

      2、生病,老年人基本搞不清医院的各种流程,没有子女陪着,自己看病都解决不了。另外,我们这的习惯是必须有亲属陪护,照顾下病人,如果病人自理能力强,也可以请一个护工陪护。但是,对自理能力弱的人,只请护工,是不行的,靠不住。

      3、养老院。网上的说法,政府的规划大概是973。九成的人居家养老,7个百分点的人,靠社区养老,只有百分之三的人,能住进养老院。养老院的床位,顶多也就满足百分之三的需求。将来六零后七零后大规模退休,住养老院的话,资源肯定不够,价格大概率炒到天上去。

      养老院的护工,基本都是最低端的劳动力,拿着非常可怜的薪水,干着又脏又累的活,面对各种各样的失能老人。指望他们有多好的服务,多高的善心,还是歇歇吧。

      即使你有钱,在自己智力下降,谈判能力几乎没有,甚至连是否收到虐待都无从判断的情况下,指望享受多好的服务,做梦。

      4、独生子女问题。我们这一代七零后,普通是兄弟姐妹两三个,在老人遇到问题需要照顾的时候,还有个分担。即使这样,一个老人住院,全家人就折腾的鸡犬不宁。可以想象,一对小夫妻,面对上面六个八个老人,如果有人生病,会被折腾成什么样。如果工作再出点问题,生活直接崩溃。

      5、钱的问题,收入高点,靠钱能解决的,都是小问题。如果收入低,那钱就是大问题。假设一个年轻人,在普通二线城市,月收入万把块钱,结婚后俩人能挣到一万五左右,十八到二十万,你猜,他能给老人多少钱?一般来说,不啃老就不错了,房子首付,房贷,结婚,养娃,社会交往等等,基本上不会有多少余钱孝敬负面。

      最惨的事农村老人,如果失去劳动能力,子女又没什么孝心,或者没能力,基本是靠国家发的每月一百多养老钱活着。养老?谈不上的,生病都不敢。

      我是七零初,还有十来年退休,难以想象到时候怎么办。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先多攒点钱,积极锻炼身体,尽量少生病。真到缺乏自理能力,需要人照顾的那天,不敢说会怎么样。普通人那点小钱,也别指望能买到什么高质量服务。就一个小孩,ta自己日子能不能过好,也难说,有没有余力照顾父母,更难说。

      反正,是个无解的事。

      当然,放哪个国家,都是个难题。

      通宝推:柴门夜归,醉寺,审度,
      • 家园 这就叫未富先老

        富裕了,有相应的服务意识才可以,需要培育的。

        唉。

        • 家园 富裕了,也好不哪去。

          只要人不失能,什么都好说,一个月两三千块钱,能满足老人得基本生活需求。

          一旦失能、半失能,需要的照顾,需要的人力,需要的财力,就直接上升一个量级。

          如果再加上各种难缠的慢性病,需要住院看病吃药,那就更是个无底洞。

          一个失能半失能再加各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想维持一定的生存质量,需要的投入非常高。如果社会投入大量资源去维持,又会涉及财富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分配的问题,大量向老年人倾斜,年轻人更没有创造财富的动力。

          这个话题之所以成为话题,一方面是传统家庭结构的解体,老年人不再是家庭的主导。一方面是城市中产阶级,开始焦虑自己的养老问题,所以把这个话题推成了热点。

          以前也没多好,只不过网络不发达,成不了话题而已。

          人工智能+机器人+各种便利的电气设备,应该能缓解不少矛盾,但是这些还是远景。

          • 家园 智能,机器人考虑的还是不够细致

            比如一些人性化的东西,人都搞不懂,机器更难说。

            夫妻两个相敬如宾有时需要一些吵闹。

            还有宁肯吃降压药教娃娃学习,也不让去补习班,都是很难说的东西啊。

            老人要的是照顾,更是照顾之外的感觉,不可言说。

          • 家园 失能确实恐怖,所以,必须做好预防

            尽量让老人舒适一些吧。

    • 家园 夏天进山避暑,冬天海南过冬,我身边很多老人这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