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比比看,谁记得的杜甫诗歌更多 -- 燕人

共:💬174 🌺48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 血作陈陶泽中水

              房琯 吹嘘 能收复长安……败的一塌糊涂,按道理当时就该撸掉

              然后 杜甫和房琯是布衣友…… 谏官和宰相 有私交,在皇帝那里 简直是 政治错误的典型

              • 家园 “群胡归来血洗箭,犹唱胡歌饮都市”

                全诗,自己已经记不清了,但一直记得这一句。“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陈陶之战,唐军败的实在是忒惨了。

                房琯老老实实坐在朝堂里,耍耍嘴皮子就可以了,但却老幻想着自己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子房、诸葛孔明,结果自己名誉扫地不说,数万条人命也被其白白葬送。孰不知,文人带兵,千载而下,就没几个成功的范例。

            • 家园 这个事很复杂,你说他别说了,他说你堵塞言路

              你说和老百姓辩论,他说多数人暴政,老百姓都是文盲。

        • 家园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谁想现实主义呢? 但是 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催肺肝……

          仅就诗歌才华,杜甫在整个中国历史上 ,稳稳的前五,我个人 的 清单是: 屈原,陶潜,李白,杜甫,苏轼 (按时间顺序)

          • 家园 哇,陶渊明排那么前 -- 有补充

            请说明理由😁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陶渊明应该算是最早 -- 补充帖

            出名的不与地主阶级同流合污的读书人吧。农业社会里一个读书人还能怎样呢?只能是饿死了。

          • 见前补充 4806505
              • 家园 陶潜:我可不是叛徒

                我好好的地主阶级子弟,啥时候背叛本阶级了。为了不给 刘寄奴捧臭脚,我连官都不当了。就是归园田居,我不是还方田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么,小地主或者富农总算得上吧

                (实在不行,还可以蹭酒喝)

                倒是 唐寅 那种 不是地主阶级了——是城市手工业者(卖画也算,可惜中国没有画师行会),然后 吐槽生意不好: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 家园 对啊,他是有田的

                  和杜甫不一样。他那是自己农耕劳动能力不行,才病饿而死的吧,记不清了。

                  • 家园 他四十岁归隐,六十二岁去世

                    在当年的环境下已经不算短寿,何况此人好酒如命?并不算因为不善经营而贫病交加而死(李白和他差不多寿数,杜甫没有活过他啊;苏轼也不过比他长了两年而已)

                    此外,陶渊明虽然不出来做官,但是很通达,有文化的地方官员和他来往,送他酒饭、钱,他一般也都笑纳了

                    他拒绝 檀道济送的东西那年,去世了

                    • 家园 他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怎么来的

                      请问。

                      • 家园 陶渊明辞官有多种原因

                        1 从大局势角度来说,他其实不太看得上 刘裕 等一派后起的军头,但是形势比人强,当时新兴军阀执掌朝政已经是大趋势了,这一点他不会不知道(他先后在桓玄、刘裕还有刘裕的重要助手刘敬宣手下任职),而且年过四十,大概也看出来自己的能力和脾性不大符合军阀的要求,很难被重用

                        2 这种情况下,他谋求县令职务,自己坦承就是为了混饭吃;然后,混饭吃的县令,就遇到了县基层官员最讨厌的:督邮。汉晋制度,督邮为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刘皇叔(和张三爷)揍督邮的故事,举世皆知.......说白了就是县令级别干部其实职位比督邮大(大不少),但是人家是郡(上级单位)特派员,专门来监督(找茬)的

                        《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有的说法里面,在为五斗米折腰后面,加了“向乡里小儿”,全句就是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说白了就是 我陶潜功臣之后(陶侃的后人),长揖卿相、平视诸侯的大才,和 刘寄奴他们都能谈笑风生的,为了县令的官俸,却要穿的人模狗样儿的,讨好一个小小的督邮,这官我不干了

                        第三 还有个 直接原因和合理借口:陶渊明的妹妹(嫁给了程家,陶潜写有《祭程氏妹文》)在那个时候突然去世(就是405年冬天,年37),陶渊明和妹妹感情很深,这应该也是他最亲的同辈至亲,所以陶渊明辞职奔丧去了

                        通宝推:燕人,桥上,
                        • 家园 受教

                          我的印象原是错误的。多谢。

                          • 受教
                            家园 另外 还有个意外

                            408年 陶家遭了火灾……把住宅全部烧毁,这是他 后来穷困的原因之一

                          • 受教
                            家园 如果略微 捋一下 405年之后

                            政治走向,就知道 陶渊明的选择 还是不错的。不知道 后面达雅帖子里为啥提到耿飚…但我想说的是:作为唐宋武庙 64将/72将 之一的 陶侃,在东晋的 地位 可比 耿飚在共和国军中的地位高太多了……刘裕建宋,东晋的爵位保留下来(降级)的只有五大名臣:王导,陶侃,温矫,谢安和谢玄……不恰当点说,就像现在某文学家 是 贺帅或者 陈胖帅 的曾孙 那样。这个 先祖名头,对于在当时军阀里,混个脸熟,还是有一点帮助的。但是 尴尬也就在这里,陶侃是 东晋少有的寒门出身的(还是南方寒门) 将帅,这决定了陶渊明在 建康士族圈里混不开,做不了 当时最清望的高级文学侍从 职位(刘裕等武人倒是不在乎这些),论能力,文职官员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起草各种文告(直到韩愈等人提倡古文之前,这些文告还多半是韵文体,类似于赋)陶渊明在这方面的能力恐怕不是一般的好了……(杜甫混到第一个职务,也是 给唐玄宗上了 三大礼赋)。亦即 陶渊明要是 想跟着刘裕这样的军头混,机会总是有的……但是 那时候是 北府军系军阀刚刚干掉 篡位权臣桓玄的时候,政局并不明朗。410年,北府三杰之一的何无忌被卢循领导的五斗米道暴动军打死了……415年 陶渊明老上级刘敬宣(北府兵前大帅刘牢之的长子)被手下杀了……412年 刘裕翦除了另一位 北府三杰 刘毅。总之,摆在陶渊明面前的困境是:首都清望官员层混不进去(除了家族不是北方南迁世族之外,他父亲去世的早,因此家庭不富裕,也没有太多近亲可以投靠),跟着军头混 太风险,作地方官 又太累 不符合他个性,所以只好回家了……

                            通宝推:桥上,燕人,
                            • 家园 自视清高的名门之后

                              曾祖父虽然出身寒门,但到陶谦已经4世, 可以了吧。家道中落倒是真的。

                              维基上写陶渊明看不上刘宋,写文章也不用刘宋的年号。这样肯定混不好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