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河内常见的一个错误比喻“接硬寨,打呆仗” -- 夜如何其

共:💬98 🌺945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袁殊的问题极其复杂

                      我尽量简短说

                      首先袁殊传记里记载过,他和宋庆龄抱怨过他入党日期是1931不是194x。问题出在,他奉命打入军统那会军统怀疑他是共产党。于是要他认识的人交代谁是共产党。他随口讲的人是真的共产党。虽然这个同志最后被营救,也因此和组织断了联系。直到西安事变后,国共二次合作才重新恢复联系。恢复联系的时候,组织也抱着试试看的不信任状态。我试着梳理下某个我印象深刻场景。

                      有一次袁殊以日本岩井公馆的身份南下去香港。同行的有军统北平站长马汉三。(我提马汉三不是因为他多重要,因为看电视剧《北平无战事》里的马汉三印象深刻,查了下百度还就是同一人)上午军统会议里,戴笠直接说现场的人里有叛徒(意思是要他们交投名状证明自己)下午,袁殊见的就是潘汉年。潘汉年也敲打他说要注意组织纪律。(我理解是要他记住他不是军统的人)袁殊在解放后的传记里这样解释。他当时就是为了报效国家,不太在意其他。所以他和岩井说的事我以为还是公子哥的意气用事为主。岩井没告发也是因为日本人大势已去,为自己谋后路。(我后面补充中西功,也是铺陈包括日本特高课中层职员在内都明白日本必败,不仅仅是中西功的雄辩)

                  • 家园 中西功可不是日共,而是中共。

                    同文书院念书是被发展的。

                  • 家园 情报于指挥官,只是一种参考

                    典型就是杜聿明集团到底从两淮润还是从西南方向润。尽管中央军委的情报是杜聿明从两淮走,但粟裕从两淮水网密布,不利于机械化兵团逃跑,最终还是选择对的方向,堵住了杜聿明。

                    日军国军这对师徒,打到后期战术对我军就是没有秘密可言,日军必然要保炮楼这些据点,国军必然要保铁路公路枢纽。攻打这些地方就是攻敌必救,敌人一定会咬钩来援。当然也有头铁不来援的,那必然早就被凯申公或日本指挥部撸掉了。

                    敌人进攻时,日军国军的发起点必然也是枢纽,情报只是更为明确对手出击的具体时间和规模,从战术隐蔽性来讲,就是敞开来打的。

                    所以尽管凯申公心心念念打呆仗,可就是捞不到打呆仗的机会,毕竟湘军打呆仗,凭借的是长江黄金水道,加优势水军,放在广袤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面双脚对机动性能够一夜上百里的我军,呆仗就真呆了。

                    通宝推:天堂,加东,西安笨老虎,chuchong,楚庄王,
          • 家园 丁汝昌也是。

            比如淮军前期名将程学启就是 这部分降清的 原太平天国精锐。

            • 家园 你这么一说提醒我了

              今年和人讨论太平天国战史。对方说,太平天国精锐构成,出了前面提及的 冯云山旧部,东王部,石达开部剩下被陈玉成和李秀成瓜分及其残余降清的是罗大纲部。这里我掉一段书袋,我目的不是显摆什么,是讲当时条件下的微操

              这个微操核心人物之一,自然是罗大纲部降清的张国梁。张国梁降清后随向荣援救湖南,迭破太平军于醴陵、益阳、湘阴、武昌皆靠他收复。1853年,清军建江南大营于南京孝陵卫一带,张国梁为大营主要战将,常与太平军作战,屡立战功。李秀成为解天京困局,先派他堂弟侍王李世贤攻湖州,由于那时候杭州城防空虚,李世贤顺势拿下杭州。为支援杭州,江南大营助理南下,被太平天国主力围攻后。张国梁在常州战败投河而死。

              张国梁的战败,对晚清格局影响巨大。原本,咸丰 皇帝布局基于对湘军忌惮,基本策略是以江南江北大营为克复南京首功。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江南大营惨败前,咸丰皇帝的基本策略是重用湘军和左宗棠的楚军打击太平天国外围。无论如何不让曾国藩染指江苏这个帝国核心区。为达到这个目的,咸丰布置了一文一武。但是,在微操上咸丰一次错误被李秀成拿捏住了。1857年夏,擢升何桂清两江总督,驻常州。搜括苏、浙钱粮供给清军江南大营。何桂清,原来安排比较复杂。他的正式头衔是云贵,差遣是两江的。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何桂清在江苏呆半年,然后去北京担任军机行走。(江浙转边疆,然后入北京进军机处是晚清一段时间惯例)然后,何桂清中计后张国梁战死。这意味着,满清中央在江浙的直属部队损失殆尽。为此,清廷和曾国藩的交易之一,是 李鸿章部南下上海,捏着上海海关钱袋子。曾国藩进江苏会缴太平天国。

              再后来,就是李鸿章的淮军崛起。前面提到的太平天国降将程学启战死在苏州。到曾国荃攻克 天京后湘军独大。甚至清朝派遣的两江总督马新贻也死的不明不白后。那之后直到新中国建立,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个军阀争权与混战的历史晦暗时代。

              通宝推:桥上,陈王奋起,凤城,
              • 家园 清末民国战斗力鄙视链

                湘军>淮军>太平天国>捻军>回军>绿营、八旗、蒙古>会党(天地会,小刀会,义和团)=国军

                湘军主要问题是太缺钱。缺钱造成部队人数不足,形不成战线,孤军深入,容易被围。也造成核心幕僚及将领离开曾国藩(刘蓉、罗泽南、李续宾),乃至被人以发饷的诱惑勾引去导致全军覆没(毕金科)。

                在有饷银的时候,湘军战斗力是可以的。早期有湖南的饷银,所以湘军初期战斗力非常强悍。但是湖南要镇压本省及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江西、四川等地的造反,根本承受不了庞大的军费开支。

                江西陈启迈又不给钱。要不是曾国藩派罗泽南李续宾协助胡林翼打下湖北,获得饷源,湘军崩溃是迟早的事。最困难的时候是胡林翼罗泽南李续宾反攻湖北的时候,曾国藩缺兵缺钱还要面对石达开。此时是左宗棠和胡林翼救了曾国藩。左宗棠不过一个师爷,却为曾国荃组建吉字营千辛万苦筹集了军费,而胡林翼在打下武昌第二天就让曾国葆带着重兵去江西救曾国藩,绝对够意思。

                曾国藩对左深表感激,告戒其弟曾国荃要“一听骆中丞、左季兄之命,敕东则东,敕西则西!后来左宗棠因为樊燮案辞职,曾国藩任命他去组建楚军,从一名举人到浙江巡抚、闽浙总督也不过3年时间。”

                湘军主力裁撤后,余部依然能在捻军铁蹄之下救下淮军最有战斗力的刘铭传。

                老湘营在左宗棠、刘锦棠率领下,平定陕甘、新疆,其战例之精彩,颇有后来的共军风范,淮军完全不可能打出来。老湘营的军饷是曾国藩发的,每月雷打不动,按时足额支付。左宗棠部欠饷严重,经常需要挪用老湘营军饷发放给欠饷的其它部队。

                回军在没有捻军撑腰的情况下,是不敢独立造反的。捻军被回民骗到西北之后,发现上了回子恶当,也挖了一个坑害回民,撤离之际说是赠送陕北几个城给回军,回军骑兵高高兴兴去接收,捻军马上渡过黄河去了山西,回军成了捻军事实上的后卫,立即被尾追的左军全部消灭。

                捻军战斗力稳定地克制僧格林沁骑兵,因为曾四次歼灭性地打击了僧王部队,最后一次是高楼寨。

                捻军因其战力彪悍,被太平军尊重。但是捻军自知战斗力和太平军远不能比,自觉地把自己放在小弟位置上。但两者风格迥异,即使一起作战,也是各自成军,并不混杂。

                太平军极度鄙视天地会。“红花绿叶白莲藕,天下洪门本一家”:俗称青红白的青帮、洪门(天地会)和白莲教都是清末地下会党,都有一个共同特地:战斗力极其低下。在广东广西,绿营能够稳定地轻松击败天地会。天地会其实也是大批造反的,不少起义还早于金田起义,但被绿营统统轻松镇压。后来被迫追随太平军。太平军很轻视他们。一部分人出了很大力,比如罗大纲,但并不被重用。天地会的张国梁则被气的投了绿营,成了清军绿营头号悍将。

                再比如吹上天的上海小刀会(天地会)起义,激战月余,消灭法军7名,起义遂告失败。李秀成的偏师和上海洋枪队一次遭遇战,就造成洋枪队将近700人伤亡。你说太平天国咋能看得起天地会、小刀会、青帮之类的混混?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反贼,不是黑社会,好不好?

                孙中山先生属于致公堂(洪门),蒋中正则属于上海青帮。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起义,每次都被清朝秒灭。唯一成功的一次,武昌起义,和孙中山一点关系都没有。前面新军一直打的很好,黄兴一到,立即惨败丢了汉口。蒋中正的微操和咸丰帝是一个水平的。如果有区别的话,只能比咸丰帝更拙劣。

                我读解放战争史,总是有种左宗棠老湘营镇压小刀会、青帮流氓闹事的感觉。压根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天生血脉克制。是的,老湘营不是曾国荃的吉字营,是那种饿死不抢劫,冻死不拆屋,一批书生带着农民,天天用圣人之道做农民思想教育的部队。支部没有建在连上,却也是到了营级统兵官。曾国藩一点都不糊涂。亲弟弟的五万吉字营裁撤得干干净净,而老湘营却完整保留了下来,最终镇压回乱,收复新疆。

                通宝推:死扛着,领班军机,住在乡下,大道至简,老惰,凤城,愣头兔,青青的蓝,葡萄,小泽珍珠,
              • 家园 我个人一直有个非主流的观点

                就是湘军淮军扑灭太平天国后,清王朝就不是一个大一统政权了,尽管曾左李这些人出于自身集团利益最大化,并不急于扒“汉献帝”中央的皮。

                唐末藩镇,也没有湘军淮军那么嚣张,汉族军阀的自留地长江中下游,清中央没有任何管控能力,反而要把帝国首辅这些实职,交给曾左李们,曾左李们入京当首辅,就敢于不带一兵一卒,万一慈禧的政策不如他们的意,曾左李们就敢撂挑子不干。什么君要臣死,慈禧让这些军阀们死一个看看。

                甚至逼急了,表面上的体面都不给,八国联军时,汉族军阀地区,就是光明正大的骂慈禧的召令是乱命,不奉诏。

                叶赫那拉面对唾在脸上的唾沫,根本不敢反击,事后不能处罚一个汉族藩镇人员。

                毕竟对汉族军阀来说,手里有钱袋子长江下游,有米袋子长江中游,有枪杆子汉阳造,有只知有大帅不知有太后的军队,叶赫那拉肯裱糊一个局面,那就裱糊一天,要叶赫那拉真要削藩,那立马就反了。

                • 家园 主要是太平天国把八旗打垮了

                  微博上朱世巍,说到太平天国后期,满八旗骑兵都是十几岁出头的小毛孩充数了,满八旗的壮丁基本打完了,甚至有

                  妇女出来冒领壮丁的份子钱。满清只剩僧格林沁的两三万蒙古马队。但就这样,在八旗骑射无敌的两百年宣传洗脑之下,曾左儒家官僚们对监视他们的八旗小孩子骑兵还是害怕的要命。同时曾左自己也想编练一支自己的骑兵,但没搞成,于是加剧了对八旗骑兵的神秘感和敬畏感。慈禧是真没硬实力对付曾左李,好在积威尚在,双方都没撕破脸。等湘淮二代们比如袁世凯的北洋成长起来,破除了对八旗军力的恐惧,满清也就倒了。

                  • 家园 平定吴三桂的主力就是绿营

                    那个时候八旗就已经开始不行了

                  • 家园 什么满八旗打光了,朱世巍扯鸡巴淡,这个问题慈禧最有发言权

                    左宗棠撵着西捻军从山西窜入河北,慈禧要动员八旗,不是真打,而是动员。那个丑态百出,旗人赶到紫禁城撒泼打滚,一把鼻涕一把泪。把慈禧恶心坏了。从此慈禧终身没有再提过一次让旗人打仗。

                    然后左宗棠和李鸿章联手兜击。

                    慈禧让恭亲王指挥左李,恭亲王知道指挥不了,自己压根不出北京。

                    有个傻逼旗人叫都兴阿,此前做荆州将军,对曾国藩指手画脚,被曾国藩赶回北京了。于是接替恭亲王做钦差大臣,带着神机营(御林军)和黑龙江蒙古马队,去指挥湘军淮军,但湘淮将领开会谁也不理他,完全当他透明,发号施令更是根本没人听。弹劾左李,奏章军机处不敢上奏,直接压下了。都兴阿怒了,带着神机营和马队去打捻军,被捻军虐的屁滚尿流,被豫军救下。后来自己没趣也就灰溜溜回北京了。

                    • 家园 清政府可不是没想过改造八旗绿营的

                      没成功罢了,满人还是有几个能打的,曾国藩起家时候依仗的塔齐布就在湖南重创过太平军,而多隆阿的马军把陈玉成都打出阴影了,野战几乎是战无不败,攻不过守不住,不是因为和曾国藩闹矛盾去陕西战死,都兴阿的位置本该是他的,僧格林沁死后也不至于无人可用。

                  • 家园 曾左害怕的是名分,不是八旗子弟战斗力

                    曾左害怕的是名分,不是八旗子弟战斗力

                    真怕满清马队就会躲着消灭增格林沁的捻军走

                  • 家园 曾左李不造反的原因是要自身利益最大化

                    湘军淮军在打下天京后,已经拿到了帝国的钱袋子长江下游和米袋子长江中游,这个时候最有利的事情是用自身集团来消化统治这片膏腴之地。毕竟军事打下容易,政治经济消化难。这事儿没有个几十年之功,是容易消化不良的。

                    至于说消化了怎么办,那就随时而动了,某种意义上类似于湘军淮军创立自己的根据地,有了根据地,进可直接干翻满清王朝,退还可以跟清王朝划江而治,最差前景也是一个统治半壁江山的大号藩镇。

                    至于说惧怕僧格林沁的科尔沁骑兵,那纯属无稽之谈了,僧格林沁自己都死于捻军之手,真曾左李们畏僧格林沁如虎,那照这个理论,岂不怕捻军更甚,实际上湘军淮军最后还真就扑灭了捻军。所谓的蒙古铁骑什么成色,他们还真门儿清,甚至都不用等到捻军起事,光所谓的蒙古铁骑,也剿灭不了太平天国,不就把所有神话都戳破了。

                    越到满清王朝后期,慈禧越依靠汉族武装,可以黑甲午战争淮军打得菜,但淮军已经是满清王朝最后的底牌了,真蒙古铁骑和满八旗还能更强,那怎么慈禧不派这些人上朝鲜战场挽回局势呢。

                    到了后面编练北洋军队,满八旗蒙八旗就更拿出不手了,满蒙贵族倒是想抓军权,但你自身不能打,就算挂个印,那也是个萝卜章,指挥不动手下的汉族大头兵,人只认湘军淮军这一系的,战场上一起砍人砍出来的,不认什么紫禁城里的太后皇上。

                    从结局来讲,曾左李还真实现了最低成本改朝换代,建设根据地再待价而沽的策略,还真奏效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