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商榷】沉舟侧畔千帆过 -- 巴博萨船长

  • 共: 💬 76 🌺 578 🌵 15
    • 那为何可以给高价神药报销医保?

      第一条根本不存在,不给2块钱核酸报销,却给1800神药进医保报销。

      第二条,那是内贼故意让其漏的,根本不是严格清零,而是故意摆烂蓄积反清零力量。

      卫健委自己公开的数据,

      下面是我双十一20条出来时对着数据的分析:

      7+3漏了2.7%,这个遗漏率理论上可以花一年以上时间清零,但现实是扩大到快绷不住,说明低估了。

      5+3漏5.5%,这个8天最长潜伏期是在没捞干、且7+3没防住的数据得出来的,明显低估了。具体潜伏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意是百分比。

    • 关键可能是对信息的权衡,中央考虑的综合因素和普通人不一样

      政策转向我也写了点想法,大趋势与偶然事件的结合

      中央考虑的因素包括经济条件、对外交往、病毒强弱、基层执行的压力,甚至传染造成死亡的社会冲击等等。但普通人(清零派)容易在过去清零成功的基础上陷入思维误区,甚至偏执到只要清零,哪怕洪水滔天。他们当然可以说经济问题不是清零带来的,我们只需要发展内循环,清零时候外贸很好,病毒危害可以通过宣传达到共识,基层执行要动员群众发扬社会主义精神,就可以克服那些困难。问题是这些都不是想当然和张嘴就能解决的。

      这次调整的底线思维就是社会不能乱,国家安全不能受到冲击,十一月底的时候各方面承载力已经到极限了,面对遍地开花冲卡的群众,抗议的学生,总不能出动暴力机器对抗吧。既然时势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就只能因时因势调整。

      通宝推:心有戚戚,
    • 丧事喜办
    • 中央得到的信息未必比群众更真实,见识也未必比群众高。

      河里没多少人把张教主当回事,但中央明显不一样。

      中央得到的信息,看到的东西,一定比你我这样的普通群众要更多、更广、更高

      当年中央书记处总书记还相信亩产10万斤呢。

      通宝推:思罔学殆,
      • 他还说相信先富带动后富、永不翻案呢,他说的根本不能信
        • 他说的永不翻案应该还是针对某种问题,而不是文革,毛主席大概也

          考虑到了他的变质,他也已经公开了态度,桃花源不知人间事!!!

          在这时邓就是要和主席对着干。所以毛主席不会留着他,当然了,开始出来时期的永不翻案成了天大的谎言,按照毛毛的话,是违心的。

          毛当然知道华能力不足,只是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邓上台反攻倒算是最坏的结果吧,毕竟有很多事情毛主席只能做到一定的控制吧!

          邓因为毛的这种控制不得不紧张一些,放弃了做叶利钦的选择。因为邓也觉得不可控,怕别人打黑枪,成为齐奥塞斯库。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才是历史常态。

        作为普通群众甚至“低端人口”,千万不要对决策圈的中央领导这样的“高端人口”有任何滤镜和幻想。

        毕竟,毛主席这样的历史巨人、时代伟人是可遇不可求的。

        通宝推:乾道学派,
      • 信息过饱和和上位者的偏好导致误判的情况实在是太正常了。

        斯大林差不多每天都能收到德军将要发起进攻的消息,但是一直坚信格鲁乌的情报,判断德军不会进攻,结果直到德军推进战线到30分钟以后才真正确认了德军发起了进攻。

        因为格鲁乌一直致力于对德情报工作,认为德国人若两线作战则不可能赢得战争胜利,因此希特勒在西线战事未结束之前,不会展开东线攻势。

        然后根据斯大林的喜好,还特地整理出来了有利于这些论点的情报,比如德军羊毛储备数量,德军枪油准备。

        而对于更加直接的德军的编制规模变动和火车数量调动完全视而不见。

        所以上层犯蠢,中下层要用一代人的命来买单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通宝推:冬晓,bluestarry,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