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一些感慨 -- 唐家山

共:💬480 🌺2960 🌵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的给不出路线图吗?

          那个时代连军单都没有了,而军队从来都是自研第一线。也很好理解,因为军队如果单纯从经济看就不是一个纯市场,创造效益的单位。

          军单为什么没有了?

          成天念经市场,能不能解释一下为啥美国进口生产资料也一样要加高关税?美国军单那更是超典范。darpa的科研是市场化的吗?更不用说美国军舰的造价。如果说是没钱造成的,钱去哪里了?为啥连跟随的钱都没有重复引进弃置的钱有,让厂里的人去菜市场拣白菜帮子?

          不还是某些群体的锅。

          我没有那么极端,官方不学赫鲁晓夫大批判打倒上书踏上一万脚可以理解,但改开40年你功想全要不想背锅?哪怕官方不讲,想捂所有人的嘴吗?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因为当时在裁军啊

            当时讲是讲“精兵之路”,但从军队内部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讲,当然是砍研发经费比裁人容易。那人都裁了,光荣历史的部队都撤编了,研发经费还能涨嘛。

          • 家园 其实,军民两用是正常,他们是故意说军用成本高,然后假装民用

            不好,然后判定这个项目不行的。

            实际上,苏联飞机使用很多,但是机场和飞机都是军民两用的占据大部分,战时转化为军用就可以了的。苏联所谓穷兵黩武,只不过是军事集团捆绑了国家战略而已,当然,有一些问题,但是是关系不太大的。

            其实三线也是这个意思,一部分三线转回城市,这是合理的,但是都生产高压锅电风扇,就过分了。

            三线建设无形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这个促进比民国抗战大迁移带来的效果还好得多。

            其实,作为一个基础如此之差的新中国,这样的道路是唯一的,也是可以效仿的。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非不能,不为而已,苏联怎么做到的?用了多久做到的?是,今天中国民航机队数量也不少啊,可是有几架是中国自己的?

            中国民航还以用C919为羞耻,也是离奇的思路啊,这种思路是不是有点可怕,哪怕是组装的,中国各国家级别航空公司也应该以用中国国产的为自豪吧?!!!

            • 家园 外行话。军民两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外行话。军民两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因为军品和民品的逻辑完全不一样。军品是保证可靠性和性能,保证战场上能打响命中,成本好商量;民品是卡死成本,保证竞争力,性能够用就行。所以80年代搞军转民,做惯了军品的工程师设计出来的民品,例如电扇、收音机,常常耐用得出奇,正常使用能用20年。

              再例如机场,大型机场都是纯民用机场,民机起降频繁,吞吐率高。只有二三线机场才是军民两用,民机一天就几个班次,因为要保证军机出勤。

              还有飞机。军用运输机的乘客都是现役军人,噪声振动厉害点不是事,忍忍就好。民机要是这么搞,票怎么卖得出去呢。

    • 家园 就想说一点

      就像我前面在其他贴的回帖,也是这个意思,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和科研项目出来的成果或者只考虑效果的例如军工产品,是完全不同的。这点必须要分清楚。

      只有有了共识的前提,才能讨论下去。

      通宝推:自以为是,唐家山,达雅,
      • 家园 体制换轨的结果

        当年高层是非常推崇市场体制的,不符合市场机制的成果纷纷下马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翻译成更简单的语言

          就是不挣钱的项目要下马。

          当然如此,因为最大问题就是没钱啊。

      • 家园 你这一针见血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计划经济其实是备战经济,整个经济体系是围绕备战而组织和运作的。其特点是,不同的单位,能做军品的地位高;同一个单位内部,也是能做军品的地位高。技术好的做军品,差的做民品。

        而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和华北大演习之后,老邓得出结论,“世界大战暂时打不起来”,我们顶得住苏军的装甲洪流,备战的任务胜利完成了。于是,转向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

        而这个转向意味着单位和单位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价值重估。研究国防科技的,你研究的东西用不上了;做军品的,你做的东西暂时不需要了。本来你有极高的价值,一下子你的价值跌到0附近。而本来不太行的,做民品的,他的东西有人愿意买,那就拽起来了嘛。

        转向也意味着科研和生产逻辑的彻底改变。军品的逻辑是,满足设计指标+可靠耐用,成本不是问题。而民品的逻辑是,满足设计指标+成本低,耐用不一定重要。军品必须保证全部元器件自主,民品可以购买元器件。

        这就是80年代中国工业的主旋律,“军转民”。这个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可以参看河友@吴用纪念他父亲的文字。转的过程中,有的厂子转过来了,有的就转死掉了。

        最好转的是本来就搞民品的,例如“社队企业”和轻工业部门,他本来就是搞民品的。而难转的是本来搞军品的,离消费端越远越难转。

        这就是为什么半导体工业难转。半导体工业本来生产的是军工高档货,可以不计成本。现在军品订单不断减,而作为民品又成本过高,缺少竞争能力。同时它又离消费端比较远,消费者不可能直接为它买单。所以我怎么复盘,半导体工业都是复不活。

        运十反而能复得活。因为它离消费端近。例如,把几条飞拉萨的航线只许运十飞,然后把价格定高,体制内反正可以报销,体制外你爱买不买,不买自己坐汽车去。用这种方法维持运十的最低规模生产,在生产和飞行中不断改进,是可以撑过去的。

        通宝推:夜如何其,
        • 家园 这段不同意

          半导体工业本来生产的是军工高档货,可以不计成本。现在军品订单不断减,而作为民品又成本过高,缺少竞争能力。

          成本高,可是哪来的竞争啊?中国完全可以要求外国不得出售产品,要么转让技术,要么滚。这样国内市场就独占了,不存在竞争。

        • 家园 成本、质量都不是问题,品牌才是问题

          最早的时候,是觉得老厂质量效率不行,但看过一个改开初期的片子,小作坊手工绣花,质量一般,生产效率不足,但因为人工便宜,价格低廉,反而获得订单。而大厂机械绣花,效率高,质量稳定,花样也可以很多,反而无人问津。说明这不是质量效率问题,而是老厂质量太好,不适合低成本要求的市场。

          但低成本就是对的么?否!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就是富人有钱却缺少适合其掏钱的产品,而这些就是原来那些高质量产品的出路,然而为何富人不掏钱?品牌!品牌不获得认可,当然就懒得掏腰包了。

          这时,如果有个营销达人,把这些老厂炒个牌子出来,价格翻百倍千倍,没看错,是百倍千倍,反而能找到销路。。。。

          欧美那些奢侈品不就是这样出来的?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是啊。改开刚开始那一段,其实很值得研究。

            改开刚开始那一段,其实是鲜活的经济史,很值得研究。它是一个市场怎样发展起来的鲜活样本。在这个样本中间,可以看到,几乎西方经济学的每一个论断,都能找到反例。

            但是现在左右两方面都不去研究,而是热衷于喊口号。

            • 家园 卖便宜可能是误区

              卖便宜可能是商业误区,举个最近接触的例子:

              一鱼塘朋友,这几年开始用手机远程控制水泵开关,这三年用的一个,4路,300元左右,代收一年17块钱的流量费,此外再无其他费用。机器质量不错,很少出问题,总体很实惠,客户赚大了。最近刚好又要续费了,结果找不到原厂家了,那机器就这样成了废品,心疼死了。

              然而他最近又装了一个,价格是1000多,每年90元服务费,一堆花里胡哨他也用不上的功能。

              此时我才意识到一个问题:敢收费,才能进一步研发、迭代,才能持久地给客户提供持续优质的服务。而尽力帮用户省钱,结果省到自己公司维持不下去,倒闭了,客户长久利益反而不得保障。

              同样回想起改开以来的进口商品,其实一点也不便宜,电视,电脑,冰箱,空调。。。这些都把美日家电厂商养得胖胖的。这和我们当年“整体”的购买力完全不匹配,实质是我们底层的消费能力不足,而上层的消费能力一直很充沛,只是看不起国内的“土特产”而已。

              通宝推:达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