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农民养老的实际收入 -- HAL

共:💬254 🌺1170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农民每年冬天修河、挖渠,我们的叫法是“上海河”或者“出河工”,都是在工地吃饭的,离家远的住工棚,一天三顿在工地吃!

                当年的农民都是接连、营编制的,比如“根治海河三里道人民公社xx连”,有连长指导员的,具体的可以参考一本书,好像是“根治海河口述史”,都是当年的亲历者的回忆。

                刘青山张子善就是克扣当年的海河民工口粮被老人家拿掉了脑袋示众。

                由政府向各队买粮食、油盐,我们队收了黄豆、花生、芝麻,并不全分掉,要留着一部分,给当年的河工队,河工队要七八成细粮,所以当时的壮劳力是愿意去的,冬天了别人闲着河工仍然是记工分,而且河工是可以打牙祭的,老家大我十来岁的那些人津津乐道工地上的肉包子很多年。

                河工很累,很辛苦,几乎都是人力小推车,抬担子,只能说毛主席的那个时代农民被动员起来的力量简直在精神境界的层面是无极限的,应该没有什么个人或团体有这个本事了,连耶和穆比都逊。

              • 家园 这是国家大型水利建设工程,服务人民,包括农业

                但是国家出钱的。

                红旗渠是河南林县当地需求,还需要山西配合呢。

                红旗渠地方需要出响应配套,包括粮食。

            • 家园 绝大部份都是自带干粮,可能你们那里特殊

              这是我在网上随意找的,如果你有相反的证据请发上来。大家把各自的证据发上来,不要带目的,再次说一声,我对任何人都不崇拜,我的理念谁都可以被批评,尤其是领导人,每一个时期都有问题。坚决反对搞个人崇拜和全盘否定,这些人要么坏要么蠢。我网上看很多当事人的评论和现实中老人口中没有一个人说是有额外报酬,这次反而看到很多孕妇说生产前一天还有干活,生病不能随便请假,比我了解到的还要苦难的多。工分制度是最早的内卷制度,让人多干活确没有额外报酬,报酬总金额是一定数额,只不过改变分配比例而已。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很高兴,
              • 家园 人民公社前期还在办大食堂的时候

                兴修水利是吃食堂的,工地人员伙食还不错,但是劳动强度非常大,我母亲那会还没有嫁到我们家,修水库娘家要出劳动力,所以到水库上工,跟我讲过那段事情,省下新鲜馒头给家里老人吃。估计人民公社前期全国都一样是吃食堂的。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
                • 家园 很多大水库,地方远,不可能自家带吃的的,带点咸菜有可能

                  就是中型水库也是如此。

                  这些地方都要靠地方协调,农民干活就好了。其实付出不是那么多的,不管怎么说,都是民国以前无法复制的。一个村子的人哪够,就这还以为天上掉下来的,这是什么逻辑思维水平,幼儿园吗?

                  国家也要出材料、设备、资金等等的。

                  都是了不起的事情。

                  水库建设年代表(1949—1976)

                    建 设 大型水库 中型水库 小型水库 合计

                    年 代 (座) (座) (座) (座)

                    1949年前 6 17 1200 1223

                    1949-1957年 19 60 1000 1079

                    1958-1965年 210 1200 44000 45410

                    1966-1976年 73 850 37000 37923

                    总 计 308 2127 83200 85635

                    (1)人民公社与包产到户的粮食产量对比。

                  人民公社1984年解体。

                  如果以人民公社为界限,粮食总产量的对比就应当以1983年为分界限。

                  198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3.8728亿吨,为1949年粮食总产量1.132亿吨的3.48倍,年均增长3.68%;为1962年1.6亿吨(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也称《农村六十条》正式颁布,人民公社体制正式确立)的2.42倍,年均增长4.29%。

                  可见,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尽管缺化肥、少良种(无袁隆平等育种专家的杂交水稻)等,粮食生产仍快速发展。

                  2007年中国粮食总产量5.015亿吨,为1983年3.8728亿吨的1.294倍,年均增长1.08%(1985年—1995年11年年均递增仅1.2%。1979年—2000年年均递增1.91%。)

                  另外,1984年—2007年粮食产量的波动大于1962年—1983年。

                    1985到1988年(即取消公社的第二年)出现了改革后第一次粮食大幅度减产,1985年粮食产量回落到3.79108亿吨水平(低于1983年水平),比上年减产6.9%。

                  1985年到1988年,四年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0.29%。

                  1991—1994年这四年粮食产量在4.3亿吨到4.4525亿吨之间徘徊,年均粮食增长率为0.04%。

                  1997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减少2.05%。

                  1999年粮食增长率为—0.76%,从2000年到2003年粮食出现了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减产,从1998年的最高位5.12295亿吨降到了2003年最低时的4.3065亿吨,一下退回到十年前水平。

                    人民公社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约5400多亿元的资金,年均210多亿元。如果从建国前40年计算,农业则为工业化累积了近一万亿元的资金,占同期国民收入全部累积额的22.4%,平均每年高达近250亿元。

                  按每个农业劳力平均计算,人民公社时期每位劳力年均向国家提供的剩余多达80余元。农业合作社尤其是人民公社,正是在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必须从农业提取建设资金这个历史阶段上,出色地完成了从高度分散、剩余极少的千万个小农家庭吸收工业化所需资金的农村社会制度。

                    机耕面积:

                  1984年3492.2万公顷,比1957年的263.6扩大了13.25倍;

                  灌溉面积:

                  1984年4445.3万公顷,比1957年2733.9扩大1.63倍;

                  机电灌溉面积占灌溉面积比重1984年56.4%;

                  农村小型水电站:

                  1984年,60062个,发电能力361.5万千瓦,比1957年544个,发电能力2.0万千瓦分别扩大110.4倍、180.75;

                  农村用电量:

                  1984年464.0亿千瓦小时,比1957年1.4扩大331.43倍(《中国统计年鉴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9年9月第一版p183)。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仅已明显高于印度、巴西等原先与中国处于同一程度的发展中大国,而且在某些指标上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

                  另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1980年中国单位耕地的化肥施用量,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9.3倍、下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4.3倍、上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2.8倍,是市场经济工业国家的1.2倍和前苏东国家的1.5倍。

                    农业的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1984年每亩产量241公斤,比1957年每亩产量98公斤提高143公斤;

                  棉花(公斤/亩):1984年61,比1957年19提高42;

                  猪牛羊肉产量:1984年1540.6万吨,比1957年398.5扩大3.87倍;

                  粮食产量:1984年40731万吨,比1957年19505扩大2.09倍,年均增长4.0%(《中国统计年鉴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9年9月第一版p198、205、213)。

                  同期,林牧副渔业及其他非农产业增长更快,呈现了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改善(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

                  1951~1980年中国农业年递增3.2%,苏联3.1%、印度2.6%、法国2.5%、英国2.3%、西德1.9 %、日本1.7 %、美国1.6%。

                  郭熙保先生指出,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绿色革命,对中国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研究是比较先进的,而且在许多方面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1966年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发出半矮秆水稻品种,标志着绿色革命的开始,但中国在1964年就试验成功了这一高产品种。由于中国农业研究走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前面,因而,中国的粮食产量一直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巴基斯担1970年的稻谷单位面积产量比中国低得多。如,印度1970年单位面积产量是1685公斤/公顷,巴基斯坦是2196公斤/公顷,而中国为3399公斤/公顷(郭熙保、周军《发展经济学》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年6月第一版p130)。

                    政府通过不分地域、不分条件的措施把城市以外的几乎所有地区、行业和人等都纳入了包括了5.4万个公社、71.8万个大队和600.4万个生产队的行政组织之中。

                    1958年,全国农村享受“五保护”的有413万户,519万人,办敬老院15万所,收养300万老人。

                    人民公社极大地推动了医疗卫生网络向农村的延伸,形成了以“赤脚医生”为骨干的新型医疗队伍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全国生产大队举办合作医疗的比重,1958年为10%,1960年为32%,1962年上升到46%。

                  1960年3月毛泽东《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推广“大家集资,看病免费”的山西稷山县经验,1960年底全国兴办合作医疗的生产大队达32%。

                  1963年9月28日新华社报道:全国2000多个县和自治区建立起以县医院为中心、公社卫生院、大队卫生保健站为辅助的农村医疗保健组织网络。1965年4月全国先后派出1500支医疗队2万人到农村。1965年底达15万人。

                  1965年底,全国已经有山西、湖北、江西、江苏、福建、广东、新疆等10多个省区的部分农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

                  1968年9月14日《人民日报》转载调查报告:《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并加了“前言”:“赤脚医生是上海郊区贫下中农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热的称呼。”“他们大力进行医疗、预防、宣传工作,为改变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1968年12月5日,经毛泽东亲自批示,《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推动合作医疗建设进入高潮。

                  1973年9月26日新华社报道:全国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巩固发展,“赤脚医生”发展到100多万人,1975年全国“赤脚医生”150多万人,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达390多万名(曹普《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12月),至1976年全国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的生产大队达90%。

                  人民公社的卫生保健制度,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制度健全,由卫生站、卫生院和县医院构成的乡村卫生网站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的乡村。

                  第二,人民公社卫生保健集中高效的制度特征,大大降低了农村卫生保健制度的运行成本。据世界银行的调查,仅设置“赤脚医生”一项,就将中国的医护人员比率提高了一倍;人民公社晚期每个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医疗护理水平,在其他国家约需数百美元才能达到,而实际上,公社社员的医疗开支人均只有7美元(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

                    (7)为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制度和快速通道。

                  农业技术推广站:1957年13669个、1979年17622个、1984年14035个;

                  牲畜配种站:1957年821个、1979年1174个、1984年721个;

                  畜牧兽医站:1957年2930个、1979年8495个、1984年7386个;

                  种子站(种子公司):1957年1390个、1979年2369个、1984年2545个;

                  国营良种(原种):场1957年1899个、1979年2418个、1984年2414个;

                  气象台(站):1957年1647个、1984年2568个。

                  化肥施用量(万吨):

                  1957年37.3,1962年63.0, 1984年1739.8;

                  良种播种面积;

                  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

                  农业机械总动力(亿瓦特),1957年12.1,1962年75.7, 1984年1949.7;

                  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混合台),1957年14674,1962年54938, 1984年853914;

                  农用小型及手扶拖拉机(台):

                  1962年919, 1984年275000;

                  大中型机引农具(万部):

                  1962年19.2,1984年123.5;

                  农用排灌动力机械:

                  1957年4.1亿瓦特,1962年36.7万台、45.2亿瓦特,1984年615.0万台、577.7亿瓦特;

                  联合收割机(台),1957年1789,1962年5904,1984年35861;

                  农用载重汽车(辆):1957年4084,1962年8239,1984年349261;

                  渔业机动船:

                  1957年1485艘、0.8亿瓦特,1962年5657艘、3.3亿瓦特,1984年143430艘、33.5亿瓦特。

                  (《中国统计年鉴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9年9月第一版p175、229)。

                  1979年,全国已建立县和县以上农业机械制造厂2327个,农业机械修造厂2386个,从而基本上建成了农业机械制造、维修、配件生产大致适应,门类比较齐全的农业机械工业体系,在农业机械制造和修造厂工作的职工达到117万人。

                    (8)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将使单纯的农业转型为集合了农业、工业、商业等的新型产业。

                  毛认为,农村要实现繁荣和共同富裕仅靠农业是不行的,必须还要靠公社的工业化和农村的工厂化。

                  他指出“不完成两极化(公社工业化、农村工业化),商品不能丰富,不可直接交换”。

                  1976年底,全国社队企业已发展到111.5万个,社队工业产值由1965年的5.3亿增长到123.9亿元,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0.4%上升到3.8%。

                  据美国学者——佩内洛普·B·普赖姆的调查,到文革结束时,

                  全国县属的农业机械厂约4300家,公社和大队所属的约495,000家。

                  公社、大队所有的中小型化肥厂约2350家,其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约50%以上。

                  公社、大队所属的水泥厂约3000家,其产量约为全国水泥产量的60%。

                  到1979年县、公社所属的小水电站的总容量已达6,330,000千瓦。这些水电站通常位于偏远地区,为解决中国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78年乡镇企业产值385亿元,占全国工业总值4237亿元的9.1%。

                  据《中国统计年鉴(1989年)》统计:1984年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占63.5%,农村工业总产值占22.9%,农村建筑业总产值占7.3%,农村运输业总产值占2.6,农村商业饮食业总产值占3.7%。

                  后来,社队企业整体改名为乡镇企业,1992年乡镇工业产值达到13193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36802亿元的35.8%,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此期间,全国工业产值以年平均递增16.7%的速度发展,其中国营工业和其他所有制工业年递增13.8%,乡镇工业以年递增28.7%的高速发展。至2000年中国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的近27%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和农民收入的30%都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吸纳了1.2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参见王骏《毛泽东与中国工业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p208-210)。

                    据统计,1958年完成土石方580亿立方米(《当代中国的经济管理》p4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8月第一版);

                  ③公社工业化过程的社队企业和后来的乡镇企业的大发展,1958年下半年共建小煤窑59000多个,小电站4000多个,小水泥厂9000多个,农具修造厂8万多个,以及大批土化肥厂、粮食加工厂、榨油厂、制糖厂、缝纫厂等(《当代中国的经济管理》p4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8月第一版);

                  ④在交通运输上,1958年全国新建的15万里公路中,人民公社修建的占67%,京广、津浦沿线人民公社先后投入150多万人参加铁路复线修建,完成2700多公里(《当代中国的经济管理》p4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8月第一版)。

                  ⑤同期,中国种子的研究与改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这与人民公社的积极参与不可分离。

                    (9)为农村普及了教育。

                  1958年10月1日,农村中的红专学校和红专大学34.9万所,有2000余万人。

                  1954年-1965年,全国扫盲9570万人(《光明日报》)。

                    ②公社办学校。

                  “这样的技术夜校,每个乡,在目前至少是大多数的乡,都应当办起来,青年团的各级组织应当管这件事。农民的学习技术,应当同消灭文盲相结合,由青年团负责一同管起来。技术夜校的教员,可以就地选拔,并且要提倡边教边学。”(《一个受欢迎的农业技术夜校》[6]一文按语)

                    人民公社成了与文化、科技结合的载体。

                  公社、大队、甚至生产队都办了各种文化科技阵地,并且与城市各种支农单位及农科所(站)、大学对接,组织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开展科技种田,同时,也协助科研。

                  1958年10月1日农村中的红专学校和红专大学已达34.9万所,有2000余万人。1954年-1965年全国扫盲9570万人。

                  1965年全国农业中学(职业中学)61626所,教师19.7万人,在校学生443.3万人(1988年在校学生279.4万人)。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公社的帮助下进行,1975年冬,湖南上万人的育种队伍到海南,制种3.3万多亩。

                  1973年11月28日《光明日报》以《一所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大学》为题,发表辽宁农学院朝阳分院的教育革命调查报告,宣传“朝阳经验”。

                  这所学院原名朝阳五七农业科技大学。

                  设有农学、水利、牧医、果林4个系,几年来先后举办了50多期短训班,为社、队培养了近万名各种农业技术人员。

                  经验是:

                  1,学生实行“社来社去”,即学生由社、队选送,毕业后仍回到原来社队当农民,为社、队培养农业科学技术骨干——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2,从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建立了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新体制,以科研促教学。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若干课题组,围绕科研课题组织教学;

                  3,办学方式,实行“几上几下”,每年分期组织学生回到自己社队,参加当地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从而使教育超出了学校的范围,走向了社会。“上”就是在校学习,“下”就是回队实践。

                    ③普及义务教育。

                  1964年,毛泽东发表著名的甲辰谈话,对建国以来当时的农村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提出批评。

                  农村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分别从1962年的56.1%上升到1976年的97.1%,后者则由42.6%升至94.2%。

                  (1995年农村小学校16万所,学生763.7万人,中学3821所,学生40.7万人,2005年分别为6.1万所,307.5万人,2582所,36.5万人)。

                    ④缩短大学学制。

                  将来农民都要大学毕业,所有的人都要大学毕业,(《同藏族人士的谈话》一九五六年二月十二日)。

                    ⑥通过农业机械化使农民接受科技知识。

                  农业机械化运动对中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启蒙作用不容低估。

                  最初搞农业机械化时,许多干部连农业机械化的概念都不清楚,成千上万的农民更是从未见过拖拉机。

                  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事物缓慢,使用的仍是千余年前祖先使用的铁锹、镰刀、锄头之类传统手工农具。

                  通过农业机械化运动,大批农民被培养成了农机技术人员。

                  到1978年底,全国仅人民公社系统就有农业机械管理操作人员790多万,其中拖拉机手330万。

                  他们是中国第一批懂得现代生产技术的农民,对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运用起了很大作用(王磊 1995)。

                    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制订的农业科学研究的规划和任务,就把培育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等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1960年,人民公社已经建立起了五千四百多万亩种子基地。

                  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关科研部门培养的优良小麦、水稻新品种以及杂交玉米、高梁等就开始逐渐在生产中推广。

                  1966年,全国召开了第三次农作物育种工作会议,推荐了72个新育成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优良品种。

                  70年代初,科研部门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新技术应用于农作物育种,培养成水稻、小麦、棉花、玉米、谷子、大豆、油菜等几十个新品种,不仅使农作物产量提高、生长期缩短,而且具有抗病虫害等特点。

                  从这时起,中国在改良品种、消除病虫害等方面的成就逐渐领先世界,各级政府、各人民公社对农作物改良和育种工作都十分重视,普遍开展了群众性的选育和推广良种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南方种植水稻的地区,在1971年良种种植面积占其总面积的80%;杂交高粱播种面积在全国达到20%;杂交玉米约占三分之一;小麦抗锈、抗倒伏、高产品种更是普遍推广。

                  七十年代初,我国杂交水稻良种育成,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体完成推广,使水稻单产约增加20-30%。就水稻品种的研究和改良来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的科研部门以及人民公社、生产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优良成果获普遍推广的先后也有十几种,亩产都达千斤以上。

                  吉林省海龙县河洼公社社员李贞生(朝鲜族农民)于1967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是新中国最早培育出杂交水稻的人。

                  袁隆平小组被抽调研究籼型杂交水稻是从1964年开始的。

                  1972年杂交稻研究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即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袁隆平小组的杂交新品种实验成功,1976年即被批准大面积推广种植,结果使水稻产量增产20%以上,亩产达600多公斤。

                  同期培育水稻新品种的并不只有袁隆平小组一个,全国约有十六七个科研单位的上百研究人员、上万个农村公社生产队的农民参与。他们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成果。小麦、玉米、大豆、谷类作物品种的改良中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成就都是很突出的。

                  例如著名农业科学家李振声研究杂交小麦,反复试验十多年,取得了成功,新品种使小麦亩产增长25%、在七十年代就达700多斤。还有以李登海为代表的玉米品种改良,在1975年就达到亩产1024斤,如今已经更新升级了数十个品种。在种子研究领域,1964年,袁隆平开始了“杂交水稻”的故事。

                  1971年10月26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农村培育杂交高粱和杂交玉米获得显著成效。杂交高粱比普通高粱能增产30—40%,1971年全国已种植杂交高粱2280万亩。

                  杂交玉米一般可增产25——30%,1971年全国已种植6720多万亩,占全国玉米面积的三分之一。1974年7月17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各小麦产区大力推广优质品种。

                    1959年4月,毛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

                  并要求“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

                  还指示“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

                  1962年,在毛亲自主持的八届十中全会上,确定“我们党发展农业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是在农业集体化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

                  新中国建立以后,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包括动力机械、耕作机械、运输机械、收获机械、水力机械、林业机械、饲料机械、场上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和农机零配件制造等行业的农机工业体系,能够生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农用运输车、水泵等各种农机产品。

                  创建了洛阳,天津,佳木斯等大型农机制造企业。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多山区丘陵,不适用大型农机作业的情况。

                  因此,在国家的支持下,又开发了大量新式畜力农具,如步犁、耘锄、播种机、收割机和水车等。

                  我国农机推广体系是从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

                  1951年,为促进农具改革,建立了新式农具推广系统,到1959年底共推广了各种改良农具和半机械化农具五亿二千多万件。

                  自60年代起,国家确立了因地制宜、典型示范、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的农业技术推广原则,形成了以国家农机推广机构为主导的事业型推广网络。

                  到1976年,全国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85.4万台;

                  小型拖拉机达到 329.8万台;

                  农业用汽车35万辆;

                  农用排灌动力机械达到615万台;

                  农用水泵达到515.7万台;

                  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达到 123.5万部;

                  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达到 291.8万部;

                  谷物联合收获机达到35861台;

                  饲料粉碎机达到113.9万台;

                  磨面机、碾米机、轧花机和榨油机共 388.1万台。

                  1984年,机耕面积5.2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39%。

                  机电灌溉面积达3.76亿亩,占灌溉面积的56.4%。

                  1962年3月12日,毛泽东致信刘少奇,提出兴办农业机械化的原则:

                  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起;

                  多产农林牧副鱼等品类;

                  与备战、备荒、为人民联系起来,国家积累不要太多,要为一部分人民至今口粮还不够吃、衣被甚少着想。

                  国家计委根据毛泽东的这些意见,于1966年7月17日提出《关于农业机械化规划的几个问题》的文件:

                  今后15年,即到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总设想分为三个阶段:

                  ①以5年至7年为期,机耕面积由1965年的2.3亿亩达到4亿亩以上,灌溉面积由5亿亩达到8亿亩左右,基本做到农产品加工的机械化和运输的半机械化,化肥每亩耕地施用量由13.5斤达到30斤左右;

                  ②以10年为期,到1975年,机耕面积达到8亿亩,灌溉面积达到9亿至10亿亩,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运输的机械化水平,化肥的平均每亩施用量达到50斤左右;

                  ③以15年为期,到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一方面新中国起步于“一穷二白”的落后的经济遗产和西方的封锁,一方面新中国又选择了需大量资金投入的工业化道路,这样,积累与分配的矛盾就异常突出,全国不得不进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时期。

                  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分配,毛十分注意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提出了“三兼顾”的概念。

                  他形象说:“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在与农民的分配上切忌不要犯错误。

                  毛认为处理好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也是调整生产关系,调动生产力积极性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问题上,一方面,合作社经济要服从国家统一经济计划的领导,同时在不违背国家的统一计划和政策法令下保持自己一定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另一方面,参加合作社的各个家庭,除了自留地和其他一部分个体经营的经济可以由自己作出适当的计划以外,都要服从合作社或者生产队的总计划。

                  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都不能过多。

                  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在这里,三兼顾原则被解释为“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

                    毛采取一组关联的办法使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获得政策的支持。

                  (1)比较轻农业税;

                  (2)工农业品的交换,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

                  (3)按照正常的价格统购农产品,而且收购的价格还逐步有所增长;

                  (4)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

                  (5)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

                  (6)在合作社的收入中,规定适当的国家,合作社,农民分配的比例,即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应该归社员,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归合作社和国家,其中包括合作社的公益金、公积金、生产费、管理费和各种杂费,包括国家的公粮和公粮附加。

                  合作社和国家顶多占百分之四十,最好只占百分之三十,让农民多分一点。这中间有百分之十是各地方可以调剂的;

                  (7)合作社收入部分,都要直接为农民服务。生产费,管理费,公积金,公益金,这几项各占多少,应当同农民研究出一个合理的比例;

                  (8)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以外,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百分之十的社员的收入能够不增不减,如有减少,也要及早想办法加以解决;

                  (9)合理的奖售政策。

                    在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中下列情形是不允许的:

                  (1)“分光吃尽”;

                  (2)集体增产了,社员不增收;

                  (3)超支户多,分配不能兑现;

                  (4)批判了“工分挂帅”,却搞平均主义(《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分配问题的指示》中发[1971]82号 )。

                  国家还要求商业部门运用价格手段促进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人民公社处于国家工业化积累时期,似乎是农民的本身应得的收入的大部分贡献给了国家。

                  人民公社期间,每位劳动力年均无偿为国家提供的剩余价值为80余元(辛逸),这确实是个极大的数目,相当于今天多少钱呢?

                  这说明,人民公社的集体生产具有小农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正是公社制度极大调动起农民的主人公责任意识,否则,这20余年年均多达80元的贡献是无法解释的。

                  据有人研究,“1958—1978年的20年间,农民纯收入由87.6元增加到133.6元,年平均增长不到3元,而且几乎全面来自于集体分配收入。”

                  但是,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这个时期农民的收入应包括国家的暗补。

                  如,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免费的看病,义务教育基本免费的上学,五保户制度、扶贫制度等社会保障,使农民看的起病,上得起学,老有所养。

                  这种暗补资金是相当大的,在今天,这几项开支占了农民收入的绝大部分,把这些除去,农民的收入又有多少?

                   《199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小学 71.30万所;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小学 21.35万所;

                    ...

                    1992—2013年,全国小学从 71.3 万所减至 21.35 万所,减幅70%。

              • 家园 你找的很随意

                在图上回答的也很随意。

                就说你贴的图中第二个跟贴:我们六零后干了好几次!自己带吃的,没一分钱报酬。

                就算是六零年出生的,到七零牟是十岁,到七六年是十六岁,按八岁开始上学,七六年还在上高中,而在当时,作为学生的学习仼务,每年都有要求学工,学农的时间,也就是一种学习任务。

                所以说,六零年后出生的去参加水利建设,不可能有工分。

                • 家园 六零后不可能上过水利工地!

                  上不上高中都轮不到他去,除了一个活儿,就是厨房里帮厨!

                  修河挖渠,那个活儿得是壮老力才行,小推车单个轮子,推一天,不是壮劳力根本就抗不过去。铁姑娘那种身体特别好的大姑娘也得是多年农活儿锻炼过,才能在工地上和半壮劳力抬土,这已经到了天了,周围的十里八乡就出名了,和男的“抬一抬儿”。

                  厨房里帮厨,又有工分又能吃好,这个治儿得书记队长的儿子。

                  那种声称六零的上了几次河段工地的,不定是啥货呢。

                  即使是“学工学农”,海河工地上也没法儿学,能抬土吗?能推车吗,?能连续挖上几锨吗?我没听说过学工学农去海河和修河工地的,大概率不可能。

              • 家园 可能各地不一样

                我妈当年读高中,那是文革前的事情,住校,有一年(还是半年?),学校组织去修水库,没有酬劳,工分之类的东西,但是,有白米饭吃,那时的潮州农村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吃到白米饭,所以,同学们非常积极踊跃。修水库的时候,就不上课了,很多同学的成绩就这么拉下了,我妈说,她再怎么累,回到宿舍,还是会自学,就是因为这个,才考上大学的。

                说句题外话,水库这种工程,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服务,理论上来讲,最适合政府安排来干,如果政府财政充裕,完全可以雇人修水库。如果财政不充裕,那就只能组织群众干了,当然不完全是免费,像提供白米饭,计算工分这些,都可以算是群众的收入。如果当年某地政府财政困难,连这些都无法支付,那群众就只好义务干活了。

                我有个问题:当年如果组织农民修水库,耽误了农活,这个账要怎么算?修一个水库,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好歹也要一年半载吧?

                • 家园 南方除了稻米,还有啥主粮吗?

                  北方主粮是小麦(面粉),玉米。以前小麦产量不行,主要靠玉米,玉米里还要加野菜,然后是红薯和高粱。

                  南方,除了稻米,还有啥主粮吗?

                • 家园 懒厨兄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外行!

                  一望便知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楼下几位解释了。没有耽误农时的可能。

                  都是冬春两季兴修水利,冬天是大干,春季是小整。

                  所有的河工都是计工分的,说没有任何报酬的应该是极个别的现象。

                  带饭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个村的民工大概率不在你家门口的河道干活,那种跨县界、省界的河道是分段干,今年明年接续着干,我的老家有新干渠老干渠的名字,新干渠就是上一年冬天刚完工的,新干渠水草少,我们“推虾米”就必须去老干渠。

                  我们那里的河工,早晚不敢说,中午必须是细粮,有的棒小伙子吃馒头按扁担计数,吃的馒头码一扁担!所以吃是放开了吃的,当然是干也是真干,如果光能吃不能干,河工都是四乡五村都在一起,这个名声传出去,也就绝了媒人上门了。

                  • 家园 我父母当年都修过水库

                    他们当年都在读高中,估计是学生的缘故吧,就当义务劳动了。

                    PS:补充一点:当我妈告诉我,修水库时,有白米饭吃,大家就都很积极了。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当年的农村是穷到什么地步,居然有白米饭吃就肯拼命干活了?

                    • 家园 河段工地的民工确实是吃的比平常好

                      我小时候,蒸馒头可以走亲戚,蒸馒头只有第一顿可以随便吃,剩下的要留着接下来的几天细水长流。

                      生产队库房的存粮一是种粮,二就是河工粮,河工粮细粮的比例是定下来的,我还见过库房里一桶桶的豆油。

                      工地附近的村子还开豆腐坊也不鲜见。

                      就像前边我一个贴里提到的,河工们可以打牙祭,我们那里的条件应该是比贵乡好,可以有肉包子供应。

                      北方农村大米饭确实是不常见,南方的乡下河工连大米饭都是极端体力劳动后的补偿,是有些耸人听闻。

                      华北河工不是最苦的,山东、河南的河工才是真苦,真的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