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当17岁的中专女生获得了第12名之后 -- 亮子

共:💬107 🌺349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搜不到原始视频,搜到的全是不相干的人截图的各种解说 -- 有补充

                            却没有说清楚板书的情况,反倒好多都在说达摩院修改视频,我感觉像是央视替温家宝改视频里的“富春江居图”的情况。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这个帖子说法不同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 家园 这时节还看不清也是服了

                              涟水县官方都公布了月考成绩83,还有什么看不清的?这事搞出这么大的舆情,这小姑娘的数学水平,从同学到校长到教育局到县里,现在100%是门清的。假如完全没有造假,官方装死几天后(说明有足够多时间研究)搞出这种回应,领导是不要乌纱帽了么?

                              板书凭什么就不能作为疑点呢?知名教授凭什么就不能质疑板书呢?所谓应当“看内容而不是书写”,我不能赞成,因为质疑者并不是在质疑书写是否正确,而是质疑小姑娘的理解是否正确,原本就是对其“内容”的质疑。

                              在质疑者看来,内容和书写是不能分开的,小姑娘那些错误,从根本上是她不懂那些公式,因为不懂,所以她心里想的“内容”就错了,写出来自然也是错的。反而是为她辩护的人看来,小姑娘心里是懂的,才会认为那些错误是书写潦草导致的“笔误”。

                              而且,若是单只板书错误也就罢了,单只采访口误也就罢了,单只是笔记抄错也就罢了,单只没有学习轨迹也就罢了,单只熟练使用LaTeX与视频里“二指禅”式打字姿势的矛盾也就罢了,单只是网上流传的月考成绩单与能证实的助学金名单有很大重合也就罢了(如开头所言,此条已经被官方实锤)……这么多个疑点放到一起,有点统计素养的人都该知道造假概率已经很高了。但大家都很克制地并不直言造假,而是在呼吁有独立第三方参与的调查,这个科学精神,够意思了。

                              后续发展,阿里达摩院和急着下场带”正能量“节奏的官媒肯定是冷处理。结局大概率是装死很久后,把王闰秋抛出来做替罪羊,那时网民注意力已经转移了。装死到底也可能,但参考近期的猫一杯事件和胖猫事件,对于产生过较大影响的舆情,官方似乎还是倾向于在风头过去后给个交代的。

                              • 家园 拿一次月考成绩当宝的人才是拎不清

                                真要想评价姜萍的数学水平起码也应该拿出她过去一年的月考成绩来综合评价一下吧。

                                首先说评价板书不看数学题的证明推导内容光看书写规范,称得上是“买椟还珠”吧?

                                退一步说,按某叫兽说的板书是摆拍,又如何就从书写得出姜萍就不懂高等数学了?毕竟摆拍的板书也不一定是姜萍写的。这里有个网上的帖子说板书是有人代写的。

                                点看全图

                                我还是那句话,不必急于给姜萍定罪,且耐心等到八月份。

                          • 见前补充 4995009
                  • 家园 你在理解上可能有误解吧! 我从来都是支持对姜萍理性的质疑!

                    但不少对姜萍质疑的人很少是在逻辑上提出质疑,而是凭借他们个人的片面认知,捕风捉影似的"八卦“信息加上他们自己的臆想,就轻易的断定姜萍存在有”作弊“行为!

                    那么向你请教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初赛成绩出来后,为何主办方推迟一周才正式公开?;

                    对于上述简单的问题,你如何从逻辑上予以回答?

                    其实对于姜萍这件事,对网络稍微熟悉一些的人,可以将官方或在数学领域权威的人士所发表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之后,稍微进行简单的分析之后就知道事情的大概脉络!

                • 家园 我觉得,这大概也许就是这个老师的习惯吧,那么说话习惯了

                  不会野路子方法。

                  或者说,思想不够灵活吧,本身也有点实力,所以就站出来了。

                  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泰米尔语:ஸ்ரீனிவாஸ ராமானுஜன் ஐயங்கார்,转写:Srīṉivāsa Rāmāṉujan Aiyaṅkār,又译拉马努詹,1887年12月22日-1920年4月26日)是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

                  他没受过正规的高等数学教育,沉迷数论,尤爱牵涉π、质数等数学常数的求和公式,以及整数分拆。惯以直觉(或者是跳步)导出公式,不喜作证明(事后往往证明他是对的)。他留下的那些没有证明的公式,引发了后来的大量研究。

                  拉马努金出生于印度东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埃罗德。1898年,在他十岁的时候,进入贡伯戈讷姆一所中学,在那里他似乎第一次接触到正规的数学。11岁时,他已经掌握了住在他家的房客的数学知识,他们是政府大学的学生。13岁时,他就掌握了借来的高等三角学的书里的知识。他的传记作家称他的天才在14岁时开始显露。他不仅在他的学生岁月里不断获得荣誉证书和奖学金,他还帮学校处理把1200个学生(各有不同需要)分配给35个教师的后勤事务,他甚至在一半的规定时间内完成测验,这已经显示出他对无穷级数的熟练掌握;他那时的同校的人后来回忆说:“我们,包括老师,很少能理解他,并对他‘敬而远之’”。但是,拉马努金在其他科目无法集中注意力,并在高中考试中不合格。在他生活的这个时段,他也相当穷困,经常到了挨饿的地步。

                  成年工作

                  在印度的成年阶段因为结了婚,他必须找到工作。带着他的数学计算能力,他在真奈(旧称马德拉斯)到处找抄写员的工作。最后他找到了一个工作,并在一个英国人的建议下和剑桥的研究人员联系。

                  作为真奈总会计师事务所的职员,拉马努金奢望可以完全投入到数学中而不用做其他工作。他恳请有影响的印度人给予支持,并在印度数学期刊上发表了一些论文,但并未成功找到经济支持。到这个时候,慕克吉(AshutoshMukherjee)爵士试图支持他的事业。

                  在12岁时开始对数学发生兴趣,曾问高班同学:“什么是数学的最高真理?”当时同学告诉他“毕达哥拉斯定理”(即中国人称“勾股定理”)可以作为代表,这引起了他对几何学的兴趣。差不多在这个时候,他对等差级数和等比级数的性质自己做了研究。他那时的同学后来回忆说:“我们,包括老师,很少可以理解他,并对他‘敬而远之’”。

                  他15岁时,朋友借给他英国数学家卡尔(G.Carr)写的《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概要》一书。该书收录了代数、微积分、三角学和解析几何的五千多个方程,但书中没有给出详细的证明。这正好符合拉马努金的胃口,他把每一个方程式当成一个研究题,尝试对其进行独特的证明而且还对其中一些进行推广。这花去了他大约5年的时间,留下了几百页的数学笔记。他证明了其中的一些方程,而以后他研究的基础却受益于这本书。

                  拉马努金在贡伯戈纳姆读高中,毕业时各项成绩突出,被校长形容为“用满分也不足以说明他如此出色”。但进入当地著名的贡伯戈纳姆学院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数学研究,导致其他科目不及格;他不仅失去了奖学金,而且被学校开除。1905年,18岁的他为此离家出走3个月。一年后,拉马努金被马德拉斯的帕凯亚帕学院录取,但这个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难以逃脱被开除的命运,他的5门文科课程两次不及格。此后拉马努金开始做家教维持生计,同时从图书馆借来数学书,然后把自己的研究结论写在笔记本里。

                  • 家园 这个拉马努金是个传奇

                    你上面的引文里没有说到的是他后来到了剑桥接受了更系统的训练,先后被选为三一学院的fellow和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院士FRS。不幸的是得了肠炎后回国,最终不治,年纪不大,否则成果未可限量。

                    我是一段时间看如何用常规表达式逼近π的介绍中发现这位乃是先驱之一。

                    • 家园 确实是传奇,但是我说的是规范的问题

                      当然,我不认为姜萍可以和他作比较,至少现在我们还没证据证明她不行。

            • 家园 袁新意愿意出来趟这趟浑水真不容易

              可能跟他的个性有关吧。袁新意在“北大数学黄金一代”中的创造力不一定是最强的,但是一定是最较真的。看过采访中的一段,大意是“在讨论中只要袁新意说某个问题的答案是对的,那大家就默认这个答案的正确性”。

              • 家园 他现在出来趟这浑水真是莫名其妙的!

                大家都知道现阶段是正在进行决赛成绩的评审

                如果说对姜萍的数学能力有质疑,也可以等决赛成绩出来之后再说!

                即便是相关方面真的有按照流程组建评审团,他似乎也没资格参与其间!

                至于姜萍参加决赛的成绩,相信主办方现在已经确认了姜萍决赛的初步成绩!,对于姜萍理性的质疑也并非不可!

                但通过姜萍这件事,将某些人丑陋的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某些人的行径犹如躺在大街上撒泼打滚耍赖的泼妇般!

                某些人在姜萍这件事上除了缺乏一些最基本的逻辑常识之外,竟然还有一些人捕风捉影,依靠一些所谓的“八卦”来对姜萍进行评判!(譬如在网络上小有名气的陈x)

                试问:国内现有的教育机制除了培养有一些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顶级人才之外,其间究竟还有多少废材,甚至还有多少靠刷题上位的蠢才?

                同样,现在对于人才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难道拿着高学历文凭的废材,蠢才也算是人才吗?

                想必大众已经有一个基本的评判: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创造价值,能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