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霓虹灯下 -- 审度

共:💬461 🌺1726 🌵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由于影响因素较多

                        恐怕大一统很难

                        • 家园 我比较乐观,因为现在有AI了

                          论文这种模式会是越来越水,越来越模式化。这可能也是必须的。

                          现在研究的内容,在生物领域,大部分关系还是线性关系,简单的很。不是没有复杂的情况,是领域确实细分了,观察啥都是新的,那就从简单的结果开始记录。

                          未来可能更多的是建立模型,越来越复杂的模型。然后大大小小的模型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在这之前,就有无数大一统的理论出来,最后有一个或是几个竞争上位。

                    • 家园 其实是因为有无限的排列组合

                      不过现在有了AI,分析和合成的速度大大大大加快了。颜宁不就是被 AI搞得失业回国了嘛。

      • 家园 把“河里田园红左”去掉吧

        泉河友,最后一段

        主席改造我们学习里的这段,把希腊换成前三十年,实际就是很多河里田园红左的写照。既不懂前三十年,更不懂今天中国。

        改成:

        “主席改造我们学习里的这段,把希腊换成前三十年,实际就是很多主席改造我们学习里的这段,把希腊换成前三十年,实际就是很多河里田园红左的写照。既不懂前三十年,更不懂今天中国。实际上就是很多人的写照。既不懂前三十年,更不懂今天中国。”

        互勉。

    • 家园 一直搞不懂为啥民间把邓习对立,看看官媒的盖棺定论

      中国官媒称习近平是邓小平之后又一位卓越改革家

      中国官媒称习近平是邓小平之后又一位卓越改革家

      画下个人认为的重点

      文章提到,习近平的改革情结一以贯之。上世纪60年代末,他不满16岁下乡插队,在陕北黄土高原贫瘠的梁家河村劳动七年,经常挨饿,那时他的愿望就是让乡亲们吃饱饭。文章称,习近平对后来邓小平发动改革的初衷——中国“不能再穷下去了”深为认同。

      。。。

      文章指出,邓小平1978年通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而2013年习近平主导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

      。。。

      文章最后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继承发扬了邓小平的事业,让中国不仅续写了经济奇迹,还展现出文化魅力,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称中国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

      之前就不止一次的说过,即使是新时代,也是中特下的新时代。

      通宝推:史料推理,
      • 家园 资改派,跪舔派,皿煮湿疣推墙派们拉邓的虎皮做大旗的大合唱而已

        邓江胡时代的"跟着美国混的都发达了,韬光养晦绝不当头闷发大财......"这类策略也许当时没错且确实有用,但他们对之后的形式势变化,比如美国还让你跟着混吗、韬光养晦还管用吗,避而不谈,就是为了资改跪舔皿煮湿疣搞邓习对立,对写在正式文件里的中特社,前后互不否定视而不见。

        中国文人家传的哭先帝把戏罢了,比如他们8964和之后持续用了几十年的“悼胡保赵倒邓”,就是这个路数,看腻了!

        • 家园 大量科研机构架子都没啦,人员流失得太多了,领导也不指挥了

          就靠自己自谋职业啦,岂止是自己找钱啊。

          程不时去卖地图还能维持建制嘛?

          程不时:一个花车一样的,这是新中国设计的第一架飞机,是一架纸飞机,然后我们经过天安门的时候,天安门上面刚选出来的国家领导人,鼓掌,一片鼓掌,我想他们并不是对这个灯笼的一个赞扬,而是对前面一个条幅,清华大学航空系,后面有一架很大的飞机,像真的飞机,是对我们的志愿的一种鼓励,所以我们后来去游行,经过北京的各种大街小巷的时候,两边观看的群众,有的看到我们就喊,希望你们将来,为中国真的设计飞机出来。

          1951年,程不时从清华大学毕业,从事了新中国第一批飞机工厂及航空发动机工厂的建厂设计工作。在新中国开创了飞机设计事业之后,他又成为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总体设计师,不仅如此,我国的“初教6”和“强5”等机种,也是在程不时担任总体设计师时完成研制与定型工作的。

          记者:怎么从军用转到民用了?

          程不时:后来就是周总理到欧洲,然后一离开中国,发现中国航空业已经离世界的进展,已经脱离很久时间了,甚至于向巴基斯坦,去租借它的客机,它的客机是美国飞机,租借它的客机给周总理出国,所以当时空中运输已经空前的发展。

          记者:但是我们落后了?

          程不时:我们完全落后了,我们用前苏联的螺旋桨飞机,还在勉强地飞,而且事故率很高。

          记者:中央当时明确了我们的这样一个和世界航空的差距之后,决策是什么?

          程不时:决策就是我们要为我们国家出去代表的我们的领导人员,要准备出差的专机,所以陈毅元帅当时是外交部长,他曾经讲我们出国去开会,如果坐上中国飞机,

          这个是我们大大增加底气。

          运十飞机的研制任务是1970年8月下达的,因此工程代号被称为“708”工程。“708”工程启动后,国家先后从各地调集了300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前往上海研制运十,当时只有41岁的程不时就是其中一员。

          记者:您负责什么呢,参加这个项目?

          程不时:我是总体设计,就是“708”工程总体设计组的副组长,我们的组长,当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思潮,所以我们的组长是个工人。

          记者:事实上您是负全责的?

          程不时:对,我是副组长,那个组长他没有参加过任何讨论。

          在运十之前,中国设计的只是10吨量级乘坐一两个人的小型飞机,而运十设定的技术指标是最大起飞重量110吨,载人100到120名。摆在程不时和研发团队面前的,不仅有技术难点,还有现代企业管理上的盲区。

          记者:当时你们整个工作环境和条件如何呢?

          程不时:一方面这个条件是很差的,因为我们当时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所以我们二十几年没有办公室。

          记者:那在哪儿做设计?

          程不时:我们借民航的候机楼,在一个废弃的候机楼,候机楼不用了,我们就借用它,租借在那里,做了二十年,我们的会议室讨论技术问题,是在食堂里头讨论,

          快吃饭了,马上把图纸收集起来,全上来吃饭,吃完饭人家出去了,我们把图纸再摊开,是这样干。

          记者:条件这么艰苦?

          程不时:分很多组,因为有很多很多专业,有的专业组有五六个人在工作,房子实在没有了,在走廊上,在楼梯上,楼梯下来这里摆,还有就是干脆,这空的不是有包装箱吗,来把包装箱拖过来,开一个门,我们有的设计组,就在这个包装箱里面工作,有这样的情况。

          解说:运十项目启动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增大了项目的难度。

          记者:这么大的影响,动荡,对你们而言,还能静心地潜心设计吗?

          程不时:大家是很认真,认真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第一次涉及到噪声问题,大家都没接触过,这怎么办,就跟民航联系了,从这个最基层的调查起,而且说噪声的来源是什么,最大的来源是这个发动机喷口,这个喷口后面喷出来的喷流,有一个三角锥,这个里面噪声是最大的,那么这个噪声到底有多大,我这个隔音要隔多少,把它隔掉,没有数据,那么他们进去测,我们搞噪声的那些人就去测,怎么测呢?往里拿着拾音器,一个杆子伸到前面,伸到噪声锥里面去,还不够近,还要往里走。

          记者:危险吗?

          程不时:那是怕危险,怕震昏,把人要震昏,震昏就倒在那里头出不来了,所以你用绳子绑住,这是最土的方法,简直是过泸定桥的办法。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程不时他们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革新。

          程不时:比如说油量的移动的问题,我们这个飞机要装56吨油,要装到机翼里面,但是飞机在空中,它要倾斜的,它一倾斜,油箱就在里面晃荡了,油就流了,怎么保证继续供油呢,有个实验,要做一个真正的,机翼一样大的油箱,我们真的做了这么一个油箱,很大的,几十吨油装进去,然后让它在空中可以这样动,几个动作怎么做呢?我们工人工程师,他设计的时候,用三个点把它支起来,这三个点不同的移动,就可以造成几个角度的变化,你知道吧,后来航空部的副部长,搞技术的副部长,他一看这是开创性的,都没看见过的,他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利用创造性思维,他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我后来到了美国,美国有个造大飞机的公司,我去看,他们做了一个实验,我看他们做,他们怎么做,机翼上吊很多钢索,然后这边拉那边拉,可以让它在空中变成各种形状,那比我们土多了。

          1980年9月26日,上海大场机场,经过十年的研制,运十开始了首次试飞。

          记者:当时飞机飞上天那一刻,我想在您心里肯定不一样?

          程不时:飞上天以后。

          记者:是不是就意味着放下心了?

          程不时:那当然了,不只是飞上天一刻,而且是整个一直到安全下来,心才放下来,试飞的王金大同志跟我讲。

          记者:试飞员叫王金大。

          程不时:叫王金大。

          记者:您跟他交流了吗?

          程不时:问他怎么样你感觉怎么样,就像大个子打篮球一样,我说大个子打篮球什么意思,原来这个打篮球的都是大个子,但是打篮球的大个子,他生龙活虎, 对吧。穿插传递什么,生龙活虎,他说运十在空中那么大的东西,但是飞起来它得心应手。

          数据记录,运十起飞重量110吨,最大速度超过0.8马赫,实用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超过8000千米。在更高、更快、更远的飞行性能上,运十实现了我国20世纪内研制过的民用飞机从未有过的超越。程不时清楚地记得,从1980年9月的首次试飞,到1984年,运十一共飞行130多个起落、170多个飞行小时,先后到达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等国内主要城市,同时运十还是第一架飞抵拉萨的国产飞机,并往返七次向拉萨运送救灾物资。虽然在飞行中,运十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但在七次飞抵拉萨这个短暂的辉煌之后,运十的试飞戛然而止。

          记者: 因为什么原因?

          程不时:搁置就是说有两条不同的思路,一条就是中国哪怕是简陋的条件,可以慢慢丰富起来,另外一条思路,是中国发展航空必须要有拐杖,拐杖就需要外国人来辅佐,没有拐杖不行,这就是他们的话。

          记者:但是首飞成功了,而且国外行业也认可,这不都是最好的事实吗,在当时?

          程不时:同时我们在试飞的时候,麦道在谈判,就是两条路摆在路上,一个是跟美国人走,一个就是在自己再发展下去,那么包括具体造飞机的人中间都有一部分认为,我要造就造美国飞机,我造中国飞机多不光彩,对吧,我造就造美国的,这说起来多响亮。

          程不时回忆,也就是在那时候,运十飞机的研制经费出现了问题,最终,运十因为缺乏后续资金而终止研制。

          记者:做什么呢?

          程不时:还得补充一些试验,再继续飞行,再造几架出来飞,然后这六千万这个情况底下,上海是作为一个地方了,就表态了,因为你这个工程是在上海,我愿意出一半三千万,另外的三千万,本来规定你的资金是由航空部提供的,这是国家通过航空部下达指令,你向航空部提要,航空部说没有,没有这个钱。

          记者:那你们这些设计人员,没有和他们进行解释?

          程不时:设计人就291个,研究员跟高级工程师联名签名。内容

          记者:争取什么呢?

          程不时:争取不要引进外国的飞机,来打压中国的飞机,争取在中国来生产麦道飞机,是不合适的,这样把中国飞机熄火了,这个意见上去了。

          记者:结论呢?

          程不时:结论就是生产外国飞机,赶紧把厂房腾出来。

          1985年3月31日,运十下马一个月后,上海航空公司的代表和美国麦道飞机制造公司的代表在合作生产MD-82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协议书上签字。从此,中国开始利用美国技术,建立自己的民用航空工业。

          记者:那意味着你们多年的心血,就付之东流了?

          程不时:没有,我觉得是中华民族必然要经过的一段过程,在历史上付出的代价。

          记者:您为什么这么解释呢?

          程不时:很多人一直把我往这方面诱导,你一定觉得很可惜,一定觉得什么,自己这个人生中碰到的挫折,又不是这一件事,多少了,是为民族惋惜,我最后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有三十年的时间,我就是在呼吁中国应该把民族工业搞起来,应该攻克像民用运输机,这样高端的占领住。

          2007年3月,中国重启大飞机项目,并在第二年成立专门的商业飞机设计公司,程不时担任专家组成员,与大飞机之缘得以重续。从1970年运十飞机立项,到今天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和付出。47年,改变了程不时的容颜,但没改变他那份航空报国的情怀。

          记者:现在C919已经首飞了,然后成就了这样一个航空梦的实现,未来您对中国民用航空,还有什么样的一种希望?

          程不时:已经开了这个门就应该走进去,这是很大的历史转折,它不是一架飞机的试飞的问题,而是民族转了一个大弯以后,回到康庄大道上来,这个一走去的话将是一大片。

          记者:一大片?

          程不时:一大片新的形势。

          (原标题:程不时:大飞机之梦)

          唉,你学习了这么多年就这个思路?

          他跟“运十”一道被遗忘:运十副总设计师程不时

          2014-05-26 13032 0

          作者: 文杰 来源: 《新生代·调查》

            程不时的家在繁华上海的市中区,室内面积30平方米。

           

            房子很老了,修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单位宿舍,程不时和妻子贺亚兮作为双职工家庭而分得一套,后来房改买下。

            家里的拥挤一目了然。没有客厅,没有书房,没有卧室,临街有阳台、有窗户的那间小房囊括了客厅、书房和卧室的功能。所以,它被塞进了一张双人床,两把样子不同的木椅子,一个小书桌,一台组装旧电脑,一台21寸旧电视,一张旧沙发。还有很多书。

            我们根本无法相信,住在这里的主人设计了中国第一架大飞机。但这是真的,在墙上挂着的巨幅照片中,著名的“运十”安静而孤独地停放着,已经21年了。它昏黄的颜色像一面镜子,映照了屋里主人同样落寞的岁月。事实正是这样,如果不是国家又提出了大飞机的概念,程不时就该像“运十”一样,彻底地被人遗忘在这间小屋子里。

            算起来,从1970年程不时接受国家召唤从沈阳来到上海,时间已经过去37年了。本来命运的安排正好,让这个天才的飞机设计师在他最好的时光遇到了“运十”,给了他成为一个国家英雄的机会。但最好的安排似乎又是一个玩笑,历经10年研制成功的“运十”在试飞6年后就停飞了,停飞的原因让后来的人觉得不可思议:没有3000万元购买试飞用油。

          调查:“运十”停飞后,你们一大批技术人员做什么?

            程:“运十”搁置后,领导想了很多事情来让我们这些人不闲着。一会儿说,你们又设计一架飞机吧。我们就设计。设计了,他们说,你们这论证不清楚呀。我们就不断地论证。很多人没有工作做,整天坐着特别难受,正好所里为了增加些收入,就叫这些人编地图手册。地图手册编好后,我们这些搞飞机设计的人又没有发行渠道,只得自己上街去卖。那都是飞机设计人员硬着头皮去卖的。

          我之后最主要的工作是制定《适航条例》,担任“运十二”适航审查组的小组长。它是一架小飞机,坐19个人。这个飞机有很不错的成绩,最后卖给了14个国家,但我们国家很少用它。

      • 家园 猜猜这是谁?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知道中国历来都是修史都是修前朝史吗?不过本朝也出个例,把开国领袖修成晚年犯严重错误,其他领导人各个伟光正😂😂😂😂😂

        • 家园 确实离奇,这就是邓路线的显然的失败,仅仅用毛主席扛得住也是

          说不过去的。

      • 家园 这俩对立很明显

        邓:凡事跟美国走的,都富了。跪美这就是总纲领。美国不开心了,就消气。救美国就是救中国。韬光养晦。

        习:有一些外国人吃饱了饭没事干对我们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大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家园 对不起,中美合作不仅毛和尼克松时代就开始了,抗战乃至重庆谈判

          中共都愿意跟美帝某种程度上的合作,一点也不妨碍打倒官封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强加于人的不平等条约。抗美援朝也不妨碍该打打该谈谈。

          邓再怎么跟着美国混才发财,也是中特社还得坚持四个基本原则8964资产阶级自由化该镇压镇压。

          所以你说的对立不存在,是正常的顺应时代。

          • 家园 敌人之间的默契合作,差不多得了,没有必要

            民国时期,中共和美国的合作,差不多理解就得了,其实没啥意义,不如苏联的真金白银。

            东北民主联合政府,苏联经济贸易为主,美国只是一种小默契罢了,敌视还是要的。

            至于抗美援朝,真金白银的中共损失都是因为美国啊。

            差不多得了。

        • 家园 “消气”是朱镕基说的,“救美国就是救中国”是温家宝说的

          “消气”是朱镕基说的,“救美国就是救中国”是温家宝说的,而且都是在老邓去世以后了。并且,温家宝还真既救了美国也救了中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