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三中猜想 -- 达闻奇

共:💬900 🌺3200 🌵7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中猜想 -- 有补充

    不知不觉,三中全会召开了。不知不觉,三中全会快要闭幕了。

    此次三中全会令人瞩目之处,不仅在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也在于当下这个时间节点面临的诸多关键性问题。

    而这次三中全会也确实呈现了与以往诸多的不同之处。比如整个过程非常平静,没有什么消息传出。

    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会议的过程非常平淡,平淡到没有什么消息。

    还有一种就是实际过程非常复杂,非常激烈。

    到底是哪一种?从河里来看,也是一片静悄悄,大多数热度都被大洋彼岸最近的变化吸引过去了。

    本人对于国家的未来当然是关心的,因此尽管才疏学浅,也不自量力来做一些分析和推导。

    总体上,本人认为这次三中全面以及以后中央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稻派和反稻派都别急着血压上升。这个说法虽然是沿用之前领导人的,但只是一个巧合。

    大家都知道,1987年十三大上确立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到目前为止,这个基本路线都没有变化。

    路线不变,但面对的问题一直在变。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建设仍然为中心,但过去单纯的以刷GDP为纲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及,我们现在正在面临的重大变化,愈演愈烈的全球经济总危机。

    既然是总危机,那么就是无可避让,只能应对。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问题中心,就是应对经济危机,以及以此展开的一系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实际操作的变化,这就是一个中心。

    至于“两个基本点”,就是以俄乌战争为代表的新时代的中国与全球,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新型关系问题,以及在新冠疫情之后,面临的全新的内政民生问题,一个对外,一个对内。

    无需讳言,两个基本点的问题依然是从“一个中心”,即经济危机问题延伸出来的。

    这里略微展开一下,无论是俄乌战争,还是新冠疫情,都是全球性问题,而各国对此的各种举措,也依然是经济危机问题的衍生。

    在中国,这个情况稍微复杂一点。我们知道,四十多年前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在那之后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任何发展模式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新冠疫情,以及之后的俄乌危机改变了所有人的想法和生活方式。

    我们常说一个词叫“既得利益者”,贬义居多。其实,无论得利多少,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都是不会放弃到手的利益。

    这在河里也体现的非常充分。由新冠和俄乌而引发的种种争论、矛盾、冲突、攻讦、谩骂、站队等等,大多是因为这种不愿意放弃既有利益和思维方式、不愿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但世界大势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而改变。

    所以问题始终是要面对的。

    从十多年前开始,便有所谓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争论,这个争论也基本贯穿了此后十余年网络键政的大多数内容。

    时至今日,这个情况仍没有大的改变。我以前总结过,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从最初的全面以苏联为师,建立以中央官僚为核心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探索阶段,再到改革开放后,转向欧美,融入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经济体系。

    这里,体现出一个清晰的“苏俄——中——美”的钟摆式模型。大多数以二元对立思维为主的网络键政,会纠缠在一个“苏——美”的对立架构里,不是往南,就是往北,而忽视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前后三十年对立,而是在两极之间,有一个不断探索独立自主路线的过程。无论前后三十年,这个独立自主路线的“主旋律”没有变过。

    事实上,当初正是毛主导了“苏俄——中”的第一次经济转轨过程,无论是大跃进,还是三线,包括文革,以及后来的中美建交,包括毛身后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转型,都是毛亲手推动并打下基础的。

    因此,那个“毛——稻”的二元对立模型,本身并不完全准确。至少,在某种意义上,毛邓都是“去苏化”路线的推动者和执行者。

    另外,也不要简单地把“苏俄——中——美”简化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左——中——右”,某种程度上,苏俄,尤其是在公开语境中变成“苏修”以后,同样是“右”的代表。

    在经过前后六七十年的探索后,推动并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不过,世事变化,这里有几个容易为人所忽视的波澜,正在影响当下格局的发展。

    一个是新冠疫情。这是兰小欢在最近演讲中所说的“大的不可预计因素”,两个要素,一个是大,大到所有人都受影响,另一个是不可预计,没有人能预料到事情的到来,以及到底会有多大影响。

    既然大到不可预计,那么我们所有的精心计算、未雨绸缪或者运筹帷幄不就是无用功吗?并不是如此,大的趋势也是要与历史格局共同发生作用的。

    新冠疫情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当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它促使我们去思考过去一根筋的发展模式,以主动应对经济危机和转型问题。

    而俄乌战争则从另一个方面产生了影响。一是改变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功能和格局。二是推动中国从内部改变原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方向。

    这里最突出的就是一个从原来的走向欧美化,与去欧美化。由于在某些意识形态语境里,俄乌战争被认为是俄罗斯“带头反抗以美西方为代表的世界旧秩序”,因此这里呈现了清晰的意识形态分野与政治阵营的划分意识。

    另一方面,以拜登为代表的美国政府,也延续了上一届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和技术、经济围堵、脱钩政策。这无疑从另一方面影响着中国上上下下的发展思路。

    因此,原先那个“苏俄——中——美”的钟摆,在经历了四十年的向一侧摆动后,终于呈现了向另一侧摆动的趋势。

    我们知道,不同的经济基础对应不一样的上层建筑,每一种发展方略也有各自的拥趸和利益群体。苏俄派既然占据了曾经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当然也有庞大的利益群体。当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内力量,也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其打压下去。

    但借用自媒体上的一句话,苏俄派只是被打压了,并不是死了。在经历将近六七十年的蛰伏后,在美西方阵营或主动或被动的开启与中国疏离的进程时,苏俄派无疑看到了久违的曙光。

    另一方面,三年新冠疫情,以及放开之后这一年艰难的经济恢复和转型过程,从另一方面加强了苏俄派“夺回”中国经济权柄的希望。

    之前已经说了,既得利益无论厚薄,都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和生活思维方式,除非一些特殊原因。新冠疫情无疑是这样的重大原因。

    因为原有的“经济发展”、“阶层跃升”愿景一下转到了“生存”上,使得上上下下,无论是体制还是市场,官员还是工农兵学商医,都改变了原有的观念。这种利益让渡和思想松动无疑有利于变革的推动,但具体导向则是另一回事。

    这有些类似于本世纪初期,美国小布什借助“911”对美国老百姓和全世界的巨大冲击,改变了原有的内政和外交路线,比如借助《爱国者法案》来让美国老百姓心甘情愿的让渡一部分利益,以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国家安全(不管是不是名义上的)。

    同样,新冠疫情也让中国老百姓在三年中心甘情愿让渡了一部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比如空间和自由,以及发展可能性和经济利益等等,以维护社会秩序,抗击疫情。放开之后,这种惯性也一定程度保存了下来。

    这就给领导层的政治实践和实际操作以难得的空间。不过,此后的进展告诉大家,事情并不会一帆风顺,问题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

    而三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个人认为就是对这种未来可能性做出分析和判断,以及决定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中国发展方向的钟摆虽然在“掉头”,但并不是像不少人认为的一样,简单地往另一侧摆动。

    比如有些人认为的,美西方不行了,所以要抛弃市场经济,建立计划经济。这是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并且似乎与脱钩和俄乌战争的大背景暗合。

    而事实上,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中”式的发展模式,而不是简单地在计划和市场之间来回横跳。邓的那句“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判断依然有效。

    认为实现计划经济,就能有效应对现有的经济危机,以及实现社会公平和高速发展,这是另一种幻想,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

    首先,在国际上,中国一直强调的是要维护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和经济秩序,而美西方的贸易战、围堵、打压、脱钩等策略,都是反市场经济的,也就是说,在世界上,中国才是目前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引领者和维护者。

    其次,在国内,因为过去一年艰难的经济转型过程,很多人对如何继续推动发展,转型升级已经产生了某种失望甚至绝望情绪。而体制内某些人,尤其是部分既得利益,在大形势下不得不面临利益缩水和盘整,则有了另外的想法。

    这些想法就是,既然市场有问题,就消灭市场,借用体制力量直接将原有的利益格局固化下来。

    这样一来,虽然盘子继续做大的可能性不大,但至少自己的一块是少不了的。当然,原教旨主义苏俄派会认为“计划经济=左=社会主义”,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要求重建计划经济体系,但事实上这些人的诉求大都并不在体制内那部分人的考虑范围之内。

    而另一方面,这些诉求从某种程度上是很诱人的。因为官僚体系的一部分是计划体制的直接受益者,政策的倾斜当然会得到这部分人的拥护。

    而推动经济社会转型无疑需要大多数人,当然也包括官僚体系和上下既得利益的人的拥护,因此这种置换和让渡似乎也是可能性的一种。

    所以,现实的情况就在于我们想实现什么,我们已经有了什么,以及愿意付出什么。领导层的决策必然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反复博弈的过程,最终的结果也不会是简单思维方式的某极。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开创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来源 : 央视网2024-07-17 19:11内容简介新闻联播

    主要内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拓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共同繁荣。

    今天的中国,是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深圳前海,今年平均每月新增120多家外资企业,迎来新一轮外商投资热潮。

    西安国际港站,平均不到两小时就有一趟中欧班列发出。目前,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连接11个亚洲国家。

    湖北鄂州,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每周80架次国际货运航班,让这条“空中丝绸之路”跃出中国中部内陆,货通天下。

    十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领导中国始终高举开放大旗,创造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辟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在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和致辞,从历史和哲学高度,阐释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主张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一次次攸关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当口,总有洞察时代之变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宝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从主场外交活动到出席多边峰会,从中央有关会议到地方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以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的目标、方向、路径。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从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从进博会、服贸会到消博会,一系列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大举措,为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新时代的中国,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从自贸试验区到自由贸易港,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累计开展3500余项改革试点,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

    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国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93项缩减到现在的31项,推出我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取消银行、证券、人身险等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主动向世界开放中国市场。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举办六年来,累计意向成交额超4200亿美元。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海南自贸港31个封关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全岛封关运作进入攻坚期。22个自贸试验区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开放政策引领下,产业链不断延长,产业竞争力明显上升,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8%以上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总额。

    新时代的中国,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昔日的开放末梢成为如今的新前沿。今年前5个月,我国西部地区外贸同比增长9.3%,是我国外贸增长最快的区域。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开放的中国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

    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签署并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数由10个增长到22个。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改革和治理机制改革,由中国倡导的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正式达成,12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将共同推动全球投资更加顺畅流动。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新征程上,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通宝推:道可道,脑袋,脊梁硬,秦波仁者,不远攸高,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整理】受权发布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 补充帖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家园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补充帖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 家园 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这是新时期三线建设的又一种提法。中国的战略腹地在西北、西南,主要在西南。真要落实的话,会有一波投资热潮。

      无论民品、军品,关键产业备份非常重要。我军的武器装备生产很多都是只此一家独一份,一方面经过“科学的春天”,工厂倒闭、生产线荒废了,一方面新研制的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不愿外人分享。核心问题是采购数量。增加采购数量的办法:增加年度消耗量、增加战争库存。

      • 家园 中国产业布局理应前轻后重

        轻工业摆在沿海,重工业摆在二三线,就是当年三线布局那样。 重新发展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工业,概是经济均价的需要,也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改开”以后基本上放弃了本国工业,并且放弃了本国消费,出口要占大头,故而把当年二三线建设的成果大量毁了。也算是露出腹部之意吧。

        如今要重新发展中西部,人流物游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交通设施要求大大提高了。这十多年中西部公路应该差不多,铁路估计不够,水路也不够。正好来一轮铁公基。

      • 家园 沿海就是中国的大后方

        谁攻击中国沿海,谁就准备去死。中国的兵工厂就建在上海深圳,来炸炸看?如果现在的中国,还抱着几十年前的三线思维,以空间换时间,那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安全的。

      • 家园 建设三线是为了备战。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就是战争避难所
    • 家园 扩张的基础是信用,暂时这里办法不多
    • 家园 接着本家往下写

      掌声雷动中,三中全会闭幕了。万众期待中,《决定》公布了。轰轰烈烈地,传达、学习开始了。

      然后,就和过去十年里那些重要的会议一样走过程了。

      对吧,本家。

      • 家园 不知道哎

        你这十年过的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有没有虚度光阴,只有你自己知道。

        文件只能给一个纲领,不能代替你思考,更不能代替你行动。创造生活还是要靠自己。

      • 家园 除了农村没实质内容;《AI缩写的缩写》

        【达】家?

        说实话,没啥可看的,里面除了农村就是农村,但农村也解决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我还以为至少有现代厘金制度,这个楼里都提到了。在老爷们通过淘汰型社会、间接税把一切路都走死之后,我就想不到除了厘金制度之外还有什么能够就救得了地方政府。

        我想想我总结的几大问题:

        (1)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没措施。

        (2)毕业生就业问题、被骗进城的人的吃饭问题——农村,一是资本下乡,二是回老家吃饭。

        (3)房奴的房贷违约导致的金融危机问题——没措施。

        只要不分配,就没几种选择。第一点只能靠【厘金制度】,第三点毫无意外是收房收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放水,但如果第二点搞不好的话,没蓄水池会直接导致物价飞涨。

        当然从赶人去农村角度,物价飞涨未必是坏事,我要再想想看,他们会不会这样做,放水可能连【厘金制度】都省了,问题是,要是资本能够下乡资本早就下乡了,我们要是能回老家我早就回去了。

        我会盯着看他们是如何资本下乡的,大概率又是一次跟“圈地运动”相媲美的“鬼子进村”:从放任地方政府的农管去农村征税开始,核心肯定是农民手里的土地,包括耕地和宅基地,否则,即使农村可以建别墅也没几个富豪特意去内地农村建别墅。

        --

        每段一个缩写,把细项全写没了。

        https://www.cchere.net/article/5000206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2024年7月18日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以下决定。

        一、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这部分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动力。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新发展理念和解放思想,并设定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总目标。同时,强调了改革需遵循的原则,如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等。

        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被视为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并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强化公平竞争,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如保护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等。

        三、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需要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完善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

        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因此,需要深化教育、科技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措施包括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

        五、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宏观调控和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关键。为此,需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深化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这些措施旨在增强国家战略的宏观引导功能,优化税制结构,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并推动各地区高质量发展。

        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关键,需统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促进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推进新型城镇化,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健全城市规划和治理体系。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保障农民收益和粮食安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优化土地管理和利用。

        七、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开放是现代化重要特征,需提升开放能力,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深化外贸、外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多边合作。

        八、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现代化本质要求,需坚持和完善政治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加强人大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机制。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九、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是现代化重要保障,需全面实施宪法,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改革。深化立法改革,提高立法质量。推进依法行政,优化执法司法机制。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和涉外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为实现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需增强文化自信,发展先进文化。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优化文化服务供给,健全网络治理体系,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十一、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完善公共服务,加强普惠性建设。完善收入分配,健全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政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十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推进降碳减污等举措。完善基础体制,健全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十三、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国家安全是现代化基石。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安全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十四、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重要任务,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完善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深化联合作战体系及跨军地改革,推动军队全面改革。

        十五、提高党对改革和现代化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核心,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确保改革任务落实。

        结尾总结: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和平发展,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应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 家园 是期待下一场会议了

        已经有人开始期待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了。。。

    • 家园 这个楼里回复的水平之低真是枉费了楼主的大篇

      连反对统一大市场理由是让偏远农村的女孩“受教育,还要教会吹拉弹唱,好让紫禁城里的王公贵族们安心享用”这类low穿地心的话都出来了,不管什么立场先做个人吧。

      说一点个人印象深的地方,仅当抛砖引玉了。

      首先是市场-计划的二分不适于分析实际问题了,决议里思考的逻辑也不是应不应该管,而是什么时候管,哪些方面管,通过什么手段管,比如建立统一大市场看起来是管,而保障自由市场看起来是不管,但二者在实质上都是政府的行动,选择不干预也是一种管。如今有些类似近代早期的重商主义兴起之后的秩序自由主义,国家治理者希望的是一种有秩序的自由竞争。

      其次,财税体制会发生改变,也是应该改变了。个人觉得中国人在这点上总有传统农业国民心态,总以为轻徭薄赋、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盛世的表现,一增加税收就是苛政了,前现代国家搞搞小政府还行,现代国家公共事务的广泛必须要有足够的财税制度支撑。

      还有说决议是空话之类的,离十八届三中的决议过去十年,十年间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非要不承认我也不强求),河友大可继续一起见证下一个十年

      通宝推:红军迷,唐斩非,楚庄王,投桃报李,
      • 家园 确实有点遗憾

        现在好像都是伸长了脖子嗷嗷待哺的状态。

        都想在里面找到自己翘首期盼的、能“喂饱”自己的东西。

        先说一点简单的:所谓计划,市场,确实不是字面上的,更多是用来划分派别的。就像美国,民主党是否讲究“民主”,共和党是否讲究“共和”?

        以形塑的方式描绘目前领导层对经济的构想,大概是这样:上层计划,底层市场;中央计划,外圈市场;周期性计划,乱序式市场。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有点像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以前是制内市场,相当于虚拟机里面装了一堆软件,虽然安全,但毕竟损失了效率和性能。

        以后可能是云操作系统和分布式软件生态,具体怎样还是得运行起来才知道。

        通宝推:脑袋,
      • 家园 有秩序的自由竞争等于政府不管的管?

        矛盾是逐渐积累的,你不管就等着自己消失?想多了吧?

      • 家园 过去十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系……

        没错,过去十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这些发展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系,就不是那么有目共睹了吧。

        来,体制内,向我们传达传达,过去十年的哪些发展,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结果,离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就不会有这些发展。

        讲老实话,我其实完全不记得十八届三中全会开了啥。我相信大多数人也和我差不多,我们是落后群众嘛。

        • 家园 因为现在人们基本都是通过看手机互联网了解社会

          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的官方媒体是个巨大的挑战,现在基本没人去听收音机的全国新闻联播了,看电视的新闻联播的基本都是老年人了。

          可是你打开手机看门户网站,整天登的都是些什么狗屁玩意,婚变 小三 炫富 移民这是主流,成天看这个对人的心态都是啥影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