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 “巴顿恩师”吹“俺爹”的“神来之笔”,鬼子笑掉大牙 -- 忘情

共:💬253 🌺1069 🌵5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 “巴顿恩师”吹“俺爹”的“神来之笔”,鬼子笑掉大牙

    “巴顿恩师”说“俺爹”这是“神来之笔”,鬼子却笑掉了大牙

    作者:忘情

    最近20年,网络上有种观点甚嚣尘上: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上海抢先发“8.13”淞沪抗战,迫使日军将进攻轴线从一马平川,极利日军机械化部队狼奔豕突的华北方向转到水网纵横,不利于日军机动的华东方向,从而打乱了日军的既定部署,堪称老蒋抗战战略上的“神来之笔”。

    持这种观点的网络名人,当以那位翻车无数回、一次比一次翻得惨烈的著名“评书艺人”为首。因为其名气着实太大,所以流毒甚广。但查阅对岸史料却不难发现,闹了半天这位“评书艺人”也不过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已。

    谁的牙慧呀,躲在东南小岛上那位自诩为“巴顿恩师”、“美军装甲兵之父”的“二太子”呗。上世纪70年代,由他主编的《抗日御诲》里就持这种观点,且对此不吝溢美之辞。结果让新世纪的果粉们高潮迭起,奉若圭臬。

    从逻辑上说,这种论断若想成立,必须首先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缺一不可:

    第一、 日军并没有从华东方向顺着长江逆流而上进攻中国腹地的计划或打算;

    第二、 华东方向,尤其是国民政府寄予厚望的淞沪地区地形特点不利于日军战斗力发挥,而利于我军作战。

    第三、 国民政府确实为在华东方向作战做足了充分准备,并有长期打算。

    几年前,笔者曾著文详细剖析了第二点和第三点,令一众果粉气急败坏。今天,本人将以日方史料为据,来谈谈这第一点。

    日本侵华野心可谓自古以来就有之,而且一以贯之。唐朝白江口之战惨败后,知晓自身实际不足的日本这才消停了几百年。明末丰臣秀吉名义上统一日本后,自恃兵精将广,遂发动侵朝战争,与明军在朝鲜半岛大战数载,侵略野心终被中朝联军粉碎。此后,日本又被迫消停了200余年。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国力不断增强,蛰伏已久的侵华野心又开始复萌了。1887年2月,日军参谋本部制订的《清国征讨方略》中,明确在未来的对华全面战争中,海军要支援陆军主力沿扬子江溯江而上,攻占有“九州通衢”之称的华中水陆交通枢纽,并以此为“持久之计”。注意,长江的中下游又被称作扬子江,故在日军文献中,一直以扬子江代称我们所说的长江。

    日军之所以作这样的侵华规划,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代战争物资消耗量惊人,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决定战争胜负的往往是后勤保障能力。而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实施水运,是效费比最高的后勤保障方式。

    也许有人会说,1868年那会儿,京汉铁路还没影呢。等京汉铁路贯通了,日军就不会倚重长江运输通道了。

    始建于1897年,全线竣工于1906年的京汉铁路,确实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1918年日军修订的对华作战想定,确定的4个侵华作战方向中,仍然包括华东。具体的作战计划仍是以主力溯江而上,逐次跃进攻占武汉。

    1923年,日军再次修改侵华作战方略,一改4个方向各自进攻的原订部署,明确要求“以华北军沿京汉线南下,与沿扬子江西进的华东军互相策应,会师武汉”。

    1925年,日军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兼军令部参谋畑俊六大佐,带着日本陆军、海军一群分管作战、情报、后勤等方面的参谋们,乘日本军舰溯长江而上,走走停停,最终抵达武汉,进行了一次可谓明目张胆的“参谋旅行”,对沿江各要点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详细侦察,前后历时1个月之久。

    由此可见,溯长江而上,不仅仅是日军的作战构想,而且他们为此做了扎扎实实的长期准备工作。这次“参谋旅行”结束13年后,已升至中将的畑俊六被任命为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按战前预案沿着自己当年侦察的路线,溯长江而上攻占了武汉。这绝不是一种偶然,而是蓄谋已久。

    1926年,日军制订的侵华作战计划中,明确规定要在上海方向组建由3个师团编成的军,对武汉的进攻将从进攻上海开始。

    1935年,日军修订的侵华作战计划中,再次明确规定以3个师团为骨干的日本陆军第9军,应在海军协同下,在扬子江下游地区登陆,占领上海及其附近地区,其后根据情况令华北方面军沿京汉线南下与之呼应,沿长江对汉口作战。与此同时,还规定日本海军不仅对于上海,还有南京、汉口、长沙、重庆等处亦需派出舰艇。对该方向之用兵作战应特别予以关注。

    这个时候,离全面抗战爆发仅有2年时间了。而且这份作战计划中称华北方面军沿京汉路南下是“策应”,而且要“视情况”方才挥军南下。由此可见,沿长江溯江西进才是侵华日军既定的主要进攻轴线。

    至于“7.7”事变后日军为何第一时间增兵华北,而不是首先兵锋直指华东,但凡翻阅过日方史料的人都清楚,当时日本政界、军界对下一步侵华行动方略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日本军界内部对如何解决“中国事变”亦有不同看法。但是,这仅仅是具体侵略策略的分岐,而鲸吞中华则是日本朝野各界多年来达成的共识。

    事实上,当国民政府抢先打响“8.13”淞沪抗战第一枪后,日军增援迅速。若未做长期准备,很难有如此效率。

    综上所述,老蒋的所谓“神来之笔”的前提条件压根就不存在。甭管他是否抢先发动淞沪抗战,日军在上海周边登陆并溯江西进攻占武汉,都是日军既定战略。就算他所倚重的几个德械师表现不那么废材,能抢在日本援军抵达上海前消灭区区数千日本海军陆战队,也依然要在三面临水、极利于日本海空力量发扬火力的战场环境下面对日军重兵集团的突击,于事无补。

    所以,果粉们的谬论可以休矣!

    通宝推:大眼,青青的蓝,大山猫,广阔天地,北纬42度,燕人,newbird,网海,和平共处,
    • 家园 贬低蒋介石相当于否定中国革命的艰苦卓绝

      作者的这篇文章有价值,但在我看来攻击性词语,攻击性表述太多。

      探讨抗日战争的战略历史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学术性历史学军事学课题,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历史学军事学课题,对于重大的理论课题,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倾向性,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人们以相互尊重,在相互商榷的氛围中形成共识,而不是互相攻击,什么什么粉的帽子满天飞。

      总体来说,蒋介石在战略方面是比较强的这一点周恩来也对其高度肯定。

      就淞沪抗战,国军首先对日军发起进攻这一点,是否有国民党方面的战略谋划,楼主的文章做的否定性论述我认为理由是不充分的。

      没错,日军确实做了充分的溯江而上的准备,但不意味着日军就要那么打,不意味着日本海军就只有那么一个攻击方式

      不意味着日军就要在那个时候打。

      在李宗仁回忆录的背后,李宗仁陈述了他对日本战略的看法,他说他最担心的是日军采取先占领中国西北,西部,占领西安,重庆,然后顺流而下的攻击方式。

      淞沪抗战之前是否有李宗仁白崇禧以及其他的国民党战略高明人士参与谋划?

      我估计有

      但这需要相关历史文献的证实。

      日本方面是否有一开始就采取闪电战,大兵团一下子侵入中国的战略谋划,我看过一些日本的史书,以上想法确实存在于日本某些参谋的设想中。

      至于日军后来采取添油战术,有更多方面的原因,这需要结合日本史料进行更详尽的分析。

      总的来说,对于这个历史问题:日军为什么没有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闪电战——需要更多的研究

      国军主动挑起对驻扎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的进攻是否破坏了日本可能的大迂回闪电战——这个更具体一点的历史问题也需要多方在相互尊重而不是相互攻击的基础上进行辩论。

      另外楼主以国民党的防线准备不足为理由否定国民党有过相应的战略谋划这一点也是不成立的。

      志愿军第九兵团准备不足依然出击朝鲜。

      在战略需要的情况下,准备不足也是要上的。

      不要以否定蒋介石,国军为乐,因为那相当于间接否定了蒋介石,国军的对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决策者,红军,解放军。

      蒋介石还是很高明的,正因为这一点,才显现出毛泽东等人的不容易。

      通宝推:呆头呆脑,Swell,翼德,网海,
      • 家园 中共的伟大不需要国民党反动派的厉害来衬托。

        大家讨论问题时,还是做点区分的好。要区分国民党和国民党反动派,要区分国民党和蒋介石,要驱分国民革命军和挂着国民革命军招牌的反动派队伍。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党派之一。中国共产党把张自忠佟麟阁戴安澜等抗日英雄也是同列为烈士的。而蒋不准抗日,乞求国联,与日媾谈,联日反共,重用日本战犯,这些都是明确史实。

        通宝推:北纬42度,
        • 家园 对手很弱不就显不出中共的强吗?

          正是因为蒋介石不弱,所以中共才很不容易,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逻辑——因果关系。

          蒋介石是有问题,立场比较反动,你可以说蒋介石很坏,但不能说人家很弱。

          坏和弱是不一样的。

        • 家园 是找到国家正常更好发展真正的道路,必须检讨,你真希望蒋的方式

          抗战吗?

          如果有更好的方式,难道不是更好吗?

          要知道,在自己的努力下,南斯拉夫在44年就恢复了好情况,并在44年就收回了自己的首都,而苏联44年已经进入了纳粹德国境内。

          你不希望中国拥有这样的机会吗?

      • 家园 运输大队长

        是因为他碰上了毛主席才变为运输大队长。

        没有毛主席的中共诸君加在一起还是被蒋介石从各个根据地打的到处跑。

        不听毛主席的项英以自己的姓命验证了毛主席的伟大,此后,中共诸君才不得不团结在毛主席周围,将蒋介石变成运输大队长。

        • 家园 赤水河边蒋布下的陷阱就骗过了朱德林彪彭德怀唯一没骗过毛泽东

          毛泽东率部二渡赤水,重占遵义,消灭黔军大部,胜了中央军吴奇伟部,然后蒋介石就在赤水河边布下一个陷阱:

          周浑元和吴奇伟残部在鲁班场布置下坚固工事,而在不远处的打鼓新场,则由弱小的黔军驻守,然后暗中布置外围的包围圈。

          林彪提出打打鼓新场,当时中央红军除了毛泽东,包括朱德彭德怀等人都表示同意。

          只有毛泽东看出有问题,坚决反对,甚至提出要打打鼓新场,他就辞职。

          然后大半夜红军破译了对方密码,果然国民党军在打鼓新场边上有埋伏。

          如果不是毛泽东,当年在赤水河边的打鼓新场中央红军就已经不在了。

          蒋介石很差吗?

          然后毛泽东率部不打打鼓新场,而是猛攻有坚固工事的鲁班场,看起来很笨,而且伤亡不小,然后打了几天眼看国民党援军来了,毛泽东命令撤出战斗,三渡赤水。

          而且毛泽东特别交代刘伯承,三渡赤水以后的桥梁不要破坏,刘伯承就明白了。

          国民党军渡过赤水,毛泽东派一只小部队伪装成主力向远方而去,等国民党军都跑远了,中央红军再次渡过赤水,杀一个回马枪。

          这是毛泽东最精彩的一个战例。

          蒋介石和毛泽东都表现得很优秀,但最后还是毛泽东棋高一着。

          通宝推:网海,
          • 家园 可拉倒吧

            常队长哪有这么厉害,唯一的部署是当飞机发现周浑元纵队有被伏击的危险,让他赶紧停下来防守。别的具体部署没有,无非就是喊喊空话,什么抓住机会决战(几十万人对付三万人,是人就能想到),红军必西窜(废话,他的部队大部分从东边压过来)。

            另外打鼓新场哪算什么圈套,红军需要长途行军才能进入战场,而且行军侧翼就是周纵队,这是个险棋,万一打不好周纵队就围过来了。还好林彪等人有千军之中取人首级的能耐,才敢于去打那里。只不过跟主席一比水平还差不少。但是常队长就算了,要公平的比,得双方互换位置,如果放常队长在林彪那位置,他根本就没胆子去长途奔袭打鼓新场。。。

            • 家园 打鼓新场是个圈套,是大围困的思路,让周浑元也站下来,别乱窜

              这个时候蒋介石就是意图大范围逐渐收缩,但是里面有一个核心问题,具体区域,绝对是王家烈要更积极救助周浑元不是反之。

              而且在打鼓新场作为一个据点,不可能不短时间焦灼,起码要打一段时间的。类似娄山关。所以,打鼓新场不可以打。

              当时又有国军围困过来的大趋势。就会令人紧张。

              还好林彪等人有千军之中取人首级的能耐,才敢于去打那里。

              这句没看懂,林彪并无把握短期解决王家烈部队吧?打下来确实没问题。此处渡赤水也不合适,仅仅就是消灭个敌人兵力集团。

              • 家园 故意留个破绽不去弥补才叫圈套

                打鼓新场的援军马上就到了,那叫什么圈套?

                不要想得太复杂,其实这位常队长只会铁桶阵,但是水平太差这铁桶阵还有短板,人家忙着补呢。

                林彪当然是觉得可以解决打鼓新场,他的建议是一三军团进攻,后卫五军团也跟进做预备队,没把握打下来为啥要全军一起走。这就是为啥主席不同意,万一没打下来全军覆没了。。。

                • 家园 常工不需要太多智谋了

                  督促大小军阀,军官就可以。十倍于敌,还是流寇。争取围而歼之就比什么都强了。

                  也没有什么圈套,计谋。你怎么打都是错。

                  当时主席属于面对珍珑棋局硬是找到一个解法那种难度。靠的就是对人性的深度拿捏。

                  说实话,还是陕北这块地方选的好,否则怎么四渡赤水都没大用。

                  • 家园 陕北确实有难度,但是,以毛的能力在陕北找出合适的空间

                    不会太难吧?

                    按照正常兵棋推演,四渡赤水,淮海战役,抗美援朝都不会赢的。

                    所以毛主席确实能找到合适的道路,这点是显然和必然的。

                    某些人群只会说陕北狭窄没粮食云云,完全不顾毛主席的水平,这是虚假的认识历史。

                • 家园 也没有说马上,应该是趋势,周浑元会先动

                  至于林彪,动用那么多打一个王家烈,肯定是不合适的。

                  一开始蒋公还要机动的,后来改为了慢慢压。多方向围堵还是对的。

            • 家园 红军截获了蒋军向打鼓新场进军的电报,才最终改变决定的

              蒋哪里是没有布置,应该布置了很多,看到朱毛喜欢打弱敌,针对布置。三月五日二十三时,蒋介石给周浑元等部发去电报"采取攻势防御",就是构筑坚固工事,让红军无处下手,然后朱毛多次诱敌,希望周浑元前来进攻,然后趁机消灭周浑元,但周浑元有蒋介石的电报不为所动,然后林彪们有了急躁情绪,要打打鼓新场,毛泽东反对……

              以下截图来自王树增(长征)253-255页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 家园 高明在哪啊

                红军已经被围在狭小地域,常队长的总兵力加起来又远比红军多,但各纵队单独拎出来野战又打不过红军,比如吴纵队就刚刚吃了大亏,正常人都能想到要稳扎稳打么,但是你摆出来这么多,常队长除了稳扎稳打也没啥更高明的指示啊。手里兵力多那么多,打败红军也就是个普通水平,有啥值得吹的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