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国产猛片《三大队》(2023) -- 翼德

共:💬466 🌺1266 🌵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秦德纯是华北对日妥协的主力

                蒋介石和宋哲元都加入了等待谈判结果。

                但是,何应钦和梅津美治郎的条约你猜蒋介石知道不知道?

                对比918,77和813,你会看到相同和不同。

                就此蒋介石的思路就凸现了。

                秦德纯被日军欺骗,是明显的,他也是妥协的主力,蒋介石算不算被日军欺骗呢?

                你说蒋介石参加了指挥抵抗,要求低了一点吧?

        • 家园 黑神话悟空昨天刚出,阵势还挺大

          等半个月一个月之后剧情都流出来了你可以评论一番

        • 家园 《封神》的主题是弑父

          封神确实有些出乎意料,我居然从头到尾看完了。除了演员表演太卖力,剧情没什么大漏洞。

          经历过文艺复兴反抗神权的法国人对弑父这个主题自然不陌生。倒是儒家“父慈子孝”的刻板印象在西方人那里太过深刻,法国人大概想不到中国人居然那么早就有这类题材:“哟,中国人还能拍这种片子哪”。

          那其实《封神演义》里面可以挖掘的东西可就多了,比如哪吒反抗父权。这类“父子决裂”的戏剧冲突也总隐含着“精神弑父”的意义。

          如果再从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去观察弑父主题,君权来自于父权,那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反抗精神大致上都可以套上“弑父”的帽子。从“刑天舞干戚”的反抗神权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就与上面转载那篇文章里“反出朝歌的故事。作为一场以武力推翻暴政的正义革命,这与法兰西民族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相通”的叙事对上了。

          我前一阵子在笑话帖里讲《白蛇传》的政治正确,起因也是两部以白蛇IP衍生的国产动画片,给人的观感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西方当前的政治正确。

          有时候我感觉,中国在五四运动以后的种种思潮,特别是以“反封建”的名义主张的那些,在当时的世界上并不落后多少,甚至是格外激进超前。只不过那时期反封建的批判给我们一个错觉,就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格外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实际上就“父权”来讲,当时的中外社会其实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比如1955年的《伊甸园之东》,据说是改编自该隐和亚伯的圣经故事,背景安排在一战前的美国社会,而我在观看的时候,不由自主想到的是巴金的《家》😂

          要说有什么是当时的中国社会还难以想象的,那就是《伊甸园之东》背景中的女权。

          这样中外相通、令人联想丰富的片子还很有一些,以后有机会很可以说道说道。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想起西晋阮籍一段轶事

            【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他这个论断与事实比较接近。弑父是比较惊人。总可以找出理由,比如反抗暴政,建立新秩序等等。弑母很少见。人毕竟高于禽兽。

            我记忆里希腊神话的弑父情节,都是误杀,神造成的。与哪吒的自觉反抗是不能比的。

            通宝推:onlookor,
            • 家园 原来“禽兽不如”的典故出自这里

              学习了。

              弗洛伊德把俄狄浦斯情结归因于原生家庭,想来应该是有案例支撑。哪吒这个人物原型引自佛教,析骨还父的情节比封神演义还要早很多,不知道是否中土原创?不管怎样,历来评论对哪吒都赞赏有加,与《二十四孝图》的愚孝大异其趣,可见我们的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

              古希腊悲剧的特点是命运天注定,个人无能为力,哪怕强如英雄。所谓的命运,放在宗教背景里,也就是神意。封神演义虽是神魔小说,这样的宗教意义反倒淡漠,或者说中国人的宗教观与其他文明大相径庭,我觉得相形之下,是有进步意义的。

          • 家园 弑父在古希腊是作为悲剧呈现的

            弑父作为一个隐喻事件,映射的是新旧时代的父子决裂,父死子立如历史潮流不可阻挡。而弑父作为悲剧呈现在社会意识之中,与弑父事件本身相比,表达了相附相反的两种意向活动。弑父表现了父子的对立与冲突,而以悲剧形式呈现则表现了冲突结束后父死子立,立子寻求父子和解恢复历史连续性的一种愿望。尽管这种愿望仅仅只是一种萌芽状态,还无法挣脱已经结束的以对立与冲突主导的叙事体系。说到这一点,不得不感叹,与古希腊相比,古罗马帝国在文化上还是略显浅薄了些。今时,西方思想界也已出现了重新评价中世纪的声音,这正是完成弑父之后的悲剧表达。不过,历史似乎又将重演,美国比欧洲在文化上也显浅薄了些。

            历史的连续性。中国历史上道统的不绝如缕是如何实现的?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希腊文明不是原生文明,所以遇到问题往往求诸于外

              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他需要一个先验的东西,那套严密的理论体系才能够建立起来。

              那么在他的文化中,对立的矛盾与冲突,也就要么是外在的,要么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去打破。弑父的矛盾是受神的诅咒,个人无法摆脱命运;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本身是神,人在这个故事中是背景板。

              所以西方哲学长期盛行二元论,二元对立无法调和。

              而中华思想的根源是《易》,是辩证法。中国历史上道统的不绝如缕应该源自于此。

              与西方的二元对立做一对比,就拿人神关系来说。西方是人神对立的,造物与被造的关系。神是超乎于人之上、之外的存在。然而虽然说人是神造的,但实际上神才是人造的,是特定生产力条件下人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反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的神话体系不合时宜,就会崩塌,除非再造一个神话体系,否则无法“恢复历史连续性”,也就“无法挣脱已经结束的以对立与冲突主导的叙事体系”。

              换句话说,在西方的那套哲学中,不破不立,只有打破一个旧世界,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

              而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强调的是集体记忆,所以史学是一种近乎宗教信仰的存在,可以说中国人是自我塑造的。这体现在龙这一集上古图腾之大成的创造物上面。

              集体创造了龙这一概念的一群人,具有了集体意识和集体记忆,自称为“龙的传人”,也就是中国人,于是龙的精神造就了中国人。中国的哲学是内在的,《易》是对立统一的,很符合毛泽东所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所以历史是中国的一个维度,它天然是连续的,这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当西方尝试重新评价中世纪,而不再简单地以黑暗一词作为中世纪的标签时,不知有谁能更深地理解孔子为什么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时代的脚步:

                旧时代、对立冲突时代(春秋)、和解时代(战国)、新时代。

                我们还没有进入新时代,我们将进入和解时代。重新评价旧时代不是目的,目的是对立冲突时代确立的以对立冲突主导的叙事体系,这在今天,就是西方几百年来建立的殖民后殖民叙事体系。春秋无义战,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对于对立冲突时代叙事体系的批判。在思想文化层面,今天谁能挣脱工业化春秋时代建立的以对立冲突主导的叙事体系,实现和解叙事,谁才能带领人类共同体进入新时代。

    • 家园 豆瓣这篇写的不错

      很多我觉得不对味的地方都写出来了。

      不喜欢陈思诚这个人,也不喜欢他的电影。这就是个冯小刚二代。

      还有一个我特别希望搬上大银幕的事件是鲁荣渔2682号,但是放眼国内,我看这片子没人能拍好,就算真有人把它拍好了,也很难说我能否看得下去。

      • 家园 偶然看到一篇关于陈的新片《解密》

        才知道陈被吹捧得这么厉害。《三大队》绝对不够成为经典电影。这篇文字说得是陈的新片《解密》。

        【郭松民 2024-08-13 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微信公众号

        观众只看到一个光明的、温暖的时代的结束,一个冷酷无情的、充满压迫感的时代的到来。

          01

          有人说,陈思诚的新片《解密》,有点像《奥本海默》。

          是的,有一点。陈思诚想致敬《奥本海默》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但没有拍出奥氏的矛盾与纠结。

          还有人说,《解密》有点像《美丽心灵》。

          是的,也有一点。但是陈思诚没有拍出数学家纳什的痛苦与意志。

          实际上,《解密》像很多电影,比如《盗梦空间》、《爱德华大夫》等,但都仅得其表,不得其魂,所以还是四不像。

          不过,说是四不像,却还有一像,即很像2014年吴宇森执导的《太平轮》。

          《解密》和《太平轮》的共同之处在哪里呢?

          那就是都把1949年的解放,表现为一场沦陷。

          在《太平轮》中,即将在人民革命的洪流中获得新生的中国大陆,成了一块人人争相逃离、马上就要被铁蹄蹂躏的混乱之地,而蒋介石盘踞的台湾,反而是暴风雨停歇之后的平静故乡。

          在《解密》中,从1937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容金珍虽然是一个有心理疾患的孤儿,但他始终生活在非常有爱的环境中,生活上无忧无虑,心理上被人呵护,数学天分也备受重视,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开发。

          解放前的南京,在陈思诚暖色调的镜头中,像是好莱坞经典爱情片中浪漫、温馨的美国城市,人人都健康、快乐,男人西装革履,女生典雅美丽,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当年在国统区各大城市爆发的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以及因为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生沈崇而引发的反美抗暴运动等等,连影子都看不见。

          但这个乌托邦一样的所在,却随着南京“被XX党占领”(《解密》字幕)而毁灭了。

          陈思诚用和《太平轮》一样的手法,来表现南京的“沦陷”——似乎巨大灾难就要降临南京,所有的人都在一片混乱中四散逃命,法律和秩序解体了,酷似《乱世佳人》中,南军撤离,北军即将进占的亚特兰大。

          陈思诚是吝啬的。尽管《解密》全片长达近两个半小时,是今年暑期档最长的影片,但陈思诚不肯用哪怕一句话、一个镜头,来正面诠释一下“解放”的真实含义——压迫者被推翻,帝国主义被赶走,人民站起来了,等等。观众只看到一个光明的、温暖的时代的结束,一个冷酷无情的、充满压迫感的时代的到来。

          陈道明饰演的“老郑”,在《解密》中,无疑是革命者与新中国的人格化——他总是一袭黑衣,室内也带着墨镜,面无表情,神秘莫测,缺乏安全感。在他戒备森严的办公室里,还有着密室和暗道。他决定了容金珍(刘昊然 饰)的命运,但容金珍直到最后,也不知道他是谁。

          透过神秘的“老郑”,观众看到,那个在1921年成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与人民群众保持着“种子与土地”一样的关系,以自身的热情和奋斗唤醒了千百万人民并领导他们获得解放的“核心力量”,似乎是一个类似共济会、兄弟会那样凌驾于国民之上,拥有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力量的黑暗组织。

          那么,“老郑”们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在《解密》中,这是一块被高墙和铁丝网圈禁的土地。

          《解密》一多半的篇幅,是反映1949年后的生活。但观众没有看到人民欢天喜地的迎接解放,也没有看到人民意气风发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只看到了哨兵、高墙和铁丝网,看到了军警以寻找机密文件为借口,突然宣布“封站”并搜查每一个人的严酷与肃杀,还看到了一个超现实的场景:暴民在批斗大会上暴打善良、无辜的知识分子——这在“伤痕电影”中,通常发生在1966年之后,但在《解密》中,却被提前到了1963年。也许陈思诚意识到这是过于明显地伪造历史,于是他取下了群众的红袖章,只是这样一来,就更显得欲盖弥彰了。

          一些中国电影人,在通过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表现“那十年”,并通过表现“那十年”来向外界传递关于新中国的刻板印象(狂暴和残忍)方面,似乎有一种执念,以至于他们经常会毫不在乎地在银幕上展示伪史,比如在2018年上映的《无问西东》中,就有一个几乎一摸一样的桥段:美丽的女大学生在批斗大会上被暴民凌辱,她的恋人从核试验基地匆匆赶来……导演李芳芳也把时间提前到了1963年。

          这些中国电影导演的这一奇怪偏好,自然影响到了国外的电影人,他们也驾轻就熟地运用这一手法,给中国打上“暴民恐怖”的印记,比如网飞版的《三体》,就有一个和《解密》《无问西东》中的相关桥段极为相似的开头,并成了全部故事的枢纽。你说西方导演是在妖魔化中国吗?但西方的观众可以很轻易地在中国人自己拍的影视剧中得到印证。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有家国情怀的,容金珍破译密码,是因为爱国。

          似乎有道理。但容金珍爱的是什么国呢?

          是一种先验的、抽象的“国”,是他的养父(吴彦祖 饰)从甲骨文中拆字而来的“国”,这种“国”,完全排除了“新中国”的政治含义,排除了对“社会主义祖国”的任何情感。这种抽象的“家国情怀”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它出现在《解密》中,不过是为了对抗容金珍生活于其中的新中国罢了。

          02

          二十世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背叛的世纪”。

          因为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之多的出身富裕家庭(剥削阶级家庭)的青年,背叛自己出身的阶级,投身到为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的时代洪流中来。

          有一次,我去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惊讶地发现,在这里牺牲的十几万烈士中,许多人(不是全部)都具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非常年轻;第二,受过良好教育;第三,出身富裕家庭,有些人还是世家子弟。

          这些令人潸然泪下又无比敬仰的烈士,他们投身革命,是自觉自愿的,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清了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许多人是唱着《国际歌》,在国民党军警的枪口下走向刑场的。

          但是,在《解密》中,这一发人深思的历史现象,被完全颠覆了。

          按照《解密》的叙述,出身世家,在知识精英家庭长大的容金珍破译了美将特务企图炸毁“中央首长”专机的密码,破译了美蒋企图空袭我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密码,建立了巨大功勋。

          但是,他所做的一切,不是出自任何政治认同,而是被绑架、被圈禁后,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不得不这样做的结果。

          陈思诚深怕观众会把容金珍误读为一个热烈的爱国者,所以借容金珍遗孀之口,对采访者(由陈思诚本人扮演)——实际上是对银幕下的观众——强调说:“这不是我们的选择,我们是被选择的!”(陈知道自由主义的精髓在哪里 - 燕人)

          被选择,就是一种无奈、一种被迫。

          “老郑”是金珍的引路人,也是他的绑架者与监护人。在“老郑”与金珍的互动中,“老郑”从来不做任何政治启蒙,他只是凭借一种神秘的恐怖力量,令金珍不得不屈从。

          “老郑”发现了金珍在破译密码方面的天才后,就约金珍谈话。金珍回家后告诉养父,“那个人让我跟他走!”

          金珍是超越于政治之上的,至于他在破译密码时所展现出的狂热,不过是一个数学天才在挑战自我,探索自身能力极限时出现的偏执罢了。而做为党的化身的“老郑”,则冷酷地、精明地、不人道地引导、利用了这种偏执,不仅榨取了金珍无比珍贵的智慧,也榨取了他的生命。

          并且,容金珍完全不是中国所能培养、锻造的“天才”。他的容貌是中国人,但他的大脑,是浸泡在西方文明的营养液中发育起来的——来自奥地利的“洋先生”教会了他释梦,使他获得了可以在梦中破译密码的能力;而来自波兰(也是欧洲)的犹太人希伊斯,发现并开发了他的数学天才,并成为他精神上的“父亲”。按照《解密》的叙述,容金珍简直就是新中国的拯救者了,国家的命运完全取决于他能否破译密码,但他却是被新中国强行截留的“西方文明的产儿”。

          其实,对容金珍来说,他真正的梦想之地是美国,绝不是如同集中营一般的701。当他的导师,犹太人希伊斯表示要带他去美国深造,并表示已经为办好了一切手续时,他是多么快乐啊!只是非常不幸,南京的解放,使他梦想破碎,他不得不留在高墙和铁丝网后面,但仍然和身在美国的精神之父希伊斯惺惺相惜,金珍甚至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还不忘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希伊斯摆脱困境。希伊斯为美国情报局编织密码,金珍为中国破译密码,他们都是被胁迫的,摆脱这一切,师生(父子)在海边对弈,才是他们最渴望、最美好的生活。

          

          就这样,《解密》改写了新中国的历史,也羞辱了新中国的历史。富裕家庭出身的青年满怀激情地投身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变成了变成了“被选择”、被胁迫、被利用的历史,新中国的胜利,也因此不再是任何意义上的政治的胜利,而是被囚禁的“人质的胜利”,甚至是一种“集中营式的胜利”。因此不仅不值得怀念与歌颂,更是未来要极力回避,并避免重演的!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史料推理,很高兴,桥上,疾走他乡爱故乡,
        • 家园 电影已死,抖音当立

          年轻时候是郑智化的粉丝,喜欢他的叛逆、批判、悲情;年纪大了,不喜欢了,爱上了刀郎的歌曲,有西域的风情、不屈的呐喊、江南的温柔,战斗的匕首和标枪,还有重新演绎的红歌。

          逐渐认识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像港台、日韩、欧美的殖民地文化是诞生不了使人奋进的艺术作品的,有的只是华丽的袍子下爬满的虱子。悲观、厌世、醉生梦死。现在的中国电影也就姜文、贾樟柯可以看看。

          曾经很喜欢美国电影,《超人》等科幻电影、漫威的系列英雄造成了审美疲劳,好莱坞造的梦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也江河日下、支离破碎。

          如同电视,自己掘好了自己的墓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内容的多样性丰富了大众生活。画面再精致,如王家卫的《繁花》,看过一场热闹也就过去了。抖音造就了张雪峰、法外狂徒张三罗翔等一大批草根英雄,言之有物,授人玫瑰。

          文化的主阵地自己不占领,敌人自然趁虚而入。很久以前还纳闷放着现成的毛泽东思想不命名文化交流的学院,非要将几千年前的孔老二搬出来命名。后来想通了,也许要扮演人畜无害的小白兔,也是真的害怕:外国老爷们害怕、中国老爷们也害怕。看看六十年代的文化输出,世界各国都在学习中国。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了,《解放军在巴黎》就不仅仅是电影了。

          大鸣大放大字报等被禁止了,移动互联网新生了群众的声音。从此,反腐不仅仅靠小三了😜

          当然,新媒体的背后也是有主人的,但是再操纵,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会用流量投票的,用周总理的话说:“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想当欧美资本的狗,篡改历史,侮辱国人摇尾乞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又如何?时间会擦亮国人的眼睛。

          生老病死、起承转合,电影已死,抖音当立。大破大立,旧的时代过去,新的时代无论我们各自感受如何,终究已然来临。

          通宝推:很高兴,燕人,
        • 家园 这个电影《解密》什么时候上映?

          周迅梁朝伟那个《风声》也是,过于突出精英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