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2025新楼-雪夜灯之一 -- 夜如何其

  • 共: 💬 64 🌺 331 🌵 1
  • : 💬 3 🌺 3
  • 2025新楼-雪夜灯之一

    在河里,我不太喜欢争论,没有意义。

    但有时也会说点风凉话。

    比如对传统文化有爱好的河友。

    其实这也是种文人相轻,同行。

    从理性上来说,我是个辩证唯物论者。

    从感性上来说,我是宿命论者。

    从言语上,我是混杂和自相矛盾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知道我的言论和屁股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

    难的是,我自己知道。

    开篇第一章,就不说那些犯忌的。

    只说自己吧。

    我没想到国内学历崇拜这么厉害。

    我家儿子大学要毕业了,提前落实好了去处。国内亲戚还在疑问,为什么不读硕士?

    我解释一番,发现误解很大,信息扭曲,也不继续解释了。

    其实儿子学习很好,他的学校一直在发邮件,邀请他读硕士。

    过去他是觉得就算读,也得换个大学。

    后来实习,深受前辈的影响:读书就是为了挣钱。挣到钱了,还读个屁书?

    读硕士,收入也就是当个助教,养活不了自己。

    我觉得可能与当初也有点关系。他没找到实习时,申请助教,教低年级学生未果,没有上这条轨道上跑过。

    我们对他学历还是有点期待的,觉得书得一口读下来;一工作就泄气了。

    但也不太执着,一来他也不听,多说无益;二来,他工作后,还会继续学习。

    就连音乐,他也要继续找老师学习。

    他每天还是练琴两个多小时,水平也不是真高,实在浪费时间。

    但总比打游戏好。哦我们也选择闭口不言。

    现实生活和网络信息有非常大的区别,我们也是管中窥豹。

    单就学习这个事情,信息茧房效应很明显。

    由于很多人都是花了大钱,买的教训和指导,有用的信息是很难被搜索出来的。

    不过倒并不是没有。只是垃圾信息淹没了这些有效信息。

    通宝推:方恨少,
    • 第22 特朗普变革的分析和预测

      先来高大上的。

      刀郎的《罗刹海市》唱到:西方欧钢有老板,生儿维特根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小维作为奥匈帝国的军官和堂兄弟一起入伍。

      哥两大概都不在步兵前线,没事哥两一起,就讨论哲学问题。

      后来他表哥比他更出名,写了本畅销书《通往奴役之路》。

      这本书为了讨好读者,有意调整内容。

      就是知道你是属丝壳螂的,就做滚了好多巧克力外壳的,特讨人喜。

      但是这就造成这本书内容,有些互相矛盾,并不是严肃的著作。

      这家伙先是经济学家,后来搞政治哲学去了。

      学术晚期,江郎才尽,但早期的工作受到肯定,收获了迟到的荣誉。

      他的经济学观点属于混乱的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边缘。

      阿根廷的米莱受到这些人学术观点影响很大。

      成了国家级实践的先驱。

      美国比较复杂。

      现在的美国说实话,对简中网键政来说,非常棘手。

      你要把它定义成旧式帝国主义的复古也行。

      你要是说他战略性收缩,回归孤立主义也行。

      但简单化的分析,肯定是没办法了。

      帝国的崩溃,主要来自于财政的崩溃。

      目前来看,美元非常危险,如果不想发动世界大战,选择自我毁灭的话,重整财政纪律,是迟早的事了。

      当然,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川普和马斯克出现也是时候。

      过去一般认为,美国削减支出的余地不大。

      这次马斯克利用AI分析,发现别说自主支出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刚性支出泡沫也是惊人。

      开源方面,就是关税。

      和大清一样,其实美国也有过靠关税的历史。

      从这点来看,似乎不能单纯地增加关税,看成国际斗争,倒更像美国人的别无选择。

      自由贸易中,单向开放不是不行,但是不回击,却值得研究。

      从常理上,你不反击,他蹬鼻子上脸,选择只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但是他现在要是逼急了,要狗急跳墙怎么办?

      比如加拿大,不是不能反击。但要是博弈推演发现,逆来顺受的成本更低,还反击不反击?

      我不在国内,美国和阿根廷改革冲击,可能对国内有两个负面影响。

      第一是美国文攻熄火,以后再扣美分的帽子,有点不合适了。要是批发送1450的帽子,弱鸡对手实在拉跨,对自己也是侮辱。反正别到了最后,搞养寇自重,黑子们拿国内经费为生为好。

      第二是对行政体制冲击。说实话,精简人员,最有效和长久的办法,就是直接拆庙,斩草除根。搞末位淘汰和诗庙集团等操作都是赶和尚的假招式,故意磨时间,待春风。

      按道理特朗普的改革成功可能性不大。

      但是既得利益集团似乎也是纸老虎,战斗力不强。

      这事还真不好说了。

    • 第21 再说人参--参王的传说

      我也没想到,居然还会再写一个人参的帖子。

      之前我已经写过一回了。

      我懒得找是那篇,胡写不负责。

      --------

      参王的传说。

      进入新世纪后,网络留痕。

      目前来看,2005左右,网络的参王传说,基本可以确定是种植参了。

      考虑到生长周期,2000年后的公开信息,都值得怀疑。

      但是非常令人费解的有一件事。

      人参的国际走私冒出水面,导致国际资源保护的行动,这到底是国外西洋参行业的推动,还是确尤其事,搞不清楚。

      我所知道的一件比较确定的参王交易,是在九十年代。

      这件事在北方中药行业广为流传。细节差别很大。

      但看共同之处,可以确定是同一来源,很有可能河北安国药市传出来的。

      《大宅门》里,白老七去哪里买过人参,控制过黄连的价格。

      我说的这个传说,同仁堂也在内(但少数说法里没有),就算有的,也没说是同仁堂买了。

      这株人参重量和价格传说不一,但非常大。有一种说法,是有三株。

      但是非常统一的说法是,这株参王是在俄罗斯,按照传统采参的方法盗取的,在北京成交的。

      可以推测一件事,那就是业内有传承的老人带头干的。

      现在人参是有地理分布的,南到北京燕山山脉,北到外兴安岭,东到38线,西到贝加儿湖。

      但古代的人参却比较复杂。

      比如南京曾经是人参的重要产地。

      山东泰山也出过人参。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山西潞州的党参。

      古代的参王,是一种“紫团参”。

      听这个名,很有点像紫皮紫心的圆萝卜。

      估计就是党参的一个罕见的变种。并不是萝卜。

      这个东西被记录下来,是因为王安石拒绝收这种重礼。

      那时人参并不贵。

      按照《伤寒杂病论》,人参处方量都是3两左右(伤寒论的药两折合15克左右),使用很普遍,和现在吉林菜市场卖的的差不多。

      苏轼写信说,如果顺道来看我,带点红枣和人参过来。

      我看到这段,突然就想:老苏吃的东坡肉,不会是人参红枣炖羊肉块吧?!

      人参的价格暴涨,是在万历年间。

      主要是短缺,南京和山西山东河北的人参都被挖光了。

      价格飙升20倍,从此脱离常用药范围。

      但是要说满清以此而兴,半真半假。

      假的成分,学过历史,懂得历史规律都明白。

      真的成分,明朝还真制裁女真,不买人参,让他们遭受过很大损失。

      但女真的落后生产水平,决定了他必须抢劫。

      所以半真半假。

      清代人参地位继续提高。

      临结束前,说说人参的使用。

      按照伤寒论,人参最常与,大枣,甘草,生姜合用。

      根据情况可以加黄芪(人参的效果倍增器,但需慎重),附子(男性用)。

      倒是红楼梦中的人参养荣丸,出现比较晚。

      人参的使用,过去的难点是价格贵,导致药量不足。

      现在价格下来了,倒是可以复古使用了。

      还是东北老铁们有福气。

      哈一杯!

      再哈一杯!

      --------

      哈死算了!

    • 第20章 特朗普推动了2025年加拿大的提前大选

      对于加拿大人来说,特朗普真是讨厌无比.

      加拿大13省联合华盛顿参拜,给足面子.

      结果老特派个低级官僚,打发了,嘲笑了一番.

      大伙笑着离开,称大有收获,但心里真是怒了.

      老特真是油盐不进了,无道理可讲了.

      这个推动加拿大的大选提前.

      对于执政的自由党来说,特朗普是大救星.

      自打他上台,一同操作.

      自由党支持率反弹回30%以上,主要反对党保守党支持率49%的高点,跌了11点.

      差距缩小.

      甚至可以幻想一下,保住执政地位的可能了.

      以下跟两个问题.

      第一,加拿大政党对美国共和党政府和成为51州态度.

      魁北克人党,那是坚决反对,这要进入了大英语圈,讨价还价能力大减,独立又不行.

      新民主党,印度裔当头,左派,更和美国人不尿一壶.

      自由党是特朗普他们讨厌.

      右翼的保守党呢?

      也不行,他们理念像,但其实也不愿意.

      就是说,绝大部分加拿大人都不愿意加入美国.

      但美国打过来,加拿大军队按照程序接受北美联合指挥部的命令,执行任务.

      所以特朗普再横,也无法对加拿大搞军事威胁.

      只能搞经济威胁.

      第二,就是加拿大人无法理解特朗普的经济威胁.

      比如以铝为例,对墨加两国关税25%.

      问题是加拿大虽然出口最多,卖的都是原铝.

      这是因为水电丰富.

      反而墨西哥主要是再加工的铝制品.

      墨西哥的原铝来自中国,相当部分是中国厂家的产能操作.

      加拿大想不明白,你制裁中国,就制裁中国吧.

      你老把我拉出来,陪斩,为啥?

      你真把我逼急了----

      "今天你要不弄死我,你是我孙子!"

      ----------

      赶紧国会复会,提前大选吧.

      选个当家的,去给特朗普叩头吧.

      不然,现在去的再多,连个小板凳都没一个啊!

    • 第19章 原研药仿制药之三

      我少见多怪。

      我见过最贵的药,不是看过听说,是放到手里,颠颠两下的。

      是一瓶注射剂,价值大约12万元人民币多。

      那是朋友让我开眼的,无处可买。

      我还开玩笑,等他用完,把空瓶给我。我拿去当个摆件。

      这种价格,你说他会在生产成本上偷工减料,这根本就不合逻辑。

      你要说仿制药厂真的,做不出来高质量的吗?

      制剂手段不如人吗?

      当然不是。

      是----没必要!

      老字号为啥口号喊得响,卖的贵,有底气啊!

      药品集采,是为了降低价格。厂家更有理由了。

      那就有另外一个问题了,一致性评价如果过关的。

      我不知道。

      不过以前有新药报批的黑传说。

      就是买了原厂药物。

      注射剂,简单的,换个标签。如果是特制包装,需要在无菌环境下,换所有的包装。

      胶囊把颗粒倒出来,填充到自己的胶囊里。

      片剂反而麻烦,得粉碎了,重新压制。

      效果很好。

      -----

      结束前的结论:

      对于大多数药物,原研药和仿制药没区别。

      比如我,我就买好市多的阿司匹林。

      对于高利的中药,销售人员超过生产线人员10甚至百倍的,买原研药也是交智商税。

      但对于以下药物:

      第一,药品化学性质不太稳定的。或者有某些副作用的(包括混入药品的杂质)。

      第二,需要长期服用的。

      第三,临床现场使用的。

      药物质量问题,会凸显出来。

      那在药品集采问题上,怎么办?

      唯一办法,就是允许病人选择。

      但是不在目录的,必须自己负担费用。医保绝不能报销一点。

      说句难听话,医保就是努力达到最好的费效比,不能崩开任何口子。

      • “允许病人选择”和集采实践中是矛盾的

        “允许病人选择”和集采实践中是矛盾的。因为集采是带量的,量大才能压价。带量集采以后,你这些药就得分下去,给各个医院用,一定时间内用完,你这集采才是合算的。

        但是,你如果给病人选择权,病人很可能宁可交智商税换安慰剂效应,不买集采的药。例如,小孩生病,阿奇霉素用原研还是仿制?你要是问病人家长,他只要交得起钱,他就会用原研。第一,原研药的疗效可能比仿制好,那小孩早一天痊愈,他这多花的药钱就值了。第二,就算仿制和原研一样好,他用仿制也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用原研药,小孩病不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就认了,你用便宜的仿制药,病不立即好老人骂死你。

        那问题就来了,集采发下来一万份阿奇霉素仿制药,计划一个月用完。结果一周之后只用了一千份,肯定用不完了。你是医院领导,你愁不愁?

        你能采取的办法就是让药房别进原研的希舒美了。药房只有仿制,赶紧用。病人的选择权这里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但是患儿父母也消息很灵通。他们早就传开了,XX医院希舒美没有了,只有仿制。于是在医生开仿制的时候,父母就会说,大夫,仿制的阿奇霉素我不要了,您给我开外购处方,我去药店自己掏钱买。

        然后第二周过去了,仿制的阿奇霉素只开出去五百份,比上一周还少了。你作为院长,该怎么办?上上下下的眼光都看着你,意思是:“SB吧,就你积极,病人都要用希舒美,你不进,钱都给院外药房赚去了。”

        这时候你得求助上级了,向上级报告情况,要指示。然后上级让你自己想办法,用集采仿制药是政治任务。于是你只要硬着头皮,和兄弟医院的领导商量一番后,规定:每个医生每天只能开五张外购处方。

        这时候病人的选择权基本就没有了。因为他连外购处方都拿不到。

        这就是上海郑主任提案之前的局面。

        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郑主任和其他一些医生在小粉红那里名声臭得很。但是病人和其他一些医生是感谢他的,因为又可以开到希舒美了,虽然医保不报销。

        最优是实用的大敌。

    • 第18章 原研药仿制药区别之二

      接上文,说干货。

      小分子化学药的药效,同一种药物有区别原因何在?

      第一点,原料。

      中国当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制药国,没有之一。

      当时公开说有6600种药物。

      具体如何解释这种说法,倒反而不明确。

      这点不用怀疑的,当时南京药学院(后称中国药科大学)奉命编了本《大全》,小字印刷。

      除了不到十家(可能是6种药物,列名,不列制法工艺),工艺全公开。

      有的原料药供应厂家,就赫然写湖南某县第二化工厂。

      化学纯原料使用直到GMP推行很久,都没彻底禁止,人家化工厂没兴趣生产原料级别的。

      不扯了,就说干货。

      原料的精制问题。

      原料后期精制,成本超过总成本70%以上,收率损失大于2%(极高水平)。

      但是原料药收率提高0.5%,是很难的。

      中国产降压药原料出口,出的致癌物超标就是个例子。

      所以从精制省钱,最节省成本。

      甚至于原研药厂家也是高价买高级别的平替,或者再精制。

      因为它有溢价,这点是小钱。

      国外平替厂家,就卡着国外药典,不会这么做了。

      说到这里,我举个十几年前的例子,河里讨论的某种药物,制造成本仅为出厂销售价格的10%。就这样国企还亏损。你可以想象内卷价格时,压力集中到10%的制造成本那里,会有啥结果?

      当时内部自嘲为:逼良为娼。

      有事,以后再写

    • 第17 原研药,仿制药区别的一个解释之一

      首先不保证正确。

      其次我认为有可取性。

      引子一:

      如果系统学习过中医理论课的话,从《黄帝内经)开始,学习到《温病论》会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中医是没有系统性的理论架构的。

      我可以非常直白地说,硬往《易》等玄学理论上扯的,才是真正的中医败类。

      西医只能算是鬼子,这些人才是秦桧,还不如去当汉奸呢。

      金元四大家的时代,混乱不堪,中医圣药,人参出现供应问题,第一是上党的地产被挖的差不多了。其次时局。

      而此时人参还是被认为常用药材。

      这个时候黄芪作为低端平替,拓展使用出现新用法。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现在看人参,觉得它没多大用啊?

      因为那些用法,好久不用了,失传了很多。

      其次商业理由,也不愿意复古。

      那样,就成卖萝卜了。

      宋代说山东泰山山区开始种人参,就是当萝卜种。

      那就是一年参了。

      这个种法,好像不太好,我种过。

      不过说句题外话,要是现代修仙,吃个人参娃啥的?

      合理的写法,情景应该是:

      上党山区打击人口贩卖,山上发现个光腚乱跑的黑娃娃,你义愤填膺:现在都拐卖非洲妇女了吗?

      然后,巴拉巴拉

      引子二:

      西医圣药阿司匹林,拜耳在好市多的价格,比好市多自营的,贵三倍。

      主要是肠溶片。

      有智商税,但也有合理之处。

      然后是简单的正文,有事离开,有空再写

      • 人参即党参

        现时人以高丽参为人参本体,无非富在在深山有远亲,中华正溯在台湾。正统中医,人参即党参,其他参类需加限定,如玄参,太卫参,丹参,高丽参。故而看经方,看到人参,不用多想,就是参党。

        由于喧宾夺主,为免混乱,开方者直接写党参高丽参,而不是人参。例如生脉饮,人叁麦冬五味子,后来有以红参代常参,故成药生脉饮口服液,黄芪生脉饮口服液,往往会注明“党参方”“红参方”。 @桥上

        老师。

        • 明朝时期,女真向中原出口人参

          多看看历史吧。

          明朝时期,女真向中原出口人参,这个人参,只能是长白山的人参。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