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雷都头与驴筋头 -- 履虎尾

共:💬71 🌺5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矿”是因为避讳才改发“况”音的,这个头一次听说。

        避讳改改字,写的时候缺一两笔,也就可以了,把发音都改了,皇帝老儿也太过分了吧?

        咦,没准“玄烨”的“烨”本来读“华”,康熙登基后,避讳,结果就读“夜”了。

      • 家园 酒兄啊,

        我在豫东生活了五年,离山东荷泽仅几十公里距离。当年的同学中,鲁南、皖北、淮北又各有一人。所以,对苏鲁豫皖地区,了解较多。当地语言及风俗习惯生活习性等,与《水浒》中所写,真所谓心有戚戚焉。虽然没有够硬的证据,但深信,施耐庵必为此处人也。

        • 家园 最初的水浒,宋江原是在太行山而非梁山泊活动

          所以很多描写是那边的风俗。施老先生不过是最后成书的人,很多东西都沿用下来了,他自己倒未必是那里人。

        • 家园 水浒作者是哪的人真的说法很乱

          有人考证,在征腊部分,作者对杭州甚至连街道写得的都很准,可对北方的州郡位置却乱来

          • 家园 萝兄,

            你所说虽然有些道理,但是,根据前些日子弟兄们的公论,在这里,《三国演义》,《水浒》,《西游》是正史,《三国志》,《宋史》,《通鉴》是野史。同样道理,个人心证如“俺觉得如何如何”,“我认为如何如何”,才是主要依据。而你所说的那些呀,不过是些旁证,仅仅是参考一下罢咧。

            开玩笑啊,萝兄莫当真。萝兄文章俺是篇篇拜读的,佩服得紧!

            • 家园 虎兄是大才

              兄弟只爱鬼扯,俗话说的好:扯不好瞎扯

        • 家园 履老师这个证据很有说服力。

          我上面表述得不够精准,这里再澄清一哈:

          有一种观点认为:水浒最终的串编集成者,是位南人,但他的工作主要是将原本就

          存在的单个小故事串编起来,而不是去改动原有的小故事,既不会改动情节也不会

          改动语言。

          所以,履老师的推测结论,其实与“串编者是南人”的观点(也是我的观点) 并不矛

          盾。

          至于这种串编者为南人的观点是如何得出的,我记得是根据那些明显的串编情节中

          的文字特点推测出来的。

          另外,读过一篇为水浒前71回的地理常识详细纠错的文章,该文还列举说明了平腊

          部分文字中作者对南方地理情况的熟捻和精准。最后文章作者得出的结论也是:最

          后集成者很可能是位南人。

          至于前71回里的地理错误,我的猜测是,创作那些单独小故事的民间作者虽是北人,

          但基于他们有限的素养,加上他们没条件做跨省旅游并认真核实相关地理关系,因

          此他们只对自己附近的地理很熟悉,对邻省甚至邻县的都有可能出错。

    • 家园 好极了

      昨夜忽醒,睡不着,便拿起水浒,刚好读到“衣衫窄窄,今夜做个娇客。”水浒读熟的地方,便不留意那歌谣的音韵. 不料今日偶见先生的方言妙解,亦为人生之巧事了.

    • 家园 履老师好文,花之。

      长知识。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