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废除科举的教训 -- 谭伯牛

共:💬36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re

        1 为了富国强兵,我们需要大量的理工科,经济,法律,外交,工商等人才,而这些人才科举是培养不出来的。只有废掉科举,我们才能把年轻人解放出来去学习新的知识。

        如何评判所学知识的好坏深浅,仍然离不开考试。科举就是考试制度。八股是考试方式,四书是考试内容,将其置换为各类专业知识,依然进行严格的考试,正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态。一定要将科举与八股分开讨论,才方便检讨历史。

        3 “其次,“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宗旨,保证了耕读传统——读书人出则入仕,为官者退则居乡——的延续,不致造成巨大的城乡差别以及国家政权与基层民众的隔膜”科举时代读书人能做官的毕竟是极少数,这些人不可能对本乡经济有什么影响,所以我对您提出的科举不致造成巨大的城乡差别表示怀疑。

        乡绅、官绅对地方经济以及与本土有关的中央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更对有效维护帝国统治——彼时基层政权至县为止——具有深远意义。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张仲礼《中国绅士》对此有精辟的分析。您有兴趣的话不妨取阅。

        4科举根本不是教育公有化。一般的私塾都是当地士绅或家族中比较富裕的建的,士子上京赶考一去几个月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其实从北洋政府到1994以前,我国公立学校的学费都不算高,当然没有达到免费的地步。

        不但有私塾,还有义学(免费,或几乎免费);士子自进入官学,则不但有公费补贴(膏火银),还有族人、乡官的接济,入京后(举人)更可从各类途径获得经济援助,例如被聘为京官子弟的老师、免费入住各省府县在京会馆,等等。从北洋政府以来的学费,我未作调查,不知高低,但是,现在举目都是读不起书的各类新闻,我实在不觉得乐观。

        5您举的江西寻乌县的例子,从辛亥开始江西处于中国内战的高发地带,这个好像不一定是废科举的错。

        其实,废除科举后很长一段时间,能入学堂者都是家境中产以上。城乡无产阶级,除了革命,实在无路可走。

        • re
          家园 在网上查到一点大学学费

          我只挑了国立大学的学费,下面摘自《北洋大学的回忆片断》(作者:魏寿昆)

          http://dj.tju.edu.cn/lovetian/show.php?id=196

          “北洋大学是一个比较穷的学校。校舍是由清朝武器库改造的,并不华丽。经费少,贫苦的同学较多。当时学生每 年交学费十元,新U形宿舍楼盖成以后每年收宿费十二元,对学年考试成绩超过八十五分的学生,可以免缴下学年的学费及宿费。书籍有贷书制的办法,即教科书全 部由学校供给,读完一门课后该门教科书可由学生以半价收买,如不愿意要则可交还学校。学生主要的花费是每月的伙食费。伙食由同学自己经营组织食堂,一九二 三年我初入学时每月伙食费五元,到了一九二九年毕业时因物价上涨伙食费增加到每月七至八元。因此一个学生如果节俭度日一年有一百元就足够了。“

          下面摘自《大学学费相隔六十年》http://www.china-week.com/html/01533.htm

          “30年代国立大学的学费

          我查阅了1932年修订的《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简章》,其中第14条明文规定——

          北京大学学费每年银圆20圆,分两期,于每学期开学前交纳:第一期自9 月

          至次年1 月,交10圆;第二期自2 月至6 月交10圆。又,体育费每学期银圆1 圆。

          这就是说,北大学生每年交费共22块银圆。宿费全免。

          30年代清华大学以及北平医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等等的学费跟北大基本一样。

          国立上海商学院、国立上海医学院等,学费都是每学期10银圆,每年20银圆;但此外须交宿费12圆。

          铁道部所属的交通大学(总部在上海、而在北平设有分部)的学费为每学期20银圆,每年40银圆。

          又,1936年制订的《国立北平(北京)师范大学学则》规定:“本大学不收

          学宿费”,“入学新生除办理注册手续外,须交纳保证金20圆”,“本大学学生

          所交纳之保证金于毕业(或病故)时发还,但自请退学或因故由学校令其退学者,

          已交纳之保证金概不退还。”

          全国各地的师范学校一律不收学宿费。

          。。。。。。。。。。。。。。。。。。。。。

          根据1929—1930年进行的社会调查报告《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所提供的数据,30年代初,一个典型的工人4 口之家每年平均生活费为454 银圆。

          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通常为16—33银圆之间,平均约为22银圆;每个家庭必须有两个人同时做工方能维持生计。所以,一般劳动人民家庭若要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只能是国立大学,如北大、清华、交大、北师大等等,或免费的师范院校。30年代北京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师大有许多大学生来自劳动人民和小市民家庭,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史实。

          而私立大学或“贵族化”的教会大学,对于工农子弟来说确实是上不起的。特殊情况如清贫的青年周恩来能上天津南开大学,是因为减免学费的缘故。

          30年代,国立大学的学费占平民百姓家庭生活费的份额大约5 —10% ,或者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两个月的平均工资。而贵族化的“教会大学”的学费占平民家庭生活费的份额为35% ,即三分之一;或者说,教会大学的昂贵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年工资的三分之二。怪不得当时有人说,教会学校是培养“高等华人”和“精神贵族”的温房;而北大、北师大则洋溢着“平民意识”。这是足以引发我们深思的。

          3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起点月薪一般为50银圆;待遇高的可以拿到80银圆。一般从事脑力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阶层,如中学教员,工程师,记者,编辑,职员等等,月薪在100 —200 银圆之间。大学教授平均月薪为350 银圆;一级教授最高月薪可达500 —600 银圆。这些人群组成社会的“中间阶层”或者叫做白领劳动的“中产階級”,鲁迅在《二心集序言》里面就认为自己属于“中产的知识阶级分子”(参看《鲁迅全集》第4 卷151 页),他们正是劳动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时我国的大学生们多数来自这样的中间阶层。原因之一是这个阶层热爱知识,并且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原因之二,是他们的劳动所得能够保障子女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费,一般说来,大学学费不高于他们一个月的薪金。他们中间,收入稍低的可以把子女送入国立大学,收入较高的可以把子女送入私立大学。我曾经统计分析了当时许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本文因篇幅所限,兹不赘述。“

          我是1994年上的大学,这一年几十所比较著名的学校开始实行学费并轨,包括我的母校。1994年我入学是的花销有学费600元,住宿费200元,书籍费200元,床单被褥杂物费500元。我每月生活费大约250-300元,每个月学校有40元补助(寒暑假没有)。我的大学同学大多来自农村,虽然有的比较吃力,基本还支撑的住。我的母校学费算是比较便宜,清华上交大较贵,每年学费好像是1400元,其他另计。94年到97年大学学费简直是火箭式增长,97年我领导(和我同一学校)入学时的学费就已到3500元,而1994-2000年农民民工收入几乎没有增长。

      • 家园 第四点不是很确切的

        中国的教育体系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义务教育来评价。如果是就花费而言,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是可以认为免费的。我记得吕思勉的文章中是有讨论的。

    • 家园 伯牛兄别来无恙,唱点反调:

      1 伯牛谈到同治中兴“科举”的功劳,窃以为这之前的太平天国暴乱多少也归功于科举的“问题”。乾隆后中国的人口急剧增加,科举制度制造了人多为患的员外和等待功名的读书人,而清朝官职数量却不够。大量的想通过科举功名改变命运的彻底人失去机会而铤而走险,洪秀全和他的天国弟兄们就是科举制度失效的一个结果。科举的确是维系社会不同阶层的一个管道,可是急剧的社会经济人口变化导致它堵塞而不能正常流动。

      2 所以同意伯牛对关键问题的判断“科举的好处,不在于“学而优则仕”,而在于维系社会流动,保障程序正义。“ 这套工具在到明清的一千多年时间中大体是人类社会有记录的最精巧的一个社会矛盾缓冲机器,原因中国是个农业社会,科举制度大约能够对付社会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3 但是最近这三百年多年时间,资本主义带着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欧洲和全球闪亮登场,撕开了羞羞达达的面纱,前所未有利用人的”利己天性“作为最强大的武器,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和力量改变它所有触及到社会和地域,彻底改变了人和人群体相处的经济政治社会家庭关系。最形象的描述者是经济学家熊彼得的”CREATIVE DESTRUCTION“创造性毁灭。此时迅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关系,已经是传统的科举和高考制度无力回应的现实。

      4 伯牛兄文章的要害是寻找”维系社会流动,保障程序正义“的机制。在我看来,有几个不同的模式可以选择,比如在美国选拔公务员的程序必须公正透明对所有人开放,这是几乎是中国科举取仕制度的翻版。但是学校却未必需要为培养公务员而设计,学校却是市场中的一个参与者,其责任是教会人们技能可以去谋生,取仕也罢,经商也罢,自己选择。但联邦政府的责任是保障”所有想念书的人,都有能力念书“,具体措施是对所有公民提供的联邦助学贷款。这是美国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我们学得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另外一种模式是教育完全免费,对所有人开放,其代价是教育同需求的脱节,成本最终摊在社会全体成员上。

      5  窃以为科举不是在现有大变局背景下的”维系社会流动,保障程序正义。“的答案。分权制衡的权力构架来限制政治人物或精英阶层滥用权力激化矛盾可能是一个答案。最大的例子是英国,其历史上并没有如科举一样发达的制度安排促进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但是恰恰是制衡的制度安排,基本防止了其历史上大规模的社会暴动。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伯牛兄多指正。上周在伦敦皇家艺术馆看到故宫博物馆送来的展览,有很多耳目一新的清朝王室的字画,伯牛也许会对宫廷画中展现的前清历史感兴趣,这是一部分字画 我一篇观察:《三代帝王》http://www.cchere.com/article/574296 。

      • 家园 风雨兄好。

        谢谢尊帖提供的伦敦展览网址,尊兄的观感亦拜读一过,极有趣,令人神旺。

        1 乾隆后中国的人口急剧增加,科举制度制造了人多为患的员外和等待功名的读书人,而清朝官职数量却不够。大量的想通过科举功名改变命运的彻底人失去机会而铤而走险,洪秀全和他的天国弟兄们就是科举制度失效的一个结果。

        考中科举(即有功名者)的人,一般来说在在传统社会生活得还是不错的,不管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实缺安置并不那么重要。洪秀全起义,其社会背景以两粤地区的土(广府人)、客(家人)斗争传统、民间秘密会社的武装力量(如三合会)及道听途说的西教宗旨为主,未中科举似非主因。若认为应试者众而取者少会造成社会动乱,则疆域内还有不少省份比两粤惨,不少人比洪秀全惨,何以他们不造反呢?

        3 但是最近这三百年多年时间,资本主义带着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欧洲和全球闪亮登场,撕开了羞羞达达的面纱,前所未有利用人的”利己天性“作为最强大的武器,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和力量改变它所有触及到社会和地域,彻底改变了人和人群体相处的经济政治社会家庭关系。最形象的描述者是经济学家熊彼得的”CREATIVE DESTRUCTION“创造性毁灭。此时迅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关系,已经是传统的科举和高考制度无力回应的现实。

        今日世界决不可以与昔日做简单类比。高考也不同于科举——后者直接挑选政治精英。解决现实问题,还需要别的智慧。但是,借鉴历史,总不是坏事。

        5  窃以为科举不是在现有大变局背景下的”维系社会流动,保障程序正义。“的答案。

        同意。

          

      • 家园 风雨评得很好啊

        问题的关键是在社会流通和程序正义上。但另一方面也还有一个科举的正义原则。因为科举是以德,以经典作为取才的标准的。如何在现代社会制度下解决程序正义和正义原则也是一个大问题。我个人觉得不能将程序正义强调得太过分,认为是解决问题的灵丹。

        我觉得谭兄的意思倒不是要为科举唱赞歌,只是强调科举在社会流通和程序正义上的重要意义罢了。

        • 家园 正义这个词太大了。

          一时有一时的正义,一地有一地的正义,一人有一人的正义。今日固然有所谓普世原则,但执行起来,未尝不可厚非。当然,我还是认同那几条原则的。

          战略上不好解决,那就先从技术上解决,也算是一分努力。这就是程序正义的意义吧。

      • 家园 画虎不成反类犬

        一针见血的评论。

        风雨兄也是很久没见了,还好吗?

        • 家园 Johny aokrayd兄好,

          很久不见,一切都好.算苟活于乱世.

          同意A兄意见,伯牛的重点是强调科举在社会流通和程序正义的重要意义,所以我扔个砖头就跑.

    • 家园 将科举的废除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

      应该会是更严谨的表述

    • 家园 好文章啊
    • 家园 好文章,有异议

      不过对下面一段结论颇有疑问:

      [GLOW=255,RED,3]一方面是读书人(当时已有“智识阶级”之称)依然占据各界的要津,一方面却是无力读书者数量越来越大,社会分化——包括城乡分化和阶级分化——日趋剧烈。旧时代的官绅,得风气之先的一部分学堂生,以及大小军阀(可以鲁迅《阿Q正传》中赵家父子、假洋鬼子及城中“革命党”作代表)成为社会的上层阶级,农民及城市贫民成为社会底层,二者之间的阶级流动因缺少类似科举的制度设计而趋于静止,二者之间的矛盾亦日愈扩大。旧时代常见的“官逼民反”造成之动乱是可以克服的,不然不会有清代后期的“同治中兴”;新形势下的“列强瓜分”,因民族国家业已兴起,足以抵抗;但是,过渡期的制度性缺失——阶级流动不能经常、有序——却足以亡国。因此,虽然建立了宪制国家,虽然发生了号称“启蒙”的五四运动,虽然“教育救亡”的喊声不绝于耳,虽然有一段所谓“黄金十年”的上升期,民国仍因无法弥补制度性缺陷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并终于崩溃。[/GLOW]

      旧时代常见的“官逼民反”造成之动乱是可以克服的,不然不会有清代后期的“同治中兴”;-这个以同治中兴作为官逼民反的动乱是可以克服的,论据似乎不足;

      新形势下的“列强瓜分”,因民族国家业已兴起,足以抵抗;-这个老袁还是挡不住日本强签21条的威逼,抗日战争之初也几乎亡国;

      废科举后造成的过渡期的制度性缺失——阶级流动不能经常、有序对晚清或民国社会矛盾激化和政权崩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值得研究。但是未必是主要因素。传统的研究认为中国经济社会秩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已被打破,尤其是传统小农经济自治自足已在工业化大生产和外国进口货物的打击下农村经济濒临破产;随着城市化进程,出现无产阶级,新式教育和外国思潮引入,原来的宗法制度和儒家传统文化构成思想体系也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裂缝,但是没有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秩序真正在中国立起来,直到1949年。

      • 家园 或曰,传统中国极具弹性,

        而不断完善的科举制度则是其中极重要的一根弹簧。

        清、民巨变,不同于此前的改朝换代,与弹性丧失应有关系。

      • 家园 据说是最后一次科举的题目,究竟是否适合考验政府官员?

        主题: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试试看?)

        作者:我是教兽

        第一场,史论5篇: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1题藩镇,第2题平戎,第3题举贤,第4题变法,第5题以夷制夷,还真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最后一题不太吉利,有亡国之兆。嘿嘿)

        主题: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作者:我是教兽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这种题目放在现在考,偶看都够用了)

        主题: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作者:我是教兽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 家园 改一个词

        但是没有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秩序真正在中国立起来,直到1949年。

        改为政治二字似乎更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