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逆思维”谈武术 -- 宽容

共:💬19 🌺6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逆思维”谈武术

    选自2005年12期《搏击》

    韩 起

    “ 逆 思 维 ”训 练 的 特 点

    “逆思维”是我在2001年第11期的《搏击》上提出的一个概念,“逆”就是与习以为常的思维相反,譬如,不管是传统武术还是现代搏击术,一般都是先耗三、五年或几个月打基础,然后才搞对抗。“逆思维”不然,“逆思维”开始什么也不教,一上来就开打——徒手戴拳套、器械使用纸刀、纸棍(把报纸卷实,外套自行车内胎),打一阵儿之后才停下来谈技术,稍做纠正,接着再打。

    有技术纠正,则意味着“先打后练→再打→再练→再打”的“逆思维”,并非是放弃拳法一味乱打。一般拳术里有的技术、技法、功法,“逆思维”也一样不落,只不过“逆思维”不是等术、法、功练合格后再对抗,而是把技术、技法的合格过程放在对抗中进行——同时辅以独自的术、法、功练习。这么搞的一大好处,是避免了武林普遍存在的“会练不会打”的现象。其实搞“逆思维”,即是出于痛恨“练、打不同一”害人,。

    用“逆思维”指导搏击训练,技术、技法、甚至功法的练习因人而异,不但高个子和矮个子练的东西不一样,即使同样身高的人,也不见得就练相同的东西——身高一样了,肌肉和其它的运动素质不见得一样,身高素质相似的人,行为、心理特征还可能大相径庭、千姿百态,那么,强令所有的人100%执行同一术、法、功模本,且不准根据自身特征有所侧重,显然是胡闹。即使是“用规定动作进行的比赛”的项目如足球、拳击,尚允许运动员在相同的练习内容上调整训练量,遑论不限制动作、彻底自由发挥的搏击?

    “逆思维”在不强求术、法、功同一之外,更进一步突出本能动作的价值,而所谓的纠正技术,指的是在本能与标准动作之间寻求平衡。

    比 较 赵 道 新 之 训 练 方 法

    细心的读者肯定能发现,“逆思维”跟赵道新的训练法有相似的地方。譬如,在《道新拳论》之“谈训练方法”一文中,白纸黑字地写着:

    ——“训练应该接近实战,而不是把实战去模仿训练,在训练中我们注重传统,更注重创新。”

    ——“在执行了短期的基础训练后,就要以爆发力训练与实战训练为主。”

    ——“把实战视为艰苦和危险,并作为最后才能进行的高级训练是不对的------应把实战作为家常便饭。”

    ——“一种打法是否能成为进攻的武器,不是看这一打法是否正统,而是看这种打法在实际使用时是否舒适、有效。招法应因人而异,不必统一拘泥。”

    不用我多唠叨,读者自会看出两种观念的相似之处,比如:不把对抗放在最后进行,训练服从实战,打法“因人而异”等。

    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譬如,“逆思维”在“招法应因人而异,不必统一拘泥”外,更重视本能动作。另外,“逆思维”是先打后练,而赵先生虽主张日常训练“以爆发力与实战为主”,但之前要先“执行短期的基础训练”。

    对于赵先生的在“打”之前、先“执行短期基础训练”的方法,我打算多说几句。很多读者恐怕还记得,十年前,赵先生的徒弟黄积涛在他的系列文章《心会掌破译》中曾言:“心会掌的格斗训练系统是主张‘先临敌、后训练’,要求‘格斗→训练→再格斗’交替进行的------”。

    两相比较,对于“先练、还是先打”,黄文与其师确实略有不同,不过,你要想到,赵道新是那种狂热地强调格斗的拳家,仅他那句“应把实战作为家常便饭”,已显露出全豹之一斑,何况,赵先生的“基础训练”只是“短期”的,过了这一“短期”,在往后的训练中仍是“-----以实战训练为主”,与武林那种长年空练、练打脱节的“先练后打”截然不同。

    另外,赵道新“基础训练”的内容,也决定了此入门训练必然是“短期”的,请看赵道新本人的话——“纯粹的基础训练一般做为训练的开始,它包括如长跑、站桩的耐力训练;伸筋、跳绳等柔韧训练。还要掌握一些最基本、最简便的攻防动作。” 耐力和柔韧属于身体素质,不是技术部分,对何时进行格斗练习没有影响,所以,赵的“基础训练”,从技术内容说,便只剩下“最基本、最简便的攻防动作”了,而符合“最基本、最简便”这一要求的技术动作,不外乎直线打的如直拳、崩拳、撑捶等;弧线打的如摆拳、圈捶、掼耳等;螺旋而发的如勾拳、钻拳、通天炮等。至于学习这三个动作,大多数人用不了几天就能掌握。

    如果赵道新的入门练习仅进行十天、一星期,那么他的训练程序,与其徒所言的“格斗→训练→再格斗交替进行”和“逆思维”的观点,也就大同小异了,区别只在一个短期的开头部分。

    与赵道新强调“应把实战作为家常便饭”相似,“逆思维”主张天天打、月月打、年年打,认为“对抗是武术所有训练环节里最重要的一环”。这一主张,恰恰与流行的八极拳及很多陈腐拳术有着天壤之别。

    “ 本 能 ” 与 “ 玄 虚 ” 的 对 抗

    “逆思维”是一种理念,它可以进入八极、大成、形意、八卦等任何一种拳术。对于渴望提高搏击功夫而又多年无所获的人,“逆思维”的“练打一体”会使他怦然心动,一拍即合。对于迷醉玄虚武功、重练不重打的人,重打的“逆思维”则如《道新拳论》那般,令他们如芒在背。

    冲突是注定的,两种观念从根子上就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融。譬如,“逆思维”认为:人先天就会格斗(事实也如此),格斗本能是人有可能成为格斗家的基础,训练是把一个会格斗的人变得擅长格斗。玄虚武术回避“人先天会格斗”这一事实,玄虚武术眼里只有仙体没有凡胎,它有意隔断本能与武术之间的血肉关联,在本能与武术之间制造无限大的距离,视武术为神功,一种可以使人脱胎换骨的奇妙法术。

    持“训练是把先天会格斗的人变得擅格斗”观念的人,其对本能的态度必然是,不但不漠视,相反还会尊重它。他们潜心研究人的本能搏击动作与武术技击动作的关系,并发现人的本能搏击动作是武术技击动作的源泉,所谓武术,是对本能搏击动作的合理化升华,而非在人的本能搏击动作之外另创一种技术,简言之,武术与人的本能搏击动作之间,是“改造”关系,而非凭空“创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武术不曾“创造”出哪怕是一招人先天不会的搏击动作。步法、技法也不例外。

    玄虚武术既然漠视本能,仰脖子巴望云端天际,那么,拽过文化外衣抬高自己就再自然不过了,尤其那些宗教式玄奥话语,最令它钟情,使它倍觉长了身份、上了档次,再难以忍受武术“脱胎于本能母体”这个事实。

    把外表包装得金碧辉煌,还只算完成了一半工程,继之,训练思路也要重新包装,比如原先的格斗动作,像直击类的拳式等,本来功能十分单纯,就是用它打人的。思路改变以后不然了,“直击”等等拳式,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功能——练功夫。

    虚 无 缥 缈 的 “ 练 功 夫 ”

    “练功夫”一说,普遍弥漫于玄虚武术,譬如,形意拳的“五行拳”、八极拳的“小架”,本来它们都脱胎于人的本能格斗动作,不用练也会个大模样(只不过不尽合理)。照“逆思维”的思路,你在对抗中使出“直击”,我告诉你这类似八极拳的“撑捶”(形意‘崩拳’),你拳斜着往上捅,这跟八极“通天炮”(形意‘钻拳’)对应上了,你抬脚一踢,踢低了是八极“搓踢”(形意也有这一脚)、踢高了是八极“点裆脚”。

    这些动作你不学就会,学了做得就更好,完全可以上来就打,边打边纠正,用不着一个十年磨一剑的“练功夫”过程。

    但形意拳却告诉你:劈、崩、钻、炮、横五招,不是学了就打人的,你得先拿它练功夫,等功夫上了身,它们才能用来格斗。假如这“练功夫”是赵道新先生所言的:“提高身体素质被称做‘练功夫’、‘增长功力’。”也没什么不对,当格斗需要的柔韧、速度、灵敏、反应、力量尚欠火候时,即使简单如“崩拳”(或八极‘撑捶’)的直击拳,威力也有限。问题是,形意拳、八极拳,它们所说的“功夫”,不是赵先生那种实实在在的“身体素质”,而是虚幻无比的玩意,不是速度、反应快一些,力量大一些,而是直追超人的神力、神速、神奇的反应能力,而这一切神功,他们声称:都能由“小架”(撑捶就包含在小架里)和“五行拳”练出来。更有甚者,一位叫李仲轩的老先生,竟梦呓般地诌道:五行拳能练出轻功。撒臆症了。

    “练功夫”一说,使武术从整体上步入歧途,它把任何一个搏击动作“从初学到实战的时间”都无限止地拉长了,造成绝大多数人别说三、五年,即使耗费十数年仍不能从“小架”、“五行拳”里练出“功夫”。而练不出功夫,搏击训练当然遥遥无期。

    实 战 中 的 “ 合 ” 才 叫 “ 合 ”

    这横插一杠子的“练功夫”所以折磨人,原因在,“练功夫”的要领极端复杂玄虚,且波及到任何一个搏击动作,就像那至简的“崩拳”和“撑捶”,也逃不过“六合”、“四梢”、对肝对肺等等多不胜数的要领刁难你。在“六合”、“四梢”这些绳索的捆绑下,人要想从头到脚、从内至外、还有不着边际的“心与意”——哪都练“合”了,非得十年八年不行。尤其害人的是,这种“合”是单人独练出的“合”,一旦投入实战,立马整个散架、哪都不合。倘若照顾“合”,保持拳架劲力的“整”,便要牺牲速度和敏捷,其笨其呆其迟缓之状,可笑至极,仿佛笨牛战狮子,只有挨打的份儿——我们不是常见练了十年八极、形意的人,连个直击的撑捶、崩拳都不会使吗?

    “逆思维”把搏击动作“从初学到格斗的时间”,缩减为零,而且让你先“格斗”后“学习”,然后再学习、再格斗------无限循环。这个“格斗与学习”的过程,说起来,也是求“合”,不过,它是在实战中使你的肢体、神经趋向“合”,而非独自对空“六合”,至于“心与意合”等玄虚,绝对不玩。

    在实战中求“合”,类似上楼梯,一级一级往上“合”,你合得多一级,格斗能力便提高一点。你合得多能打(水平高),合得少也能打(水平低),但不存在不能打的现象,更没有李仲轩先生说的什么:一处不合全身哪都不合。李老先生及玄虚武术,把“合与不合”截然对立,一刀下去分两半,一边“合”一边是“不合”,合就是对、不合就是错。

    但如前所述,李先生讲的“合”,是独自空练的“合”,此“合”与实战之“合”是两码事,你耗十年“合”了后,练打时,还得重新求“合”,连李先生自己都承认,形意拳的练与打不是一回事,他说:练是根节摧梢节、打是根节追梢节。既然实战是“根追梢”,何必让大家绕那么大弯子先磨十年“根摧梢”?一上来就“根追梢”不就得了?形意拳本就是速成拳,有“一年打死人”之称,难道非把它改成“十年不出门”,大家都练不出来,才叫有档次?

    有一个常识必须说明,一门拳术的练法是否正确,不是看这一门百十年前出过什么高手,而是视能够查证的成功率而定,假如一千个人只有一个人勉强达标,那么,这种拳术的练法肯定是错误的。传说如海绵吸水,传说中的前辈高手能有30%的真实性就让人烧高香了。何况拿传说当证据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武林传说归属民间文艺类,不具有科学论证中的证据资格。

    也许有人抬出他老师、他师兄如何有功夫,我要问了,他们那功夫是空练时吓死人,还是曾力斗歹徒数名?是讲手说招无比奇妙、还是散手中的运用自如?

    即便他们真能打,还有一个疑问,人家是按照教你的那套方法练出来的吗?

    假如用“逆思维”练八极、形意,你老师有没有真功夫,几天练下来你就明戏,因为开头就得“打”啊。

    • 家园 我也来说两句

      关于练武与能打的关系,我想用几句话来说明,比喻:

      1。不只一次听说过,“练出来了功夫,最好一次也不要去用”。不是一般人说的,说的都是经历过实战(甚至生死搏斗)站得住脚跟的人物。我本人也以为然,就算你能打败千万人而只输给一两个人又怎样?况且即使是打,和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打,也就是含金量也很重要。知道确实是有功夫了,就不必天天去验证了,而是要关起门来多修炼修炼。人是打不完的,修炼也是,关键是要找到平衡点。我想这是这里众多争论的关键所在。

      2。既然要谈论武功的修炼,就不能不提方法的问题。天天打练出来的功夫,并不能代替成年累月的系统的训练(包括站桩,拳架,推手散手等),因为那是从根本上使人脱胎换骨的唯一途径。且不论对打带来对身体的一些负面影响,但从长功力长身体的角度来说,光是强调打其实与片面强调境界理论一样都是不全面的。正如我们知道好的车子必须有个好的发动机,但是不是光有一台好的发动机的车子就能跑得飞快呢?又或者好的车子必须有好的工业设计,流线型的外形,但是不是改装了流线型的外形的4缸车就能跑得过八个缸的呢?

      3。我觉得不论是由打而练还是由练而打,最终达到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而没有十年乃至数十年的积累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结果的,或者说是--道。古人不是傻的,比我们更注重实效,流传下来的训练系统才是最科学的途径,当然前提是全面深入地继承。

      最后一句老话,不求胜于人,但求人莫能胜之。和气讨论,喜欢就好,哈哈!

    • 家园 狂人

      看了这篇文章,真让人有点想法,整篇文章中心就是一个“打",那么不免要问一句:你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喊了半天“打”,是上过朝鲜打老美,还是八年抗战打过日本鬼子?或是上擂台拿过冠军?现在练武术还有几个是专业的?

      文人笔下生花,还是多说点大实话对后学者多少有帮助,让他们经过练习,强健了身体精神饱满的去干他们的专业为好!光说不练是嘴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

      • 狂人
        家园 如果您练的。。。

        你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喊了半天“打”,是上过朝鲜打老美,还是八年抗战打过日本鬼子?或是上擂台拿过冠军?现在练武术还有几个是专业的?

        现在练武术的根本不能打,练技击是没有意义的。

        我想您不是这个意思。

    • 家园 韩先生这篇文章,论点虽然偏激。但是矫枉难免过正,

      用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此文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在“全虚派”武术流行的今天,韩先生的论点有重磅炸弹的威力。乱世须用重典,重症堪用猛药。对于虚假能如此嫉恶如仇,韩先生如此年纪仍有如此赤子烈性,真是难得难得!

      对于迷醉玄虚武功、重练不重打的人,重打的“逆思维”则如《道新拳论》那般,令他们如芒在背。

      韩先生此话确实精辟!

      对于玄虚者来说,任何实干实践者都会让他们感觉到如芒在背,必极尽诋毁破坏之能,去之而后快。

    • 家园 哦,那就天天打吧

      此文观点实在是偏颇。

      练武目的本来是健身搏击,健身第一,搏击第二。先把身体练好了再谈搏击吧。

      所谓逆思维训练,用来入门可以,当作一辈子练的玩意那也太没水平了。很怀疑此文作者的水平和年龄。

      三体式是宝贝,能站出过人的弹跳力和臂力,五行拳更是可以练一辈子的拳,这已经是我亲身体会的东西。至于李老的话更是字字珠玑,很多话都是根本。

      总之,此文功利性太强,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一点东西都没有。

      • 家园 老夫也来偏颇的谈一谈武术以及李仲轩先生

        风满袖,你既然说作者“其实一点东西都没有”,那么老夫问你,你真的能回答作者提出的那些问题吗?

        如果你说“我练武术,主要是为了健身,不是为了打人。”或者说“我练的武术只能健身,不能打人。”那么,你的功法再玄奥,也没什么,因为你练的,不是技击武术。

        但是,你所谈的武术,不但自称能打人,而且打人的水平还很高。什么时候你能打人了,再来谈什么,健身第一,搏击第二。不错“技击是末技”,但是,对于王芗斋如此,对别人就未必了。正如常说“四十不惑”,可是这话是说圣人的。一般人真能“四十不惑”否?

        那些“不懂技击”、“不会技击”、“不擅长技击”、“不敢技击”、“不愿技击”的人,你们是没有资格说什么“技击是末技”的。

        当你有了相当的技击水平再来说“技击是末技”,因为你有了技击的能力,才有说““技击是末技””的资格。正如人只能放开自己拥有的东西,你怎么能放开你从来就没有过的东西呢?

        如果你从来就不能技击,却要说什么“技击是末技”,是否说明您的武术“不重视技击”,甚至“不能技击”呢?好像“不能技击”的武术,不是高层次的东西。

        如果您所谓的高层次,有“不去技击”、“不懂技击”、“不会技击”、“不擅长技击”、“不敢技击”、“不愿技击”、“一动手就趴下”这些特点,那么您练的就不是武术。您说的层次再高,也是骗人的东西。

        说“技击是末技”的王芗斋,在晚年对动手的要求也是绝不推辞的。王芗斋某弟子七十高龄,也和蔑视王芗斋的人交手。说“技击是末技”不是“不去技击”。真正的武术家,绝不会认为追求技击是低层次的东西。

        相反,有些年轻人,受某些人的蛊惑,竟然认为不能技击的玄虚武术,要比能技击的实用武术层次高。这些人生错了年代,应该在气功热的时期,都去练气功,那将是他们一展身手的好时代。

        你说打是入门的东西?好,老夫问你,你的水平如何?你能打人吗?以作者的观点,如果你不能打人,那你就连门还没有入。(老夫不完全赞同这个说法)

        一切说起来玄妙无比的武术功夫,如果他不能打人,或者一动手就输,那么无论这个功夫说的如何神奇,理论如何高深,他都是骗人的。

        不知道您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武术水平?武术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人生修养,也不是娱情。武术来自于格斗。格斗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武术比的是功夫,是技击能力,不是比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比谁更高尚,更豁达。而是比谁更能打人?

        例如,老夫我练拳多年却不能打人。但是我可以干脆的承认,我练的就是不能打人的拳,我不练技击的东西。我就是为了消遣。我不为了打人。你们能打的个个都比我强。可是换了别人行吗?他自己明明不能打人,却偏要跟别人说自己的拳是能打人的,而且比谁都要厉害。

        现在有些人常说什么“以武入道”。老夫就要问:什么是道?什么叫入道?你为什么要入道?你入了道做什么?入道非要通过练武术不可么?如果你练成了不能打人的功夫,却声称自己已经“入道”,那么是不是这不能打人的工夫也是高层次的?

        因为,能打人的没入道,不能打人的已经入道了。

        所以,不能打人的,比能打人的有功夫,层次高。

        如果你怀疑作者的水平,你有两个办法证明你有怀疑的资格。第一,你可以写出“字字珠玑”文章发表在武术杂志,批驳作者的观点。因为网上最火的帖子也不过几百的浏览量,能有什么影响?发行量低的武术杂志,每期也都在10万本以上。把你的观点写出来,影响有多大啊?不为别的,为了维护你“字字珠玑”的美好印象,也是值得的。但是,杂志的稿件有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只要你做的到,就一定能发表。因为杂志最喜欢有争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很刺激读者。

        提醒你一下,在2005年12期《武林》中,作者发表有《重读道新拳论》,也提到了你崇拜的李仲轩先生,君不妨找来一读,再来写作评价。

        还有一个办法,作者欢迎武林朋友交流,如果您能来,或者朋友有机会能见到作者,看看作者本人功夫如何,能不能打人,再来评价作者的工夫水平。

        如果一个人自以为自己得层次高,看不起别人,认为别人的层次低,可是一动起手来就会输给别人,我不知道,这个时候,究竟是站着的人层次低还是躺着的人层次低。

        武术不是气功里的遥感开天目,可以由着你胡吹,衡量武术水平的高低,不是技击是什么?难道是修养或者境界?武术是技术,不是人生观或者生活观。

        三体式、五行拳不是宗教信仰。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三体式、五行拳也有老架、新架。有人改造三体式、五行拳是何原因?至于你说你有亲身体会,老夫问你,你的劈拳打出去手上是什么感觉的?这个感觉,练对了就会有,练不对,一辈子也不会有。这个要是说不上来,谈什么亲身体会呢?

        李老说五行拳能练出轻功,那好,老夫我不懂拳,你们这些自以为懂拳的,你们练五行拳练出轻功了吗?

        老夫对作者的某些观点,并非完全赞同。对于作者的“唯技击论”更有不同看法。但老夫却无法反驳作者的“不能打人的武术就是错的”的观点。

        至于李老,老夫也是崇敬有加,李老确是出自形意传授的前辈。这个老夫决不怀疑。李老的文章是重要的资料,老夫每篇都仔细读过。李老是淳朴之人,无私谈出自己的“心法”,难能可贵,令人起敬。

        但是你说李老的东西是真传,必须有依据。不能因为这个东西你没听过,觉得新鲜,你就“觉得”这个东西是真东西。那也太主观了。你必须有事实的依据。请问,你有什么依据?

        老夫倒有些依据,能证明李老是真传,只是从来没有谈过,不过这里老夫不愿多谈。如果以后有人质疑李老,老夫倒是可以帮忙为李老辩护几个回合。这里不说别的,只说简单的。李老在《薛颠的猴形》中讲:“我们李派形意是转身收式”。至于如何“转身收式”,李老没有展开。只要是李存义传形意,必然是“转身收式”,而且有好几种转法。请问您是否知道?如果连什么是“转身收式”,怎么转,为什么这么转,怎么收,为什么这么收都不知道,那你凭什么来判定呢?“转身收式”是个很重要的特点。如果你连这个“转身收式”都不知道,甚至根本没见过,那就根本没有资格谈什么东西是李派形意的真传。

        不要说这个不重要,虽然这仅仅是个枝节问题,但是李老讲:形意拳在细处,在小活,大家记得吗?连枝节的问题,都搞不清楚,谈什么根本?

        老夫虽然功夫不济,但是自以为还算捕风捉影的“知道一点”。请问朋友是否也知道一点?

        如果知道一点,就可以谈一些,李老哪些话应该重视,哪些话拿不准,需要慢慢研究。

        如果不谈技术,也有其他的问题。为了照顾某些朋友的情绪,咱们不谈敏感的,也说个简单的。

        李老讲:真正造就郭云深功夫的是,郭云深家传的功夫,而且可能是少林。郭云深只不过是看李洛能名气大,“挂靠”在李洛能名下的。那么请问,郭云深所练、所传的究竟是不是来自李洛能的传授?造就郭云深的家传功夫,在何处?这个说法有什么依据?谁能证明?

        李老在《熊形》中谈到的关于“风水”的那段话,根本的违反了“风水学”的原理。请问那些称李老为“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隐”的朋友们,如何解释?“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隐”哪有不懂风水的?

        不谈“风水学”是否科学,李老是不是相信“风水学”,仅仅说错误的引用其他学科的东西,况且,“风水学”和武术有什么关系?难道真的要用“风水学”来作比喻讲解武术吗?

        我们的武林,从来就是把人当成神,既然是神,就不容别人质疑。李老是大家,想必也不会不容别人稍有疑问。

        还是那句话:我们武林爱用情绪代替分析,别人夸他们拳好,他脸上笑成一朵花,别人刚指出个错,他一张脸“呱嗒”像门帘子似的撂下来,够十五个人看半个月的。

        目前有些人,崇拜李老,只要有人对李老的说法稍有疑惑,就如同犯了他的大忌。

        至于什么玄学,形意大师李存义是武术家,不是玄学家,更不是修道的道士,没那么多的玄虚的境界和玄学理论。常说单刀李存义,那么,李存义刀法何在?李存义的刀是什么样的?有些人连这些都说不清楚,连李存义的形意八式是什么样都没见过,却也要来说什么东西是李派真传,简直是胡言乱语,而且语无伦次。

        李老和薛颠仅仅见过两次面,不信是吗?看看《一个头,见薛颠》李老自己怎么说的?仅仅见了两次,说什么,薛颠从来没有参与过迷信活动。实际上,薛颠本一贯道道首,本来就是“大仙”,关于他的传闻之神奇程度和欺骗程度,绝不次于当年气功热中出现的严新、张宏堡、沈昌等“大师”,难怪会有如此多的神奇传说。

        说什么李老“字字珠玑”、“堪为国师”、“三百年一见的打隐”。不知道是赞美李老,还是糟蹋李老。

        你要知道,只要李老有一句话让人拿不准,就谈不上什么“字字珠玑”。至少这句话、这几个字就不是“珠玑”。李老的文章真的没有一点让人吃不准的地方吗?你要知道李老是人不是神,只要是人的观点都是可以探讨的,只有神才是不可以探讨的。李老的话是不是百分百的绝对真理?是不是不能质疑?是不是稍有质疑,崇拜者就要跳起来,拍桌子?

        如果李老在天有灵,知道他的某些崇敬者是这般胸怀,不知作何感想?

        还有人说什么,李老的东西“直指人心”,让人“见性成佛”,更是无稽之谈。李老本人是不是佛教徒尚未确定。就算李老是得道高人,但是李老本人是否成佛也还是个未知数。他怎么能让你成佛?再有看李老文章的人很多,你看见谁成佛了?

        究其原因,不过是有些人需要李老作为他们的偶像来崇拜。才会如此。

        老夫就说到这里。如果有人对老夫文中的问题做实际的探讨,老夫欢迎。骂老夫要骂的有道理。像某些人上来说别人,没水平,没东西,却又不说明理由,你凭什么说人家呢?无理由的说谁都会。你说人家,却又说不出道理,不能说明人家哪说的不对,这算什么呢?难道就这样讨论问题?

        所以。对于无理由的嘲笑、谩骂。老夫一概不予理会。

        • 家园 又是个打派。 凭什么是你打别人, 不是别人打你。

          精神原子弹是炸不死敌人的, 但可以欺骗自己。 用吴子的一句话来评价打派, 叫作:乳犬之犯虎, 虽有斗心, 旋之而死。

          真要想打人, 先把自己身上的毛病改了, 骨壮筋强, 精神抖擞, 自然能赢人。

          劝武术界的打派, 和政治上的打派, 先认清自己, 如果上下相怨, 社会不和, 最好少喊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门技术,如果是完善的,就具有自足的特性。修行者更多的是反求诸于己。
          • 家园 大师你嘴里干净点,老夫也不是好惹的。

            我看你这大师讲的拳才是真正的“精神胜利法”。只能说,不能打。

            老夫我没有要打人。我又凭什么打别人呢?那哪一句话要打人了?大师你搞清楚,老夫不是要打人,老夫我练的也是不能打人的武术。这里说的不是要反对谁,就是说这个否定武术技击价值的现象。

            练武术,又看不起能技击的练法,这是很荒唐的事情。

            如果你和我动手较量,大师你的功夫高于我,那自然是你打我。还有凭什么?凭功夫啊。我厉害就是我打你,你厉害自然就是你打我了。

            只有不能打的武术家,才会对这种话题敏感。

            其实,你萝卜酒作为著名网络武林的大师,根本没有对老夫帖子里的任何一个问题作出让人信服的解释。咱们是探讨问题,不是互相斗气,如果你反对老夫的观点,就把老夫帖子里的问题,统统说清楚。只要你说的有道理,老夫我也会和北斗大师一般,公开认错。

            本来对于有人骂老夫,老夫早有预料。本来对于与帖子无关的闲话帖子,不想去理会。但是看在你是著名大师的分上,还是给你回了。不说问题,光说闲话,算什么本事?谁都会。不过你以后说话注意点,要说骂人,老夫也不是好惹的。

            大师如果有兴致,可以说说我帖子里的问题,老夫欢迎指正。

            闲话斗气老夫不奉陪,希望大师的那些无聊的闲话也就此打住。谢谢。

            • 家园 北斗兄难得倒此一游,老夫便多说几句

              多谢北斗兄。

              不过老夫最近心情还是不错,正等着欢度新春佳节。而且每天喝菊花茶,应该没什么太大的火气。

              老夫不习八极。站在外人的角度实话说,韩先生是个执著且求实的人。但老夫本人对韩先生的某些偏激言论,也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专门提倡打,而忽视拳学实质的,也是很不以为然。有些人只会傻打也是不全面的。

              但是,打有很多学问,例如:如何快速靠近对手?动作如何连续?在狭小的空间如何打?这些事情,有些自认为是高手的人,恐怕连想都没想过。

              在武术里面,不能打人,不能作为你自命为高层次的理由。

              练武术不能打,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这样的道理还不好明白吗?

              其实,这些不过是简单的道理。

              而争执的关键,其实还是在于提到了李仲轩先生。

              老夫本人非常崇敬李老先生。李老谈拳实在令人神往,而李老的功德确是无量。但是某些人是把李老当作神、当作偶像来崇拜的。谁要是对李老稍有微词,就能让他怒不可遏。这就是典型的“李仲轩迷信”。

              这没办法,偶像崇拜向来是某些人的习惯。而我们的时代,我们当今的武术界,也太需要一个超级偶像了。

              但是李老是人不是神。老夫对于北斗大师所支持的“三百年的大隐”也不以为然。在此就不多说了。

              人的观点都是可以探讨的。只有神才是不可以冒犯的。李老的文章是供人学习研究的,不是让人来供奉的。

              就李老的文章中一些拿不准的问题探讨议论一下,难道有什么不可以吗?

              本来,老夫不愿谈李老,上次老夫刚刚对李老的某些说法表示了些许疑惑,就招来朋友的非议。老夫不愿伤害朋友的感情,便装聋作哑了之。说李老有些话让人吃不准,看来反应是真不小啊,就像按电门一样,老夫以后是再也不敢去按了。

              其实,我相信朋友们看了李老的文章,不见得就是统统没有一点点拿不准的地方。老夫帖子里提的问题,也没有人做出一点点地答复,更别说能让老夫信服了。

              所以如果没有人谈具体问题,那么此事就此打住。

              以后,老夫不谈李老就是。

              此次老夫初次与北斗兄对话,老夫对拳击比赛打着打着就退步的观点深以为然。但那是比赛,还不是格斗。

              北斗大师所言的转化确是关键。

              以武入道,方显奥妙。王芗斋讲,要寻理趣,确实是该作为武人的追求。习武之人,不该仅仅成为一个鲁莽之人。

              姚宗勋先生讲:拳术是一门科学。若随世俗庸夫之见,为名利而随波逐流,欺世盗名,所得者仅一己之利,所失者,乃拳道真髓。而且人格丧尽,此非做学问者所为。学习意拳,不要成为一名打手,要成为学者,拳术家。

              这才是大家的风范。

              祝北斗大师胃口大开。

              • 家园 宽容先生这个贴子好

                其实老兄看看罗卜酒的经典贴《老拳师的故事》就知道,罗卜大侠对“打”的重视绝对不在您之下。您这一贴也说了“以武入道”,又与他的观点相合。赫赫,如果您二位有缘相见,很可能聊得投机呢。

                对李老,武学方面,我没资格开口。武学以外,我认为李老是深谙中国文化的智者。武学以外,历史没有给李老显露才华的机会,不好说。

            • 家园 宽兄息怒!1

              兄近来是否心情欠佳,好象好多人火也不小。

              不过,萝卜是说那些专门提倡打,而不提倡研究技术等实质的问题。

              所以,不要看作冒犯才是。

              不过,我到是支持兄这几个帖子的观点,打是要排第一位。但是,只是打,在一个阶段以后,就要转化一个方向。事实是,这个转化,正是成为内家高手的一个关键点,好多人,在这里迷失了。

              像美国拳击比赛,那时真正的打。但是,好多人,不是打着打着就退步了么。

              咱们国家的功夫,在这里就有点秘密了。所以,宽心探索为上吧。

              因此,兄息怒为盼,可好?

              祝兄冬安。

              北斗敬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