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忍不住的话,陈经老兄系列读后 -- 大众河蟹

共:💬97 🌺5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经济问题总是越讨论越糊涂,问题就在于

      规范性和实质性的问题混在一起辩论。

      比如,官办经济到底是什么,这是实质性问题,提出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进行验证来分辨对错;官办经济好不好,这是规范性问题,结论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立场。

      的确,陈经这篇文章的精髓,实际就是官办两字。他独辟蹊径,抓住了中国经济既非完全市场经济,也非完全计划经济的特点,然后的文字其实都是从这个角度切入后生发出来的。

      我觉得陈经这个角度有新意,更能反映经济实际,因此他后面的文字就更有针对性和解释力。就象传说朱镕基对邓公说过,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中国共产党搞的市场经济。官办市场经济,呵呵。

      固然,陈经没有严格的实证,而是经验验证。但这也是可以的。提出一个命题,严格实证了是真命题,部分经验验证了就是假说么。只要有助益于对现实的认识,就是进步。

      但,陈经显然是有自己的倾向性的,他在论述中实际也是实证和规范两方面夹叙夹议,比如官办经济体制的形成路径,现实经济效果,老陈还是很有些嘉许的意思在里面。

      但我觉得,规范性的问题没有争论的空间,好不好的问题取决于每个人的立场,道德立场,利益立场,他的立场对于他人来说或不成理,但对他自己来说却肯定正确。

      我也向来不觉得争论规范性的问题有太大实际意义。我觉得,更好的认识实际,分析实际,预测实际发展,这才是理性的意义。取辩论他人立场的对错,虽费滔滔万言,现实依然故我。

      • 家园 这个官办经济

        有点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这一套,历朝历代就喜欢得很.比如什么盐铁专卖什么的.中央政府权利大的时候,就以皇帝的名义,政府垄断后自然各权力会划分势力范围,往往就是家族垄断.等中央权利小的时候,家族就变成各诸侯.

      • 家园 这次讨论并不是您所说的规范性上的问题。

        陈经的角度的确不错,我对他的不少观点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赞同。

        但是最近的讨论是由于我们对他使用的逻辑不赞同。他用毛时代和现在来对比,认为毛时代是反全球化的,从而无法使中国及时加入世界产业圈,进而突出他所主张的官办经济的两个支柱手段:基本建设和进出口。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是只从经济角度出发,忽略了其他很多东西,所以比较是不成立的。进而用这种比较来证明官办经济是对的,这里假设他最后的结论是对的,但就如同考试中作证明题一样,过程推导有问题,虽然得到了最后结果,一样无法得分。

        • 家园 点题了

          《基本建设和进出口》

          只说明毛时代,中国的经济潜力被严重低估,没有负债,后来朱花再多的钱也不嫌多(和山姆大叔比起来),中国社会杰出的组织能力(演变成了组织生产的能力),但真正“水到渠成”还是靠了外力。

          加工贸易中,大量的台湾香港小老板,更是和“官办”没什么关系,如果勉强提到政府提供的低价的土地,那也只不过是官员们出卖下层老百姓利益,完全是政治问题。

          逻辑上推不出来。没有官办,中国就不会成功,同时更重要的,也推不出有了官办,中国会继续成功。相反,官办窒息了许多行业的竞争倒是事实。

          • 家园 其实现在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家都看到了,但是

            我们不能说,过去那么好基础,谁来干都比前一届政府好。其实弄成这样真不简单,忽略历史看问题总是有些片面的。

            我坚决同意“体制”和“吏治”改革重要。但要既得利益者改变真的太难了。即时最高领导人要改革,也是艰难的,需要智慧和机遇的,不然改革不成,政府会乱,社会也就乱了。

            不过多少年了,教育、医改没有任何改善。房价也离谱的高,的确令人心寒,这些改起来都这么难,可见当今改革之不易。

          • 家园 大到国家经济这个层面,假设就很难作了。

            只有后验看问题。比如说美国里根的经济政策好,也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看出来的。

            中国老百姓(比如我)感受的是经济的微观层面;至于宏观层面,一般人最容易盲人摸象更不要说前瞻将来的走势了。这儿,我就当一回盲人。说实话,我替现在的中国担心。台湾的命根子据说捏在大陆手里,因为台湾经济依赖大陆太多了;反过来看,这是不是也像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呢。中国只有到了能撼动日本经济的那一天,也就是在知识经济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才算真正找到了好的道路。过去十五年的发展不容抹煞,但是将来还走这样的老路是有点悬的。

            • 家园 抱歉多插一句:里根的政策其实是从尼克松扎下来的

              具体我在中国巴西印度比较的70年代篇里分别都提到过.从今天的角度反过来看看70年代,不论对中国还是美国都是很本质的转折点.那是后来两国大战略的基础,很佩服那些领导人,不论中国还是美国,他们为自己国家民族做到该做的所有了

            • 家园 我这里有点不成熟的问题想请教下

              我们就看建国57年的历史,一步步走过来,问题不断可是大的基本方向却没有出乱子,我们能发展至今第一是没有外来势力直接在大陆本土上干涉.第二在能自己初步独立自主的时候抓住国际制造产业分工大转移的最后机会,迎头赶上.印度总理在80年代中期说印度失去了制造业,并制定了今天使印度起步的服务业尤其是软件业发展优先的战略.这个时候我们要问,为什么直到80年代才跌跌撞撞起步的中国制造可以有今天的成就,而当年印度没有.我想这个就是国家大战略的问题,不是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行业的问题.中国的成功究竟在哪里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