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终身教授 (上) -- 爱莲

  • 共: 💬 55 🌺 117
  • 【原创】终身教授 (上)

    “铁饭碗”在中国已经不存在了,但在美国还有。比如终身教授 (tenure professor) , 那就是个名符其实的铁饭碗。

    铁饭碗的弊病多,终身教授也也不少。很多极聪明又有前途的学者,在没有拿到这个“终身”(tenure)以前,夜以继日地拼命;“终身”一旦到手了,就自然而然地放慢节奏。有些甚至年纪青青的就开始混日子,不思进取。只要不犯错误,学校就不能开除。所以有些大学要取消教授的终身制。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是真取消了,能干的都去别的大学“终身”去了,这样就吸引不到好的人才。

    在顶尖的大学里,要拿个“终身”是很不容易的。不过不要紧,只要能在哈佛、耶鲁那样的地方镀一下金,此地不“终身”, 自有“终身”处。

    附近的P大学,多年来一直在全美的大学排行榜上高居榜首,独领风骚。在这样的大学里当个终身教授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几年前该校的S系同时招进了两位年轻的华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并且都是在终身轨道 (tenure truck)里的。

    “终身轨道”是针对“非终身轨道”(non-tenure truck) 而言的,有些又叫“研究轨道”(research truck)。许多人做了多年的博士后,进不了“终身轨道”, 就弄个研究助理教授(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干干再说。好处是能自己独立申请正式的课题。做得好的,也有机会转轨到“终身轨道”上。

    话说那两位年轻的华人助理教授。两人都是绝顶的聪明,其中一位又是研究聪明基因的。结果三年后,没研究聪明基因的那一位,提前“终身”升了副教授,第五年又把副字去掉了,摇身一变成了正教授。而研究聪明基因的那一位,没能如愿。可他不是平庸之辈,换了个地方,在另一所也很不错的大学里当上了终身正教授,还多了一个总监(director)的头衔。

    这两位从同一个起点出发,殊途殊归,都成了终身教授。

    教授这一行是铁杆的中产阶级,收入颇丰,又另人尊敬,是个好职业。有人宁当教授,不当总统。当了总统的,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要请几个有名的教授给顾问顾问。虽然总统具体采取何种政策由不得顾问,但顾问的话还是有影响的。又有许多白宫的高官退下来后,再转到大学里去,到那里去继续发挥余热,名利双收。

    既然这么好,那这个行业岂不是要挤破脑袋、人满为患? 这倒没有,不愿意做教授的也大有人在。还有做了终身教授又该行的。

    我的一个姓黄的兄弟,姑且叫他黄教授吧,他从一个中等水平的大学拿到数学博士的学位后,在中部的一个小城找到一份终身轨道上的助理教授的位置。小城的消费水准不高,加上他太太又有一份会计的工作,买房换车、生儿育女、夏季出外旅游、冬天室内装修,小日子过得非常兹润。

    黄教授他工作勤奋,人又聪明,在那个小学院里教数学得心应手。苦干五年后,天遂人愿,他也“终身”了,升了副教授。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步,尽管当时他的教授还带一个副字,再熬几年,升正教授是顺理成章的事。

    他转“终身”的那个周末,请了些客人到家里张灯结彩喜庆了一回。当着客人的面,黄教授说,成了终身教授,这下可以松口气了,这一辈子再也不要为工作的事情发愁了。

    客人里,有位在当地的另一个学院教数学、也在“终身轨道”里但还没有拿到“终身”的同行,他在私下里说,黄教授“终身”是“终身”了,可挣的还没有他这个没有“终身”的多。后来这话传到了黄教授的耳朵里,难免有些不悦。

    黄教授工作了五年,其间尽管既有寒假又有暑假,每周也就上四节课,可按照规定,他可以轮休一个学期。

    轮休,按理说他该到有名的大学去进修一下,补充补充新知识。可黄教授是国内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又是美国的博士,教当地的那些做加减乘除都要靠计算器的低年级大学生,实在是用不着动什么脑筋。再去补充来新知识又有什么用?

    于是他就利这个机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是个天生的数学脑袋、善于计算的人。在学期还没结束时,悄悄地联系了隔壁州的一家保险公司,短期到那里去做“模型”。

    黄教授别离了家小,一个人到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掘金。没想到,他只一锹挖下去,拿到了第一张支票就动心了。在那里干了一个月,就回来了把终身教授的工作给辞了。那个令人敬佩的铁饭碗他不要了。

    问他为什么?他说铁饭碗里的饭太少了。

    可以理解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

    这是一个自己有了终身教授的职位自己又辞掉的。也有成了终身教授以后,被人捏来捏去、生不如死的。

    终身教授 (下)

    关键词(Tags): #爱莲生活#终身教授#铁饭碗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基金申请难呀

      是啊是啊,现在这钱也太难申请了。欧一直喜欢学校的环境,教教书,做做实验。欧很想申请faculty的位置,可现在的基金申请困难,实在很打击人的积极性,欧都开始打退堂鼓了。可瓯实在对公司不感兴趣。难呀

    • 其实评tenure还是很难的,就是不知道非research学校咋样?

      research学校就比paper, funding 就行了,但是非research德学校就不知道了,

      特别是那些private college,比如学校小但是学费又贵的那种,不知道那里的教授是咋样的

      • 其实很重要的一条是人缘,能力是其次的。

        也有诺贝尔奖的得主在做出成绩时,被人赶走的,后来到了别的地方才得的奖。

        一些小的社区学院只要能教书就行了。没有research, 学生的实验是到附近的公司

        里做的,学生毕业了也去那里。

        这年头拿“钱”不易啊。

    • 看得津津有味,花
    • 河里有多少tenured and tenure-track

      能不能统计一下?

      挣tenure真的是很难呀.天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系里就象小媳妇一样.

    • 同感,同感

      兄弟的老板就是熬出来的,每次提及都是痛苦不堪回首的样子,最经典的段子是在实验室熬了6个月,家里的水电煤气全停了,等着洗的衣服里都长蘑菇了。

      献花

    • 有段时间没上来, 爱莲GG可发了不少大作呀。

      俺这就去一一上花,就不一一回复啦。

      更新:送了6, 7朵花,一个宝也没有。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